书愤 其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书愤·其一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题与背景: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此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这一年陆游已经62岁,他的抗金复国的伟大志向并未实现,而自己却已经是“镜中衰鬓已先斑”了。他这时回忆自己以身许国的英年浩气,和亲身见识的楼船铁马的战场生活,对比一下现时自己无所作为的平白老去,感到十分悲愤,于是作此诗抒怀。


逐句释义: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磅礴如山。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气,气概,也指愤慨。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雪夜中的瓜州渡,排列着待发的楼船,秋风萧瑟、金戈铁马驰骋大散关。
  楼船:高大的战船。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当时为军事重镇、江防要地。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自己曾以塞上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壮志未酬,看镜中人老鬓发渐白北伐中原落空。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自许:自命;自我称赞。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孔明的《出师表》真堪传世,千年以来,谁人又能与之并高比肩。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年)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书愤·其一 题图


作品赏析:

  陆游擅长七律。此诗概括了他一生的心事和抱负,突出地写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格调悲壮,词采宏丽,气韵沉雄,是他七律中的名作。此后他还以《书愤》为题写了多首同类内容的诗篇。

  前四句概括了作者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后四句抒发壮志未酬、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诗题“书愤”,全诗即以愤为基调,自始至终充溢着愤懑之情。按诗的内容为序,有三愤:

  一愤抗战受阻挠,中原长期被金人霸占。“早岁那知世事艰”饱含着作者几十年经历所积聚的气愤。年轻时的陆游就立志抗金收复中原。那时年少阅世不深,以为收复中原的事业会很快实现,哪知正义的事业却屡遭阻挠破坏,几十年过去了,北望中原见国土仍遭金人践踏,因而胸中的怒气喷涌如山。

  二愤壮志未酬人先老。壮年时期的陆游,积极参加抗金斗争,亲临前线对敌作战。曾亲眼见到过夜色飞雪中,战船游弋过瓜洲渡口,金秋烈风中,铁马驰骋在大散关。陆游当时意气风发,壮志凌云,曾以 “塞上长城” 自许,即以捍卫国家、扬威边塞的名将自许,要为统一国家建立功勋。然而,陆游积极抗金却屡遭排挤、打击,报国无路,时光易逝,现已成了两鬓斑白的六十二岁的老人闲居于乡。人到暮年,壮志落空。

  三愤奸佞当道,朝中无诸葛。“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是蜀汉后主建兴五年 (227) 三月,诸葛亮率大军由汉中北伐曹魏,向后主上的表。其中有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之语。作者仰慕他、赞美他,借以表明自己恢复中原的心愿。当朝无诸葛是因为朝廷重用秦桧之流的奸佞小人,而对国家赤胆忠心的志士能人却进行打击陷害。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大怒”注引《江表传》云:“权怒曰:‘……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作者当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一方面是报国思想使然,另一方面也因为涉世不深,不知道世事多艰。“世事艰”,指恢复中原之事不易实现。

  作者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孝宗即位后,陆游曾向他陈述了有关定都、备战和革新政治的建议,使得朝廷主战气氛甚浓。隆兴二年春,陆游积极支持爱国将领张浚北伐,符离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势力日炽,张浚被罢免,陆游也受牵连而免了官职。乾道八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身临前线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西北国防前线。他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形成了他的“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战略思想,积极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但南宋朝廷无法容忍他策划北伐的活动。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陆游殷切收复中原的主张成为泡影,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苦闷但爱国热情并没有消减。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结合国家大事叙说自己青壮年时期的经历。上句结合宋兵在东南抵抗金兵进犯事叙说。“楼船”,有叠层的船,指战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长江滨,与镇江斜相对。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将刘锜、虞允文等在瓜洲、采石一带拒守,完颜亮为部下所杀,金兵溃退。其时,作者初任镇江通判。这年闰十一月二十九日,曾与韩元吉等踏雪登焦山,“置酒上方,峰火未息,望风墙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焦山题名》)其时,金兵已渡淮,楚州(治所在今江苏淮安)失陷,江防紧张。这是作者青壮年时期颇值得追述的一段经历。下句结合宋兵在西北抵抗金兵进犯事叙说。大散关在今宝鸡市西南。宋金对峙,西以大散关为界。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宋金在大散关曾有一次争夺战。乾道八年(1172),作者四十八岁,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王炎与陆游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在大散关与金兵发生遭遇战。这也是作者青壮年时期很值得追述的一段经历。二句铺张叙说,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画卷。

  这两句概括的辉煌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作者心如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说现状,由壮丽的昨天回到眼前,颇带伤感情绪。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作者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上句承接颔联所述往事,谓报国理想无法实现,志愿落空。少年时期,作者曾以六朝名将檀道济自许,决心像塞上长城,捍卫国土,抵御外敌,但这一切都已化为泡影,故着一“空”字。下句自伤迟暮,使“空”字表现得更加突出。二句侧重于对比: 一是塞上长城,是极大、极雄伟事物,另一是镜中衰鬓,是极小、极衰微事物,二者似不可调和,却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种矛盾与统一,进一步导致了人物的悲剧。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用典明志。以《出师表》总结,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志。上句赞颂诸葛亮的业绩。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率大军由汉中北伐曹魏,上《出师表》。这是举世闻名的一件大事。下句感叹,千载以来,没有人可以与诸葛亮相比。伯仲间,意即不相上下,可以相提并论。杜甫《咏怀古迹》之五咏诸葛亮有“伯仲之间见伊吕”句,谓诸葛亮可以比伊、吕。这里是说无人可与诸葛亮相比。作者叹息南宋没有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这就不光是为个人感慨,而是为时代感慨,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深致感慨了。


  全诗除了巧用典故,还巧作对比,一处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二处是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三处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


名家点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全首浑成,风格高健,置之老杜集中,直无愧色。

  清·纪昀:此种诗是放翁不可磨处。许印芳曰: “中”字、“世”字犯复,“那”,读平声。此诗前开后合,章法又与前二诗不同,笔意变化。末二句思得诸葛其人,经略中原,非以诸葛自比。通篇沉郁顿挫,而三、四雄浑。不但句中力量充足,抑且言外神彩飞动。(《瀛奎律髓汇评》下)


拓展阅读:


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二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其三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其四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其五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