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计约3249卷,4720余万字,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撰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到1784年《二十四史》集典完成,历1888年,其著期之长、涵盖之广、跨度之大、衔接之密、行笔之精、工程之巨、空前绝后。

  二十四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罕见的智慧宝藏。从第一部《史记》到最后一部《明史》,二十四史记载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进程,时间跨越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纪传体编写,涵盖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各领域。

2006年4月,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专家论证会后,专家们合影,坐于前排中间的老者为任继愈,徐俊为国史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后排左三)

  历史上,三国时期已有“三史”,通常指的是《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后汉书》之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随后,历史上又出现了“十史”,是记载三国、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十个王朝史书的合称。到了宋代,在前十三部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年间,增以《明史》《旧唐书》和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的《旧五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就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流行的二十四史有两种,一为武英殿本(清官刻本),一为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

  1921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中华民国教育部采用“二十五史”,但除台湾地区外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本。点校工作在毛泽东主席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由中华书局组织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历经20年修订于1978年完成。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

目录

     书目    作者            卷数

  1  史记    作者:西汉·司马迁   今本卷数:130

  2  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    今本卷数:100

  3  后汉书   作者:刘宋·范晔    今本卷数:120

  4  三国志   作者:西晋·陈寿    今本卷数:65

  5  晋书    作者:·房玄龄等   今本卷数:130

  6  宋书    作者:·沈约     今本卷数:100

  7  南齐书   作者:梁·萧子显    今本卷数:59

  8  梁书    作者:唐·姚思廉    今本卷数:56

  9  陈书    作者:唐·姚思廉    今本卷数:36

  10  魏书    作者:北齐·魏收    今本卷数:114

  11  北齐书   作者:唐·李百药    今本卷数:50

  12  周书    作者:唐·令狐德棻等  今本卷数:50

  13  隋书    作者:唐·魏徵等    今本卷数:85

  14  南史    作者:唐·李延寿    今本卷数:80

  15  北史    作者:唐·李延寿    今本卷数:100

  16  旧唐书   作者:后晋·刘昫等   今本卷数:200

  17  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 今本卷数:225

  18  旧五代史  作者:宋·薛居正等   今本卷数:150

  19  新五代史  作者:宋·欧阳修    今本卷数:74

  20  宋史    作者:·脱脱等    今本卷数:496

  21  辽史    作者:元·脱脱等    今本卷数:116

  22  金史    作者:元·脱脱等    今本卷数:135

  23  元史    作者:·宋濂等    今本卷数:210

  24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今本卷数:332

主要版本

  南宋绍兴十四年四川转运使井宪孟刊行“眉山七史”(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书,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民国台湾商务印书馆印王云五补校《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传世价值

  《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结集,自成书以来,一直作为一部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约三千二百五十余卷,四千七百二十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皇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撰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到1784年《二十四史》集典完成,历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其著期之长、涵盖之广、跨度之大、衔接之密、行笔之精、工程之巨、空前绝后。放眼世界列国,如此恢弘巨典,绝无仅有,堪称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二十四史》以帝王纪传为纲,贯穿历史事件,辅以“表”连接时空、人物,用“志”补以典章制度与天文历法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全貌。其中记载的人物,举凡帝王、贵族、官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客、策士、游侠、隐士、商贾、医者、卜者、俳优等,无所不有;记载的社会生活,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技、外交、文学、艺术、农商、财税、天文、地理、历法、乃至道德、宗教、民族、民俗等,无所不包。《二十四史》是诸多科学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历来为治政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为、治国安邦,士族文人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




中文百科系统总目录.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