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于谦

添加522字节2023年10月30日 (一) 02:48
/* 巡按江西 */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于谦'''(1398年~1457年),[[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任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正统]]十三年(1448年),升兵部左侍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1449年9月1日)[[土木之变]],明军主力溃败,[[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明英宗回朝。[[景泰]]八年正月十七(1457年2月11日),明英宗借[[夺门之变]]复位,当天就将于谦逮捕入狱。同年正月廿一(1457年2月15日)改元[[天顺 (明朝)|天顺]]。天顺元年正月廿二(1457年2月16日),于谦因诬告之罪问斩。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1398~1457年),[[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任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正统]]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中旬 ,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1449年9月1日)[[土木之变]],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同年九月初六(1449年9月22日)郕王[[朱祁钰]]继位,翌年改元[[景泰]],于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明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明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1457年2月11日),明英宗借[[夺门之变]]复位,当天就将于谦逮捕入狱,同年正月廿一(1457年2月15日)改元天顺。这期间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于谦在天顺元年正月廿二(1457年2月16日)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待高煦出降,宣宗让于谦数落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宣宗大悦,当即下令派于谦巡按江西,平反数百起冤狱。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待朱高煦出降,明宣宗让于谦数落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明宣宗大悦,当即下令派于谦巡按江西,平反数百起冤狱。  [[正统]]六年(1441年)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都积蓄了数百万斤粮食。请在每年三月份时,令府州县报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户,然后按分额支给他们粮食,先给豆类和高粱,其次给小米和麦子,最后给稻谷,等秋收后偿还。因年老有病以及贫困而不能偿还的则给予免除。州县官吏任期已满应当升迁的,如果预备粮不足,不能离任。还要命令风宪官员经常监察。”皇上下令施行。河南黄河沿岸,经常被洪水冲开缺口。于谦令加厚建筑堤坝,每个乡里都要设亭,亭设亭长,责令其督率修缮堤坝。又命令百姓种树挖井,结果当地榆柳夹路,行人也不再受渴了。大同孤立在塞外,按抚山西的官员常走不到,于谦请另设御史来治理。又把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于谦的恩威远为流行,太行山的盗贼为此而不敢露面。  正统六年(1441年)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都积蓄了数百万斤粮食。请在每年三月份时,令府州县报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户,然后按分额支给他们粮食,先给豆类和高粱,其次给小米和麦子,最后给稻谷,等秋收后偿还。因年老有病以及贫困而不能偿还的则给予免除。州县官吏任期已满应当升迁的,如果预备粮不足,不能离任。还要命令风宪官员经常监察。”皇上下令施行。河南黄河沿岸,经常被洪水冲开缺口。于谦令加厚建筑堤坝,每个乡里都要设亭,亭设亭长,责令其督率修缮堤坝。又命令百姓种树挖井,结果当地榆柳夹路,行人也不再受渴了。大同孤立在塞外,按抚山西的官员常走不到,于谦请另设御史来治理。又把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于谦的恩威远为流行,太行山的盗贼为此而不敢露面。
6,52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