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经汉语拼音:Wujinɡ;英语:Five Classics),儒家所尊奉的五部经典。传统上认为最早在《庄子·天运》篇有“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记载,后因《乐》失传,又称《乐》之外的五部书为“五经”。后来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中,已经有对《易》、《诗》、《春秋》、《礼》、《乐》、《书》等书内容的概括表述,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六经的记载。汉代陆贾《新语·道基》说:“于是后圣乃定五经,明六艺。”所以六经也被称为六艺。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于学官,从而奠定了“五经”在儒家著述乃至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五经内容十分丰富,《庄子·天下》篇评论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司马迁也有类似的说法。概括地说,《易》是一部算卦的书,也是一部哲学书,是中国辩证思维的源头之一。《书》即《尚书》,是夏、商、周几个王朝历史文献的汇编。《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礼》原指《仪礼》,后来加上《周礼》、《礼记》,合称“三礼”,保存了上古时代的典章礼仪制度,集中反映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思想。《春秋》为鲁国的编年史。五经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文化人的推崇,被视为王教之典籍,达到至治之成法,乃万世所遵循之准则。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