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亝”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亝</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2行: 第12行:
 
== (一)亝 qí ==
 
== (一)亝 qí ==
  
#古同“[[齐]]”。
+
*古同“[[齐]]”。
  
 
== (二)亝 zhāi ==
 
== (二)亝 zhāi ==
  
#古同“[[斋]]”。
+
*古同“[[斋]]”。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原文:【集韻】鄰古作厸。【前漢·班固敘傳】亦厸悳而助信。餘詳邑部十四畫。
+
  【玉篇】古文齊字。【說文】禾麥吐穂上平也。【徐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二,地也,象形。  
  
  分类:【子集下】【厶字部】
+
  又山名,勃亝山。見【山海經】。餘詳部首。
 +
 
 +
  分类:【子集上】【二字部】
  
  

2017年2月10日 (五) 08:50的最后版本

拼音:qí,zhāi 部首:厶 总笔画:8 部外笔画:6 结构:上下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 输入法:〔万能〕— 倉頡:—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一)亝 qí

  • 古同“”。

(二)亝 zhāi

  • 古同“”。

《康熙字典》释义

  【玉篇】古文齊字。【說文】禾麥吐穂上平也。【徐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二,地也,象形。  

  又山名,勃亝山。見【山海經】。餘詳部首。

  分类:【子集上】【二字部】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