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交子

拼音: jiāo zǐ
注音:ㄐㄧㄠ ㄗˇ
解释: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可以兑现,便于流通。初由民间发行。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
例: 《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

  扩展阅读: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中国北宋初年发行于成都,后成为两宋川蜀地区通用的法定货币。北宋末改交子名为钱引。的基础上,产生了交子。最初的交子是一种初具货币流通职能的活期存款单,由商人私营的“交子铺”发行。宋真宗景德时张咏知益州,整顿交子市场,由10多户豪民互相“连保”发行交子。他们“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交子的面值,按收入现钱贯数,临时书填。交子兑现时,每贯扣下30文,作为利钱。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设置“益州交子务”,次年二月起首书放交子。从此,交子成为宋朝川峡四路的法定货币,与铁钱相权而行。崇宁间,曾强制推行交子于长江以北诸路,并改称为钱引。交子务建置前后,交子之法大体完备:①规定交子务委益州同判专一提辖,由州保差京朝官一员任监官(后增一员)。②制定兑界,以2年为一界。界满,以后界新交子易上界交子;每贯克下30文入官,称为“纸墨费”(实为民营时的利钱)。③制定界额和本钱,界以1256340缗为额,备本钱(即今之准备金)36万缗。④交子的面值定为1~10贯,共10种。交子上用益州铜印及敕字、大料例、年限、背印、青面红团等6大印,严禁伪造。天圣元年至熙宁元年(1023~1068),交子发行和流通正常。宋哲宗绍圣以后,交子印行数额越来越大,以致“界率增造”,恶性膨胀。至南宋末,交子膨胀问题一直未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