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京津冀,指北京(简称京)、天津(简称津)、河北(简称冀)地区,一般用以指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都市圈。土地面积21.8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1.1亿人,其中外来人口为1750万。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京津冀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京津冀地区古为幽燕、燕赵,历元明清三朝八百余年本为一家,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为直隶省,保定一直为直隶省省会。民国初北京为京兆,天津属直隶省。民国定都南京后,北京改为北平,与天津同属河北省。

  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战略定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实质发展期,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北京石材等产业开始加速外迁落地,包括沧州等周边区域产业地产加速建设,开始积极承接北京外迁产业。

  会议要求,要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形成新增长极;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规划作为高层力推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将带来巨量投资,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相对落后的河北、天津两地无疑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将给京津冀区域房地产、石材、环保等板块带来确定性投资机会。

  2015年8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规划纲要》起草紧紧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从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定位布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同发展相关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和三省市功能定位各4句话。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规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分别至2017年、2020年和2030年。

  其中,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远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为了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新公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除了交通一体化外,三地还应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由于地处北京、天津等经济圈辐射范围,又紧邻京沪高速、京沪高铁,沧州的陆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四通八达。先天的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沧州在众多北京石材行业对接地中脱颖而出。

  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项目由福建华泰集团联合海内外闽商打造,占地17000亩,主要承接西直河村石材市场等北京区域传统石材产业的外迁。项目负责人介绍,预计,商贸城自建销售服务中心今年7月份即可入驻;36万平米的大板批发市场一区、二区已基本建设完工,今年6月份即可交付使用;32万平米的沿街商铺也在建设中,一期年底即可交付。另外沧州临港三侨石材、沧州百佳美石材、河北京曲石材、沧州鑫隆源石材等三十多家入驻企业已经开工,其中开工较早的三侨石材年底即可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出台扶持政策

  对于大量北京外迁产业而言,如何适应新的承接地,如何避免再次外迁,相关产业、生活配套是否完善,成为不少外迁商户关心的问题。

  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副总经理吴金镇表示,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被评为“2015年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2015年沧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得到了河北省、沧州市等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入驻商家可以享受当地的12条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土地出让、金融支持、统一治污、税费减免、员工社保补贴等等。届时将整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零散乱的二三级石材流通格局,打造成“北方的水头”——中国最环保、最绿色、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一级石材总部基地。

  2016年1月28日,在北京大兴区、天津北辰区、河北廊坊市三区市教育联盟成立签约仪式上获悉,“十三五”期间,三区市教育联盟将合作培养百名教育领军人才,包括100名左右的骨干校长和100位左右的名师。

京津冀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16年2月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对于打破三省市“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以规划为指导,审议通过了各自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

  2016年7月,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批复指出,围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石(家庄)保(定)廊(坊)地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基础和政策先行先试经验,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三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