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仫佬族妇女(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族姑娘(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族青年男子(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56朵“民族体育之花”:谢婷,仫佬族(广西),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仫佬族汉语拼音mù lǎo zú),(英语:the Mulao nationality),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是岭南地区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四把镇、桥头乡、下里乡最为集中)和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境内,其余则呈点状散居在河池市宜州区-金城江区-环江县-都安县)、柳州市(柳江区-融水县-融安县-鱼峰区羊角山镇)、来宾市(忻城县-象州县)等市、县。


贵州省木佬人在语言文化血缘上更接近仡佬族,木佬人在贵州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黔南自治州福泉市都匀市瓮安县

   仫佬族自称mu lam,其中"mu"是人的意思,而"lam"可能与侗族的自称同源。仫佬族内部大部分自称“伶”(Ling),少部分地区自称“谨”(Jin)或“本地人”。汉族称之为“仫佬”,壮族用壮语称他们为“布谨”。史书记载中写作“姆佬”。仫佬族源于古代中国南方的百越族群。时称为骆越、西瓯部族。以前被包括在僚人的泛称之中。时被称为木娄苗、木娄人,以后称为伶人、姆佬人。1956年2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确认仫佬族为单一民族。


  仫佬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水语非常接近。仫佬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汉、壮语词汇,大多数仫佬人会讲汉语和壮语,通用汉文

  仫佬族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耕作技术,农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煤砂罐"是仫佬族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仫佬族的“神罐”。农闲时,有部分仫佬族农民外出从事小商贩活动。仫佬族村落在旧时就建有义学和社学,从明代起就不断的涌现出大批的举人和秀才。

   仫佬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男女均包头帕,衣着简朴,服色尚青。男子着对襟唐装、长裤,老年穿琵琶襟上衣或长衫,妇女穿右衽大襟衫、围裙、长裤。在家跣足,外出穿草鞋或布鞋。现今的服饰已与附近汉、壮族相近。 他们崇信多神,敬奉祖公,道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人若生病或遇上灾难,都要请师公(道师)做法,敬神、驱邪、祈神保佑平安。


一年之中,仫佬族节日众多,大部分节日与当地汉、壮族相同,但仍带有自己本民族的特点。此外,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民间祭祖祀神节日—依饭节(还祖先愿)。


稻米是仫佬族人民的主粮,玉米、红薯、豆、麦是辅助粮食。常备的菜肴有腌制的荞头、豆角、芋萌、蒜头等。节日会做粽粑、豆腐圆。"豆腐圆"是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


在仫佬族地区,以同姓共村者为较多。群众住房,大多数是泥墙瓦顶的平房,石砖楼房和茅草木板房较少。正房门边挖砌地炉,燃煤烧水煮食、烘物、取暖。牲畜栏圈一般都与住房分开,因而室内比较整洁。


仫佬族一般盛行小家庭制,子女结婚后不久即与父母兄弟分居。男女分工不很严格,男子多作重体力劳动,妇女除操持家务劳动外,还可担负犁、耙田、打谷等重活。过去普遍流行父母包办婚,早婚,青年男女虽可“走坡”恋爱,但必须经过双方家长同意才能成亲,同姓不婚,旧时的寡妇再嫁必得六房家族同意。人死后家人要履行报丧(报外家)、“买水”沐尸、打斋、挂幡、戴孝(做道场)、择吉日、安葬的办丧事秩序。对于不正常死亡者,还要举行过“火 炼”仪式。过“火炼”现已不流行。


仫佬族信仰多神及佛道两教,受汉、壮等族影响很大。过去罗城仫佬族地区佛寺众多,规模宏大。例如在罗城县城附近有四寺院:“各贲寺”、 “开元寺”、 “双福寺”、“万广寺”。各贲寺和开元寺每年都举行会期,仫佬族青年男妇相聚唱歌,十分热闹。在一般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道教是具有重要影响的,每逢有人生病或自然灾害,都请道教的法师来求神攘鬼。道教之中,又分茅山教、梅山教两种。仫佬族做法事多请梅山教的法师。


  仫佬族是个喜爱唱歌的民族,男女老少普遍会对歌,凡是过年和“走坡”时节,随处都可以听到对歌声。新中国建立前,几乎家家有歌本,村村有老歌手。他们用山歌来表达本民族的生产 、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仫佬族民歌"的种类有“随口答”、“古条”和“口风”三种。在仫佬族群众中还流行着许多民间故事和谚语,如《罗大庙的传说》等。

民族历史

  仫佬族远古祖先同其他民族的祖先一样,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1958年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旁的洞穴发掘出来一个缺下颌骨的完整的头骨和4个胸椎、5个腰椎、5段肋骨等,属于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即“柳江人”。从附近发现的与“柳江人”同期的文化遗物来看,当时的原始人群,居住在依山傍河的石洞里,以采集植物和捕获动物为生,已进入用火食熟食阶段。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过着以母系氏族为中心的原始公社的生活。1965年至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桂林市南部的独山甑皮岩6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出18具人体骨架,称甑皮岩人。葬式包括屈肢蹲葬、侧身屈肢葬、二次葬等。在厚达2.6米的文化堆积层内,有火塘、灰坑,石斧、石锛、石矛、穿孔石器、磨石,陶罐、陶釜、陶瓮,骨镖、骨镞、骨锥针等,还有大量的螺蚌陶片和兽骨。具有磨制石器的技术,说明甑皮岩人处于新时器时期。甑皮岩出土的文物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拥有了陶器,能够更好地烹煮食物,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已经有了家畜饲养,出土的猪骨有67个个体,从年龄的组合和牙齿磨蚀来看,这些猪是经过饲养后宰杀的。已经出现了原始的锄耕农业:石斧、石锛是耕作的工具;石刀、蚌刀是收割工具,石磨是谷物的加工工具。经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专家认为:甑皮岩人与柳江人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广西的土著民族包括仫佬族,其远古祖先是甑皮岩人,而甑皮岩人的祖先则是柳江人。

  战国末年,居住在岭南西部一带的仫佬族先民,属于西瓯骆越民族一支。《汉书》载:“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赢,面南称王。”又载:“骆越之人父子同江而浴,相习以鼻饮。”秦朝建立,统一岭南,仫佬族的祖先同岭南其他族群一道进入祖国民族大家庭,被统称为僚。汉代,大批汉族人进入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加速了岭南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隋唐时代,中央王朝在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设置了几十个羁縻州县,并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吏。对这些长吏,中央王朝采取的政策是:只要他们承认中央王朝的政权,服从调遣,履行义务,就可以世代袭职,享受有关的待遇,而且还可以保留当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这一时期,仫佬族先民岭南“僚”的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牛耕开始出现,稻作技术有了提高。手工业的冶炼、淘金、制陶、采铜等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还生产出一种作为农副产品交换的“僚”布。在晋代,仫佬族的祖先有被称作“濮僚”的;在南北朝,也有的被称为“木笼僚”。宋、元两代,是仫佬族从僚、伶等中分化成为单一民族的时期。据史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在桂州琳洞地置罗城县,先隶融州,后属庆远。并派汉官管辖,废除五代时的苛捐杂税。宋仁宗皇祐年间,中央王朝镇压侬智高的起义之后,在桂西广大地区普遍建立了土司机构,而伶僚族所居住的罗城、天河等地却设汉官制度。元代,有关仫佬族活动的记载就多了起来。史书中所记载的“木佬”、“木娄”、“木摇”以及“狇老”等等都是指的仫佬。明代,称仫佬为“木僚”、“木佬”和“狇佬”。民国《麻江县志》载:“《明一统志》称麻哈长官司,元为仡佬寨,乐平长官司为狇佬寨。”

  根据历史记载与传说,可以推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罗城一带地区。明朝继承宋元制度,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继续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司、镇和寨堡等机构,让当地头人任职,把汉官与土官统治结合起来。当时农业已有一定水平,进入了封建社会,人民每年向朝廷交纳夏、秋两次的税米。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冬”约十余户,设立“冬头”,由大家推任,负责筹粮收款。“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区域单位,由于仫佬族大都同姓聚居,一个村大都居住着同一姓氏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因此后来“冬”以下又分“房”,实际上成了封建宗族制度下的姓、房组织。民国初年,设立了团总、保董、甲长等,国民党利用原来的“冬头”为保、甲长,统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后,随着国民党势力的深入,建立了区、乡、村的保甲制度,乡长兼任民团队长及小学校长,实行所谓“三位一体”、“五户连保”的统治。仫佬族中的一些“乡老”、“族长”往往上通官府,下揽族权,群众遵守“乡约”、“族规”、“家训”,极力维护族权、夫权等封建宗法制度。

  进入封建社会的仫佬族地区,土地已相当集中。地主、富农每户平均占有的土地约为中农的2至4倍,为贫农的5至6倍以至10余倍,而且都是良田好地。少量的庙产田、祠堂田、学田、柴山等公田、公山,也多为地主、富农所侵占。地主、富农通过雇佣长、短工、放高利贷、出租田地来剥削广大贫雇农。剥削雇工是仫佬族地区的主要剥削形式,而以雇短工最为普遍。沉重的高利贷是仫佬族地区地主、富农进行剥削的又一种手段,有些地主每年仅放高利贷一项的剥削,就达1万多斤谷子。借谷年利率一般为50%到100%,有的高达150%到200%。地租形式是实物地租,剥削率一般为收获量的60%左右。有些地区往往还要佃农负担一定数量的无偿劳役。残酷的剥削,使广大农民长年累月陷于贫困挨饿的境地,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先后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十九年(1421年)、正德六年(1511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雍正七年(1729年)、乾隆七年(1742年)、道光元年(1821年),爆发了大小规模不等的武装斗争。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仫佬族人民组织秘密会党,奋起响应。咸丰七年(1857年),响应太平军革命并建立了“大成国”的农民起义军李文茂部,曾占领罗城县,建立过农民政权,得到仫佬族人民的积极支持。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仫佬族地区的反抗斗争,逐渐汇入党的领导之下。1930年,红七军北上路过罗城、天河县等仫佬族地区,仫佬族人民受到革命的教育和鼓舞。他们热情为红军烧茶水、做饭菜、当向导。红军在四把附近的佛子坳遭到国民党韩彩凤、覃连芳部围攻时,仫佬族人民冒着枪林弹雨为红军送弹药、救伤员、送情报,有的还拿起枪杆子直接参加战斗,为红军赢得胜利贡献了力量。当红军继续北上之时,十多位仫佬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广大群众则为子弟兵带路、挑担,并掩护留下的伤员。在抗日战争中,仫佬族人民不仅参加了党组织的柳北抗日挺进队,而且还自动组织了武装队伍,抗击日本侵略者。1946年以后,仫佬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和抗税斗争,有的直接参加了柳北人民解放总队,这个游击队的第一大队第三中队的70%以上成员是仫佬族的子弟。他们与各族人民一起,抗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终于在1949年11月,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罗城。

宗教信仰

  历史上,在仫佬族地区,民间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道教和佛教也有较深的影响。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仫佬族地区大兴土木,建造了不少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仅罗城县附近就建有各贲寺、开元寺、双福寺、万广寺等四大寺庙。城东还有迥龙寺、寿福寺等小寺庙。这些寺庙长年香烟缭绕,前来祈求赐福消灾的人络绎不绝,每年还要定期举行一次会期,附近村寨的人都要来参加祭祀。相对来说,道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人若生病或遇上灾难,都要请法师做法,敬神、驱邪、祈神保佑平安。

  仫佬族的民间信仰处于较为原始阶段。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水、草、木、飞禽走兽以及古往今来的先贤圣哲、忠烈之士等都是崇拜的对象。仫佬族民间信仰是混杂无序的,不仅吸纳了道教、佛教的神灵,而且往往将神职张冠李戴,使得不少神灵往往兼有善恶两面。如雷王,为掌管雨水的神灵,既可降雨造福人类,也可放水淹没人间,毁灭人类,所以人们对其既崇拜又恐惧。婆王有时是专管小孩生死簿的凶神,有时则被说成是人伦始祖伏羲、女娲兄妹的母亲,是位大母神。白马娘娘有时是凶恶女神,有时则是善神,据说依饭节就是纪念她的。仫佬族民间信仰的活动频繁、种类繁多。婚丧嫁娶、良辰佳节、新屋上梁等都要举行祭祀祈求仪式。平时也有不少信仰活动,较为常见的有:

  祭三界 在村外设两个神坛,一为三界公坛,一为雷王坛。在三界公坛前宰牛,在雷王坛前杀猪,对两位神灵实施血祭。

  架接命桥 小孩生病,恐其夭折,就请法师作法。用一根木棍作桥,上书小孩父母姓名,小孩名及祈祷之语。将这根象征着桥的木棍放于婆王庙前,焚香烧纸,以祈除病消灾。

  添花架桥 妇女久婚不育,便请法师作法。在水沟上架一块石板,让岳丈及族亲数人走过,谓之“踩桥”。然后在堂屋神龛上立“花婆”神灵。再将一竹编的小桥钉在求嗣者的房门上,盖上红、黄布各一块,用红、白、银纸剪成54个花童分别放在桥的两边,称为“架房门桥”,以表示引子来家。

  埋天狗 妇女不育,被认为是天狗作祟。婴儿魂魄最惧怕天狗,所以未来投胎。所以要举行埋天狗仪式。在为求子而架的石桥边挖九个或七个坑,坑内点燃油灯,宰一小狗,将头斩下放入第一个坑内,然后填好所有的坑。称填九井或填七井,认为这样就驱除了天狗,妇女便可以怀孕生子了。

  叫魂 又称“赎魂”。孩子生病,认为是魂魄四处游荡所至,要请法师叫魂,也有由病人母亲来担任的。用一小笸箩,内装一面镜子、一枚鸡蛋,一包白米、一件小孩的旧衣服,拿到十字路口焚香烧纸,呼唤小孩姓名。回家后,将叫魂的所用的衣服和白米放在病孩床头,用外婆家送的彩线缚在手腕上,并让小孩喝下一碗“符水”。

  添六马 年老多病,少气无力,被认为是六马已倒所致,要请法师“添六马”。法师剪6个纸马,然后祈祷请六马降临,并在老人睡床的四角以及头、脚等六处各放一匹纸马。俗信6匹马可以给老人带来生命的活力,让其恢复体力。

  安龙位 仫佬族认为村寨有村寨的龙神,即所谓山水龙脉,家庭有家庭的龙神,它们分别主宰村寨和家庭的命运。如全村遭受不幸,被认为是破坏了龙脉,全寨要举行安龙活动。如家庭遭受不幸,则要在家里举行安龙活动。村寨的安龙在全村举行,由法师用盘装着煮沸的桐油,熏遍全村的每个角落。然后,祈请龙神降临,并宰1只鹅和30余只鸡献祭。安龙后三日内,禁止外村人入内。家庭的安龙与之类似,只不过规模小得多。

  打醮 也称打太平醮。村寨如遇灾难,就要全村集资打醮。由法师主持,为期3至5天。在村外空旷处搭棚设坛,献上三牲,法师念经,手舞足蹈请神降临驱鬼。然后送神,焚烧纸剪的元宝、衣箱、房屋和象征性的钱币,以为酬谢神灵。

  添粮 老人多病,被认为是天上给他带到人间的粮食已经吃完。要使老人恢复健康,必须请法师为老人添粮。用一只公鸡、2斤猪肉供神。让嫁出去的女子带回一筒米和两根线。法师用米作法,用纸蒙住米筒口,再用线捆住,放在神龛上。第4日早上,打开竹筒,倒出其中的米煮给病人吃。亲戚拜望时,也带些米来,意为添粮。

民族服饰

身着传统服饰的仫佬族妇女(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贵州仫佬族代表性女装

  仫佬族人民衣着简朴。新中国建立前,无论男女都穿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广西通志》卷二七八 列传《诸蛮》中说,宜山姆佬即獠人,服色尚青……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旧时的仫佬族男子都穿对襟无领上衣、长裤,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在过去只有富豪乡绅或有“功名 ”的人才可穿有领上衣或长衫),长裤,下穿草鞋或布鞋,赤脚的不多。老年人常戴硬沿平顶“碗 帽”,青壮年多戴瓜皮碗帽或扎青布头巾,小孩喜戴无顶绒绣“花帽”,前沿饰以银质或铜 质的小佛象、小铃铛。妇女装饰,旧时未嫁者梳辫,出嫁后挽髻,年青女子额前 有“刘海”,老年妇女多用青布巾包头。一般妇女都穿大襟上衣,长裤,在家多跣足,赶圩 则穿草鞋。年老妇女腰上都束青色围裙,系带用黑白相间的棉线织出精致的几何图案,裙边 还用抽纱拧线编成网状花纹,朴素而雅观。婴孩的背带,也常用各种有色丝线编织花卉、虫 鸟,精美鲜艳,栩栩如生,表现了仫佬族人民的艺术天才。

女服

  仫佬族妇女用蓝靛染制的土布缝制的围裙、系带用黑白棉线织成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裙边由抽纱拧线织成网状的花纹。姑娘们走坡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的“同年鞋”一定要用这种布料做成。而船形绣花鞋--送给老年人的礼物也非此种布料莫属了,而腰带、包头布等物品,在这种布料上用小彩丝线绣上花、草、虫、鸟图案,更显得生动美观、栩栩如生了。

  一般妇女都穿大襟上衣,长裤,在家多跣足,赶圩则穿草鞋。年老妇女腰上都束青色围裙,系带用黑白相间的棉线织出精致的几何图案,裙边 还用抽纱拧线编成网状花纹,朴素而雅观。女子穿有滚边的大襟短衣,宽身阔袖,配绣花筒裙或长裤,束青布围裙,裙带上织有几何纹,喜欢佩戴各种金银饰品。

  妇女的装饰:

  仫佬族妇女的装饰品喜欢用白银和玉石制作。银制饰品有:银针、银钗、银簪、银镯、银戒指、银环。银针约三寸长,形似葱叶,上大下锐,粗如小葱之叶,插于髻上作固髻之用。银钗以小银柱为脚,钗的上端安有一朵铜钱般大小的银花,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的短银柱两条,柱端各套安一只小绒球。银钗也是插入发髻上的装饰品。银环和银钗平时都不戴,仅在出嫁或作客时才佩戴。玉制饰品有玉簪、玉镯。

  仫佬族妇女,未嫁者梳辫,出嫁后挽髻,年青女子额前 有“刘海”,老年妇女多用青布巾包头。

  婴孩的背带,也常用各种有色丝线编织花卉、虫 鸟,精美鲜艳,栩栩如生,表现了仫佬族人民的艺术天才。

男服

  旧时的仫佬族男子都穿对襟无领上衣、长裤,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在过去只有富豪乡绅或有“功名 ”的人才可穿有领上衣或长衫),长裤,下穿草鞋或布鞋,赤脚的不多。老年人常戴硬沿平顶“碗 帽”,青壮年多戴瓜皮碗帽或扎青布头巾,小孩喜戴无顶绒绣“花帽”,前沿饰以银质或铜 质的小佛象、小铃铛。现代的青年男子穿对襟外衣和长裤。其衣料都是自织的青色土布。

仫佬族人的鞋子

  大多数仫佬妇女会制作布鞋,其做工十分讲究。妇女多穿尖头鞋,鞋头用彩丝绣上草虫花朵,精工制作。它与仫佬族儿童襁褓的背带,同为"仫佬族刺绣"中的两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工艺品。男子1911年以前多穿云头鞋,这类鞋如今已很难找到了。据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介绍,自制的布鞋曾有“云头鞋”、“猫头鞋”、“单梁鞋”、“双梁鞋”等四种样式。

  布鞋 大多数仫佬族妇女会做布鞋,而且做得相当讲究。老一辈妇女都穿尖头鞋,鞋头用丝线扎花、虫 、草等,男子则穿云头鞋,制作也比现在的布鞋繁琐。由于农民常年在田间耕作,穿鞋的 时间极少,除了逢年过节及外出会客外,多赤脚下地。妇女的尖头花鞋,直到现在,中年以 上的仫佬族妇女还普遍穿用。

  竹麻草鞋 广西仫佬族的一种服饰。将砍回的嫩竹放于火上烤软,用刀刮皮、抽丝、轻 捶,晾干后与麻编织而成。有易做、耐穿的特点。

  云头鞋 布质平底鞋。分圆口、方口两种。鞋底、鞋面均用布 料。鞋底用布约20多层,近腿跟处多用2层干透的笋箨以增加鞋底的透气度和弹性,用细麻 线密密穿孔扎实。鞋面用布4~5层,用棉线密缝。鞋头较宽缝并叠成云纹状,故名。底面合 成后,在鞋底触地面涂抹多层桐油。具有结实耐穿、保暖、防潮、抗湿的特点。云头鞋在民国以前穿着比较普遍,往后,随着胶鞋和皮鞋的普及它已基本很少人穿着。

仫佬族人的帽子

  麦秆帽:仫佬的麦秆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由麦秆编成的草帽经石灰水煮而使其增白后晾干而成,在仫佬族有一习俗,姑娘如果不会编织麦秆帽就不能出嫁。

  杨梅竹帽:杨梅竹帽工艺精巧,品种繁多,有方眼帽、六角眼帽、圆顶帽、尖顶帽、放鸭帽、小人帽等品种。轻便大方,用途广泛,既可遮阳,又可避雨、挡风。

文化

文学

  仫佬族的文学,由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种类型的作品组成。在仫佬族的神话中,有创造人类神话《婆王神话》、天地起源神话《天是怎么升起来的》和洪水遗民神话《伏羲兄妹》等。而《三界的传说》、《吃虫庙与吃虫节》、《风雨亭的传说》、《望郎石》等,则是民间传说的代表性作品。在仫佬族的民间故事中,动植物故事和带有幻想色彩的生活故事很多,《兔子请猴摘桃》、《公鸡、蜈蚣和马鹿》、《鹧鸪和斑鸠》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高尚的道德观,《侬达搬山》、《龙女和旺哥》、《七妹和蛇郎》等故事在虚幻的情节氛围里展现了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仫佬族的民歌,按照演唱风格来区分,有"随口答"(即兴创作的短歌)、"古条"(传统的叙事长歌)和"口风"(以口角、讽喻为主的歌),按照所表现的题材来区分,又包括"农事歌"、"风俗歌"、"苦歌"、"情歌"、"时政歌"、"儿歌"和"叙事歌"等多种;另外,在仫佬族民间传统的"依饭节"法事活动中,还存在着一种由唱师们依照唱本演唱的"唱师文学",其中《白马姑娘》、《十劝人》等都是流传久远的作品。仫佬族的作家文学,最初出现于19世纪的中后期,潘继岳、罗荫南等人当时用汉文撰写的碑记散文和诗作,至今仍有少量保留。20世纪上半叶,仫佬族的文人创作以诗人龙谢兰的成绩最为突出,他的《十年吟咏集》收有旧体诗作240余首,其余不乏抒发高洁情操和表达爱国激情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仫佬族的作家文学有了较大发展。50年代,诗人包玉堂首先以《虹》和《回音壁》等作品,唱出了民族的新声;继之,刘名涛、龙殿宝、潘琦、海涛等人的创作,更为仫佬族作家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话传说 仫佬族的神话传说多以歌颂英雄、描写爱情为主旋律。代表性的作品有《凤凰山》、《垦王山》、《鸳鸯石》等。《凤凰山》以古代仫佬族人抗旱为题材,塑造了一个敢于牺牲、为民消灾除难的姑娘形象,与此同时,也反映了仫佬族人民征服自然灾害的愿望。《垦王山》,这个传说塑造了一个仫佬青年的英雄形象。他以牺牲自己,化作山峰为代价,拯救了仫佬族人民,反映了仫佬族先民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鸳鸯石》描写了一对仫佬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歌颂了坚贞不屈的爱情,表现了仫佬族人民坚决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强烈要求婚姻自由的思想和愿望。

  寓言故事 仫佬族的寓言故事很多,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微言大义,以一个小故事来揭示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如《柴的故事》通过一个懒女人想着一劳永逸,结果却弄巧成拙的过程,告诫人们切勿懒惰,懒惰必讨苦吃的道理。又如在《选最会劳动的丈夫》里,一位漂亮的姑娘为了寻到最会劳动的小伙子为夫君,选来选去,因苛求完美,终不满意。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终嫁给了一个只会花言巧语的懒汉,吞下了因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所造成的恶果。

  童话故事 仫佬人创造了很多童话故事,其取材较为广泛,有取材于山水的《白米泉》,有取材于动物的《桃树下的激战》,还有取材于职植物的《首乌的故事》等。

仫佬族山歌

  仫佬族人民历来喜欢唱歌,不仅在“走坡”时山歌遍野,在喜庆日子里歌声不绝,即使在圩 上、在田间、在家里,只要有感于心,便用山歌表达,如今的仫佬山乡,时时有歌声,处处 是歌场。仫佬族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随口答 仫佬族山歌之一种,歌词由唱者随意编造,没有一定的歌本,但最能体现人们的思 想感情和创作天才。多在平日赶圩、“走坡”、婚姻喜庆、节日会期、寻亲访友、生产劳动 时唱用。每首四句、六句,每句七字,也有十一字和六字头七字尾的,体裁自由又押韵,具 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古条 是一种故事式的歌谣,内容大多是一些流行民间的历史事件、人物及神话传说。如《 唱罗城》、《吕蒙正受害》等,每首歌都有一定的歌词,不能随意创造,现有的歌本大都属 于这类。每一古条歌歌词最多30首,最少15首,各首歌词之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必须押韵, 内容既有拆字、拼书、示意的,也有问人、问事、问物、自问自答的,实际上就是一篇优美 动听的叙事诗。在仫佬山乡的良辰吉日里,大都以唱“古条”为主,唱者多是中年人。

  口风 分“正口风“和“烂口风”两种,前者多以劝人为善、助人为乐、尊老爱劝、和睦邻 里为内容;后者则着重以抨击社会歪风邪气,嘲讽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也有在大家互相嘲 骂时唱的。一般不拘格式,随意创造,也没有记在本子上,歌词不以句论,而以一二○、二 四○、二八○字为一首,因字数规定严格,措词又比较拘谨,难编难记,所以唱用的人很少 。由于唱歌的场合不同,所唱的歌也有分别,在“走坡”时主要唱“随口答”,间唱“口风” ,但不唱“古条”;在家中的喜庆场合,则以唱“古条”为主,也有“随口答”,但不唱“ 口风”。 仫佬族山歌现已多用“土拐话”唱,也有不少人懂得唱仫佬歌,但能随意创造山歌的已经不 多了。

  无论唱“古条”、“随口答”还是“口风”,必须是对唱的, 而且至少是两个对两个,没 有一个对一个的。在“走坡”时,青年男女每十一、十二人组成群唱,唱了一会再分唱,分 唱到两人对唱为止。唱的时候,先由一人领唱,唱到每句中段,陪唱的人便随声附和。

仫佬族戏剧

  仫佬族人民比较喜爱的彩调戏和师公戏,具有鲜明的山乡特色的文艺形式。彩调戏用汉语桂柳话演 唱,可能是从周围壮、汉族借鉴移植而来,有较浓厚的地方色彩。1923年罗城县四把街吴金利从柳州学戏回乡,组织彩调班。同时桂林彩调艺人也来罗城东门乡授艺,成立彩调班,从此,仫佬族村寨纷纷组织业余彩调团,农闲时排练,节日时合伙演出。其中四把乡大吴村吴吉扬1940年参加本村彩调班,自编 自导自深剧目如《初一拜菩萨》、《娘害我》等,颇受群众喜爱。从1950—1958年四把乡先后成立六个业余剧团,两个俱乐部。在两乡推动下,全县成立业余剧团50多个,农民业余演员上千人。

  “师公戏”又名“唱师”,它的前身是“跳神”(傩舞),主要流行于河池、宜山,以及邕宁、武鸣、来宾 、贵县等壮族居住区。罗城县仫佬族有与“师公戏”近似的“傩愿戏”,仫佬话叫“希罗钦”,往往是 在“依饭节”时由“鬼师”道士表演。据考证,仫佬傩戏起源于清代初期“仫佬傩”。

  罗城县四把乡新 村屯吴氏家庭有《依饭薄》,立于康熙49年(1710年),为纪念北宋时牺牲的仫佬族英雄梁善、吴辅、立 龛堂一座,每逢亥、卯、未年就奉请“三元师”(道教的师公)祈神降福于依饭地台。这标志着仫佬傩舞 开始向傩戏演化。师公面戴傩面具,在打击乐的伴奏下,独唱、领唱、齐唱、溶歌舞戏乐于一体,边唱 边舞,表示人神同乐。这就是傩戏的雏形。

  仫佬族的现代戏剧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如赖锐民写的《潘曼戏丑》(又名《潘曼小传》 ),就是根据仫佬族民间故事编成的,是一个歌舞戏剧。1986年《潘曼小传》演出并获奖,标志着“仫佬 剧”诞生。1992年《潘曼》在广西电视台摆出获全国骏马奖、广西铜鼓奖。这是仫佬族第一部电视剧。

舞草龙

仫佬族:舞草龙

  舞草龙是仫佬人春节活动项目之一,体育运动与娱乐活动两者内容兼而有之。草龙的做法是:将禾秆草编成一条长长的草帘,长度可由编织者自定。据说是青少年见大人做布龙闹春节,他们没有做布龙、舞布龙的能力,便用禾秆草编织草龙来舞。民间传说,是小长安乡地州屯的青少年最先兴起来的。他们编成草龙在大年三十晚上舞草龙游村,夜间不小心烧了草龙,年轻人舞起这“火龙”别有一番风趣,大人看了忍不住也参与活动。后来,大人也编起草龙,舞草龙变为全屯性的文娱体育活动了。

仫佬族刺绣

刺绣是仫佬族妇女的看家本领,分为平绣、剪纸绣和马尾绣三种。主要应用于背带、服装、围裙、腰带、绣花鞋等纯手工工艺品。图饰有太阳、双鱼、凤凰等各式各样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

仫佬族剪纸

仫佬族剪纸技艺是 仫佬山乡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有 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仫佬族民间剪纸历 史悠久,风格独特,最早出现在唐代,历 经宋、元,明清为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上 千年的历史。仫佬族民间剪纸有太阳、 月亮、凤凰、麒麟、蝙蝠、蝴蝶、喜鹊、万紫 克及其花草树木等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图 案,小孩背带中出现的各种图案,都是先 剪纸成型后才刺绣而成。仫佬族剪纸大 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张贴用,即直接张 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 饰;二是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 祭品、供品;三是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 帽、背带、枕头、手巾等;四是印染用,即 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 门帘、围兜等。

风俗习惯

  仫佬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既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也保留本民族的特点。仫佬族农业生产经过长期发展,至新中国建立前已达到一定水平。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农具有铁犁、铁耙、锄头、镰刀等。畜力以黄牛、水牛为主,也使用马匹。水田较多,约占耕地的60%。水稻收割后,部分土地种植麦类、油菜和蔬菜;部分冬闲休耕。山区以玉米为主,过去都是培垄种植,一年一季,双株稀植,间种豆类、花生、棉花、瓜类等。普遍使用农家肥。农田灌溉主要靠拦河筑坝和开渠引灌山溪泉水,但由于存在着地主、富农对溪河的分段霸占,各自拦河引水,限制了水源的合理使用,下游干旱往往无法抢救。个别山区,连人畜饮水都有困难。虫兽灾也比较严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依地区条件、耕作技术粗细和作物种类的不同而异,一般水稻亩产二、三百斤,玉米百余斤,红薯六百至一千斤。麦类、油类等作物因经营粗放,产量较低。

  过去,生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男女劳动分工不甚严格,一般说来,犁田、耕地、挑粪、打谷等由男子承担,妇女从事插秧、扯秧、割谷、种地和家务劳动。仫佬族地区由于田地较少,土特产资源比较丰富,因而采集药材、饲养家畜和兼营打铁、制缸瓦、纺织等副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

  仫佬族地区的手工业,大都没有脱离农业生产。打铁工具虽比较简单,但能加工制作各种农具、生活用品。缸瓦业所制造的“沙罐”,轻巧耐用,是仫佬族地区的特产。罗城较大的东门与四把圩场,早在清代中叶以前即已形成。有些仫佬族人兼营商业,农闲时,不少农民也从事小商贩的活动。

  仫佬族的住房、服饰、饮食、习俗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因长期与汉、壮族交错杂居,互相影响,有些方面已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

  仫佬族聚族而居,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内。只是在一些圩镇和大的村子里,才存在与别的民族和别的姓氏杂居的情况。住房一般是泥墙瓦顶、三间并列的平房,茅屋较少。砖瓦楼房只属于地主、富农。屋宅建筑形式大都一个格式,一户住宅七个门,大门、中门、后门和四个房门。堂屋中间墙壁置“香火”。左侧门边挖地砌地炉,地炉烧煤,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烧火的生活设备,挖地炉烧火已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嘉靖年间的田汝成在其所著《炎徼纪闻》中就对仫佬人家的地炉有所记述。牲畜圈栏一般与住房分开,因而室内比较整洁。

  仫佬族地区过去盛行父母包办的早婚,少数是自己通过“走坡”恋爱结婚的。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后女子不住在男方家,而是回到父母家,帮助生产劳动,服侍长辈,农忙和节日才回夫家住几天,等到怀孕生孩子后才长住夫家。仫佬族早就与壮、汉族通婚。结婚礼仪繁,费用大。一般来说,从订婚到完婚,要经过择婿、聘媒、合命、下定、过礼、迎娶等仪式。男方要送给女方猪肉、酒米、银元、耳环、手镯、衣物等礼物,约相当于1500斤到2000斤稻谷的价值。富家纳妾的较多,而贫苦农民则往往娶不起妻子。有些人家祖父结婚欠下的债,到孙子辈尚未还清。女方家给男方家陪送的嫁妆耗资也相当大。

  仫佬族家中老人去世,都要向亲戚报丧。如是年轻媳妇死去,则须得外家到场看过方能入殓。老死者入殓前,孝子要到河边取水为死者沐浴,俗称取水为买水,即取水前在河边焚香,表示答谢水神。沐浴完毕,要为死者穿上几层新衣。然后将死者抬到地上的草席上,表示“人死属土”。子孙们夹点肉和饭放在死者口中衔住,用毫银压上,然后抬入棺材中仰放,头向棺材窄的一方,脚向棺材宽的一方,意为“脚踏莲花”。一般都请“师公”为死者打斋超度。一般打道场一夜,也有打三夜以上的,视家庭财力而定。安葬墓穴要请风水先生测定,即所谓择“佳城吉地”。出殡要择“吉日良辰”。仫佬族多行一次葬,如果逢上家中不幸,就会举行二次葬,拾回遗骨,洗净,放入坛中再行安葬。

  仫佬族人带孝时间很长。父母亡故,孝子戴孝三年。家中堂屋置灵牌,早晚奉茶供饭,以表孝敬。三年后,于农历七月十五烧灵牌,称为“脱孝”。对非正常死亡的人,要举行特殊的仪式。如凶死,则要举行火炼仪式。烧起火堆,法师举起作为死者替身的一个草人,口念经咒从火上走过,家属随后。俗信行过这种仪式之后,死者灵魂经过了火炼,驱除了邪魔,就可以“归宗”,与阴间的祖先在一起,而不会成为亡魂危及家人,家人就可避免同类的不幸。如果妻子先亡故,出殡时丈夫要左手拿刀,右手拿一双筷子,将筷子砍断,表示砍断“夫妻关系”,日后亡魂不得纠缠。这些葬俗,表现出了仫佬族与其他许多民族相同或相似的信仰和观念,这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这是因为仫佬族除了拥有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阳、灶王节等当地壮族、汉族共同的节日外,还有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在仫佬族,即便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也别具民族风味。

仫佬族婚俗

仫佬族婚俗:送嫁十姐妹

  仫佬族青年的恋爱历来是自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在节日坡会上,或平日赶圩时,或参加同辈伙伴们的婚礼歌堂中,或参加亲族们的“依饭”节活动中,物色到意中人,便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仫佬人唱歌时往往二人二声部对唱,因而恋爱初开始时,男女双方都邀约一位歌伴作为恋伴,既作掩护,也为自己壮胆,还作为亲密的参谋。

  仫佬族青年男女大都在坡会对歌中发展友谊与爱情,因而称为“走坡”。“走坡”是仫佬族男女青年的传统社交方式,在坡场上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以歌为纽带交朋友、传知识、叙情爱。走坡的季节为春、秋二季,最隆重的为春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每到走坡时节,后生、姑娘们便成群结伴身着盛装,汇集到坪集上寻觅意中人,一旦找到,便相邀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对歌。仫佬族男女青年在"走坡"中社交往来是文明的,恋爱是自由的。

  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仫佬族同姓是不通婚的,但同姓而不同“冬”的,通常可以通婚,其他房族内通婚便是“乱伦”,为族规所不容。

  “会亲”相传是仫佬族古老的婚娶方式,现在已经消失。媒人穿针引线之后,如果双方同意结亲联姻,男方便挑一担酒肉放在十字路口,然后避开。女方和她的父母、亲友前往这里吃一餐,剩下的全部带走。第二天,女方家回赠同样的一担酒肉在路口,男方和他的父母、亲友也来取食,这就是“会亲”,“会亲”是整个娶亲仪式的第一步,完全由媒人主持,双方均不见面。

  娶亲之日,男方派两位漂亮的少女随媒人前去迎亲。新娘由数十名女伴随行,每人一把油纸伞,一路将新娘遮蔽,不让路人看见。至新郎家时,用黑布蒙头进入洞房,新娘从娘家出来到入洞房,不能见人,不能望天。当晚伴娘与男家宾客竞唱山歌,以赌胜负,直到次日天明。这种风习至今已消失,只保存在老人们的回忆、叙述之中。

丧葬习俗

  仫佬族丧葬活动较为讲究,人死后木棺土葬。死者牙齿齐全的必须敲掉一颗。老人临终时要由儿子抱着送终,多子者,一般由长子抱。老人嘴里要含一块银元,无银元的须拿一些银饰放在其手中。麻江地区的仫佬族是在老人断气后取出,凯里地区的却是在入棺后取出。正常死亡的一般要经过报丧、沐浴、小殓、入棺、祭祀、开路、出殡、抬丧、安葬、伏山、居丧等过程。

  报丧 老人落气,即刻鸣炮以示报丧。鸣炮用鸟枪或铁炮,现在多用鞭炮。炮声一响,寨子里知道老人寿终了,纷纷来帮忙。即刻组织一伙人分别到各地去通知死者的亲朋好友前来吊丧。亡者若是女性,必须提前通知舅家,舅家人到后,才可以安排丧事,舅舅不到,不得安葬。在凯里的大风洞、炉山一带,去亲朋好友家报丧的人,进家时要先到水缸舀一瓢水喝后才可以说话。

  沐浴 人死后要用柏枝和茶叶煮水擦洗身体,男性要剃头、修面。女性要修指甲、梳妆。

  小殓 为死者沐浴完毕,就换上寿衣、寿裤、寿祙、寿鞋。仫佬族男女的寿衣均为长衫,但只能穿单数,一般为三件、五件、七件,极少有十一件的。如果有棉衣的,要把心脏部位的棉花取出,或挖一个洞。还要为死者包寿帕或戴寿帽。穿戴完毕,用木板架一张床,按男左女右停放在堂屋的一侧,称为“上柳床”。这时死者面部用纸钱盖着,两手握着纸钱,死者家人每隔一两个时辰就去换死者手中的纸钱。

  入棺 将棺木停放在堂屋的正中,由仫佬族鬼师择时辰入棺(在杂居区也有请其他民族的巫师的主持丧葬法事的,这些巫师在当地被称为先生)。死者有几个儿子,就要在棺底垫上几张白布,称为兜单布,然后将尸体移入棺内,死者头靠神龛,脚朝大门。安放好后,再用灯草、白曱纸、纸钱以及木炭放在尸身两边,防止尸体晃动,同时起到吸潮的作用。在麻江的部分仫佬族村寨将儿媳做的、亲族送的盖单布盖在尸身,称为上盖。要按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顺序盖上盖。每盖一床都要由一长者大声告知死者是谁送的。上盖只盖到死者胸口处,有的地方还将盖到胸口处的盖单撕去一个口子。每一床上盖都要剪下一条细布退给送盖单的人。在凯里的大部分仫佬族村寨,老人的寿衣和上盖都由女儿制作。入棺时要防止其他金属特别是铁类掉入棺内。入棺后将棺木盖上,在灵柩下点上“地龙灯”,鸣炮,这时死者的女儿、侄女以及媳妇放声痛哭。

  上祭 仫佬族丧葬中的上祭与当地的汉族相差不大,特别是凯里地区仫佬族仪式还相当隆重。在上祭前要制灵牌,也叫“点祖”,即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作为“大宾”,“大宾”用针刺破孝子的手指,取血拌朱砂点在灵牌上并唱祝词,孝子举灵牌安放在神龛上。上祭分为家祭和客祭。家祭是死者的儿子、媳妇、女儿以及孙辈、重孙辈对死者进行祭祀的仪式,祭品主要有一桌浑的和一桌素的(糖果点心)供品,先由亲族中一人唱读悼词(内容以歌功颂德为主),再由司人喊唱指挥祭拜者上香行三叩九拜之礼。客祭形式与家祭一样,祭品由客人带来,没有带的可以折钱用主人家的。客祭先从女婿家开始,女婿需要拿一头宰杀并剐好毛的猪和一只羊来上祭。女婿上祭完后,其素供品会被其他客人哄抢而去。

  开路 做完上祭的当晚,巫师用“木佬”话进行“开光” (很多地方都已不会说“木佬”话,改用汉语) ,用狗头或猪头或鸡头放在灵柩旁作为开路的供品,巫师手持长刀一把,一边挥舞一边念开路词。开路词的内容很多,主要是引导死者寻找到归宗之路。一部开路词念完需要八九个小时,

  出殡 也就是发丧。时间一般是在拂晓前,孝男孝女以及至亲身着槁素到棺前瞻仰,再次为死者整理遗容,然后盖紧棺盖,亲人痛哭,称之为“清棺”。在凯里的炉山、大风洞片区的仫佬族有使用内外两层棺木的,因山高坡陡,外棺较重不便抬丧,出殡时就只抬内棺,到安葬时才清棺。发丧吉时一到,孝子穿纸缠的草鞋,腰拴白纸缠的草绳,披麻戴孝,手拄二尺丧棍在门前跪候,巫师念词,一斧打在棺盖上,立即吹灭“地龙灯”,撤出灵堂,将灵柩抬出大门外停放在两根长凳上。出殡时忌灵柩碰着门枋和门杴。

  抬丧 抬丧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主人家所请,一组为女婿家所请,主家抬前,婿家抬后。一路上女婿打伞捧灵在前,孝子随后,主家请的抬丧者时不时要故意停下,向女婿家要酒喝要糖吃,说是“外公”或“外婆”要吃的,一路嘻闹直到墓地。

  安葬 灵柩落土前要先择地择时打井,在井中烧纸钱以及女婿家的悼布,撤雄黄和米称为“燃井”或“垫龙”,用公鸡跳井后置棺人圹,孝男用衣兜泥土依次从棺上走过或跪在棺盖上,呼喊亡人三声,然后挖几锄泥土盖在棺上,众人挖土掩埋。巫师用猪头、鸡、鸭招龙谢土,在墓东、西、南、北四方埋石灰、鸡蛋、酒曲栽界,在墓旁挖小坑烧钱纸,谓之“金银库”。安毕,孝子用衣兜坟上少许泥土(称兜魂),抱跳井鸡引亡灵回家,请巫师安放灵位于神龛。

  伏山 安葬后第三天,孝子孝女以及至亲好友各备饭菜、酒、糖果等到坟前祭祀,修整坟墓。 居丧:伏山后,孝子居丧“七七”(四十九天),每一个第七天都要祭祀,以“五七”最为隆重,至亲都要来祭祀。待房族宴请后孝子方可理发.沫浴、串户。服丧三年,请巫师到坟上谢土满社。服丧期间.第一年除夕贴绿对联,第二年贴黄对联,第三年满社后方可贴红对联。

禁忌

  仫佬族过去的禁忌也很多:大年初一不能扫地,认为扫地会把钱财扫出家。也不能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福气洗掉。不能劈柴,认为劈柴会把财神吓跑。二月初一不进地。六月初一不做工。播种忌火日,并在三天内不得剃头、洗发。下玉米种的最初9粒时要停止呼吸,不许讲话。外出经商忌讳煮饭不熟和打破碗碟等等。新中国建立后,仫佬族的信仰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迷信色彩逐渐淡化,健康有益的成分则延续下来。

食俗

  仫佬族主食大米、玉米和薯类,以前除少数地主、富农外,广大仫佬族人民每天都是两稀一干,甚至三餐都是稀粥。喜爱酸辣,家家腌有酸荞头、酸豆角、酸芋蓬、酸刀豆、酸蒜头等作为佐食之用。蔬菜种类主要有白菜、空心菜、苋菜、豆角、南瓜、芥菜和萝卜等。肉类主要猪肉、鸡肉、鸭肉和鱼肉,忌吃猫、蛇肉。在过去,罗姓、姚姓不吃狗肉,传说这和罗姓祖先陷入火灾得狗救助有关。姚姓不吃动物内脏,传说这和姚姓祖先有关。东汉姚期出兵,因煮猪心不熟,战士不得饱餐,当日不得出兵,从此姚姓不吃动物的内脏。

  大粽粑 逢年过节,仫佬族群众和当地的壮族人民一样,都有包大粽粑和冲糍粑的爱好和习惯。仫佬人包的粽粑特大,每个5—6斤重,象大枕头,故称枕头粽。包粽时,先浸泡糯米几小时 ,捞干后放些碱水拌匀,然后把冬叶(即粽粑叶)背面一张张铺成一尺多宽,层层加米到一定 的高度,还放些在叶子围边,最后绑紧。有些地方,在米中间放上一些事先腌好的肉或拌放 些豆类。粽放在特大的锅中煮上一天一夜即可。包粽的季节一般在二月社(春分前后),姑娘 婚后第一次到夫家过节或生小孩后回娘家,家里都要包大粽粑相送。

  冲糍粑 在春节期间,家家都做,小康之家多的做几百斤米,贫困人家至少也做三、五十 斤。每逢年三十晚,小伙子们摆开八码步,高举丁字形榔锤,一上一下,把事先煮熟的糯米 饭 放在舂臼中冲碎,然后妇女们把冲碎的糯米捏成一个个又圆又扁的饭团,先放在用蛋黄 或茶油抹过的大簸箕里,然后移到芭蕉叶上晾干,可在糍粑上盖上各种颜色 的花纹图案。斗糍粑除了自家食用外,还是仫佬族人过节和喜庆良日送亲友的礼品佳物,而 且做工堆放都十分讲究。如吃“满月酒”时送的斗糍粑,一般是小箩筐下装白米,上面堆放 五至八个塔形的斗糍粑,第一个直径八、九寸,恰好盖住箩筐口,第二个直径七、八寸,第 三、四个……每个直径依次递减一寸,层层堆成塔形,最后一个只有一寸直径,很有特色, 颇为美观。如今,在罗城仫佬山乡的村道上,仍随时可看到挑着冲糍粑走亲访友的仫佬人。

民居

仫佬族民居:地炉

  仫佬族多聚族而居,有血亲关系的同族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内,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乡的大、小罗村、大小潘村、大银村、谢村、吴村等均为同姓人居住,只是在一些 圩镇和较大的村寨,才与别的民族和姓氏杂居。住屋大多是泥墙、瓦顶的平房,茅屋楼房极少 。住宅建筑多是一个格式:一家有四个合院,进门是天井,再进去到正房,正房一侧是伙房,一侧是牛栏,人畜分屋。正房有七个门:包括大门、中门、后门和四个房门,堂屋中间靠 墙置放“香火”台,两边四个房间,上面是谷楼作谷仓或堆放杂物,下面前房较宽住老人,后房稍窄作青年人的卧室;后堂为家中青年妇女休息或纺织缝纫场所。房屋规模不大,室内 不另设厨房,大都在大门边厅堂内掘一“地炉”,既可烧水煮饭,又可作冬天取暖之用,这是仫佬房屋的一个特色。

  传统的仫佬房屋做工讲究,室内四周粉刷得油光滑亮,堂屋四周以及堂屋对面的墙壁上,都绘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美观大方极富民族特色。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仫佬族地区生产发展较快,致富了的农民建起新房、所起的多为高大的砖瓦房,房屋的布局仍大多保留仫佬族传统的格式,宽敞明亮,平整卫生,靠门边的厅堂上仍掘有地炉。

  民居结构 仫佬族的民居,水田区的建筑在平地上,峒场区的建筑在斜坡上。屋式大都为平房,下有一两尺高的地台,火砖砌基,泥砖砌墙。栋梁、桁椽等都用木料制作,屋顶盖瓦片。屋内有楼一层,但不住人,作为谷仓或杂物房,人大多居于地面。民居的建筑形式多为一排三间,正屋的正面大都留有天井;房屋地基如果宽敞的,还有一排一至三间的下座(即下屋)。有的大门正对着中厅,有的在正屋或下屋的前面砌上一道围墙,然后再开大门。一排三间的房子,地脚约占地六平方丈左右,屋高一丈六尺左右。屋内分为三间。正中一间又分为前后两间。前间是厅堂。

  建屋风习 “还工” 仫佬人家建筑房屋,大都要准备两三年,先将所需材料备齐,然后养一两头大猪,作为建屋时的菜肴。造屋时,同族同房的亲朋大多来帮忙,主家只招待酒饭不付工钱,来年别家建屋时也去帮工,称为“还工”。

  定“座向” 从前,仫佬人家建造房屋很讲究“风水”。不光是某一座房舍要讲究吉利的“座向”,就是村落的“座向”也是马虎不得的,什么“后龙”、“朝山”都要请风水先生来“定罗盘”。

  “择日” 定好“座向”之后,便是“择日”。“择日”与定“座向”同等重要。并且相互配合。打地基、下料角、安门、砌墙结尾的年月日时四者都要经过周密的计算译定,不得马虎。特别是在安门和砌最后一块砖的时候,要请泥水匠举行祭祀仪式。

  取暖设备 地炉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设备。地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位置大都选择在堂屋的大门左右人行动较少的地方。地炉还可用朵煮烧烤用。在仫佬人家不管屋外刮多大的北风,而屋里却温暖如春,不用穿棉衣。春天湿气重,但在仫佬人家就不用担心发霉。而夏收夏种季节若逢连天下雨,打下的粮食放在室内很快就会干爽。逢年过节,亲朋欢聚,围坐在地炉边吃“火锅”,那种劲儿比神仙还舒畅。

民间游戏和体育

  仫佬族有着多姿多彩的民间游戏和体育活动,它们曾经极大地丰富过仫佬族人民的生活。舞草龙:草龙用稻草编成,饰以彩纸。春节期间,仫佬族有挨家挨户舞草龙拜年的习俗。象步虎掌:农闲时,在地上划一条线,参赛的人站在两边,双双以掌相对,待裁判发出号令,双方即可移步用力,目的是将对放推离原位,或是故意松弛,使对方身体前倾,脚掌超越界线。这种活动可以锻炼人的臂力、脚力和耐力。凤凰护蛋:是仫佬族儿童游戏。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表示凤凰窝,放三、五块石头,表示凤凰蛋。一小孩扮母凤凰在圈内左脚着地呈俯卧状以护蛋。三、五小孩扮作天兵天将来夺蛋。胜负以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夺完蛋来定。其中,夺蛋的小孩不能触及“母凤凰”的右腿,触及即被淘汰。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灵活性,培养机智、勇敢的性格。抢花炮:是仫佬族与壮族共同的娱乐活动。于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用土炮将花环射向天空,参赛者争抢从天而降的花环,以得花环多者为胜。每届花炮节只放五炮,每炮只有一个花环。群龙争珠:在水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水果,参赛者潜入水中捞水果,以多者取胜。

  凤凰护蛋 这一游戏方法简单,不受场地、器材、时间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三至四米宽的平地(草坪 亦可)和随手拾来的四块鸡蛋般大石子就行了。游戏开始前,先由参加者推选或者自告奋勇 扮演“凤凰”,其他人均是“抢”、“偷”的角色。“凤凰”先将四块石头作“蛋”放在场 地中央,然后手脚着地,用身体“护蛋”,但身体躯干不许贴近蛋。凤凰准备就绪后喊“开 始”,“抢”、“偷”者即可用手去抢、偷“凤凰”身下的蛋。在游戏中,凤凰不许站起来 用手去抓、拍和打击来犯者,只能用脚掌去踢,移动也只能用四肢爬行追赶,违者视为犯规 ,踢 中无效。而“抢”、“偷”者可以随意跑动俯身用手去“抢”、“偷”,但不许用手、脚去 踢拨“凤凰”的蛋,更不能用手脚踢打、推拉“凤凰”的四肢,违者犯规,抢得的蛋无效。 如果凤凰蛋被抢、偷完,则为凤凰输,众“抢”、“偷”者再把蛋还给凤凰重新继续游戏。 “抢”、“偷”者若在游戏中被凤凰踢中则为输,于是轮为凤凰,如此周而复始。

  象步虎掌 历代武术家常以“站如松”、“坐如钟”来形容人体姿态的健美。这种美感也产生于仫佬族 人民中间,他们视虎为雄悍的标志,把象看作力量的象征。远在古老的年代,仫佬族人民, 特别是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具有如虎的掌力和双腿站立如象的沉实劲力。于是,在长期的社 会实践中,他们创立了一种能达到上述目的的锻炼方法——象步虎掌。使它世世代代在桂西 北的仫佬族民间广泛流传。 其传统竞技方法是:在地上划一“界河”约七十公分宽,比赛双方面对面分站界河两边,双 方必 须站马步。比赛开始,两人双掌向前,手指朝上,双方用掌心相击,力透掌心,将对方的脚 掌推离原位者胜。并规定:不得越过“界河”冲撞对方。在比赛中,可通过力的巧用取胜, 但不允许抓人或拉人。这项运动对锻炼腰腿功力、臂力、耐力与气力有大的效果,故名曰: “象步虎掌”。

仫佬竹球

  仫佬竹球 竹球比赛是仫佬族民间流行的一项传统体育健身运动项目,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运动所用竹球是由竹篾编制成的圆形空心球体,内置铃铛,抛掷起来铃铃作响。该项运动风趣、幽默、热烈、奔放,比赛中可手抛、脚踢、持球奔跑、拦抢投篮等,属群体性竞争项目。每次比赛人员分两队,每队人员2至50人不等;比赛场地因参加比赛人数而定可大可小。比赛时双方队员必须是每两人“一对一”的由红绸腰带系在一起,腰带距离为1.2米,比赛中双方队员可相互拉扯,以拔河式来制约对方的攻防和争抢球速度,达到帮助队友攻防的目的。比赛双方必须把竹球投进各自的竹篮内。每投进一球,裁判便在该方球门前挂一镰刀篓,每局赛时为6分钟。比赛结束裁判鸣锣,谁的球门前挂的篓多,则是胜者。仫佬竹球它充分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风趣、诙谐的勇敢精神,1998年参加全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表演项目一等奖;1999年参加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表演项目金奖。

传统节日

  社日节 又称分肉串节,是祭祀社王的节日。分春秋二社,春季在二月,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季在八月,报答社王赐予好收成。社节以村为单位集体举行。各户出资置办香烛牲口。届时,在社王庙供奉香烛,杀猪并按全村户数将猪肉分成相应的份数,以备祭祀完毕分给各户。肉串用竹子串起来,挂在竹竿上,放于庙的两旁。将煮熟的猪头、脚、尾和内脏置于祭台上。祭毕,大家饱食一餐,然后各户带回所分的社肉回家,祭祀祖先,全家过节。当天夜晚,家家户户过节,杀鸡、包粽粑(春节期间 仫佬族不包粽,二月社才包)。先供奉祖宗,后全家食用。 凡在上年讨媳妇的,必须在这一天送10至20担粽粑到女方家认亲,接新娘回家,女方家也必 须以相同的礼物回敬。二月社还有“报丁”的风俗,同一年生男的人家,要集资置办鸡、肉等祭品,于社日前夜祭祀社王,向社王报告家中添丁。“报丁”只限于报男孩,生 女孩不需报。

  依饭节 也叫“喜乐愿”,三年一大庆,两年一小庆,依饭节是仫佬族敬神、娱神、祈神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节日。依饭节以各宗族下的分支“冬”为单位轮流操办。每 逢卯、未、亥(有些村是丑、辰、未、戊)之年,于立冬后“吉日”举行 ,大庆是全宗族集 体参加,小庆则一家一户进行,举办的地点多为宗族祠堂或村庙。这天,除全村杀猪宰鸡蒸糯米糍粑等活动外,还要请道公来跳傩请神“还愿”,活动一天一夜,热闹非凡 。事先,大家挑选了最饱满最长的稻米谷穗,用丝线系好,挂在演唱地点的墙壁上,中间 放一 张桌子,桌子上摆满用芋头、红薯制成的黄牛、水牛模型,并备有甜酒、花生、芝麻、黄豆 、胡椒、沙姜、八角等12种实物和猪心、猪肝、猪肺、猪胃、猪肠以及鸡、鸭、鱼、蛋等12 种祭品,祭供“依饭公爷”。然后请道师两人进行"跳傩",一位道师念经“请神”,另一 位道师扮演“神灵”,他们边舞边唱,一直到请完36位“神”为止。最后全村男女老少围住桌子对歌饮宴,狂欢一天一夜,活动始告结束。

  仫佬族的依饭节从头到尾是以"道师跳傩祭祖迎神"为中心,整个过程以"对歌饮宴"为主要活动,不仅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而且唱腔千变万化,是一种美妙的艺术活动,虽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却反映了勤劳的仫佬族人 民庆贺当年好收成和盼望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良好心愿。在仫佬族依 饭节中,还有许多动听的“劝世歌谣”,这些歌谣以生动简洁的语言,婉转动听的曲调唱出了一个青年人应具有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这对加强教育培养 年青一代是十分有益的。

  春节 仫佬族过春节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止。仫佬族称“年节”。在仫佬族地区的农历除夕之夜,仫佬族家庭全家人围坐地炉边,烧香供奉神灵。待正月初一雄鸡报晓,家庭主妇立即点上一束香火和火把,挑着水桶来到井、泉、河边,先插上香,向水中投几枚铜钱,祭祀水神,然后挑水回家。俗称“买新水”。全家大小早已等在大门边,抢着喝一碗新水。俗信人们喝了新水,能够健康长寿,牛喝了长得健壮,猪喝了膘肥体壮;用新水染布布发亮,用新水洗米,煮起饭来特别香;用新水酿酒,酒不酸;全村挑到第一担新水的人,最为吉利,能给家庭带来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走坡节(坡会) 仫佬族青年传统社交节日。又称坡节、坡会、后生节。一般在春节期间和中秋节前后择日举行。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群来到预约的峒场或山坡上,对唱山歌, 结交友情,寻找情侣。初次相会对唱《相逢歌》,告别时,赠送毛巾、布鞋等随身带的小礼 物;第二次对歌相逢,彼此称“双”;第三次相逢对歌改称“旧”。通过多次对歌,情意日 增,不少青年互结同年,相爱定情。现代的"走坡"增添了球赛、下棋等活动内容。

  花婆节 又称“婆王诞”,俗称“小儿节”,在农历三月三举行。俗信“花婆”是掌管生育的神灵,她花园种的花都可以变成人,她送花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人去世,又还原为她花园里的花。过花婆节时,各村要抬猪牵牛到花婆庙前宰杀献祭。祭时,由“冬头”(宗族下的分支头领)向花婆报告各户情况,感谢她送花赐子的恩德,并祈求她保佑小孩健康成长。祭毕共同进餐。新婚夫妇结婚时要向花婆许愿,如果生儿育女,就会报答她的恩德,希望她早日送子。生育后要在花婆节还愿,带上煮熟染红的鸡蛋和酒肉来祭祀花婆,完毕还要将红蛋分给各家,让各家分享福分。 牛生日节,时为农历四月初八。当天家家要将牛栏打扫干净,并为牛擦身,喂给好的青草和饲料,让牛休息,不去耕田犁地。同时,人们备好酒肉、糯米饭祭祀牛神,祈求保佑耕牛平安。祭毕,先让牛吃一点糯米饭,然后才轮到人吃。

  端午节 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仫佬族端午节除具有和当地壮族、汉族相同的内容外,还要抬纸船到田间,请师公念经巡游,驱除害虫。俗信以为可以使禾苗茁壮成长。银姓仫佬族人民还要祭祀真武神,这一天,银姓仫佬族无论老少,都要到真武庙参加祭祀真武的活动,祭祀用鸡鸭。这种端午节的祭祀活动有着十分古老的渊源。

祭真武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包粽,门口挂菖蒲、艾枝;酒雄黄、洒在屋阶;放雄黄水缸并用来擦手;用石灰水洒在屋外墙根,拾田螺煮吃,民间认为,可防治疮疖。村中请法师穿红色法衣到田垌驱虫保苗,在田边插“令”字三角彩旗。两人抬一只纸船前行,法师跟纸船后作法,游完田垌将纸船放在河边烧,将烧完时扔进河中。农历五月初五,又是银姓仫佬人敬祭真武神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到真武庙祭拜,从早到晚,饮烟不断。

  驱虫保苗节 又称吃虫节,是专门驱除虫害的节日,在农历六月初二举行。出嫁的姑娘这一天要回娘家过节,途中要捉害虫到娘家去炒着吃。全村人来到田间的吃虫庙,首先举行祭祀活动,所祭为吃虫娘娘甲娘。显见这一节日民俗是在人们除灭害虫的农事活动基础上形成的。

  木佬年 时为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兔日。主要流行在贵州黔南、黔东南一带的木佬人。年前,当地木佬人要早早打糍粑、酿酒以备节日之需。届时,还要吃鸡、鸭、鱼等,富有的人家还要杀猪,有的是几户合起来杀一头猪。过年的头天,木佬村寨要淘洗水井,灭火炉,包火种,过年的清晨要挑新水。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放鞭炮,男女老少穿新衣,全家聚餐前祭祀祖先。木佬人称木佬年为大年,春节为小年。过大年比过春节更为热闹、隆重。木佬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木佬人的祖先敬仰兔子的纯洁,曾以兔子作为定亲之物,成亲之日正好是农历十月第一个兔日,所以这一天就成为木佬人的节日。过木佬年,具有怀念祖先,继承传统,保持纯洁,不做伤天害礼之事的意义;一是说秋收已过,十月过年,是为了欢庆丰收、感谢祖先赐福。木佬年在木佬人是良辰吉日,常常有青年男女在这一天举行婚礼。

  接祖先节 时为农历七月七日至十四日。七月七日为接祖日,将祖先接回,每日每餐饭前先供奉祖先,然后全家才进餐,一直要供奉到十四日。

  牛诞日 又称牛诞节、牛魂节、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开央节、牛王诞,它不仅是仫佬族的节日,也是壮、汉、布依、瑶、侗、土家等民族的节日。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关于牛的生日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古时候,仫佬族先民耕田种地都是一镐一锄地挖,费时费力。一个叫罗英的姑娘生来聪明伶俐、勤劳善良。一天她到山上打猎,看到一只野牛狂奔乱跳,又看到乡亲们汗流浃背地在田间忙碌,心想,如果捉住这头牛为乡亲们犁田该多好啊!于是,她就追赶野牛。野牛在跑时一只蹄子被夹在石缝中,痛得哀叫不已。罗英无力帮它摆脱困境,只得采来嫩草喂它,并为它唱歌,歌声优扬,情真意切,不仅打动了野牛的心,也感动了山花、草木、月亮,坚硬的石头也为之感动,慢慢地裂开石缝,牛的脚拔出来了。它便随着罗英来到田间,勤勤恳恳地为人们拖犁拉耙,世世代代耕田种地。仫佬人有了耕牛,田里的活路轻松了许多。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