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伊斯兰教(汉语拼音:;阿拉伯语:الإسلام、al-’islām;英语:),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31行: 第31行:
 
  穆罕默德逝世后,由于他生前没有留下关于继任人问题的遗嘱,因而引起了伊斯兰教内部为争夺继任者(哈里发)地位的纷争。结果,穆罕默德的密友和岳父艾卜·伯克尔当选为第一任哈里发,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哈里发制度,并出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哈里发制度从632年一直延续到1924年3月凯末尔主持的大国民会议正式决议废除哈里发制度才告结束。伊斯兰教经历了漫长的哈里发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到1798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埃及以后,伊斯兰教国家开始沦为西方殖民地,从而揭开了近代伊斯兰教史的序幕。
 
  穆罕默德逝世后,由于他生前没有留下关于继任人问题的遗嘱,因而引起了伊斯兰教内部为争夺继任者(哈里发)地位的纷争。结果,穆罕默德的密友和岳父艾卜·伯克尔当选为第一任哈里发,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哈里发制度,并出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哈里发制度从632年一直延续到1924年3月凯末尔主持的大国民会议正式决议废除哈里发制度才告结束。伊斯兰教经历了漫长的哈里发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到1798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埃及以后,伊斯兰教国家开始沦为西方殖民地,从而揭开了近代伊斯兰教史的序幕。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
+
====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 ====
  
 
  穆罕默德逝世后,先后继任政、教首领的是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他们都是通过推选产生的,被称为正统的哈里发。由于伊斯兰教对统一不久的阿拉伯半岛的统治还不巩固,所以在穆罕默德逝世后,半岛曾一度出现动荡混乱的局面。首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迅速平息各部落的反叛,巩固新政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同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对外征战和扩张。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于636年击溃拜占廷军队,占领了大马士革;637年占领波斯首都泰西封;638年又攻克了耶路撒冷;641年,攻占了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642年灭波斯萨珊王朝;同年征服埃及,占领亚历山大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又继续西进征服北非,并东征亚美尼亚,镇压波斯和呼罗珊的反抗。随着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伊斯兰教开始了第一次大传播,由地区性宗教变为世界性的宗教。为统一思想和指导立法,在奥斯曼主持下,完成《古兰经》的编纂工作。同时开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制度。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继位后,伊斯兰教内部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出现了彼此对立的政治派别和第一次武装冲突。661年阿里遇刺,当时驻叙利亚总督伍麦耶族的穆阿维叶取得哈里发的地位。
 
  穆罕默德逝世后,先后继任政、教首领的是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他们都是通过推选产生的,被称为正统的哈里发。由于伊斯兰教对统一不久的阿拉伯半岛的统治还不巩固,所以在穆罕默德逝世后,半岛曾一度出现动荡混乱的局面。首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迅速平息各部落的反叛,巩固新政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同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对外征战和扩张。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于636年击溃拜占廷军队,占领了大马士革;637年占领波斯首都泰西封;638年又攻克了耶路撒冷;641年,攻占了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642年灭波斯萨珊王朝;同年征服埃及,占领亚历山大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又继续西进征服北非,并东征亚美尼亚,镇压波斯和呼罗珊的反抗。随着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伊斯兰教开始了第一次大传播,由地区性宗教变为世界性的宗教。为统一思想和指导立法,在奥斯曼主持下,完成《古兰经》的编纂工作。同时开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制度。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继位后,伊斯兰教内部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出现了彼此对立的政治派别和第一次武装冲突。661年阿里遇刺,当时驻叙利亚总督伍麦耶族的穆阿维叶取得哈里发的地位。
  
伍麦耶王朝时期(661~750)
+
==== 伍麦耶王朝时期(661~750) ====
  
 
  661年穆阿维叶自称哈里发,定都大马士革。改哈里发的选举制度为世袭制,使哈里发国家成为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在经济上,游牧的阿拉伯人走上定居的道路,统一币制和税收,分封土地,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在文化上,吸收被征服地区包括希腊、拜占廷、波斯、印度等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开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文化”。在军事上,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随之出现了伊斯兰教的第二次大传播。从7世纪中到8世纪初,阿拉伯人从波斯继续前进,在阿富汗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占领了印度西北部,进入阿姆河以北地区,并征服了外高加索,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势力直达帕米尔高原。从7世纪末到8世纪初,完全征服了马格里布(意为西方,包括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消灭了拜占廷帝国在北非的残余势力。使当地游牧部落柏柏尔人很快地信奉了伊斯兰教。 711年,以柏柏尔人为主力的阿拉伯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经过3年征讨,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大部地区,使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扩展到西南欧。732年,阿拉伯军队侵袭高卢西南部,战败后撤回比利牛斯山以南,伊斯兰教向西方的传播,遂到此为止。
 
  661年穆阿维叶自称哈里发,定都大马士革。改哈里发的选举制度为世袭制,使哈里发国家成为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在经济上,游牧的阿拉伯人走上定居的道路,统一币制和税收,分封土地,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在文化上,吸收被征服地区包括希腊、拜占廷、波斯、印度等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开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文化”。在军事上,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随之出现了伊斯兰教的第二次大传播。从7世纪中到8世纪初,阿拉伯人从波斯继续前进,在阿富汗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占领了印度西北部,进入阿姆河以北地区,并征服了外高加索,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势力直达帕米尔高原。从7世纪末到8世纪初,完全征服了马格里布(意为西方,包括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消灭了拜占廷帝国在北非的残余势力。使当地游牧部落柏柏尔人很快地信奉了伊斯兰教。 711年,以柏柏尔人为主力的阿拉伯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经过3年征讨,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大部地区,使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扩展到西南欧。732年,阿拉伯军队侵袭高卢西南部,战败后撤回比利牛斯山以南,伊斯兰教向西方的传播,遂到此为止。
 
  这一时期,由于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教派斗争的发展,特别是反抗伍麦耶王朝残暴统治的人民起义,终于导致伍麦耶王朝的灭亡。一个自称是穆罕默德叔父阿巴斯后裔的艾卜·阿巴斯夺取了哈里发地位,建立了阿巴斯王朝。
 
  这一时期,由于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教派斗争的发展,特别是反抗伍麦耶王朝残暴统治的人民起义,终于导致伍麦耶王朝的灭亡。一个自称是穆罕默德叔父阿巴斯后裔的艾卜·阿巴斯夺取了哈里发地位,建立了阿巴斯王朝。
  
阿巴斯王朝时期(750~1258)
+
==== 阿巴斯王朝时期(750~1258) ====
  
 
  伊斯兰教国家封建制度成熟的时期,由于任用波斯人担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实际的统治地位。以首相为首的波斯官僚体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贵族统治,迁都巴格达。由于未进行大规模的武力扩张,政治局面安定,经济发展,从而出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黄金时代。阿巴斯哈里发提倡翻译和研究希腊、罗马、波斯、印度古典名著,这不仅保存了欧洲的古代文化遗产,而且也进一步发展了阿拉伯的科学与文化。同时,古兰学、古兰经注、圣训学、教法学和伊斯兰教哲学等,渐臻成熟,出现了很多的宗派和学派。10世纪以后,苏非主义盛行并进入正统派思想体系。
 
  伊斯兰教国家封建制度成熟的时期,由于任用波斯人担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实际的统治地位。以首相为首的波斯官僚体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贵族统治,迁都巴格达。由于未进行大规模的武力扩张,政治局面安定,经济发展,从而出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黄金时代。阿巴斯哈里发提倡翻译和研究希腊、罗马、波斯、印度古典名著,这不仅保存了欧洲的古代文化遗产,而且也进一步发展了阿拉伯的科学与文化。同时,古兰学、古兰经注、圣训学、教法学和伊斯兰教哲学等,渐臻成熟,出现了很多的宗派和学派。10世纪以后,苏非主义盛行并进入正统派思想体系。
第46行: 第46行:
 
  10世纪末,哈里发国家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中国史书上所谓“黑衣大食”(750~1258的巴格达的阿巴斯哈里发王朝)、“绿衣大食”(909~1171的埃及开罗的法蒂玛哈里发王朝)和“白衣大食” (756~1031的西班牙伍麦耶哈里发王朝)。在哈里发国家内,农民和奴隶起义到处兴起,各地的封建主也纷纷割据,后经十字军东征(1096~1291)和蒙古人的西征,阿巴斯王朝终于在1258年被旭烈兀所灭亡。
 
  10世纪末,哈里发国家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中国史书上所谓“黑衣大食”(750~1258的巴格达的阿巴斯哈里发王朝)、“绿衣大食”(909~1171的埃及开罗的法蒂玛哈里发王朝)和“白衣大食” (756~1031的西班牙伍麦耶哈里发王朝)。在哈里发国家内,农民和奴隶起义到处兴起,各地的封建主也纷纷割据,后经十字军东征(1096~1291)和蒙古人的西征,阿巴斯王朝终于在1258年被旭烈兀所灭亡。
  
奥斯曼帝国时期(13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
+
==== 奥斯曼帝国时期(13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 ====
  
 
  13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亚细亚兴起。1299年,酋长奥斯曼自称土耳其王。他在统一了中亚以后,继续向外扩张。1453年灭拜占廷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并在此建都。其间,伊斯兰教虽在西班牙遭到彻底的失败,但却占领了全部巴尔干半岛,在东西欧获得重大发展。16世纪,苏丹(君主)苏来曼一世在位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军事封建帝国。同时,在印度也建立了强大的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随之出现了伊斯兰教第三次大传播。在此期间,通过商业和军事活动,伊斯兰教又传播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
 
  13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亚细亚兴起。1299年,酋长奥斯曼自称土耳其王。他在统一了中亚以后,继续向外扩张。1453年灭拜占廷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并在此建都。其间,伊斯兰教虽在西班牙遭到彻底的失败,但却占领了全部巴尔干半岛,在东西欧获得重大发展。16世纪,苏丹(君主)苏来曼一世在位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军事封建帝国。同时,在印度也建立了强大的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随之出现了伊斯兰教第三次大传播。在此期间,通过商业和军事活动,伊斯兰教又传播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

2012年12月31日 (一) 17:36的版本


  伊斯兰教(汉语拼音:;阿拉伯语:الإسلام、al-’islām;英语:),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是古兰经明确说明的一种宗教,古兰经被伊斯兰教信徒视为唯一神灵一字不漏的说话及先知的演示和生活例子(由同伴转述收集得来,称为圣训)。伊斯兰(Islam)是一个同形异义词,有多个意思,又是阿拉伯语萨拉姆(Salaam)的闪族字根,萨拉姆可直译为“和平”。其他的意思还有顺从,或把自身奉献给神。伊斯兰教的追随者称为穆斯林,意指“顺从神的人”。穆斯林是一个不变动词的分词,而伊斯兰(Islām)则是不定词。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2009年一个调查232个国家及地区的人口统计发现,全球人口的23%,即15.7亿的人口都是穆斯林,当中的89%-90%是逊尼派,10%-13%是什叶派,还有少数属于其他派系。约有50个穆斯林为多数的国家,在穆斯林当中,阿拉伯人占大约20%。全球穆斯林里的约62%都住在亚洲,超过6.83亿人分布在孟加拉国、印度、印尼及巴基斯坦。根据美国政府的数据,中国在2006年有二千万穆斯林。中东不属于阿拉伯的土耳其及伊朗是最大的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拥有人口最密集的穆斯林社群。

  伊斯兰教的宗教习俗包括五功,是为“念、礼、斋、课、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个义务。伊斯兰法律实际触及生活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由饮食、金融到战事、福利等各方面。


历史

兴起和传播

  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氏族社会由部落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时期。因氏族制解体而形成的贫富分化和对立,各部落间长期的仇杀,波斯和拜占廷帝国为争夺东西商路的激烈冲突,激发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使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前提渐趋成熟。同时,因部落宗教的崩溃,犹太教、基督教传入的影响,使一些具有模糊一神观念的人转而探求真正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这些社会经济变动和政治统一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622年,在麦加贵族的迫害下,穆罕默德与其信徒迁徙麦地那,建立以信仰为纽带的穆斯林社团乌玛。经过10年斗争,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统治地位,在穆罕默德去世后开始向外扩张和征服。100年后,阿拉伯人建立的世界帝国横跨亚、非、欧三洲,伊斯兰教成为统治者的宗教。750年,阿巴斯人利用人民起义建立新王朝后,以征服民族为统治者的社会结构瓦解,全面伊斯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至10世纪,各宗教学科基本定型,伊斯兰教的宗教体制大体确立。同时,哈里发帝国开始急剧衰落,各地割据自立,外族相继入侵。在动荡不定的政局下,伊斯兰教发展为依靠自身机制维持和扩展的世界宗教,不受以其名义统治的王朝兴衰的左右。清真寺、宗教学校和教法法庭由宗教学者主持,伊斯兰教继续向外扩张,或由于穆斯林君主的军事征服,或得益于穆斯林商人的积极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传教活动,是苏非苦行者的自发努力。他们使伊斯兰教在民间和异教地区得以不断扩展和深入,然后由宗教学者施加进一步的影响。

创教经过

  穆罕默德出身于麦加古来什部落哈申家族的没落贵族家庭。自幼父母双亡。12岁时随叔父和商队到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经商,接触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对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和国际环境也有所了解。后为麦加富孀赫蒂彻去叙利亚经商,并于25岁时同她结婚。赫蒂彻的堂兄是个基督教的学者和流行于半岛的“哈尼夫”一神论思想的传播者。穆罕默德受其影响,40岁时,经常到麦加附近的希拉山洞潜修冥想。在阿拉伯历9月的一天,他申述自己受安拉的启示,宣布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从而开始了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

  起初,他传教的范围只限于至亲好友。612年,才开始向麦加的居民公开传教。他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独一无二的。他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止恶行善。反对崇拜多神和偶像。宣称伊斯兰教是自古以来正统的宗教,他自己是这个宗教的最后一位使者,受命于安拉,传布伊斯兰教。其使命是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安拉之道”。他提出禁止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贫民,善待孤儿,奴隶赎身,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等改良社会的主张,激起了阿拉伯半岛的劳苦大众对伊斯兰教的向往和期望。伊斯兰教影响的日益扩大,遭到多神教徒,特别是部落贵族、富商和其他宗教首领的种种阻难,甚至直接危及他的人身安全。

  622年,穆罕默德宣称自己受到安拉的“默示”,动员大多数穆斯林离开麦加迁往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继续传教,从而进入一个将宗教和政治、经济、军事结合在一起的新时期。他打破穆斯林间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界限,号召所有穆斯林,不分种族、部落和家族,团结一致贯彻“穆斯林都是弟兄”、“你们要一同抓紧安拉的准绳,不要分裂”等原则,建立起以穆罕默德为首,包括艾卜·伯克尔、欧麦尔、艾卜·欧拜德、奥斯曼和阿里等为领导核心的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以先知兼政治、军事领袖的身份,发号施令。同时,建立清真寺,逐步规定了一些必须遵行的礼拜、斋戒等宗教制度。针对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陆续作出一系列关于经济、政治、法律的规定,并提出有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主张,以政教合一的组织对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实行全面的改革。他先后向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以及阿比西尼亚、埃及、波斯、拜占廷等地派遣传教使节,扩大自己的影响。

  630年,他率领1万多人攻占麦加。以艾卜·苏富扬为首的麦加贵族迫于形势,改信了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和宗教、政治的权威。随后,穆罕默德下令清除克尔白神殿中的偶像,并将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宗教中心。631年末,半岛各部落相继归信伊斯兰教,政治渐趋统一,麦地那成为新政权的政治首都。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领10多万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一次经过改革的朝觐,史称“辞别朝觐”。他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宣布“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同年 6月穆罕默德病逝。至此,伊斯兰教已初步形成。   

传播和发展

  穆罕默德逝世后,由于他生前没有留下关于继任人问题的遗嘱,因而引起了伊斯兰教内部为争夺继任者(哈里发)地位的纷争。结果,穆罕默德的密友和岳父艾卜·伯克尔当选为第一任哈里发,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哈里发制度,并出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哈里发制度从632年一直延续到1924年3月凯末尔主持的大国民会议正式决议废除哈里发制度才告结束。伊斯兰教经历了漫长的哈里发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到1798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埃及以后,伊斯兰教国家开始沦为西方殖民地,从而揭开了近代伊斯兰教史的序幕。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

  穆罕默德逝世后,先后继任政、教首领的是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他们都是通过推选产生的,被称为正统的哈里发。由于伊斯兰教对统一不久的阿拉伯半岛的统治还不巩固,所以在穆罕默德逝世后,半岛曾一度出现动荡混乱的局面。首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迅速平息各部落的反叛,巩固新政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同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对外征战和扩张。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于636年击溃拜占廷军队,占领了大马士革;637年占领波斯首都泰西封;638年又攻克了耶路撒冷;641年,攻占了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642年灭波斯萨珊王朝;同年征服埃及,占领亚历山大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又继续西进征服北非,并东征亚美尼亚,镇压波斯和呼罗珊的反抗。随着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伊斯兰教开始了第一次大传播,由地区性宗教变为世界性的宗教。为统一思想和指导立法,在奥斯曼主持下,完成《古兰经》的编纂工作。同时开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制度。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继位后,伊斯兰教内部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出现了彼此对立的政治派别和第一次武装冲突。661年阿里遇刺,当时驻叙利亚总督伍麦耶族的穆阿维叶取得哈里发的地位。

伍麦耶王朝时期(661~750)

  661年穆阿维叶自称哈里发,定都大马士革。改哈里发的选举制度为世袭制,使哈里发国家成为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在经济上,游牧的阿拉伯人走上定居的道路,统一币制和税收,分封土地,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在文化上,吸收被征服地区包括希腊、拜占廷、波斯、印度等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开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文化”。在军事上,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随之出现了伊斯兰教的第二次大传播。从7世纪中到8世纪初,阿拉伯人从波斯继续前进,在阿富汗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占领了印度西北部,进入阿姆河以北地区,并征服了外高加索,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势力直达帕米尔高原。从7世纪末到8世纪初,完全征服了马格里布(意为西方,包括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消灭了拜占廷帝国在北非的残余势力。使当地游牧部落柏柏尔人很快地信奉了伊斯兰教。 711年,以柏柏尔人为主力的阿拉伯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经过3年征讨,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大部地区,使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扩展到西南欧。732年,阿拉伯军队侵袭高卢西南部,战败后撤回比利牛斯山以南,伊斯兰教向西方的传播,遂到此为止。   这一时期,由于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教派斗争的发展,特别是反抗伍麦耶王朝残暴统治的人民起义,终于导致伍麦耶王朝的灭亡。一个自称是穆罕默德叔父阿巴斯后裔的艾卜·阿巴斯夺取了哈里发地位,建立了阿巴斯王朝。

阿巴斯王朝时期(750~1258)

  伊斯兰教国家封建制度成熟的时期,由于任用波斯人担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实际的统治地位。以首相为首的波斯官僚体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贵族统治,迁都巴格达。由于未进行大规模的武力扩张,政治局面安定,经济发展,从而出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黄金时代。阿巴斯哈里发提倡翻译和研究希腊、罗马、波斯、印度古典名著,这不仅保存了欧洲的古代文化遗产,而且也进一步发展了阿拉伯的科学与文化。同时,古兰学、古兰经注、圣训学、教法学和伊斯兰教哲学等,渐臻成熟,出现了很多的宗派和学派。10世纪以后,苏非主义盛行并进入正统派思想体系。

  10世纪末,哈里发国家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中国史书上所谓“黑衣大食”(750~1258的巴格达的阿巴斯哈里发王朝)、“绿衣大食”(909~1171的埃及开罗的法蒂玛哈里发王朝)和“白衣大食” (756~1031的西班牙伍麦耶哈里发王朝)。在哈里发国家内,农民和奴隶起义到处兴起,各地的封建主也纷纷割据,后经十字军东征(1096~1291)和蒙古人的西征,阿巴斯王朝终于在1258年被旭烈兀所灭亡。

奥斯曼帝国时期(13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

  13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亚细亚兴起。1299年,酋长奥斯曼自称土耳其王。他在统一了中亚以后,继续向外扩张。1453年灭拜占廷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并在此建都。其间,伊斯兰教虽在西班牙遭到彻底的失败,但却占领了全部巴尔干半岛,在东西欧获得重大发展。16世纪,苏丹(君主)苏来曼一世在位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军事封建帝国。同时,在印度也建立了强大的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随之出现了伊斯兰教第三次大传播。在此期间,通过商业和军事活动,伊斯兰教又传播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

  奥斯曼帝国的当权者属逊尼派,在教法上遵循哈乃斐学派的主张。帝国的统治者称为“苏丹们的苏丹”(万王之王)。在被征服的地区实行军事占领,对内采取高压手段,并经常煽动教派纠纷,利用阿拉伯封建主镇压阿拉伯人民起义。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展开的掠夺殖民地的斗争,首当其冲的便是奥斯曼帝国。1798年,法国拿破仑一世率领的侵略军占领了埃及,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列强的角逐场。欧洲列强掀起一场为“瓜分奥斯曼遗产”而引起的所谓“东方问题”的长期争斗,导致奥斯曼帝国的彻底崩溃。 

经典、教义和礼仪

  穆斯林是真主意志的顺从者。顺从真主的意志,就是遵奉曾启示于众先知,最后在麦加和麦地那降示于封印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系列天启。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这些启示被收集、汇编成《古兰经》。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经文强调的主旨是真主独一。他超绝万物,至尊全能,而在多神和偶像崇拜意义上以物配主,则是不可宽恕的大罪;他普仁特慈,是引导信徒走向他的“天地的光明”,“比他的命脉还接近于他”。仅次于《古兰经》的经典是圣训集,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认的圣门弟子的言行的综合记录。收集圣训的活动始于早期,至9世纪下半叶,随着圣训学的发展,出现六大圣训集,被逊尼派奉为权威的圣训实录,与《古兰经》同为教义、教法、社会伦理和学说思潮的经典依据。对经、训的理解差异,曾引起长期的教义争论,并兴起不同的学派或教派。唯理主义的穆尔太齐赖派一度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官方学派,但遭到正统派的反对。而后出现维护正统教义的艾什尔里学派、马图里迪学派和塔哈维学派共同奠定逊尼派的教义学基础。

  穆罕默德十分注重实际,伊斯兰教对信徒顺从真主而规定的宗教信仰和义务,朴实而易行。基本信仰是:信仰真主是唯一真实的主宰;信仰吉卜利勒为首的众天使;信仰《古兰经》和以前的诸经典为天启;信仰众先知和穆罕默德为封印先知;信仰死者复活和审判、后世的奖惩。有的还加上信仰一切皆由真主前定。宗教义务就是称为信仰支柱的五功:信仰作证(念清真言) ,谨守拜功(每日5次);完纳天课(法定施舍),封斋节欲(每年一月),朝觐天房(一生1次);为主道而奋斗,即圣战,早年曾是重要的宗教义务。这些仅是最基本的义务,而伊斯兰教法,即真主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部诫命,还有更为广泛的要求。教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使伊斯兰教成为以律法为中心的宗教。教法的内容从宗教礼仪、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到法律规范,几乎涵盖日常生活的全部行为,构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应尽义务的体系。因此,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教法的实质性内容,穆斯林认为已在《古兰经》中包揽无遗,只要加以认识和阐述即可。至于具体问题的解释和适用,则求助于先知的圣训。由此而发展的四大教法学派,在教法学中坚持公议的原则,承认各学派由类比推理作出的不同裁决。但什叶派坚持只有出自先知家族的宗教领袖,即不谬的伊玛目,才有权传述圣训和诠释教法,并因此否认公议和类比。不过 ,十二伊玛目派的乌苏里学派,以理性为教法的补充渊源,坚持教法学家运用独立判断的权利。这些正是两大教派在教义和宪制上的分歧所在。

《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认为“安拉的言语”,传说是安拉通过天使吉卜利勒降给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后一部天启经典。伊斯兰教承认古代先知所传的《旧约》、《新约》等为天启经典,但又认为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已被篡改,只有《古兰经》是一部最完善的经典,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法依据。

  《古兰经》的主要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期间同阿拉伯半岛的多神教徒和犹太教徒斗争的记述;阐发以信仰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哲理;宗教制度和礼仪;针对当时阿拉伯社会的状况提出改革社会的各项主张,以及为宣传伊斯兰教而引述的一些有关古代先知的故事传说等。开始只是陆续颁布的零散记录,穆罕默德在世时,并未成册。后经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命令整理、保存,到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再次订正,编成“奥斯曼定本”,流传至今。全经共30卷,114章,6200余节。《古兰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又是一部阿拉伯文献。它汇集了古代阿拉伯世界的神话、历史、风土人情、法律和道德规范,直接地反映了 7世纪初发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一场社会变革,是阿拉伯文学和语言的典范。至今,《古兰经》已被翻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其中包括汉语和维吾尔语的译本。

圣训

  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经典。是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认的门弟子的言行的综合记录。主要内容是有关穆罕默德及其传教过程中的记事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宗教制度和社会制度的阐述等。在穆罕默德生前并无文字记载。他逝世后80余年,才开始根据传述,着手收录,并出现了各家各派的圣训实录。到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布哈里、穆斯林·本·哈加吉、艾卜·达伍德、提尔米基、奈萨仪和伊本·马哲六人各自汇编的圣训集,流传颇广,被逊尼派称为六大圣训集。

  此外,还有古兰经注、古兰学、圣训学、伊斯兰教法、和伊斯兰哲学等学科的各种著作。什叶派还有自己的经典,如四大圣训经、《辞章典范》等。

五条信仰

  伊斯兰教教义中的五个基本信条。

  信安拉 相信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形象、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被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独一无二的。

  信天使 相信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为人眼所不见。天使只受安拉的驱使,执行安拉的命令,各司其职。它们并无神性,穆斯林只需承认他们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数目很多,著名的有四大天使,其中以吉卜利勒的地位最高。

  信经典 相信《古兰经》是“安拉的言语”,是通过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

  信先知 相信自“人祖阿丹”以来,安拉曾派遣过许多传布“安拉之道”的“使者”或“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使者,因而是最伟大的先知。

  信后世 相信人要经历今生和后世,认为将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的清算,即“世界末日”的来临。那时所有曾在世界上生活过的人,都将“复活”,接受安拉的裁判,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火狱。此外,各教派还有各自的特殊信条。

五功

  穆斯林的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它既是教义和制度,又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被认为伊斯兰教的支柱。

  清真言(证言)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经及教义:“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我作证,穆罕默德,是主使者。”这是伊斯兰教所有信念及仪式的基础。穆斯林须在礼拜时诵读清真言,一些非穆斯林要改信伊斯兰教也要吟诵清真言。

  萨拉赫 即礼拜,穆斯林每天必须礼拜五次,每次礼拜都面向麦加的克尔白进行。萨拉赫的意义是要专心致志予真主,被视为与真主的私人沟通,以表达感谢及崇拜之意。萨拉赫是必须履行的,但可视乎情况而弹性处理。在许多穆斯林国家,当地的清真寺会在适时公开播音唤拜。祷文以阿拉伯语诵读,由古兰经的经文组成。

  天课 即施舍,这是施舍累积财富的行为,是所有财政状况许可的穆斯林的义务。他们有义务将积蓄的固定部分捐献出来,帮助穷人及用于传播伊斯兰教。天课被视为宗教义务,富人的财富是“真主恩惠的信托财产”,故富人有欠于穷人。古兰经及圣训都认为穆斯林应自愿捐献更多的财富。

  斋戒 即赖买丹月斋戒,穆斯林在赖买丹月的黎明至黄昏期间不吃不喝,并思念过错。斋戒是要追求靠近真主的感觉,穆斯林在赖买丹月须对真主怀着感恩及依靠之心,以弥补他们过去所犯的过失,关注穷人。对于一些会造成过度负担的人来说,斋戒不是必须的,也容许根据情况作弹性的处理,未能恪守斋戒的人须尽快弥补。一些穆斯林不会在赖买丹月斋戒,他们会分开不同的时间进行斋戒。

  朝觐 即伊斯兰历都尔黑哲月在麦加的朝圣。任何体格健全的穆斯林在一生里至少须到麦加朝圣一次。当朝觐者进入麦加十公里范围内时,朝觐者必须穿着受戒服装,由两件无缝的被单构成。朝觐仪式包括围绕克尔白步行七圈、触摸黑石、在萨法山与麦尔卧山之间来回奔走七次及象征性地在米纳(Mina)向魔鬼投石。朝觐者在他们的社区里备受尊重,伊斯兰教师认为朝觐是对真主虔诚的表达,不是获取社会地位的手法。

宗派

  伊斯兰教充斥着大量的宗派,这些宗派在宗教信仰的本质上相同,但在神学和法律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逊尼派及什叶派是最基本的划分,苏非派被认为是伊斯兰教一种神秘主义,而不是一个宗派。许多资料都显示,全球穆斯林当中的85%是逊尼派穆斯林,另外的大约15%是什叶派穆斯林,还有少量其他宗派的穆斯林。

逊尼派

  逊尼派是伊斯兰教最大的宗派,在阿拉伯语里,“逊尼”有“原则”、“路线”的意思。古兰经里的圣行(Sunnah,穆罕默德的生活例证)及圣训是逊尼派教义的核心。逊尼派穆斯林认为首四任哈里发都是穆罕默德的正统继任人,真主没有指明任何继承人,因此哈里发是被选举出来的。逊尼派认可四个主要的教法:哈纳菲(Hanafi)、马利基(Maliki)、沙菲耶(Shafi`i)及罕百里(Hanbali)。这四个学派都承认其他的学派,穆斯林可在这些学派里选择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但其他宗派的革新被多数人视之为偏离了伊斯兰教。沙拉菲教派自视为复辟者,称其教义是来自伊斯兰教的原始来源。

什叶派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第二大的宗派,什叶派穆斯林信任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后嗣的伊玛目的政治及宗教领导地位,阿里被多数什叶派穆斯林认为是免罪性(Ismah),绝无错误的。他们认为,作为穆罕默德亲属及女婿的阿里是正统的继承者,又称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拒绝承认阿里之前的穆斯林哈里发的合法地位。对大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来说,伊玛目具有神圣的统治权力,并且在穆斯林当中具有“绝对的宗教权力”,对教义及启示有最终发言权。什叶派伊斯兰教又分成多个分支,最大的一支是十二伊玛目派。十二伊玛目派与逊尼派都持有很多相同的习俗惯例,但两派对于汇集圣训的重要性及有效性存有争议。十二伊玛目派遵随贾法里法派。其他较小的派别有伊斯玛仪派及扎伊迪派(Zaidiyyah),这些派别在伊玛目继承人及神学宗教信仰上与十二伊玛目派不一。

苏非派

  苏非派在严格来说并非一个宗派,而是伊斯兰教神秘苦行的形式。苏非派注重于宗教的精神层面,苏非派穆斯林利用思想及情感官能力求得到真主的体验166。苏非主义与伊斯兰法律常被视为伊斯兰教的补充167,但一些穆斯林却批评苏非主义是不必要的创新168。大多数的苏非教团都可被分为逊尼派及什叶派。

其他

  哈里哲派(Kharijites)的历史可追溯至伊斯兰教早期。现在仅存的哈里哲派分支是伊巴底派(Ibadism),这个派别与大部分的哈里哲派不同,哈里哲派不会把有罪的穆斯林视为无信仰者。伊玛目是伊巴底派法律文献里的主要论题,指出伊玛目应单凭其知识及虔诚而被选举出来,行为不当的伊玛目应被废黜。现今大部分的伊巴底派穆斯林都居住在阿曼。

  为了逃避历史上某些时期的迫害,伊巴底派穆斯林逃到阿尔及利亚南部的姆扎卜(M'zab)、利比亚西部的纳夫萨山脉(Nafusa Mountains)及突尼斯的杰尔巴岛(Djerba),因此当地有伊巴底派穆斯林的社区。另一支较大的派系是阿赫迈底亚。

节日和圣地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和圣纪(穆罕默德诞辰,教历3月12日)。此外,还有阿舒拉日(伊斯兰教历1月10日)、圣女法蒂玛纪念日等。

  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此外,什叶派另有自己的圣地:纳贾夫、卡尔巴拉(以上在伊拉克)、库姆和马什哈德(以上在伊朗)。  

在中国的传播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不久,就传入了中国。在中国史籍中,最早用汉语记述伊斯兰教情况的文献是唐代杜环的《经行记》。杜环于唐天宝十载 (751)随高仙芝军队攻葱岭以西各地,怛逻斯一役败后,为阿拉伯人所俘,遂在阿拉伯各地游历,至762年由海道回国,他把十余年的经历和见闻写成《经行记》,原书已佚,现只能从其叔父杜佑所撰的《通典》中见到他介绍伊斯兰教情况的片断。又据《闽书》记载,穆罕默德有门徒大贤四人,唐武德(618~626)中来朝,一贤传教于广州,二贤传教于扬州,三贤、四贤传教于泉州。据传,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7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中国,进行贸易或旅行,传播伊斯兰教。唐、宋、元三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期。

唐宋

  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永徽二年(651)八月,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遣使到中国,在长安朝见了唐高宗。使者介绍了哈里发国家建国的经过、国内习俗和伊斯兰教情况。这是阿拉伯帝国第一次遣使聘问,中国伊斯兰教史家就把这一年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始。从唐永徽二年到南宋末的 600余年间,阿拉伯帝国遣使赴华曾达47次之多。当时,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交通主要通过陆、海两路。陆路是从阿拉伯半岛经波斯及阿富汗到达新疆天山南北,复经青海、甘肃直至长安一带。海路由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出发,经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分别到达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当时,在华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宋代,中国和阿拉伯之间海上交通很发达。中国政府专门指定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城市作为国际贸易港口,并设有专门销售阿拉伯商品的市场。不少阿拉伯人长期在沿海港口久居不归。世代在华居住的被称为“蕃客”,居处称为“蕃坊”。中国政府简选其中德高望重者为“蕃长”,其办事处称“蕃长司”。负责领导宗教活动,管理民事诉讼,联系贸易等。他们还经营穆斯林的公共墓地,建筑了一些清真寺。在长期居留的过程中,与中国人通婚,繁衍后代,逐渐成为中国的穆斯林。

  阿拉伯人在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征服了中亚细亚,并传入伊斯兰教。北宋乾德三年(965),中亚地区伊斯兰教的萨曼尼王朝,又把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喀什地区的哈拉汗国。后分南北两路向内地传播。南路沿大戈壁入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并继续向东伸展。到北宋天禧元年(1017)又进入了南疆的于阗,取代当地佛教的地位。北路由喀什传播到阿克苏和库车,到16世纪,伊斯兰教已遍及全疆。

元明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此时,大批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迫东迁中国,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中国各地。这些人大部被编入“探马赤军”镇守边疆,平时进行生产劳动,战时打仗;有的被编入官局,成为工匠。一些阿拉伯的上层人物,在元朝政府中有相当高的地位,据文献记载,元代的穆斯林任中央政府丞相、平章政事等重要官职的有32人,在地方政权任职的更多。其中如赛典赤·瞻思丁,不仅本人历任陕西、四川和云南等地方要职,子孙三代亦都居高官。元世祖忽必烈之孙阿难答自幼信奉伊斯兰教,其所率士卒多数为穆斯林,从而使其辖区(陕、甘、宁、青等地)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1365年,喀什嗣王托和乐铁木尔汗改信伊斯兰教后,借政治力量传教,使伊斯兰教在新疆得以进一步传播。至于东来的穆斯林商人,主要分布定居在甘肃、宁夏、陕西、河南、云南等地,当时称这部分人为“回回”,故有“元朝回回遍天下”之语。元朝政府尊重这些穆斯林的信仰,各地也普遍建立清真寺,伊斯兰教随之遍布于中国广大地区。

  明代开国功臣中有不少是穆斯林,如在朱元璋的起义军中就有回族著名将领常遇春、胡大海等。在朝做官的穆斯林亦为数不少。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是云南的回族穆斯林,和他一起七次“下西洋”的马欢、哈三等人也都是穆斯林。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时,曾踏上阿拉伯半岛,船队的一部分人还到麦加朝觐,绘制了“天房图”,加强了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谊。明代中国先后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十个兄弟民族信奉伊斯兰教。

  中国穆斯林大都是逊尼派,在教法学上属该派中的哈乃斐学派。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支系,如格底目、依赫瓦尼、哲赫林耶、虎夫耶、卡迪林耶、库布林耶及依禅等。他们的基本信仰、基本义务相同,只是在某些教法和修持细节上有所区别。在穆斯林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著名的如广州怀圣寺、泉州圣友寺、杭州真教寺、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北京牛街礼拜寺等。

翻译与著述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和著名阿訇相继出现。他们一方面提倡寺院教育,传播和保持伊斯兰教的学术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事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经籍的翻译和著述,宣传、介绍伊斯兰教历史和教义,以增进中国穆斯林的理解和认识。明代后期,陕西胡登洲阿訇招生授业,传习阿拉伯语经典,为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之先河,后发展为陕西学派。约100年后,山东经师常志美在传授阿拉伯语经书外,还兼授波斯语的教义著述,后发展为山东学派。此后,经堂教育逐步推广到其他穆斯林聚居区。明末清初,以南京、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和云南大理、保山一带,以汉语译著教义著作的活动十分活跃,并出现一批著名的学者,如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张中等。至近代,在北京、上海、江苏、镇江、云南等地,实行宗教教育的改革,培养了一批伊斯兰学者和译经家,并出现了《古兰经》和其他典籍的汉语译本。新疆维吾尔族近代伊斯兰学者谢木斯丁曾赴麦加朝觐,受瓦哈比派影响,提倡宗教改革,著有《古兰经注释》。泰剑立萨依布是喀什地区的著名学者,曾支持喀什地区的宗教改革,著有诗集和《古兰经注》等。早期流传的《古兰经》都是相互模仿的手抄本。清同治元年(1862),云南出现了木刻版的《古兰经》,经版至今仍存。最早的《古兰经》选译本,大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出版。1927年才有全译本问世。1931年出版了汉译《古兰经》,1946年又出版了《古兰经译解》等,现已有多种译本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