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广东省 > 佛山市
佛山市:祖庙
禅城“中央会客厅”景观,禅城区档案馆供图

佛山市拼音:Fó Shān Shì;英文:Foshan City),中国广东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之一。简称。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挖掘出三尊佛像,以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 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 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个区。 2021年常住人口961.26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佛山市常住人口为949.8863万人。佛山是著名侨乡,旅外侨胞达140万人。

佛山是全国第17个、广东省第3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古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均发端于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惟一“中国龙狮名镇”。佛山是珠三角“美食之乡”,是粤菜发源地之一。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其5。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佛山是全国第17个、广东省第3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2022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12698.39亿元,增长2.1%

佛山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品牌之都。

2020年12月8日,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邮编:528000 代码:440600 区号:0757
  • 市花和市树:白兰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佛山市辖5个市辖区:

历史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剡宾国(今克什米尔境内)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于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修建佛寺,传佛教。达毗耶舍离开后,佛寺后来随时间推移倒塌。

直到唐贞观二年(628年),塔坡岗上某天忽然异彩四射,乡人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掘得三尊铜佛,搬开佛像,见一股清泉涌出。乡人便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修塔坡庙寺以供奉三尊铜佛。故有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此后由于人们认为此地乃是佛家之山,便取名“佛山”。佛山在此之后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宗教中心,故又称为“禅城”,也就是现在的佛山主城区之名。

宋朝元丰年间推行保甲制度,乡分都堡,佛山堡为季华乡之首。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佛山梁广等乡绅组织地方武装“忠义营”参与镇压黄萧养农民起义,后明朝封梁广等人为“忠义官”,封佛山为“忠义乡”。

明清时期,由于工商业发达,发展成为商贾云集的岭南重镇,佛山镇因此成为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齐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名镇”。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佛山从南海县分出,设“佛山直隶厅”。雍正十二年,改设广州府同知于佛山,为广州府佛山分府,行政上仍属于南海县。

民国元年,佛山正式改镇建制,南海县署也从广州迁至佛山。1925年,国民政府将佛山从南海县分出,成立佛山市。1927年又撤消佛山市建制,重新划为南海县属一镇。1941年,设立佛山特别区,下辖佛山、富福、汾文三镇。1946年,佛山三镇合并重组为佛山镇。

1949年10月31日,由南海县析置佛山市。

1950年7月1日佛山改市为镇,重归南海县管辖。

1951年6月26日,佛山镇升为佛山市。

1951年珠江专员公署由中山县迁至佛山市。

1954年南海县的石湾镇划归佛山市。

1955年粤中行政公署由江门市迁至佛山市。

1956年3月1日撤销粤中行政区,设立佛山专区。

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专区改称广州专区。

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

1974年佛山市升为省辖市。

1983年6月1日撤销佛山地区,佛山市下辖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高明县、中山县5个县。

1983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

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撤销顺德县,设立顺德市。

1992年9月2日民政部批准撤销南海县,设立南海市。

1993年3月29日民政部批准撤销三水县,设立三水市。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准撤销高明县,设立高明市。

2003年1月8日撤销原佛山市城区和石湾区以及县级的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

地理

佛山市地图(政区版)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地形平坦,河网交错,土壤肥沃。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佛山由于临近海洋,气候温和,温暖多雨,四季常绿,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1490.6毫米,年均温22.1℃。低山丘陵多发育红壤、赤红壤,有少量黄壤,平原则为水稻土、堆叠土。自然资源主要有陶土、玻璃砂、稀有金属和水稻、甘蔗及品种繁多的水果、花卉、江河水产资源等。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经济

“有家就有佛山制造”。佛山制造业规模庞大、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机械装备、家电家具、陶瓷建材、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雄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佛山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700家,是万亿级城市中罕有的工业占比近六成的制造业城市。

佛山制造业集群化、规模化特征明显,全市32个镇(街道)共获评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6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形成了“一镇一主品”的专业镇经济形态,各主要行业在本地的产业配套率高达90%以上。“十三五”期间,佛山引进投资超亿元产业项目1698个,签约投资总额超1.3万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逐步构建起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目前,佛山装备制造、泛家居产业规模均突破万亿元,领衔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氢能产业形成全国领先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和终端应用规模。

佛山是中国品牌之都,获批创建佛山陶瓷、顺德北滘家电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13个,拥有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95项、中国驰名商标163件,均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拥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4家、广东省政府质量奖企业13家、广东省名牌产品580个,均位居广东省首位;引导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2167项,推行更严格的“佛山标准”,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保持95%以上。

佛山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美的等本土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腾讯、华为、阿里云、富士康云等科技巨头纷纷入驻,引领带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1万亿元、1.45万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在全国城市排名第7位;千灯湖创投小镇引进私募基金类机构828家,资金规模超1070亿元。与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合作建设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安全产业大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等重大展会永久落户。

佛山每年财政科技投入100亿元左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体园区和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主要载体,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第25位。园区实行“一区五园”管理模式,管理面积470平方公里,现已集聚制造业企业超过1万家,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光电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全市的50%,加快打造“百亩创新灯塔社区”“千亩产业加速器”“万亩产业园”高端创新载体。

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18家,居全国城市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保持全覆盖。佛山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78家大院大所合作,累计组建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载体100家,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超过800项。佛山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拥有全国首批、广东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0年专利授权总量7.38万件,有效发明专利量2.77万件,获21届中国专利奖48项。

广东金融高新区

全国首个“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广东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广东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着力打造引领华南、影响全国、辐射亚太的金融后援基地和产业金融中心。园区现已吸引汇丰环球营运中心、毕马威全球共享服务中心等1040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超1600亿元,项目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高端服务业态,吸纳超6万名金融人才就业安居。

佛山积极探索优化科技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揭榜挂帅”征集机制,打造“谁能干就让谁干”的科创模式。构建全链条科创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众科联”佛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05家(国家级22家)、众创空间74家(国家级23家),推动更多科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人才新政23条”,推行“优粤佛山卡”,积极培育和引进各类人才,现有省、市科技创新团队194个,博士后工作站65家,人才资源总量达170万人。

地方特产

  • 石湾陶瓷
  • 石湾公仔
  • 佛山秋色工艺品
  • 盲公饼
  • 香兰月饼
  • 柱侯酱
  • 西樵大饼
  • 九江双蒸
  • 九江煎堆
  • 乐从鱼腐
  • 双皮奶
佛山市:仁寿寺
佛山市:黄飞鸿狮艺武术表演
佛山市电视塔,塔高238米,1995年建成启用
佛山市:通济桥

文化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古称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公元628年,乡人在城内挖掘出三尊佛像,以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迄今有近1400年的城市得名史。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拥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50项,行通济、秋色巡游、扒龙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武术之城

佛山是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武术之城”称号。世界上广泛流行的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发端均与佛山有较深渊源,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梁赞叶问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

美食之都

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获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粤菜美食名城”。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区大良街道别称)”之说,顺德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南国陶都

佛山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制陶工艺有700多年历史。建于明代的南风古灶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活态陶瓷柴烧龙窑。

粤剧之乡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南海区荣膺“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龙狮龙舟名城

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也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顺德区是“全国龙舟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龙狮名镇”。

岭南成药之乡

佛山古方正药历史有400余年,产品种类齐全,涌现出“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吸引国药集团中药板块总部落户,打造中国中药百亿产业基地。

佛山自古工商业繁荣。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已十分繁荣。至明清时,佛山陶瓷、纺织、铸造、医药行业鼎盛,成为“广货”和“北货”的著名集散地,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

佛山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5个,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南昌起义发起人之一谭平山、中国女权运动先驱之一何香凝、开创近代民族工业先河的实业家陈启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各界名人。

正月十六“行通济”始于明末,盛于清乾隆年间,延续至今并逐渐被赋予慈善等现代色彩,每年吸引数十万群众参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华里古建筑群、康有为故居、佛山祖庙、南风古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三水大旗头村三水区乐平镇郑村,当地人又称之为“大旗头村”,是粤中地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至今保存完整。

旅游

佛山新八景

佛山新八景为西樵山、三水荷花世界、陈村花卉世界、皂幕山、南国桃园、佛山祖庙、顺德清晖园、南风古灶。

名胜古迹

佛山市:仁寿寺(资料照片)
佛山市:邓培故居,位于街南镇石湖洲
佛山市:康有为故居,在南海丹灶镇银河乡苏村
佛山市:三水大旗头村,即三水区乐平镇郑村,当地人称为“大旗头村”
佛山市:东华里(清代)
佛山市:自梳女冰玉堂,座落在顺德区均安镇沙头管理区
  • 西樵简村 南海区西樵山西北侧的一个自然村,开村已有八百多年,村民历代靠捕鱼、耕种为生。
  • 佛山仁寿寺 建于1656年,由密宗上师纵堂首建,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
  • 佛山状元井 在石湾镇澜石黎涌村简地,俗称“龙头井”,是南汉沿用至今的古井。
  • 陈金杠起义旧址 位于三水范湖镇,陈金杠为范湖堡清湖村人。
  • 邓培故居 位于街南镇石湖洲。邓培,又名培安,字少山,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于石湖洲。
  • 银洲遗址 在三水白坭镇周村乡银洲村豆兵岗。该岗东北为低望地,有稻田。西南为村落。
  •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在西樵镇西樵山。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由于火山的作用,形成岩石最适于人类打制石器。
  • 鱿鱼岗遗址 在西樵镇百西西岸村东南处鱿鱼岗上,面积约1.4万平方米。
  • 何氏大宗祠 为何姓厚本堂,在乐从镇水腾管理区沙边村八坊。
  • 康有为故居 在南海丹灶镇银河乡苏村。
  • 北涌亭 在南海里水镇新联村北涌坊。据传说,建八角亭纯是古代人民“风水”之说所引起,当时里水丰岗乡建了一间“冯法师庙”,庙门对着北涌坊,认为对里水乡的“丁、财、贵”都不利,于是建一亭以克之,由八坊集资建一八角亭以挡煞,每角代表一坊。
  • 三水大旗头村 三水区乐平镇郑村,当地人又称为“大旗头村”,是粤中地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至今保存完整。
  • 东华里(清代) 在市区福贤路,原名“杨伍街”,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杨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后两族相继衰落,房产逐渐转卖与他姓,清乾隆年间改为今名。
  • 石燕岩采石遗址 在西樵镇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面,因洞曾盛产石燕得名“石燕岩”,包括“天窗框”、“石屏风”,“石祠堂”等处,石燕岩质多为红色粗面岩,石料最适合建房子之用。
  • 石湾水部乡农民协会旧址 在石湾镇东风路石湾区文化馆,即原何氏世祠。1925年夏,南海县农民协会会长吴勤深入石湾开展农民革命运动,于该祠成立南海县第二区石湾水部乡农民协会。
  • 龙江老女桥(宋代) 俗称贞女桥,在顺德龙江镇世埠乡,建成于宋代嘉定八年(1215),宋贞女吴妙静捐建。
  • 李氏大宗祠 在小塘镇华平村。为同胞三翰祠。
  • 大地村冶炼遗址 
  • 镇头遗址 在西樵镇西樵山,又名象岗。
  • 镇岗瓦窑址 位于佛山禅城区厚源路,旧居位清代民居建筑。
  • 佛山街 闸门楼 唐代,手工业日渐发展,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居民增加,商贸活动活跃。照唐代的建制,工商业集中点称为街、墟、市,居民集中点依宽窄分称里、巷。这样,佛山就有了倚岗而建的塔坡街,集市贸易的普君墟和早市,以传统手工业集中的线香街、针巷,和聚族而居的区巷,新罗巷,自成一体的叶家庄、任围等。佛山街建闸门楼,自宋代已有,但是尚不普遍。始建者俱为氏族庄园和富贵人家聚居的有名街道。建街闸主要是为防盗,与今日大楼的防盗功能相类。街闸设在街头或巷尾处。
  • 石雕龟蛇 在佛山祖庙的锦香池内,置放有一石雕龟蛇,传说它就是祖庙内供奉的“北帝”的象征。
  • 南风古灶与石湾旧六景 石湾旧六景源于《石湾六景记》, 为清孝廉梁照葵(1866—1933)撰所,1930年曾发表于香港《华字日报》。《石湾六景记》内容以石湾地理环境、特产以及风情为景点,有咏有记、咏言通物,读之可窥古代石湾风物纵横于一斑。旧六景以“陶窑烟火”为首。二景是“九龙出洞”,三景为“万简朝宗”。四景为“隔水柴歌”,五景是“莲峰昼市”,六景为“塔峰夕照”。
  • 石湾-陶师庙 宋代,石湾有一间陶师祖庙。到明代嘉靖七年(1528),在石湾东南面莲子岗上莲峰书院侧(今化工机械厂)筑起了一所宏伟宽敞的陶师庙,代替宋代矮小的陶师祖庙。
  • 鸿胜馆 创办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原称佛山蔡李佛武馆。光绪初年,由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的得意弟子张炎接任馆主,改称鸿胜馆。
  • 石湾镇古八景 清末民初,石湾镇广泛流传着“石湾八景”:即陶窑烟火、九龙出洞、万简朝宗、隔水柴歌、莲丰昼市、塔峰夕照、五马归槽、宝器晨钟。
  • 莲峰书院 位于石湾区莲子岗丰宁寺侧,是保存为完好的一间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莲峰书院始建于清初,由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南海知县宋玮召集七堡士绅捐资修建作为七堡内五十四个村庄子弟的封建科举的教育场所。
  • 西岸世纪古村落 座落于茶山脉谷下,始建于明朝,现村人大部分迁出,只留下一座座散发着古朴气息的旧屋。
  • 王借岗古火山遗址 位于佛山市西北8公里处,属张搓区辖内,岗高约60米。是由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距今约二千五百万年,岩体柱状节理典型而罕见,对于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地质构造、形成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变迁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升平人瑞牌坊 在市区祖庙路孔庙花园内,原位于城区省元巷梁氏祠堂内,清初时为庠生梁持璞建。梁氏一生追逐功名而屡不第,为人宽厚和善,乐施与,卒时107岁,按清代惯例奉旨立此牌坊。
  • 吴勤故居 位于佛山禅城区厚源路,旧居位清代民居建筑。1895年11月,吴勤出生于如今的石湾区环市镇南浦村一个贫农家庭。嗜好习武,性格豪放,体魄健壮。
  • 陈铁军故居 在市区福贤路善庆坊6号,为大革命时期陈铁军烈士青少年时期居住和生活过的旧址。
  • 三水芦苞胥江祖庙 芦苞祖庙,古称胥江祖庙。座落于芦苞镇之北郊,背倚龙坡山,面临北江河,是一间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8年),距今约八百年历史。为三水市最古老的寺庙,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仁寿寺如意宝塔 宋代,石湾有一间陶师祖庙。到明代嘉靖七年(1528),在石湾东南面莲子岗上莲峰书院侧(今化工机械厂)筑起了一所宏伟宽敞的陶师庙,代替宋代矮小的陶师祖庙。
  • 陈氏大宗祠 即陈氏本仁堂,位于乐从镇沙东村内。建于清代光绪乙未年(1895),由当地旅居吉隆坡的开采锡矿巨富陈泰等华侨和乡间陈姓子孙集资兴建。
  • 太平塔 位于大良镇太平山上,因山下为旧寨乡,故又名“旧寨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知县倪尚忠倡建,百姓助捐而成。塔身为青砖构筑,高七层,八面形,为我国古塔建筑的“密檐式”,沿阶梯可达塔顶。
  • 河窑贝丘遗址 位于石湾区澜石镇河树内。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土墩型的贝丘遗址,面积约1万平米。
  • 自梳女冰玉堂 座落在顺德区均安镇沙头管理区,是沙头在南洋当女佣的自梳女捐资兴建的敬老院,1951年落成启用。自梳女俗称“姑婆”,即不嫁的女子。据记载:顺德自梳女的形成始于清末,盛于民初。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这些女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后,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生不嫁。于是,选定良辰吉日由亲人或好友梳起发髻,表示终生不嫁,俗称“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
  • 佛山孔庙 在市区祖庙路祖庙大院内,旧称尊孔会。是清未宣统三年(1901)本地一批尊孔士绅集资所建,属小型纪念性建筑物和尊孔活动场所,而并无依照一般文庙之制。原建筑包括孔圣殿、招待室、治事室、小亭以及荷池花园等计置,占地红2000平方米。现仅孔圣殿一单体建筑保存尚好外,余均荡然无存。
  • 佛山祖庙 在禅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之所以称为祖庙,据载是因为“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的缘故。
  • 李小龙祖居 在顺德区均安镇上村。青砖青瓦,屋高4.2米,一厅两房,厅宽15坑、房宽11坑。面积只有51平方米,现已修缮完毕,并布置了李小龙生平的多幅相片。
  • 奎福古寺 在顺德均安星槎村福岸龟山嘴均良公路南侧,始建年代未能查考。清代乾隆十四(1749)曾重修,立有碑记。
  • 任围 又称“任映坊”,位于燎原路乐安里内。是任氏兄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的大型庄宅建筑。包括任伟、任应庄宅两组建筑群。原庄宅建有围墙,故称川任围。
  • 梅庄欧阳公祠
  • 西樵山 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及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南海市西樵镇。
  • 三水烈士陵园 在西南镇北面,新建三茂铁路三水站对面的小山丘上。建于1958年,1964年重修。占地1800平方米。
  • 河宕旧墟遗址 在石湾澜石镇河南村东南约二百米,196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是一处土墩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
  • 清晖园 国家AAAAA级景点,中国十大名园、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现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顺德城区中心。原为明朝万历丁末状元黄士俊的府邸。乾隆年间,为进士龙应时购得,其后,复经龙家一门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1959年,广东省省委书记陶铸批专款修复予以重合保护。
  • 南蛇岗遗址 在西樵镇西樵山南蛇岗东南坡。
佛山市:南风古灶
佛山市:青云塔
佛山市:宝林寺,始建于公元917年
佛山市:万福台
佛山市:兆祥黄公祠
  • 南风古灶 窑址在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
  • 青云塔 位于顺德大良镇东南的神步岗上,原名为“神步塔”。缘岗下有青云路直抵县城东门,故习呼为青云塔。该塔建于明代万历壬寅(1602),由知县倪尚忠联合士绅捐建而成。
  • 高灶 高灶窑址在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镇岗南风灶西侧,因地处高庙(即福善祠)之背后,故称。
  • 西山庙 1985年夏由顺德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并确定将顺德博物馆迁于其上。1991年5月,县人民政府在公布“顺德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时,西山古建群体被重新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 锦岩遗址 在西樵镇西樵山铁泉峰西山坡,又名滴水岩。
  • 明远桥 在杏坛镇逢简乡,按顺德县志记载,该桥为宋代李仕修建造。是顺德梁式三孔石拱桥中,文献记录最早的一座。因经历代重修,现桥已难找宋代风貌,仅存明代的风格。
  • 仰辰台 西樵山体的西部,有一个兀立参天的高峰,名玉禀峰。顶上奇石突竖,远望圆圆如饭盖,俗称饭盖岗。这块直竖如盘的巨石,据地质学者分析,是古火山遗体的一部分,学名“火山颈”。明正德至嘉靖年间,西樵山上讲学之风甚盛。学者湛甘泉、方献夫和霍韬等在山中设院授徒,探求心性,时人称为“理学”,西樵因有“理学名山”之称,玉禀峰就成为当时的学者和文人雅士活动的场地之一。如今,峰上留下了“仰辰台”三个巨型的摩崖字,就是当时学子仰辰游的遗迹。
  • 石湾公仔上屋脊 
  • 顺德的革命纪念建筑和革命遗迹 抗日民主根据地遗迹:1.郭家祠,珠江纵队顺德大队部旧址。2.何家祠,群众武装集结队队部旧址。3.横岸袁氏大宗祠,党举办的军事干部训练班所在地。4.横岸袁氏东海公祠,广游二支队独一中队队部旧址。5.西海公约,西海抗日同志会和都粘乡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也是大革命时期西海农民协会旧址。6.西海兴隆坊民房,为珠江纵队的作战指挥部旧址。抗日战争革命烈士陵园:1958年建成。园内横岸岗上屹立着雄伟的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陵园庄严壮丽。岗下建有顺德县烈士纪念馆。
  • 宝林寺 始建于公元917年,现易地顺德大良镇太平山依山重建。主体仿照宋、明两代的风格建筑,气势恢弘,是广东的最大寺院。
  • 霍氏宗祠 在石湾区澜石镇石头村,是一组四座并列的大型建筑群落。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清嘉庆年间重修,从左至右依次为“霍勉斋公家庙”、“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庙”和 “石头书院”。
  • 三水南山 位于三水区北部、六和镇木生墟西南6公里处。其主峰天心塘海拔547米,是市内第二高峰。
  • 文塔 位于河口镇魁岗的文塔,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年(1620),清朝道光三年(1823)重修。塔高42.323米,八角九层。塔顶有铜葫芦一个,高4.7米,重260公斤。1986年,文塔被列为佛山市重点文协保护单位。
  • 林家厅 在石湾区石湾镇忠信巷14号,清代时既是住宅又作家庙,故又称林氏家庙。始建于明,清嘉庆年间重修。
  • 通窿岩采石遗址 在南海松岗镇平顶岗西北,通窿岩东麓分布有数十个人工开凿的岩洞,贯通东西岩洞,阔可容数百人,石质未灰色砂岩,相传山下石泉浦陈氏家族历代在此采石而成。
  • 万福台 位于佛山祖庙,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该台建筑在一个高2.07米的高台上,为歇山式卷棚顶,不用斗拱。面宽三间,共12.73米,进深11.78米,台面至檐前高度为6.25米,因为是戏台,故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为前台和后台。
  • 大旗头古村、宝鸭洲、贝丘遗址 大旗头古村位于三水区乐平镇,贝丘遗址在白坭镇银洲村豆兵岗,东北为低洼田,西南为村落。
  • 澜石汉墓群 在石湾澜石镇近郊。
  • 兆祥黄公祠 198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益兴花纱行 有80多年历史,是当时佛山有名的经营棉纱生意的纱行。是那时佛山的标志性建筑。当年的“益兴花纱行”,位于禅城区汾宁路与永安路、庆宁路交叉路口处南面。它是一座半圆形、四层高、青砖墙、砖木结构的楼房。解放初期,“益兴花纱行”成为“佛山市花纱布公司”。
  • 佛山市博物馆 
  • 陈岩野先生遗迹 (1)岩野先生墓:在大良渡头巷,相传明未岩野殉国后,好友将他的衣冠奉葬在这里,墓立有石刻造像和墓志。墓园栽植红豆树,有六角亭。(2)锦岩公园:在大良镇北门锦岩岗,距离岩野墓不远,1959年重修扩建。相传岗边锦岩庙内的东庵,是岩野先生读书处。(3)岩野先生祠:在锦岩庙对面,相隔一条横街,岩野先生在这里出生,也曾在这里授徒讲学。(4)雪声堂:是岩野先生故乡读书处,1917年重修。
  • 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旧址 位于狮山区黄洞村委会内。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前身是中共领导的南海地方抗日武装南三大队和南海人民抗日独立中队。
  • 探花桥 位于广东南海九江下西村,距今已有380多年历史,是一座用花岗石铺砌的桥。桥边有栏基,中刻“探花桥”三字,长约10米多,阔近2米,是南海最古老的石桥。
  • 三水半江桥 位于河口开发区江边,是三水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经堂古寺(红巾军起义都督府旧址),在市区新风路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大院内。

人物

军政界

戊戌变法主要领导人康有为、中共第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四、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国监察部部长谭平山、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香港特区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明朝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内阁首辅梁储、霍韬、内阁首辅方献夫、黄士俊、清末大臣张荫桓、身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历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军机大臣,清朝二百余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戴鸿慈、罗登贤、邓培、墨尔本市市长苏震西、陈文景、塞舌尔共和国前总统、在野党主席陈文景、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原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谭天度、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香港民主党主席刘慧卿、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刘千石、何钟泰、石礼谦、陈伟业、刘江华、谭香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原香港财政司司长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前主席梁锦松、严缨、陆敬科、梁士诒、陈汝棠、罗志、郑润琦、陈剑虹、郑绍忠、陈金釭、邓华熙、李文田、陈友仁、陈邦彦、庞尚鹏、何维柏、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元僖,梁敦彦,黄衷、何启、胡礼垣、何香凝、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陈铁军、区夏民、黄甦、吴勤。

商界

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前10名显示,分别有杨惠妍、李兆基、何享健、王卫等籍贯为佛山的企业家上榜 [53] ,2020《胡润百富榜》发布,来自佛山的富豪占据59席 [54] 。香港永隆银行已故创办人伍宜孙、香港恒生银行已故创办人梁球锯、香港东亚银行已故创办人简东浦、著名民族企业家陈启沅、薛广森、简照南、简玉阶、钟星溪、香港金融大王胡汉辉、上海冠生园创始人、大白兔糖之父冼冠生、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兆基、李兆楠、李家杰、李家诚、胡兆炽、香港珠宝大王、兼任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郑裕彤、郑家纯、郑志刚、广东碧桂园房地产创始人杨国强、杨惠妍、广州周生生珠宝集团创办人周芳谱、周永成、北京同仁堂(香港)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心、香港纸品业大王、华生纸品厂创办人林伯长、泰国钢铁大王何德年、广东美的集团创办人何享健、梁庆德、李兴浩、李兆麟、梁升、梁显利、王锡华、谢瑞麟、罗富昌、李伟强等。

文化界

广东历史上曾出九位文状元,其中就有五位出自佛山,分别是南汉的简文会、南宋的张镇孙、明代的伦文叙、黄士俊和清代的梁耀枢。此外还有邹伯奇、詹天佑;文学家孙蕡、王佐、梁有誉、欧大任、吴旦、区大相、陈恭尹、梁佩兰、邝露、黎简、张锦芳、黄丹书、黄节、罗惇曧、招子庸、黄衷、区适子、吴趼人、梁廷枏、朱完、何文绮、李征霨 、冯栻宗、朱美瑶、黄鲁逸、傅天仇、卢龙云;大儒朱次琦、简朝亮;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任剑辉、梁醒波、李香琴、白雪仙、白驹荣;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潘玉书、冯公侠、刘传;画家林良、颜宗、苏仁山、苏六朋、黄少强、伍嘉陵、温少曼;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卢龙云;数学家何衍璇等以及两院院士庞雄飞、陆启铿、刘允怡、梁智仁、何国钟、关士聪、关肇直、李衍达、罗绍基、岑可法、梁晋才、刘颂豪、叶叔华、苏国辉、马福邦、曾溢滔、胡经甫。

武术界

张炎、梁赞、叶问、黄飞鸿、李小龙、黄麒英、苏黑虎、潭济筠、铁桥三等

娱乐界

香港小姐黎美娴、李小龙、罗家宝、朱茵、廖碧儿、欧锦棠、汤盈盈、梁静茹、陈辉权、朱慧敏等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