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佛教(繁)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佛教拼音:Fojiao;英語:Buddhism),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創立的一個宗教或學說,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南亞地區具有廣泛的影響。就其傳播的路線而言,可分為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就其在不同發展階段上形成的教理和儀軌的不同強調重心和特徵而言,又分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佛教在傳播至亞洲各地之後,很快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既有其世界性大宗教的同一特性又不失各民族自身差異性的宗教文化體系。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人數僅次於基督教、伊斯蘭教。

  ,全稱“佛陀”,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世尊,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按照佛教的觀點,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滅貪、嗔、癡的人才能脫離輪回。悉達多•喬達摩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道理。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所悟到的道理裡,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的歷史按時期劃分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個時間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隨著藏傳佛教的出現,北傳佛教又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日本佛教因其歷史發展和文化的獨特性,故亦有學者主張應加上日本佛教,與其他三大系並列,成為亞洲的四大系佛教文化。佛教按修行和傳授方式可分為顯教密教。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剛乘佛教和西藏的藏傳佛教。按顯教密教劃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顯教。

歷史

佛教的傳播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35歲時創立,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二樣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當時悉達多在畢缽羅樹(佛教信徒尊稱菩提樹)下悟道,成立佛教。準備妥當之後,悉達多於是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傳教。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演講而成為他的弟子。在其後的幾十年中游走四方,招收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時,他已聲名大噪。

  悉達多離開人世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五個比丘接受了悉達多的教訓之後,成為第一批僧侶或和尚。佛教的三寶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據稱這三寶乃是助人覺悟之途。

  西元前第三世紀,在悉達多去逝後大約200年,佛教最大的擁護者阿育王出現了,當時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管轄。征服所造成的屠殺和暴亂使他深感憂心,於是加入佛教,並予以國家的支持。他設立佛教碑碣,舉行結集,勸諭人民按照佛教的訓誨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傳教師到印度各地和錫蘭及埃及等地宣教。可以理解的是,阿育王被視為佛教的第二位創立者。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悉達多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非佛教信仰者的現代學者主張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張大乘佛教直接來自悉達多。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為上座部佛教)經由錫蘭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東南亞的中南半島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西元1世紀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後又傳入古朝鮮、日本;北傳佛教於西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至此,北傳佛教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支。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到西元第六或第七世紀,藏傳佛教在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歷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在家信徒疏遠的精英集團。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將佛教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失去了民眾基礎。一旦失去國王們和上層的支援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並不友善。那爛陀寺等佛教寺廟被穆斯林軍隊夷為平地。尤其是那爛陀寺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劫後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蘭毗尼,也淪為廢墟。到第13世紀,佛教在祂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有人認為佛教採納了婆羅門教的陋習,從而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但這一觀點是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

背景

古代的社會階級制度

  佛教出現前的古印度社會,婆羅門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刹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業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從事更為低賤的職業。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種姓外的“賤民”階層,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余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依據《吠陀》聖典,“原人”(參見《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刹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種姓制度仍在印度社會有很大影響。

非婆羅門思想

  在西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欲;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

  尼幹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耆那教。至今,耆那教在印度仍有信仰者。

演變

  佛教創立後,在印度幾經演變。佛陀及其直傳弟子所宣揚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後,弟子們奉行四諦、八正道等基本教義,在教團生活中維持著他在世時的施設和慣例。由於佛陀生前在世時於不同場合對不同的物件有著不同的說法,弟子們對此便產生不同的理解。約在佛滅後100年,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兩大派,稱根本二部。此後100余年間續有分裂,先後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稱枝末部派。關於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稱、地區均有不同的說法。當時佛教傳播的範圍,北至喜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裡希那河)。一般認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說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說一切有部為代表)和大眾部在教義上有較大差別。兩大部的主要差別是:①對法(事物、存在)的認識。大眾部認為“過去未來,非實有體”、“現有體用,可名實有”,即認為一切現實都依因緣生滅,過去的已經滅了,沒有實體,未來的沒有生起,也沒有實體,僅僅現在一刹那中才有法體和作用;說一切有部主張法體是永恆存在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三世也都是實有的,即所謂“法體恒有”、“三世實有”,被稱為我空法有論。②對佛陀的認識。大眾部認為生滅於人間的釋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實身,佛陀的實身是積累極長期的修行而成,他有著無際的壽命和威力,所說一切言語為隨機說法,並以一音說一切法;說一切有部不承認釋迦牟尼是化身,認為佛說言語並非都是經教,也並不是一音說一切法。③對聲聞和菩薩的認識。大眾部強調菩薩廣度眾生的慈悲願力,輕聲聞而貴菩薩;說一切有部雖承認聲聞、緣覺、菩薩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別,但認為佛與聲聞、緣覺所得解脫沒有差異。

  西曆紀元前後,在佛教徒中流行著對佛塔的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眾。他們中間一部分人根據《大般若經》、《維摩經》、《妙法蓮華經》等闡述大乘思想和實踐的經籍,進行修持和傳教,形成了中觀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兩大系統,而將早期佛教貶稱為小乘。

  佛陀逝世後約500年,大乘中觀派興起。此派創始人龍樹,闡發“空”、“中道”和“二諦”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繼續弘揚龍樹的學說,使大乘佛教得以進一步發展。以後還有清辨和佛護、月稱等從不同的角度闡發中觀的思想,形成自續派和應成派。同時,小乘佛教中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等,仍繼續發展。

  佛陀逝世後約900年,瑜伽行派興起。此派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無著原是說一切有部僧人,因對說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闡發大乘教義。其弟世親,原是說一切有部學者,後從無著改宗大乘,稱“千部論師”。無著、世親弘揚“萬法唯識”、“三界唯心”的唯識論,此後傳承主要有難陀、安慧、陳那、護法4家,護法之後還有戒賢、親光等。

  7世紀以後,印度密教開始流行,到8世紀以後,與印度教相接近。波羅王朝在那爛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為研習和宣傳密教的中心;9世紀後,密教更盛,相繼形成金剛乘、俱生乘和時輪乘。11世紀起,伊斯蘭教的勢力逐漸進入東印度各地,到13世紀初,超戒寺等許多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佛教終於在南亞次大陸消失。

傳播

  佛教原來只流行於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帶。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廣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諭於摩崖和石柱,從此遍傳南亞次大陸的很多地區。同時又派傳教師到周圍國家傳教,東至緬甸,南至斯里蘭卡,西到敘利亞、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南向最先傳入斯里蘭卡,又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佛教向斯里蘭卡傳播,約在西元前3世紀的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兒子摩哂陀去斯里蘭卡傳授上座部佛教。西元前 1世紀,斯里蘭卡出現了兩個佛教派別:大寺派和無畏山寺派。 3世紀上半葉大乘佛教傳入斯里蘭卡,在無畏山寺派中又分出了南寺派。5世紀初,覺音用巴厘語對南傳三藏進行了整理和注釋,確立了上座部教義的完整體系。大寺派被認為是南傳佛教的正統派。緬甸、柬埔寨、老撾等國的佛教都承受斯里蘭卡大寺派的法統。12世紀以後,由於外族和殖民主義者的侵入,斯里蘭卡佛教曾兩度受到破壞,後再由緬甸和泰國重新傳入。

  上座部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約在4~5世紀。11世紀中葉,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緬甸最早的統一封建王朝,曾奉大寺派佛教為國教。以後歷代王朝都保護佛教,建立了大量雄偉華麗的佛塔,如18世紀所建仰光大金塔等。

  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泰國約在12世紀左右。13世紀,泰國素可泰王朝宣佈奉佛教為國教。18世紀曼谷王朝諸王都篤信佛教。19世紀中葉以後,拉瑪四世對佛教進行改革,形成新舊兩派,綿延至今。1919~1927年刊行了全部三藏注釋及藏外典籍。泰國目前是東南亞佛教興盛的國家,被稱為“僧侶之國”。

  5~6世紀時,佛教傳入扶南(早期柬埔寨),當時大小乘兼傳。6世紀扶南改稱為真臘,宗教信仰為大小乘佛教和印度教同時存在,這明顯地反映在宗教儀式和9~12世紀吳哥城的許多宮殿建築上。14世紀中葉後,柬埔寨淪為泰國的屬國,上座部佛教隨之傳入。以後,老撾又從柬埔寨傳入上座部佛教。

  從5世紀起,佛教開始傳入印尼的蘇門答臘、爪哇、巴厘等地。據中國高僧義淨的記述,7世紀中葉印尼諸島小乘佛教盛行,以後諸王朝都信仰大乘佛教與印度教;至15世紀伊斯蘭教開始盛行。

  約在西曆紀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在漢代被視為神仙方術的一種。至南北朝時傳播於全國,出現了很多學派。隋唐時期進入鼎盛階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宗派。宋代以後,佛教各派趨向融合,同時儒、佛、道的矛盾也漸趨消失。7~8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中國漢族地區傳入中國西藏,至10世紀中葉後形成藏語系佛教,後又輾轉傳到四川、青海、甘肅、蒙古和俄國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區。

  大約在2世紀末,佛教從中國傳入越南。在4~5世紀時獲得廣泛傳播。10~14世紀,越南佛教進入興盛時期。泰國和緬甸佛教對越南佛教也產生影響。

  4世紀後半葉佛教由中國傳入朝鮮高句麗。7世紀新羅王朝統一朝鮮半島後,由中國傳入的華嚴宗、法相宗、律宗、禪宗都很盛行,以後禪宗尤為興盛。14世紀末刊行了《高麗藏》。14世紀李氏王朝雖然一度採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鮮佛教仍然有所發展,17世紀中葉以後開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復興。

  6世紀,佛教從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此後一直成為日本的主要宗教。7世紀初,聖德太子在《十七條憲法》中要求全體臣民“皈依三寶”。從中國隋唐時期開始,日本向中國派出了大批留學僧,中國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繼傳入日本。12世紀以後,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

  在印度阿育王時傳至敘利亞、埃及等國的佛教,以後又傳到非洲一些地區,但影響不大。

  約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佛教先後傳入歐洲和北美。1906年英國成立“英國佛教協會”,歐洲佛教徒開始有自己的組織。以後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都有佛教僧團和研究機構。佛教傳入美國後,又北傳加拿大,南傳巴西、秘魯、阿根廷等國。

  目前佛教已傳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一帶,這個地區的佛教信徒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宗教信徒。

佛陀及教義

  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其本名是悉達多•喬答摩。他在獲得證悟之後,被人們稱為佛陀,簡稱為佛,即覺者的意思。通常又被稱為世尊——為《向婦女傳道的佛陀》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畫一切天人所尊崇。喬答摩生活的時代,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吠陀宗教文化,而社會結構則是種姓等級制的。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中下層種姓有了新的政治要求。社會上醞釀著對婆羅門傳統宗教的批判思潮。佛教當中的法、業、輪回和解脫等宗教觀念都直接來自婆羅門教。但喬答摩根本拒絕天神和靈魂自我的觀念,對於人生的現實狀況及價值目標作了完全不同的解釋。他認為人生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在於惡業,而惡業又是人內在的缺陷,如貪欲、瞋惑和愚癡造成的。要擺脫這不合理的一切只有修道。修道的根本點在端正認識,保證善的倫理動機。人的解脫,最終在於進入涅槃,而這取決於自身,既不是神意,也不是宿命可以造就。喬答摩29歲時放棄王子的優裕生活,棄家求道,經歷了6年的艱苦探索,在35歲時才獲得正覺,並在之後的45年間跋涉於恒河中下游,宣說他的教義。

  佛陀教說可以認為是原始佛教的核心和後來大乘佛教理論發展的基礎,它包括所謂的四諦、八正道和緣起、無常、無我等。佛教認為:世界充滿了痛苦,人生是痛苦經驗的集合;痛苦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它源於貪欲一類的根本煩惱;痛苦得到消除,要靠能證得入涅槃的真理;存在著一條依據個人修行而趨向涅槃脫離輪回痛苦的道路即八正道。八正道強調了修習佛教的人,從內心到行動,從修行手段到生活方式都不能失去道德性和正當性。可以認為緣起論是佛教學說的核心,由緣起而生出的相待性可以說明佛教關於無常無我的教義;由對緣起的分析和解釋,可以引出大乘空宗關於中道、實相和二諦的一套理論;由對緣起本質的探究,可以看到大乘有宗關於如來藏和阿賴耶識緣起的教義;就是大乘密宗佛教也遵循了緣起性空的說法。它的特徵表現在更多地以象徵手法和灌頂之類的密儀咒法來追求即身成佛。當然,佛教教理在各地區各宗派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它的解脫理論,它對於世界和人生的基本價值判斷是一貫的。

輪回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注意:輪回的學說不是佛教新創的學說,佛教產生之前婆羅門教就有該學說,至今印度教各派仍然有該學說。

三法印

  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的不同之處,至於第三法印“涅槃寂靜”,印度教(婆羅門教)也是講涅槃的,由於印度歷史年代不清,今日無法判斷是佛教學習印度教(婆羅門),還是印度教(婆羅門教)學習了佛教。佛教許多方面承襲或相似於婆羅門教,如禪定、苦行等,但前二法印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處,為佛教自身所創。此外,三法印也是佛教的核心價值,與其他宗教不同的,佛教允許在謹守三法印的價值與教義上,對其他方面進行方便性變動、改變、變化,即是不違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種方式傳教、修行,包括用密法加速修行(如密宗),也因此使佛教富於變化與多樣性,相對的有部分宗教對於教義、教規、教條、傳法、授法、修法等有著較嚴格的堅守性,不允許任意或隨時地需求而變異。

四聖諦

  根據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回不息,不論在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于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輪回,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回這一個辦法。

  道諦:為了脫離輪回,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回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瞭解;對苦因更深入瞭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瞭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十二因緣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恒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迴圈。此為內在活動。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迴圈。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迴圈,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回的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佛教經典

  佛教的經典統稱三藏。藏,本意為筐篋等容納物件的用具。三藏,指佛經中的經、律、論三個部分。經是佛陀本人的言教;律是佛陀針對僧團集體因時因地所作的紀律規定;論則是就經、律中要點進行的闡釋解說。佛陀去世後立即組織的佛陀遺教會誦稱第一次結集,但當時只有經藏與律藏兩個部分。論藏則是部派分裂後逐步形成的。各佛教部派大約都有自己的三藏經典。早期佛經三藏因各地區各部派不同而採用不同語言。西元2~3世紀逐步採用了梵語。大約西元前1世紀,佛經才以文字形式寫定。隨著佛教在亞洲各地傳播,也就有了不同語系的三藏。大致說來可以分為南傳巴厘文系和北傳當中的漢文及藏文兩系。三藏在南北朝時稱為一切經,隋代以後又稱為大藏經。此外也還有據漢、藏大藏經譯出的滿文、西夏文的大藏經;也有據南傳巴厘文大藏經譯出或轉寫的緬文、僧伽羅文、泰文和日文的大藏經。

僧伽制度及儀式

  佛教僧團稱僧伽。早在佛陀時代甚而之前,東北印度便有許多修道沙門的團體。一群棄家修行者追隨某位導師並在每年7、8月份雨季時會聚到一起。佛教的雨安居便同這種情形一樣。當時在安居地,佛弟子們各自結茅為屋分別居住,但卻有共同的歸屬感,每逢月圓和新月的時候便聚集背誦戒經,相互懺悔,這是布薩日的來由。佛陀去世後百年,固定寺院建立起來,雨安居也逐漸地放棄了。到了阿育王時代,具有寺產固定收入的大寺增加了不少。到5世紀甚而有了那爛陀這樣的寺院學術中心。中國漢地和藏地的許多大寺廟也都具有相同的講學和傳教的功能。相同的寺院制度也隨來往僧人傳到了東南亞、日本和朝鮮,但有了稍微的改變。如寺院塑像中吸收了各地的神祇作護法神;寺院佈局中隨僧伽需要建了禪堂、彌陀堂等。在中國,以往寺院分十方叢林和子孫廟兩種,前者是規模較大的講學中心,後者則是分佈在農村的村莊文化中心。僧伽內的儀式有沙彌戒和比丘戒,這是大小乘佛教共有的。大乘中還有菩薩戒,適於發心學佛求三皈依的在家佛教徒。密乘佛教中則有灌頂儀式。此外,僧伽也以宗教儀式為社會提供服務,中國漢地有懺法、水陸法會、瑜伽、焰口、盂蘭盆會;藏地也有轉經說法等;南傳佛教諸國俗信眾常有延請比丘至家中念誦護咒經以禳災避禍的。

佛教理論及發展

部派佛教

  在北傳佛教中,由於主流為大乘佛教,故一般將與大乘佛教興起之前的佛教理論稱為小乘佛教理論,以示貶義。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後所產生的部派佛教教團,亦包括大乘興起後仍然活躍的諸部派。

  部派佛教傳統上說18個部派,但真實存在的數字應當在其以上。這些部派對於佛教理論進行了各種探索,並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現在對於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論尚不能進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據《異部宗輪論》和《大毗婆沙論》等文獻,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論點。由這些論述可見,部派佛教面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關於“法空”的問題,既有認為三世法實有的說一切有部,也有說一切皆空的方廣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為南傳巴厘文文獻以及漢譯說一切有部的論書(其他部派的論書在漢譯文獻中也有保存,但數量遠不及有部的資料)。

大乘佛教

  現代學者主張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後,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但大乘佛教所傳承的歷史主張大乘佛教始自佛陀時代。

  如果說小乘佛教的核心是“苦”,講究拯救自我,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悲”和“空”,講究普度眾生。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像,並非真實存在。“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有情所感知的假像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回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解脫個人的苦,不是圓滿的覺。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生起對一切眾生的大悲,為究竟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瑜伽宗主張除一闡提外,眾生都能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金剛乘佛教

  現代學者認為大約在西元6、7世紀,密教興起。有人認為密教(或密乘,金剛乘)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羅門教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但此說有爭議,不為普遍接受。首先密乘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其教義與大小乘佛教同樣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的。其次密乘是基於不忍眾生苦,希望迅速成佛以便救護,所以在修習大小乘共同道如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以“持咒”、“觀想”等來修習止觀,從而迅速積極福德和智慧二種資糧。 事實上,密乘對修習者的教理和慈悲心的要求更高。金剛乘是印度大乘的最高型態。來源請求

禪宗思想

  在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借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據禪宗傳說,菩提達摩為東土(中國)的禪宗初祖,其後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時,禪宗發生分裂,神秀、惠能各號六祖,這兩個傳承分別被稱為北宗和南宗。經歷了一系列的辯論交鋒最終以惠能之徒神會在滑台大會中辯論勝利為標誌性事件,以惠能為六祖的南宗後來居上成為了禪宗的主流,並發展到五家七派的規模,蔚為大觀。

  自唐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傳入日本、朝鮮等國。

淨土信仰

  廣義的淨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淨土信仰,彌勒淨土信仰,阿閦佛國信仰,東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點在於希望通過諸佛/菩薩的願力,從這個世界(濁土)死後可以進入諸佛/菩薩所在的淨土。因此,淨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態。在諸多淨土的信仰中,以西方淨土信仰在中國最為興盛,並發展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的淨土宗。 淨土宗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認為為東晉慧遠或曇鸞,並經道綽、善導等人發揮,進行理論上的論述,而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淨土思想源頭雖在印度,而其成為宗派是在中國。其主要內容為依靠阿彌陀佛在修行時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通過“念佛”而往生西方淨土,成為阿彌陀佛的眷屬。關於念佛,包括“觀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稱念佛”(即誦阿彌陀佛名號)二中,學界一般認為觀想念佛為早期淨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稱念佛則流行於道綽之後。

  淨土宗對日本有重大的影響,不僅傳入並影響了日蓮宗等宗派的形成,並衍生出了稱為淨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佛教文化藝術

  佛教文化藝術包括文學、美術、音樂、建築等,主要用於表現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古印度佛教文化隨著佛教的發展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隨著佛教的傳播而傳向世界各地,並與當地文化相結合,成為它們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

佛教倫理與文化

  佛教倫理從一開始就遵循了不走極端的中道原則。佛教徒以公開宣稱皈依三寶進而實踐佛陀指出的生活方式。佛教將慈悲和樂善好施視為必要的品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被認為是佛陀所說佛教的基本宗旨。佛教認為人除了領悟能力的差異,在善良和最終能覺悟(見佛性)這點上是完全平等的。佛教對生命的敬畏感極強,這表現於不可殺生的信條。它主張慈悲應該澤及一切眾生,愛心的顯示不僅在施捨物質,更在於以佛法教導人(法施),以功德分享於人(回向)。

  作為意識形態的佛教深刻地影響了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行為方式。同時佛教藉以表達和宣揚其觀念思想、神話傳說所借助的不同藝術手段,在人類文明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佛教美術包括繪畫、雕刻、塑像等,精彩地體現于亞洲各地的佛教石窟、寺廟和佛塔之中;佛教的寺院建築群和各種佛塔,隨著不同國家民族的藝術風格和氣派表現了迥異的特色;許多佛教經典本身就是優美的文學作品,佛經直接影響了各國文學創作中的文體、意境和詞彙。總之,當佛教完全滲透到亞洲各國人民生活的精神層面時,它便不再只是宗教,而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了。

文學

  數千卷印度佛典,如《維摩經》、《妙法蓮華經》、《楞嚴經》等,本身就是瑰麗的文學作品,向為文人所喜愛。《百喻經》已被譯為多種文字,其中的譬喻故事被認為是世界文學中的珍品。印度敘述佛陀前生的《本生經》(《本生譚》)是著名的傳記文學。馬鳴的《佛所行贊》是印度著名的長篇敘事詩之一。其他如佛教典籍中的偈頌、贊、散文、故事、俗講、變文、語錄、傳記、遊記、文集等,均為優美的佛教文學作品。中國、日本、斯里蘭卡的很多著名的文學作品,都是在佛教的影響下,汲取本國傳統文學的藝術形式,逐漸形成的一種獨具風格的文學作品。它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和新的命意遣詞方法。《維摩經》、《百喻經》等,鼓舞了中國晉、唐小說的創作;俗講、變文對後來的平話、小說、戲曲等中國通俗文學的形成,有一定的淵源關係;禪宗語錄不僅為宋明理學家所仿效,也影響到後來的民間文學作品。

美術

  包括佛教繪畫、雕刻、塑像等。古印度阿育王時代所立石柱,柱頂有獅子、象、牛、馬、寶輪等雕刻,莊嚴華美(見彩圖)。當時還建有許多石塔,以藏佛舍利,外繞石欄,鐫刻浮雕圖案。在巴雅、貝德薩、巴爾胡特、桑奇等地,早期佛教的建築、雕刻達到很高的水準。犍陀羅佛教藝術汲取古希臘、羅馬藝術精華,創造出釋迦牟尼的各種形象,頗具特色。埃羅拉阿旃陀石窟的藝術一直膾炙人口,是印度引為驕傲的“藝術之宮”。以上這些佛教藝術,對亞洲各國都發生過重要的影響。中國佛教藝術,先是仿效印度,後來逐漸發展成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和特色。初期在絲綢之路上,新疆的克孜爾千佛洞壁畫和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畫,受印度佛教美術影響較多,但同一題材,其內容和表現方法已有所不同。梁代張僧繇的佛畫,創立了“張家樣”;北齊曹仲達的佛畫,創立了“曹家樣”。曹畫的人像,衣服緊貼全身而顯露曲線,他所創造的風格,後人謂之“曹衣出水”。到了隋唐時代,佛教美術已經中國化。吳道子在長安、洛陽畫了300多幅佛畫,人物奮袂,衣裙飛舞飄動,富有運動感,後人稱為“吳帶當風”。敦煌莫高窟等唐代壁畫,是中國佛教美術的代表。在雕塑方面,北魏至隋唐,創造了規模巨大的石窟,以雲岡、龍門的石刻為代表,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敦煌與麥積山的唐代彩塑,更具中國特色。宋元以後,佛寺盛行泥塑佛像,亦為中國佛教美術所特有。藏傳佛教美術,既與漢族地區佛教美術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又受印度、尼泊爾佛教美術影響,獨具風格。拉薩的布達拉宮,藏有大量佛畫與金銅佛像以及刺繡與木刻的板畫佛像,都帶有西藏地方特色。青海塔爾寺以各色酥油製作的酥油花,更是一種特殊佛教美術作品。

音樂

  有梵唄、佛曲等形式。梵唄亦叫贊唄,是以短偈形式讚頌佛、菩薩之頌歌,起源于古印度。相傳三國魏陳思王曹植曾作梵唄六契(章),即後世所傳《魚山梵》。梵唄主要用於講經儀式、六時行道(後世形成為朝暮課誦)和道場懺法等,謂之“三啟式”。隋唐前流行的梵唄有《如來唄》、《雲何唄》等。近世禪林流行的梵唄尚有“四大祝延”、“八大贊”等,但已通稱為唱念。佛曲,即將佛經配上樂譜進行諷詠。相傳7世紀時,即有在今緬甸境內的驃國送給中國佛曲10種,並派來樂工32人。至唐代,佛曲已相當普遍。當時每唱佛曲,常配以笙笛。今只用點板,配以鐺、鉿等敲唱。在敦煌雜曲中還保留有一部分佛曲作品。佛教的古音樂對日本“雅樂”的韻律也有重要影響。

建築

  主要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爛陀遺址,規模極為宏大。東南亞諸國均有同類建築。柬埔寨的吳哥寺窟,緬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尼的婆羅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揚崖壁大佛像,都是聞名於世界的佛教建築。中國佛教建築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發展起來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築為石窟寺,系根據古印度佛教造型藝術,結合中國傳統的形式建造的。中國的佛教石窟為數甚多,其中敦煌、雲岡、龍門尤為著名。中國佛塔的建築,起源甚早,現存的上海龍華寺塔和蘇州報恩寺塔,相傳都是三國時代創建而經後人重修的。原來印度的佛塔是覆缽狀的圓墳形,上飾竿和傘,後發展成相輪(在塔頂豎一根金屬刹,用七重或九重鐵環套在刹身)。傳入中國後,結合中國的民族形式,大都建成可供人憑眺的樓閣式建築。現存的塔可分二類,一是印度式的,但也帶有中國特色;二是中國式的,主要採取中國原有樓閣形式,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居多,一般為七至九層。結構有木塔、磚塔、磚木塔、石塔、銅塔、鐵塔和琉璃磚塔等。西藏的佛寺建築,與漢族地區略有不同。一般都有龐大的建築群。所有建築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藝術的鮮明特色和漢藏文化融合的風格。北京的雍和宮,拉薩的布達拉宮,承德的外八廟等是這種建築的典型。日本的東本願寺,朝鮮的佛國寺都採用木結構的殿堂形式,雄偉壯麗,是世界知名的古刹。

佛教徒

  佛教徒(佛弟子)可分為出家眾和在家眾。依性別,在家眾可分為優婆塞、優婆夷等二眾。出家眾再細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稱五眾,與在家二眾合稱七眾。

  在家眾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遵守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不飲酒不是為了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而是因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響智慧的獲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響成為佛弟子。在家眾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還有八戒和菩薩戒,此外,在八關齋戒過程中也可以臨時(一天一夜)受出家眾的具足戒。作為受戒了的在家眾,有必要經常複誦和學習戒律。

  作為出家眾的比丘、比丘尼須受具足戒,沙彌、沙彌尼須受沙彌戒,式叉摩那則受六戒。總的來說,出家眾的戒律要比在家眾詳細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則有348戒。沙彌、沙彌尼和式叉摩那因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過渡的階段,故戒律方面輕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當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舉行布薩,學習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懺悔者則當眾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