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儒家

删除511字节2022年8月7日 (日) 07:40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儒家'''([[汉语拼音]]:Rujia;[[英语]]:Confucianist School),[[春秋时期|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先秦,儒家为诸子百家之一,是“世之显学”。[[秦朝|秦]]时“以法为教”,[[汉朝|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西汉]]中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影响并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儒家''',又称'''儒学'''、'''孔孟思想'''、'''孔儒思想''',[[诸子百家]]及[[九流十家]]之一,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汉字文化圈|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公元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道|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儒家之所以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周礼]]·天官冢宰·大宰》说:“儒,以道得民。”[[东汉]][[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近代有的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社会大动荡时期,“儒”失去原来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职业。按这种说法,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故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不过,他除通晓养生送死的礼仪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34岁时,开始聚徒讲学,传授文化知识。“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概述===  儒家的特点是“以六艺为法”、“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即宗师孔子,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提倡仁义,作为行为准则;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儒家起初仅属[[诸子百家]]之一,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汉代]]起却得到朝廷独尊,成为官学与国教,掌握文化教育与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两晋[[南北朝]]和[[唐代]],儒家与[[佛]]、[[道教|道]]二家并称[[三教]],儒学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继后经宋儒重新阐释,形成[[宋明理学|理学]],发展心性之学后得以重振声势,伦理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并流传到[[朝鲜半岛|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为东亚一大学术思想体系,在朝鲜尤其深入民心,其流布较在中国本土更为普及。  儒家是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学派。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绵延传续,经历了先秦儒家(或原始儒家)、汉唐儒家、宋明新儒家和现代新儒家等不同发展阶段,代有传人,历久不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也对世界的文化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儒家文化已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儒家尊崇孔子为圣人,以[[四书五经]]为经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王阳明]]、[[顾炎武]]、朝鲜[[李退溪]]、日本[[山崎闇斋]]等等大儒加以发扬,对东亚政治文化与社会教化都有其影响。至十九、二十世纪,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面临西方政治制度和[[现代化]]的冲击,又饱受内乱和[[列强]]干涉,儒家的地位也连带受到打击,成为知识份子以至于一般国民的攻击对象。儒家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仍然是当代[[新儒家]]持续探索的课题。儒家之所以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周礼]]·天官冢宰·大宰》说:“儒,以道得民。”[[东汉]][[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近代有的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社会大动荡时期,“儒”失去原来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职业。按这种说法,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故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不过,他除通晓养生送死的礼仪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34岁时,开始聚徒讲学,传授文化知识。“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儒家''',又称'''儒学'''、'''孔孟思想'''、'''孔儒思想''',[[诸子百家]]及[[九流十家]]之一,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汉字文化圈|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公元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道|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儒家的特点是“以六艺为法”、“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即宗师孔子,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提倡仁义,作为行为准则;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儒家起初仅属[[诸子百家]]之一,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汉代]]起却得到朝廷独尊,成为官学与国教,掌握文化教育与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两晋[[南北朝]]和[[唐代]],儒家与[[佛]]、[[道教|道]]二家并称[[三教]],儒学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继后经宋儒重新阐释,形成[[宋明理学|理学]],发展心性之学后得以重振声势,伦理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并流传到[[朝鲜半岛|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为东亚一大学术思想体系,在朝鲜尤其深入民心,其流布较在中国本土更为普及。儒家是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学派。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绵延传续,经历了先秦儒家(或原始儒家)、汉唐儒家、宋明新儒家和现代新儒家等不同发展阶段,代有传人,历久不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也对世界的文化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儒家文化已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儒家尊崇孔子为圣人,以[[四书五经]]为经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王阳明]]、[[顾炎武]]、朝鲜[[李退溪]]、日本[[山崎闇斋]]等等大儒加以发扬,对东亚政治文化与社会教化都有其影响。至十九、二十世纪,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面临西方政治制度和[[现代化]]的冲击,又饱受内乱和[[列强]]干涉,儒家的地位也连带受到打击,成为知识份子以至于一般国民的攻击对象。儒家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仍然是当代[[新儒家]]持续探索的课题。
1,55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