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光绪帝

删除326字节2023年12月7日 (四) 13:50
/* 参见条目 */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婉贞]]为[[慈禧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清德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军入关以后第九位皇帝,年号[[光绪]],故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婉贞]]为[[慈禧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同治十三年(1874年),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留下子女。并且同治帝是[[咸丰帝]]的独子,他去世后,咸丰一系也随之绝嗣。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小时,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同治皇帝的五叔惇亲王[[奕誴]]、六叔恭亲王[[奕訢]]、七叔醇亲王[[奕譞]]、八叔钟郡王[[奕詥]]、九叔孚郡王[[奕譓]],还有[[奕劻]]、[[景寿]]等大臣。首先有人请为同治皇帝立嗣,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同治十三年(1874年),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留下子女。并且同治帝是[[咸丰帝]]的独子,他去世后,咸丰帝一系也随之绝嗣。同治帝驾崩仅仅两个小时,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同治帝的五叔惇亲王[[奕誴]]、六叔恭亲王[[奕訢]]、七叔醇亲王[[奕譞]]、八叔钟郡王[[奕詥]]、九叔孚郡王[[奕譓]],还有[[奕劻]]、[[景寿]]等大臣。首先有人请为同治帝立嗣,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翌年改元“光绪”。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载湉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孝哲毅皇后(同治皇后)行礼。这时载湉才五岁,实际年龄只有三周岁半。二月,同治帝嘉顺皇后逝。马嘉理案发生,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英国借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载湉经过嗣称帝,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本来,载湉作为咸丰帝的侄子和慈禧太后外甥的双重身份已与慈禧太后是亲上加亲,慈禧太后选中载湉为帝除了有揽权的用意之外,她也是考虑到由其胞妹之子接替皇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小皇帝入宫后,离开了他的亲生父母,慈禧太后自然要对这个幼童予以关怀,据她自己对臣属说:载湉“常卧我寝榻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我日书方纸课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惟恐不至”。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载湉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孝哲毅皇后(同治帝皇后)行礼。这时载湉才五岁,实际年龄只有三周岁半。二月,同治帝嘉顺皇后逝。马嘉理案发生,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英国借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载湉经过嗣称帝,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本来,载湉作为咸丰帝的侄子和慈禧太后外甥的双重身份已与慈禧太后是亲上加亲,慈禧太后选中载湉为帝除了有揽权的用意之外,她也是考虑到由其胞妹之子接替皇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小皇帝入宫后,离开了他的亲生父母,慈禧太后自然要对这个幼童予以关怀,据她自己对臣属说:载湉“常卧我寝榻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我日书方纸课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惟恐不至”。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二十一日,载湉开始在毓庆宫读书。毓庆宫在东六宫东侧斋宫与奉先殿之间。师傅为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与夏同善为同榜进士。翁同龢主要教载湉读书,夏同善主要教载湉写仿格(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载湉读书很用功,慈禧太后夸赞他:“非常爱好学习,坐着、站着、躺着都在朗诵诗书。”他把读书同做国君相联系。载湉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载湉在毓庆宫的读书学习长达十余年。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廿一,载湉开始在毓庆宫读书。毓庆宫在东六宫东侧斋宫与奉先殿之间。师傅为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与夏同善为同榜进士。翁同龢主要教载湉读书,夏同善主要教载湉写仿格(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载湉读书很用功,慈禧太后夸赞他:“非常爱好学习,坐着、站着、躺着都在朗诵诗书。”他把读书同做国君相联系。载湉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载湉在毓庆宫的读书学习长达十余年。  萧一山:德宗鲜始皇之雄才,行熙宁之新法,以一无能之懦夫,而欲对三次专政之宫廷老妇作干蛊,宜其百日无成,身被囚死,可怜亦复可哀![66]   萧一山:德宗鲜始皇之雄才,行熙宁之新法,以一无能之懦夫,而欲对三次专政之宫廷老妇作干蛊,宜其百日无成,身被囚死,可怜亦复可哀!张勋:我德宗景皇帝,时势多艰,忧勤尤亟。   张勋:我德宗景皇帝,时势多艰,忧勤尤亟。*[[中国历史]]*[[中国君主列表]]*[[中国历代君主]]*[[清朝]][[Category:历史学]][[Category:中国历史]][[Category:中国通史]][[Category:中国古代史]][[Category:历史人物]][[Category:中国历史人物]][[Category:中国历代君主]][[Category:皇帝]][[Category:清朝]]
6,51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