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关中平原风光
关中平原风光(鸟瞰)

  关中平原(Guanzhong Plain),又称渭河平原(Weihe Plain)和关中盆地。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至黄河河床降到340米。由断陷而成,习称渭河地堑,经渭河、泾河洛河冲积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盛产小麦、棉花。是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有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历史上关中屡有地震,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芮氏8级。

  渭河平原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代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苏秦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是因为关中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地貌

  关中断陷盆地,南依秦岭,北连黄土高原,为一西狭东阔的新生代断陷盆地,渭河横贯其中。盆地两侧地形向渭河倾斜,由洪积倾斜平原、黄土台塬、冲积平原组成,呈阶梯状地貌景观。

  冲积平原:位于盆地中部,系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眉县以西,渭河河谷狭窄,发育有四至五级阶地。以东河谷变宽,发育有三级阶地。漫滩及一、二级阶地宽广平坦,连续分布,三级以上阶地多断续分布。二级阶地以上各级阶地均为黄土覆盖。渭河北岸,泾河以东的泾、石、洛冲洪积三角洲平原,宽达10—24km。渭洛两河之间为在阶地基础上形成的沙丘地。

  黄土台塬:可分为两级黄土台塬。一级黄土台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础上形成的,黄土厚100余米,塬面高程540—880m,高出冲积平原40—170m,分布于渭河北岸及西安、渭南、潼关等地。塬面上有洼地,塬周斜坡陡峭,冲沟发育。当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软弱土(岩)出露时,斜坡稳定性差。二级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在宝鸡、乾县、蓝田、白水、澄城等地,高600—1000m,高出一级黄土台塬或高阶地50—150m。二级黄土台塬是在第三纪末准平原或山前洪积扇上形成的,黄土厚度一般小于100m,沟壑发育,地形破碎。如蓝田横岭塬呈丘陵状地貌形态,沟谷切深逾200m,大多切入第三纪地层,侵蚀强烈。

  洪积平原:分布于秦岭和北山山前,由多期洪积扇组成。由于所处地质环境和物质来源不同,组成岩性亦异。秦岭山前以粗粒为主,北山山前则以细粒物质为主,且多被黄土覆盖。

  关中断陷盆地基底构造复杂,具有南深北浅、东深西浅的特点。

特征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塬”,自上而下如阶梯状的头道塬、二道塬、三道塬。三道塬相当于二级阶地。塬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以北,从西向东有西平塬、和尚塬、周塬、积石塬、始平塬、毕塬、美塬、许塬等;渭河以南从西向东有五丈塬、细柳塬、神禾塬、少陵塬、白鹿塬、铜人塬、阳郭塬、孟塬等。

水系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3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近些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气候

  渭河平原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温6~13℃,冬季最冷月1月,均温在-5℃左右,夏季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份,月均温30℃左右。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