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4月21日 (日) 17:15航公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内蒙古:草原风光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行政区划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1个区。

  呼和浩特市 辖4个市辖区、1个旗、4个县,市政府驻新城区

   市辖区:新城区 回民区 玉泉区 赛罕区

   :土默特左旗

   :托克托县 和林格尔县 清水河县 武川县

  包头市 辖6个市辖区、2个旗、1个县,市政府驻昆都仑区

   市辖区:东河区 昆都仑区 青山区 石拐区 白云鄂博矿区 九原区

   :土默特右旗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固阳县

  呼伦贝尔市 辖1个市辖区、4个旗、3个自治旗,1个计划单列市、代管4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海拉尔区

   市辖区:海拉尔区

   :陈巴尔虎旗 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虎右旗 阿荣旗

   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

   县级市:牙克石市 扎兰屯市 额尔古纳市 根河市

   计划单列市:满洲里市

    扎赉诺尔区

  通辽市 辖1个市辖区、5个旗、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科尔沁区

   市辖区:科尔沁区

   :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库伦旗 奈曼旗 扎鲁特旗

   :开鲁县

   县级市:霍林郭勒市

  赤峰市 辖3个市辖区、7个旗、2个县,市政府驻松山区

   市辖区:红山区 元宝山区 松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克什克腾旗 翁牛特旗 喀喇沁旗 敖汉旗

   :林西县 宁城县

  乌兰察布市 辖1个市辖区、4个旗、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集宁区

   市辖区:集宁区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中旗 察哈尔右翼后旗 四子王旗

   :卓资县 化德县 商都县 兴和县 凉城县

   县级市:丰镇市

  鄂尔多斯市 辖1个市辖区、7个旗,市政府驻东胜区

   市辖区:东胜区

   :达拉特旗 准格尔旗 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旗 杭锦旗 乌审旗 伊金霍洛旗

  巴彦淖尔市 辖1个市辖区、4个旗、2个县,市政府驻临河区

   市辖区:临河区

   :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后旗 杭锦后旗

   :五原县 磴口县

  乌海市 辖3个市辖区,市政府驻海勃湾区

   市辖区:海勃湾区 海南区 乌达区

  兴安盟 辖3个旗、1个县、2个县级市,盟公署驻乌兰浩特市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扎赉特旗

   :突泉县

   县级市:乌兰浩特市 阿尔山市

  锡林郭勒盟 辖9个旗、1个县,1个计划单列市、代管1个县级市,盟公署驻锡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右旗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太仆寺旗 镶黄旗 正镶白旗 正蓝旗

   :多伦县

   县级市:锡林浩特市

   计划单列市:二连浩特市

  阿拉善盟 辖3个旗,盟公署驻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

  注:扎赉诺尔区:2013年3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正式下发《关于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扎赉诺尔区备案的批复》(民函[2013]68号),将扎赉诺尔矿区以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备案,为县级行政区划建制。3月2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扎赉诺尔区以县级行政区划建制备案的通知》(内政发[2013]49号),进一步明确了国务院批准扎赉诺尔矿区以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备案,为县级行政区划建制,由满洲里市代管,辖六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第三街道新政街1号。

人口、民族

  内蒙古自治区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组成。截至2012年底,全区总人口为2489.85万人,比上年增加8.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7.64万人,比重为57.74%,乡村人口1052.21万人,比重为42.26%,自增率3.65‰,比上年增加0.15个千分点。2012年,全区共出生人口22.79万,出生率9.17‰,死亡人口13.72万,死亡率5.52‰。


地理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全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 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 、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全区高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53.4%,山地占 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其主要气候特征是: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热短促 内蒙古冬季寒冷,平均温度在-3.5~-15℃之间,从西向东冬季平均温度相差约12℃,极端最低气温-26~-50之℃间,大部分地区冬季长达5个月以上,呼伦贝尔市冬季长达7个月。内蒙古夏季短促,全区平均为62天,仅有2个月,夏季日数比冬季日数少108天。夏季平均温度在20.1~25.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5~45℃之间,气候温热。大兴安岭山地、锡林郭勒盟南部和大青山北麓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年较差平均在31~46℃之间;比同纬度的欧洲地区高近20℃。而一日之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平均为11~17℃,比华北平原地区大约3~5℃,比同纬度的欧洲地区大约5~8℃。一年之内,日最低气温大于2℃的无霜期,全区在50~160天之间,比华北平原少30~50天。其中,大兴安岭山地不足80天。;

  降水集中于夏季,水热同期 内蒙古全年降水量在50~5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6~8降水量为30~350毫米,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5%~75%,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占的比例比西部大。水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

  降水变率大,保证率低 内蒙古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在15%~40%之间,特别是呼和浩特以西地区,降水变率大于25%,阿拉善盟西部年降水变率约为40%,接近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年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80%保证率的年降水量只占平均年雨量的70%,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日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内蒙古大部地区全年日照时数在在2700小时以上,阿拉善盟的西部多达3400小时以上,全区日照百分率在60-80%之间。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4500~6500兆焦耳/平方米,其中,集宁、二连、呼和浩特、东胜一线的以西地区年辐射总量大于6000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冬春多大风,风能资源丰富 内蒙古多年平均风速在1.4~5.5 米/秒之间,其中,以春季(3~5月)风速最大,冬季风速次之。春季平均风速在2.2~6.5米/秒之间,除大兴安岭北端及呼和浩特等地风速小于3.0 米/秒以外,其余大部地区在4.0米/秒以上。全区3~25m/s的年有效风速时数为1300~7500小时。10米高度年风功率密度大部地区在30~180瓦/米2之间,其中,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和巴彦淖尔市北部,其值大于150瓦/米2,最高可达200瓦/米2以上。

  内蒙古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0.1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2.73亿千瓦,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全区风能资源极丰富区和丰富区面积为17.5万千米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6%,风能资源储量为3.5亿千瓦,占全区风能资源储量的近35%,居全国首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内蒙古大小河流千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7条,主要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湖泊有295个,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达赉湖、达里诺尔和乌梁素海。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6.6亿立方米,占总量的74.5%;地下水139.3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25.5%。

森林草原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714.9万公顷,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据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林地面积6.59亿亩,森林面积3.55亿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9790.35万亩,宜林地面积2.37亿亩,均居全国第一位;有林地面积2.55亿亩,天然林面积2.1亿亩,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20%。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13.6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碳库、基因库和木材资源基地。全区有大兴安岭南部、宝格达山等11片次生林区和人工林区。据第一次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大类13种类型湿地,面积6368万亩,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5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1年底,在全国已发现的172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43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98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12种、居全国前3位的有30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70种。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全区煤炭累计勘查估算资源总量8080.65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3765.35亿吨,预测的资源量为4315.30亿吨,居全国第1位。查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6663.62亿立方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1370.35万吨,累计查明贵金属金551.43吨,银3.41万吨;铜、铅、锌3种有色金属资源储量4038.95万吨。

生物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各类草原野生高等植物2781种,植被组成主要有乔木、灌木、半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等基本类群,其中草本植物分布面积最广。按类别分,种子植物2208种,蕨类植物62种,苔藓类植物511种。全区野生脊椎动物众多,总计712种。主要有圆口纲1种、鱼纲100种、哺乳纲138种、鸟纲436种、爬行纲28种、两栖纲9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6种,一级保护动物26种,二级保护动物90种。全区有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128种,有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45种,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脊椎动物99种。

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概括起来有十大景观,即草原、森林、沙漠、河流、湖泊、温泉、冰雪、边境线、民族风情、历史古迹。其中不乏世界级精品,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古长城、阴山古刹五当召、五塔寺、贝子庙等。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美的天然草原,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火山遗址地质公园等景观独特,科学价值高。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点)600多处,以重点旅游区(点)和旅游城市为支点,形成了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区共有注册旅行社835家,星级饭店320家,A级旅游景区263个,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19个,农家游、牧户游接待户300多家。此外,内蒙古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额济纳金秋胡杨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旅游节等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内蒙古旅游名牌产品。

环境保护

  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确定自然保护区18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72.82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1.6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09.4万公顷。受自然条件制约,内蒙古生态环境较为恶劣,近年来内蒙古坚持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的良好效果。截至2012年底,全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05个。全区监测的15个城市中,14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好,1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轻污染,空气质量良好城市比2011年增加一个。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 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生产总值1598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实现重要突破,2012年人均生产总值64319元,比上年增长11.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0189美元,首次超越1万美元。   2012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1447.43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9032.4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5508.44亿元,增长9.4%。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1:56.5:34.4。

  财政状况 初步统计,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497.3亿元,比2011年增加235.5亿元,增长10.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2.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3%,比2011年增加196.1亿元,增长14.5%;上划中央税收944.5亿元,比2011年增加39.4亿元,增长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119.9亿元,增长13.6%,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2亿元,降低15%;政府性基金支出662.1亿元,比2011年减少46.2亿元,降低6.5%。12个盟市除锡林郭勒盟外,其余11个盟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5个盟市增幅回落10个以上百分点。西部七盟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74.9亿元,占全区的71.1%,占比回落1.7个百分点,增长7.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5.2个百分点。其中,“呼包鄂”地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463.1亿元,占全区的58.6%,增长6.2%,增幅回落28.4个百分点。东部五盟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86亿元,占全区的23.5%,占比上升2.1个百分点,增长21.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2012年,12个盟市中有7个盟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低于15%,其中占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三分之一的鄂尔多斯市仅比上年同期增长3%。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分别达到326.8亿元和316.3亿元,锡林郭勒盟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30.9亿元。旗县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旗县达到48个,超20亿元的旗县达到3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3个和9个;全区101个旗(县、市、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全部超过1亿元,实现了超亿元旗县全覆盖。

  工业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占主导地位,这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能源、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174.3亿元,同比增长16.3%。六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7482.2亿元,同比增长15.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96.2%。其中,能源工业:2012年,能源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47.2亿元,总量居六大产业首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34.4%。冶金、建材工业:2012年,冶金、建材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76.1亿元,总量居六大产业第2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26.8%。农畜产品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38.1亿元,总量居六大产业第3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17.3%。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18.3亿元,总量居六大产业第4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10%。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23.1亿元,总量居六大产业第5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5.9%。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9.5亿元,总量居六大产业第6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2.6%。

  农牧业经济 2012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04.9亿元,增长5.8%。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增产28.2亿斤,创历史新高。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1.1亿头只,连续八年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其中,羊存栏8065.4万只,牛存栏1015.8万头。牛羊存栏呈现纯牧区减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增加的趋势。2012年全区肉类、牛奶、鸡蛋产量分别达到253万吨、910.2万吨和54.5万吨。

  国内外贸易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4.55亿元,增长14.9%。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67.9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5%,增长1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6.56亿元,增长16.7%。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情况看,限额以上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完成零售额144.35亿元,增长12.5%;汽车类完成零售额374.25亿元,增长5.8%;通信器材类完成零售额10.2亿元,增长23.2%。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12.5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出口总额39.7亿美元,下降15.3%;进口总额72.86亿美元,增长1.9%。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52.2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6.4%,比上年下降9.7%;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4.6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1%,比上年下降50.9%;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47.2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2%,增长1.4%。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9.43亿美元,增长2.7%。年内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3114家,比上年减少487家。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数39家,比上年减少34家企业。

  居民收入 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50元,比上年增加2742元,增长13.4%。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16873元,增长14.2%;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5220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717元,增长11.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8%。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长14.6%。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459元,增长11.3%;家庭经营性收入4689元,增长11.2%;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463元,增长31.4%。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82元,增长15.9%。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


交通

  铁路 内蒙古境内京通、京包、包兰、集通、临策铁路横贯东西,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纽带。满洲里和二连浩特是两个大型陆运口岸,连接着俄罗斯和蒙古,并可直达欧洲诸国。内蒙古境内国铁铁路网络分别由呼和浩特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管辖。其中,呼和浩特铁路局管内主要有京包、包兰、集二3条国铁干线。2012年,全区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68378.9万吨,其中煤炭完成59811.5万吨。

  公路 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63763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达311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4666公里 ,二级公路达到 14092公里 ,二级以上公路占到总里程的13.4%;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74559公里 ,占到总里程的 45.5%;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苏木)基本通油路,行政村(嘎查)通公路。2012年,全区公路运输完成营业性客运量2.3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64亿人公里;货运量12.53亿吨,货物周转量3299.82亿吨公里。

  民航 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辖区正式运营的运输机场为13个,通用机场1个。此外,阿拉善通勤航空试点、呼伦贝尔拓宽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试点稳步推进,乌兰察布机场已完成选址,扎兰屯机场、霍林郭勒机场正在筹建。2012年乌兰浩特机场新建仪表着陆系统及助航灯光系统工程、二连浩特机场新建导航台工程、鄂尔多斯机场航站区和飞行区扩建工程、通辽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乌兰浩特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正在进行。2012年,内蒙古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12042203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0281吨。



•区情概貌• •自然地理• •历史文化•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社会事业• •内蒙古旅游• •内蒙古人物• •内蒙古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