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分水岭汉语拼音:Fenshuiling;英语:Waterdivide;Drainage Divide),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但也可以是微缓起伏的平原湖泊,甚至有的河流成为两个流域的分水岭,如中国黄河下游(地上河)已成为淮河海河两水系之间的分水岭的组成部分。分水岭的脊线称分水线。它是相邻流域的界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由于流域内的水流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分水线有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之分。

  按形态分为对称和不对称分水岭。对称分水岭的分水线位于分水岭中央,两侧斜坡的坡度、长度一致。不对称分水岭的分水线偏于分水岭的一侧,两侧斜坡不对称。在自然界中,对称分水岭极为罕见,广泛发育的是不对称分水岭。

  分水岭迁移指分水岭由侵蚀后退快的一侧移向侵蚀后退较缓的一侧的现象。多发生在不对称分水岭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侵蚀速度快的一侧河流通过溯源侵蚀或侧向侵蚀率先伸入分水岭,使分水岭不断破坏和降低,同时将分水线移向坡度较缓、河流侵蚀能力较弱的一侧,导致分水岭位置的迁移。

  分水线随时间发生移动的分水岭,称为不稳定分水岭;分水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因河流侵蚀而发生移动的分水岭,称为稳定分水岭。一般地说,不稳定分水岭范围狭窄,且多受切割破坏,河流的溯源侵蚀已达分水线地带。稳定分水岭上则有一定宽度的平缓地面,离分水线处有一个无侵蚀带。无侵蚀带的存在与否,是识别稳定分水岭与不稳定分水岭的重要标志。

  上述分水岭迁移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进行的,又称分水岭缓慢迁移。由于河流袭夺、河床加积或其他非河流因素(如冰川作用、风力作用、地壳运动),在短时间内引起河流改道导致分水岭的迁移,称为分水岭快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