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造社汉语拼音:Chuangzao She;英语:Society of Creation),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1921年7月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组成,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了《创造社丛书》,后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前期的创造社主张尊重天才、为艺术而艺术、注重自我表现,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这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他们的文学主张、创作以及所介绍的外国作品形成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作、郁达夫的小说为其代表。其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打破了封建文学“文以载道”的旧传统,虽也感染有欧洲“世纪末”文学种种现代流派的影响,但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许多人先后参加了革命的实际工作。他们于1924年创刊《洪水》,1926年创办《创造月刊》,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等受“左”倾思潮影响,批评了叶圣陶、郁达夫、鲁迅、郭沫若、张资平五位作家,从而引起了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后期创造社受当时国际国内“左”倾思潮影响,理论倡导和文学活动不免带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偏激情绪。然而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新兴无产阶级文艺方面,以及倡导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当局封闭。随后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进步作家合作,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发展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成果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该社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出版6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