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force),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者称物体所受的外力,后者称物体的内力。外力或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同时改变两者。因此也可认为力是产生物体形变或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研究力在变形和使物体转动的作用时,还要考虑力的作用点;所以称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在了解力的性质时,须注意掌握力和物体间距离的关系、力的数量缓和作用范围,自然界只存在4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万有引力。强力、弱力只在原子核的范围内起作用,宏观物体间只有后两种力。分子力包括内聚力、附着力、粘性力、摩擦力、弹性力等,在本质上都是电磁力,但由于分子间的极化作用,分子力和距离的106次或更多次方成反比,因此稍稍离开,作用力就降为零,被称为近程力,而将万有引力和一般的电磁力称为长程力。力的量纲是mLT-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

  同一物体受几个相交于一点的力(称共点力)作用时,可用矢量合成法则求其合效果,称力的合成。同一个力可对所作用的物体发生不同的作用,例如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既有使物体下滑的作用,又有使物体下陷斜面的作用,即有两个分效果。用矢量分解方法来求力的分效果称力的分解。

 (仂 力) 【异体 古文】

拼音:  部首:  总笔画:2  部外笔画:0  结构:独体字  五笔:LT  倉頡:KS  常用字 

基本释义: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
  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4. 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5. 姓。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王羲之
”字书法
作者:智永

力 lì

  1. <本义> 体力,力气:力尽(力气用尽)丨力竭(力气用尽)丨力大无穷丨身强力壮丨筋疲力尽丨四肢无力。
  2. 力量:力薄(力量薄弱)丨战斗力。
  3. 能力:理解力丨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
  4. 人脑及某些器官的功能:听力丨视力丨说服力丨理解力。
  5. 尽量;使劲:尽力丨竭力丨力求进取丨力争上游丨力挽狂澜。
  6.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摩擦力丨斥力丨引力丨合力丨冲力丨压力丨阻力丨推力丨拉力。
  7. 事物的功能,效能:水力丨电力丨生产力丨控制力。
  8. 物理学名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威力丨权力丨势力。
  9. 汉字部首之一。<注> 《汉字部首表》(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2009年颁布,标准名GF 0011-2009)的201个主部首之一,序号为23。
  10. 姓。

《康熙字典》释义

  【子集下】【力字部】 

  〔古文〕𠠲【唐韻】【集韻】【韻會】𠀤林直切,陵入聲。【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增韻】筋,力氣所任也。【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又勤也。【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註】師古曰:力,勤也。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註】力,猶務也。又【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註】力,苦戰也。又病甚曰力。【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又爲人役者曰力。【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又姓。【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又【韻補】叶力蘖切,苓入聲。【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三】【力部】 编号:9163   力,[林直切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屬皆从力。

百科条目

首字为“力”的词语


首字为“力”的成语

  力薄才疏  力不从心  力不胜任  力不自胜  力殚财竭  力敌万夫  力排众议  力穷势孤  力屈计穷

  力所能及  力透纸背  力挽狂澜  力争上游  力倍功半  力不能支  力不同科  力蹙势穷  力大无穷

  力敌势均  力分势弱  力济九区  力竭声嘶  力尽筋疲  力均势敌  力钧势敌  力困筋乏  力屈道穷

  力屈势穷  力微任重  力小任重  力学笃行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