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回族自治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青海省 > 海东市 > 化隆回族自治县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夏琼寺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旦斗寺—大经堂外景和白塔

  化隆回族自治县汉语拼音:Huàlóng Huízú Zìzhìxiàn;英文:Hualong Hui Autonomous County),中国青海省海东市辖民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理坐标东径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东西长98.5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东与民和县接连;南与循化县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贵德湟中县接壤;北与平安区乐都区毗邻。全县总人口28万人(2010年)。辖6个镇、11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

  化隆自古至明末时期为羌人、鲜卑人、吐谷浑人、吐蕃人、蒙古人聚居。其中藏族是土著居民,多为“逐水草而游牧”,很少经营农、工、商业。明末清初,财政开支其它民族的入境定居,农工商业才逐渐兴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化隆各族人民一直团结和睦、互相学习,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回族为主,汉族藏族撒拉族等多种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数百座藏传佛教寺院和清真寺各具特色。夏琼寺始建于134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少年学经之地,是青海省最古老的四大寺院之一。旦斗寺建于乾德年间,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阿河滩清真寺建于公元1780年,集藏式建筑、汉式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为一体,是清真寺建筑群中极为罕见的建筑工艺。八宝山、马阴山、毛洞山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区;李家峡湖光山色、景色迷人,公伯峡、积石峡石峰突兀,水流湍急;河群峡中丹霞地貌千姿百态,甚为奇观。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境内重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呈现阶梯状,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最低海拔1884米,最高达4484米,一般在2600—2800米之间,自治县首府驻巴燕镇,海拔2873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89天,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89天,境内冬季多风,干旱、冰雹自然灾害频繁。黄河沿县境南缘自西向东流过,流程达168公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籽等。主要矿藏有硅石、岩金、铜、镍等。临(夏)平(安)公路穿境。

  • 邮编:810900 区号:0972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11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雄先藏族乡、初麻乡、查甫藏族乡、塔加藏族乡、金源藏族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以及2个管委会: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县政府驻巴燕镇。

历史

  化隆县自古至明末时期为羌人、鲜卑人、吐谷浑人、吐蕃人、蒙古人聚居。其中藏族是土著居民,他们多为“逐水草而游牧”,很少经营农、工、商业。明末清初,财政开支其它民族的入境定居,农工商业才逐渐兴起。清乾隆九年(1744年),设置巴燕戎格厅,招募回、汉等各处饥民垦荒造田。

  先秦时,化隆县为羌人牧地。西汉时属晋城郡,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汉护羌校尉侯霸在东西邯(今化隆甘都)屯田5部。东汉属西平郡。

  咸康元年(335年),前凉王张骏在今化隆县境内置湟河郡,筑湟河城(今群科镇日兰古城)。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前凉亡,湟河郡地归前秦氏族政权,沿旧制,仍置湟河郡。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吕光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建后凉王国,湟河郡归附后凉。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河西鲜卑秃发乌孤占领青海东部,建南凉王国,仍沿旧制,置湟河郡,郡治黄河城,并在今甘都设邯川护军。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沮渠蒙逊的北凉占领今化隆等地,分原湟河郡东西地区为湟河、湟川两郡。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鲜卑乞伏氏的西秦军队攻陷北凉湟河、湟川两郡,仍置湟河郡,今化隆即属之。

  南北朝时,元嘉六年(429年),北凉再次攻占湟河郡,沿旧制仍置湟河郡。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北凉国亡,北魏占领湟河郡及其以西地区,置洮河郡,改邯川护军为邯川戎,隶鄯善镇(今西宁市)。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置石城县(治今群科古城)。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在邯川戍置广威县。是年鄯善镇废,洮河郡隶鄯州(治今乐都),石城、广威两县均属洮河郡辖地。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因境内有化隆谷,改石城县为化隆县。此为化隆县名之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黄河以南之廓州,改置浇河郡(治今贵德县河阴镇),化隆县属浇河郡辖地,后又划归西平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收复河湟地区。武德二年(619年),改浇河郡为廓州,州治今群科古城。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唐移黄河以南之米川县于今化隆甘都,隶廓州。先天元年(712年),为避李隆基名讳,改化隆县为化成县。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广威县。天宝十三年(754年),改廓州为宁塞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廓州,辖今化隆县等地。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进攻廓州。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攻陷广威、米川,化隆县地归吐蕃鄯州节度使辖。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义潮起义,推翻了吐蕃地方政权,廓州复归于唐。唐末,今化隆地区又归吐蕃地方势力统治。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后,今化隆地区被唃厮啰政权控制近百年。北来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占领河湟地区后,改廓州为宁塞城,属鄯州。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军退出青海东部,鄯州交唃厮啰自保。崇宁三年(1104年),宋军再次进入青海,改宁塞城为廓州。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奔睹(昂)率兵占领廓州。绍兴七年(1137年),西夏占领今化隆等地,仍沿旧制置廓州。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以后,蒙古兵进入青海,今化隆等地属元西宁州辖。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西宁卫(治今西宁市),今化隆地区属西宁卫。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府,化隆地区分别属西宁府西宁、碾伯二县辖。乾隆九年(1744年),置巴燕戎格抚番厅(治今巴燕镇),隶西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为巴戎县,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巴戎县为巴燕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巴燕县为化隆县。

  1949年,全县划分为4个区,辖1个市、25个乡,48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一区辖巴燕市、加合乡、拉干乡、金家庄乡、谢家滩乡、查主乡、科沿沟乡、塔白尔乡;二区辖牙路乎乡、拉木乡、德恒伦乡、阿什努乡;三区辖多巴乡、群科乡、舍仁乡、梅加乡、昂思多乡、德加乡、二塘乡、若力尕乡;四区辖扎巴乡、拉曲乡、黑城乡、查甫乡、支扎乡、下扎巴乡。

  1996年末,全县辖巴燕、群科、甘都3个镇和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13个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共有368个行政村。1999年末,化隆回族自治县面积2740平方千米,人口224584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化隆回族自治县总人口213706人,其中:巴燕镇19383人、群科镇22440人、甘都镇21899人、牙什尕乡8846人、支扎藏族乡2745人、雄先藏族乡6255人、查甫藏族乡6697人、扎巴乡11270人、黑城乡14047人、昂思多乡10616人、德加乡9159人、二塘乡10896人、加合乡14708人、谢家滩乡7324人、德恒隆乡13158人、沙连堡乡6148人、阿什努乡5310人、石大仓乡6678人、初麻乡6325人、金源藏族乡6056人、塔加藏族乡3746人。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乡,设立昂思多镇;撤销扎巴、黑城2乡,其中将黑城乡的12个村(四哈宁、乙沙东、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让、控隆沟、洛乎藏、大拉曲、阿卡拉、窑洞、拉让滩)和扎巴乡合并设立扎巴镇;撤销牙什尕乡,与黑城乡的6个村(上滩、城车、宗尕滩、拉公么、沙拉沟、完干滩)合并设立牙什尕镇;撤销加合乡,并入巴燕镇。2001年末,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1个居委会、368个行政村。

  2005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支扎藏族乡、雄先藏族乡、查甫藏族乡、德加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初么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

  2006年8月,撤销德加乡,并入昂思多镇;撤销支扎藏族乡,并入雄先藏族乡。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11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雄先藏族乡、初麻乡、查甫藏族乡、塔加藏族乡、金源藏族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以及2个管委会: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

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的黄河及沿岸景观,2020年7月10日。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地理

  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理坐标东径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东西长98.5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东与民和县接连;南与循化县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贵德湟中县接壤;北与平安区乐都区毗邻。

  化隆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境内重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呈现阶梯状,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最低海拔1884米,最高达4484米,一般在2600—2800米之间,自治县首府驻巴燕镇,海拔2873米。

气候

  化隆回族自治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89天,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89天,境内冬季多风,干旱、冰雹自然灾害频繁。

水文

  黄河沿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南缘自西向东流过,流程达168公里。黄河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床窄,落差大。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折合411万亩。可利用的土地面积404万亩,占总面积的98.35%;暂未利用的土地高山寒漠土地面积67719亩,占总面积的1.65%。按利用状况,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中草地面积258万亩,占总面积的62.78%,占可利用面积的63.83%农耕地53万亩,占总面积的12.81%,占可利用面积的18.54%,占可利用面积的18.76%其他如道路、居民点、水域18万亩,占总在面积的4.31%,占可利用面积的4.39%。

水资源

  县内水地面流量较为丰富,黄河干流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道窄深,落差集中,建站淹没损失小,是水力资源的富矿带。黄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己建和规划修建的水电站中,县境内有7座,其中大型3座,即李家峡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公伯峡150万千瓦、积石峡100万千瓦;中型4座,曲日麻卡等合计装机容量81.6万千瓦。7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31.6万千瓦。

  全县年平均自产地表水径流量9259.82万立方米,县外人径流量1138.6万立方米(湟中县群加沟客水)。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支扎、雄先、查甫、黑城、昂思多、巴燕、初麻、金源、塔加9条主要沟道,集水面积207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5.86%,自产地表水径流8089.59万立方米,占全县地表水资源的87.36%。按不同保证率分析自产水的径流量为:丰水年10926.59万立方米;平水年8982.02万立方米配套万元交通项目8项偏枯年7778.25万立方米枯水年6289.68万立方米。丰水年径流量是枯水年1.74倍。因县内地形起伏不平,相对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径流变化有很大差异。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因此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呈正比关系。

矿产资源

  县境共有矿(化)点64处,矿种24个,其中包括黑色金属2种,即铁、铬。有色金属6种:铜、钼、钴、铅、锌、镍。贵重金属2种:铂族、金。非金属14种:石英岩、萤石、石墨、石棉、粘土、石灰岩、大理岩、磷、硫、芒硝、石膏、重晶石、云母等。

物产

  家作物 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等。在黄河河谷川水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在线山地区主要种植小麦、豌豆、洋芋、青稞、油菜等;在脑山地区主要种植小麦、洋芋、青稞、油菜。发菜和蕨菜是化隆县的名贵山珍,沙棘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国家保护的一、二类珍稀动物有:马麝、猞猁、藏马鸡、蓝马鸡、金雕等。

  药用植物有231种,其中野生植物200作种,主要分布于县境八宝山、马阴山等。冬虫夏草、青贝母、甘草、羌活、中麻黄、毛尾蒿、车前草、匾蓄、杜鹃、川赤芍、唐古狼毒、党参、柴胡、大黄、苍耳、玉竹等都有较高出产。

文化、旅游

  化隆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地带,又有黄河河谷纵深切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独特性、多样性的特点,以黄河上游湖泊群、高原山川、森林、峡谷景观、独特的丹霞地貌和多彩的民俗风情为主体,以的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和古文化遗址为代表,景观组合性优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自然风光资源:复杂的地质构造、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在县境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其中河群峡丹霞地貌千姿百态,八宝山、马阴山、毛洞山自然风景优美,李家峡湖光山色、景色迷人,公伯峡、积石峡石峰突兀、水流湍急,李家峡、公伯峡等水电站形成了独特的"水电走廊"旅游资源。

  人文古迹资源:县境内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和清真寺,历史悠久,建筑各俱特色。其中夏琼寺始建于134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少年学经之地,是青海省最古老的四大寺院之一。旦斗寺建于宋乾德年间,是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祥地,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阿河滩清真寺建于公元1780年,集藏式建筑、汉式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为一体,是清真寺建筑群中极为罕见的建筑工艺。

  古遗址和文物资源:县境内古代文化遗址分布众多,己登记的文物项目300余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43处、青铜器时期的齐家文化遗址25处、卡约文化172处、古建筑遗址20座、古塔遗址4处、古建筑40座、古建筑遗址15处、晚期遗址及墓葬21处、革命纪念地1处、现代文物1处、古生物化石点2处及一部分传世文物,可供游览、勘察研究。

  民俗风情:县境内居住着回、汉、藏、撒拉等民族,其宗教、经济、文化、体育、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回族"宴席曲"和"筛子舞"、回绣成为回族民俗文化的代表,已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 清真寺
    • 黑城乡城车清真寺 始建于明末、是全县最早建造的清真寺,公元1850年后,经过几次重建和扩建,到1930年,保持有以工代赈五间,木乃一座。
    • 甘都镇阿河滩清真寺 始建于公园1780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大殿一座,面阔三间,有三层木式宣礼阁一座,是全县建造较早,规模较大的清真寺。该寺占地面积1938平方米,集藏式建筑,汉式建筑和伊斯兰艺术于一体,是清真寺建筑群中甚为罕见的建筑之一。
    • 甘都镇唐寺岗清真寺
    • 扎巴清真寺
    • 德恒隆清真寺
    • 群科清真寺
    • 昂思多沙吾昂清真寺
  • 喇嘛寺
    • 夏琼寺 创建于公元1340年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罗藏智华)出家之地,格鲁派的发源地。位于县境西部查甫乡的夏琼山,其地形如大鹏展翅,翘首起飞之状,寺院正建在它的左肋翅上。藏语称鹏鸟之夏琼,故名夏琼寺。寺北倚八宝山,南临黄河,东傍尕吾山,西临多尔福山。寺院东西北三面峰峦叠嶂,铁绳岭纵贯南北。形似骆驼驮运货物蜿蜒南山,南面悬崖百丈,惊险异常,寺院建筑雄伟高大,设有法相、密宗、医学、时论四学院及总领全寺的大经堂,塑有大威德金刚,静猛恪主等佛像。
    • 旦斗寺 约建于九世纪未,是藏传佛教后宏期发祥之地,是青海地区藏传佛教中比较古老的一座佛寺。位于县境东部金源乡。座落在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寺院虽规模不太大,但兴建成在塔尔寺、佑守寺未兴建之前,是青海地区颇负盛名的寺院。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夏琼寺—大经堂

  夏琼寺 亦称“夏群寺”、“夏仲寺”、“沙仲寺”等,藏语称“夏琼贡特钦云丹达吉林”,意为“夏琼大乘功德兴旺洲”。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查甫乡深山中,距省会西宁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文化圣地,为青海省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发祥地,历代三世、七世、十三世达赖捐金数千量修饰了该寺殿堂,是该寺更加金碧辉煌,光彩四溢。该寺第一批经师,先后充当七世达赖、八世达赖、九世班禅和三世章嘉活佛的经师,1788年乾隆皇帝赐名“法静寺”,并敕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乡科巴村旦斗寺

  旦斗寺 亦称“丹笛寺”、“丹斗寺”、“丹豆寺”、“旦兜寺”等,藏语称“丹斗谢吉央贡”。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金源乡南18公里处小积石山中。始建于10世纪中叶,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目前寺院僧人约70名。“旦斗”系藏语“居留”之意,此处以藏传历史掌故命名。寺院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寺周悬崖陡立,石壁高耸,佛殿或建于峭壁之中,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成,别具一格。丹斗寺由阿吉塔修行殿、加吾东智修行殿、索南坚措修行殿、大经堂,堪布活佛殿、阿瓦李加修行殿、加哇索南修行殿、拉隆修行殿、白塔等十多处殿堂组成,这些殿堂有的依自然洞穴内伸外延,居高临下,险绝异常,有的靠巨崖为壁,就悬崖为顶,有的造山平地,独立成体,殿堂内各种金身佛像,华柱帛画交相辉映,庄严肃穆。共约200余间,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该寺的整个建筑至今完好无损,它逃过了1958年和文革的劫难,虽然也曾在1958年和1967年两度关闭,但大部分建筑完好无损。

  马步芳公馆 在化隆县甘都镇牙路乎村,先后分两次建成。1925年,马步芳任团长驻防化隆前城台时,在牙路乎村修建了公馆一座,占地30多亩,以中式前后两院四合院配以角楼建筑为主体,后称东院,1946年在原公馆的基础上,向西扩大80多亩,总占地110多亩,于1948年建成。以高墙围院,形同古堡,新建西式二层蝴蝶楼、鸳鸯楼两幢及平方数排,分为前后两院,其风格古朴、典雅,造型别具特色,室内陈设华丽,庭院内方砖铺地,以卵石拼铺通道,图案生动大方,怡人情趣。西侧为花园,栽有牡丹、芍药、迎春、碧桃等花草。春暖花开之时,群芳争艳,溢香满园,沁人心脾。

风景名胜

  马阴山,古称拔延山,本古羌语,意为莲花山。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北部,为化隆—乐都之界山。乐化公路直达该景区,距省会西宁110公里,属山岳型风景旅游区。古为官府马场,远望县城,似一巨型莲花之心,故名巴燕戎格城(意为莲花城)。

  八宝山 地处化隆县城之西,黄河之滨,临平公路可直达,距省会西宁约90公里,是化隆县较著名的山岳型景观之一。八宝山被尊为黄教圣地塔尔寺的照壁山。

  河群峡 位于化隆县城5公里处,距省会西宁115公里,临平公路直通该峡,是红砂岩构成的丹霞自然风景区。该峡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绝,自化隆县城南行至峡口,有河群水库,蓄水300余万立方米。四周绿树掩映,秀色迷人,为消暑胜地,内有丹霞沙山,经常风化雨蚀蔚为奇观。区内有“红宫”、“秀才看榜”、“双蛇攀山”等景点。

  公伯峡 在化隆县甘都镇黄河出口外,古名古什群峡,后因峡口建有清真拱北一座,遂以名。峡中两山对峙,峥嵘崔巍,河道狭窄,河水急冲而过,飞流如铎,声震山岳。峡口北岸,土地平旷,有废古城一座,乃汉代邯川城遗址,四周为汉五部屯田处之一,今为丰腴良田,花果园林。此峡又为国家级黄河上游规划之第四个梯级电站,该水电装机容量150千瓦,年均发电量51.4亿千瓦时。

  李家峡 位于化隆县李家峡管委西北部,南边同尖扎县隔河相望,是黄河上游第三个梯级电站,现已高峡平湖,风光宜人,是旅游避暑胜地。阿赛公路可直达。距省会西宁120公里,是集生态,旅游,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李家峡北岸生态园占地面积5600余亩,其中核心面积500亩。目前造林2700亩,以经济林、观赏林为主,修建宾馆,娱乐室各一座,农家小院20个,旅游船15只,铺建了宽敞停车厂。该生态园东临“佛教圣地夏琼寺”,南依李家峡水电站,乘船可游览风景优美的“松巴峡”和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园内还有“乌龟山平湖”、“如来佛看景”、“大坝风光”、“昆仑仙菊基地”等诸多景点。

美食

  化隆县川水地区水土肥美,物产丰富,田园瓜果蔬数不胜数,山间山珍野味四季不绝,为民族饮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始资源。民族美食文化内容丰富,饭食习俗方面,既有以面粉为主的家常品种有"疙瘩"、"面琪"、"馓饭"、"搅团"、"吐吐麻什"、"麦仁"、"熬饭"、"锅盔"、"麻花"、 "油香"、"韭合""面片"、"拉面"、"擀面"等美食,又有以牛羊肉为主的手抓羊肉,炖鸡肉美食。还有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炸油香、煮麦仁饭以及各种烩菜等等一系列富有地方气息的风味小吃,非常适合大众口味,尤其是"化隆牛肉拉面"是伊斯兰特有的民族风味,包含伊斯兰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内涵,"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是牛肉拉面的特点。一清是汤要清;二白是面要要白筋,三是辣油红润;四绿是香菜、蒜苗鲜绿。品种共有:大宽、二宽、荞麦楞、二柱、韭叶、二细、毛细(又称一窝丝)等八种。"化隆牛肉拉面"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藏高原牦牛肉、牛油、牛骨熬汤,再配上三十多种天然佐料,食之味美可口,清而不腻。

人物

  • 喇勤贡巴饶赛(869—975),俗名穆苏赛区拔,出生于化隆县东部藏族部落,幼牧羊,信仰苯教。15岁改信佛教。是点燃藏传佛教后宏期火种的大师。
  • 桑哥(?—1291年),藏族,化隆县东部噶玛珞部落人。至元十三年(1276年)西藏部分官员拥兵叛乱,桑哥受命率10万藏兵入藏平叛取胜,稳定了西藏。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擢尚书省平章事,继任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功德司事,进阶金紫光禄大夫。
  • 马龙(?—1792年),化隆县巴燕镇人,回族。其先祖行伍出生,因功受思骑尉。马龙青年时期袭父职入伍,乾隆五十二年曾在青岛击败日寇水盗。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调任四川重庆镇总兵,赴任途中病逝。
  • 马文义(?—1871年),籍贯海东化隆,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教大阿訇,清咸丰十年(1860年)率农民军反清起义。
  • 马禄(1895年—1946年),字福山,化隆人。回族。青年入伍,在马步芳部队服役。1939年升任骑兵二师师长,奉命在铜川一带与八路军对峙。为八路军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还先后接待了朱德、贺龙、林彪等共产党领导人。1940年驻防绥德。毛泽东亲书“抗日英雄”锦旗相赠。
  • 马忠义(1889—1950年),又名马老五,化隆回族,青年时即为著名盗匪。1920年投入马步芳宁海巡防骑兵15营服役。1931年升任骑兵旅二团团长。曾镇压果洛藏族、玉树州藏族,堵击红四方面军,残酷迫害被俘红军。升任副军长,少将高参,省政府军事顾问等。1949年赴陇东阻截解放军,兵败逃回化隆。化隆解放后集众叛乱,组织新编八二军,自任副军长,1月15日被解放军击毙。

图集

大天鹅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的黄河水面上休憩觅食,2022年12月23日。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大天鹅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的黄河水面上休憩觅食,2022年12月23日。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