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徽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大门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校门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楼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拼音:Beijing Waiguoyu Daxue;英语: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FSU),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语言类高等院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创建于1941年,其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创办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已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一人,驻外大使400余人,参赞近1000人,并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概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现设有13个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专用英语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艺术研究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系、体育教研部;65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编辑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中国俄语教学》四种全国核心刊物,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人文研究》、《法语学习》等刊物。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 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菲律宾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马耳他语、孟加拉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祖鲁语、拉丁语、吉尔吉斯语、普什图语、阿姆哈拉语、梵语巴利语等58种外国语课程。

  学校开设专业71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五个学科;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

  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333人,来自44个国家的外籍教师8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4659人,研究生22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17人、硕士研究生1803人),外国留学生1378人。

  学校与世界上72个国家和地区的426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其中包括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外著名院校。学校承办了20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亚、欧、美16个国家,包括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 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孔子汉语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俄罗斯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孔子学院、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孔子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

  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120.5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48.2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173种,中外文数据库49个,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资料的馆藏特色。近年来,随着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法律、外交、经济、新闻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献逐渐形成藏书体系。

  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形成“外、特、精”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成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培养了9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1000多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校史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创办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她是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成立的,从一开始就受到了 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她一直是我国培养外语人才,特别是培养外事翻译的主要基地。目前是 我国目前语种最多的一所外国语大学。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杨尚昆、廖承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对学校的发展极为关心并加以具体指导。

  1980年前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80年后归国家教育部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对传统的外语办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探索,逐步由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的外国语学院向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外国语大学发展。

校史大事年鉴

  • 1941年3月 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队;不久,发展为俄文大队(下属一、二、三队)。
  • 1941年12月 俄文大队转为延安军事学院俄文科。
  • 1942年6月 军事学院俄文科调整为军委俄文学校。
  • 1944年6月 增设英文系,俄文学校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 1945年8月 抗日战争胜利,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批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华北解放区。
  • 1946年1月 到达张家口的部分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内成立外语系。
  • 1946年6月 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的外语干部训练班师生转入华北联合大学,与华北联大的外语系一起成立外国语学院,设英语、俄语两个系。
  • 1946年12月 因战争学校转移至冀中束鹿县路过村。
  • 1948年5月 学校迁至河北省正定县。
  • 1948年6月 以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师生为基础成立外事学校,校址在冀中获鹿县南海山村。
  • 1948年8月 晋察冀的华北联合大学与晋冀鲁豫的北方大学合并,改名华北大学。联大的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的外文班,也合并为华大二部外语系。
  • 1949年1月 北平解放。
  • 1949年2月 外事学校进城。
  • 1949年4月 华北大学二部进城。
  • 1949年6月 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学校改名为外国语学校。
  • 1949年10月 成立北京俄文专修学校。
  • 1950年3月 外国语学校增设德文组和法文组。
  • 1951年2月 外国语学校俄文部并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
  • 1952年3月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内成立留苏预备部。
  • 1953年2月 外国语学校成立西班牙文组,与德法文组合为德西法文系。
  • 1954年8月 外国语学校经高教部呈请国务院批准,改称北京外国语学院。
  • 1955年6月 经高教部呈请国务院批准,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改为北京俄语学院。
  • 1955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并入北京俄语学院。
  • 1956年8月 北京大学波兰语、捷克语班调整到北京俄语学院,成立波捷语系。
  • 1956年9月 根据中罗文化协定,北京外国语学院增设罗马尼亚语专业。
  • 1959年2月 根据中央决定,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设有六个系八个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和一个留苏预备部。
  • 1959年9月 成立附属中学。
  • 1960年9月 留苏预备部撤消,成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 1961年12月 筹建亚非语系。
  • 1962年8月 正式成立亚非语系。外交学院阿拉伯语、日语、印尼语、德语专业分别并入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和德语系。不久,德语系与东欧语系合并。
  • 1963年9月 附属中学扩展成为包括中学部(高中、初中)和小学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附属外国语学校。
  • 1964年9月 学校发展为全国语种最多的高等外语专业学院,设有六个系(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亚非语、东欧语),27个语种[英、俄、德、法、西、瑞典、葡、 意、日、阿(拉泊)、越、老、柬、泰、印尼、马来、缅甸、僧加罗、豪萨、斯瓦希里、波、捷、罗、匈、保、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
  • 1966年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停课,停止招生。
  • 1970年4月 迁校至湖北沙洋,办“五七干校”。
  • 1971年8月 恢复招生。
  • 1971年10月 第一批工农兵学员800人入学。
  • 1972年8月 全校迁回北京。
  • 1976年10月 粉碎“四人帮”。
  • 1977年7月 恢复经过考试的统一招生。
  • 1977年10月 经过考试招收的第一批新生256人入学。
  • 1979年2月 国家把联合国总部要求培训翻译人员的任务交给我院,在英语系下成立“联合国译员训练班”。
  • 1979年8月 建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80年2月 建立“外语教学资料中心”。
  • 1981年2月 原有六个系扩展为九个系,日语、阿拉伯语专业脱离亚非语系,独立建系。一度并入东欧语系的德语专业,又独立建系。
  • 1981年12月 正式建立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
  • 1983年6月 开办夜大学,学制三年,设有英、俄、德、法、西、日、阿(拉伯)等语种。
  • 1983年9月 受中宣部和教育部委托,开办“国际文化交流班”。
  • 1984年3月 成立“外国语言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
  • 1984年9月 建立“土尔其语”专业,至此全院共设有28个语种。
  • 1984年9月 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与直属中国语文教研室合并为汉语部。
  • 1984年9月 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独立建制,改为联合国译员培训部。
  • 1984年9月 成立北京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
  • 1984年10月 开办函授部,计有英、俄、德、法、日、阿(拉伯)等语种
  • 1985年9月 建立“日本学研究中心”和“出国人员培训部”。
  • 1985年10月 由于英语系负担的任务过重,成立英语二系。
  • 1985年 增设对外汉语和图书馆信息管理两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 1994年 经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标识

校训

  201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启用新校训:“兼容并蓄 博学笃行”。此前,北外沿用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2]。

校歌

  北外的校歌是《永远为人民服务》,由校友方堃创作的。

  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我们有马列主义武器,毛泽东思想指导。
  我们勇敢地走向岗位,永远为人民服务。
  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校领导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韩震
    • 党委副书记:彭龙、赵旻
  • 校长:彭龙
    • 副校长:闫国华、袁军、贾德忠、贾文键、孙有中
    • 校长助理:杨建国、蔡剑峰、林卫民、王文斌
  • 党委常委:韩震、彭龙、赵旻、闫国华、袁军、贾德忠、贾文键、孙有中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 常乾坤(1941年月—1941年12月)
  • 卢竞如(1941年12月—1942年5月)
  • 曾涌泉(1942年5月—1945年6月)
  • 杨尚昆(1945年6月—1946年6月)
  • 浦化人(1946年6月—1950年3月)
  • 刘仲容(1950年3月—1959年2月)
  • 师哲(1949年10月—1954年6月)
  • 张锡俦(1954年6月—1966年5月)
  • 廖承志(1973年2月—1980年)
  • 刘柯(1981年2月—1984年4月)
  • 王福祥(1984年4月—1997年2月)
  • 陈乃芳(1997年2月—2005年6月)
  • 郝平(2005年6月—2010年3月)
  • 陈雨露(2010年3月—2012年8月)
  • 韩震(2012年8月—2014年2月)
  • 彭龙(2014年2月—至今)

历任党委书记

  • 孙萍(1981年2月—1984年12月)
  • 李宜今(1984年12月—1992年1月)
  • 曹小先(1992年1月—1996年5月)
  • 陈乃芳(1996年5月—2002年7月)
  • 杨学义(2002年7月—2014年2月)
  • 韩震(2014年2月—至今)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