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邮电大学校徽
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校门(东门)
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校门(西门)
北京邮电大学校训石
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图书馆
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教学楼-主楼
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宿舍楼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现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延庆世纪学院校区,在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分别设有研究院。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近30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进45000名。

  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9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

  学校拥有着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科技新星、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部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外籍教师近百人。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4个,有5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6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学科涵盖了理、工、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学科架构。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2007年以来启动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

  学校建有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代表的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4个、北京实验室1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基础,我校科研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励数十项,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同时,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实施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立了国际学院。近年来,国际学院以其严格的管理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好评。2011年,我校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获正式批复并开始招生。我校与70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签署合作协议约160份,已启动的校际交流项目50余个,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余个国外知名大学。

  建设了“通信与网络核心技术创新引智基地”、“高等智能与网络服务创新引智基地”、“无线网络融合创新引智基地”、“信息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四个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引进了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若列斯.阿尔费罗夫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和科研学者,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国际化研究阵容。积极主办高层次、高规格国际会议,搭建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 校风: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
  • 校训: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
  • 精神: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

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的,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59年和1960年北京电信学院及其附属中技部、邮电科技大学先后并入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北京邮电学院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了校名。

  1998年北京邮电大学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项目院校。

  1999年成为全国开展远程教育试点的四所院校之一。

  2000年全国院校调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管理。

  2004年成为全国56所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2005年,教育部和原信息产业部联合签署协议共建北京邮电大学。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邮电大学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开工建设。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2015年9月,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正式启用。

校领导

  • 党委书记:吴建伟
    • 党委副书记:乔建永、王同奇、曲昭伟
    • 纪委书记:王同奇
    • 党委常委:吴建伟、乔建永、赵纪宁、王同奇、温向明、曲昭伟、李杰、王文博、庄育锋
  • 校长:乔建永
    • 副校长:赵纪宁、温向明、郭军、李杰
    • 校长助理:刘晓平、辛玲玲

教学科研单位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电子工程学院
  • 计算机学院
  • 自动化学院
  • 软件学院
  •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 现代邮政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光电信息学院
  • 理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人文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际学院
  • 网络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民族教育学院
  • 网络技术研究院
  •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
  • (无锡)感知技术与产业研究院
  • 叶培大学院
  • 体育部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