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十二月十五日夜

添加753字节2019年11月28日 (四) 08:07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十二月十五夜》是[[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夜之静,雪之明,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表现出诗人深夜中赏雪景的独特感受。《十二月十五夜》是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一幅了夜深人静,但更鼓声声,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全诗简洁晓畅、清新可喜。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夜之静,雪之明,表现出诗人孑然一人夜中赏雪景的独特感受。  袁枚辞官后侨居江宁。此诗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袁枚61岁时所作。诗人因“右足忽病疮”,曾为“望山无时登”,但始终保持“静处光阴多,闲中著作妙”(《病足》)的自得其乐的心态,这首五绝就是其在这一年最后一个“十五夜”映雪赏月,怀着这种心态所作。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此诗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袁枚61岁时所作。诗人因“右足忽病疮”,曾为“望山无时登”,但始终保持“静处光阴多,闲中著作妙”(《病足》)的自得其乐的心态,这首五绝就是其在这一年最后一个“十五夜”映雪赏月,怀着这种心态所作。   <span style="font-size: 140%; color:green;">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br>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br></span></center>这首诗写作者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夜间的所见所闻。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作者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深人静,更鼓声声,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读后让人仿佛如临其境一般。  这首诗写作者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夜间的所见所闻。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作者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深人静,更鼓声声,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读后让人仿佛如临其境一般。“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以“更鼓”、“人声”的一急一绝,形成对照。更深人静的过程,借助“沉沉”“渐渐”四叠字便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来。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以“更鼓”、“人声”的一急一绝,形成对照。更深人静的过程,借助“沉沉”“渐渐”四叠字便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来。“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写雪映月愈明的景色。灯本以照明,吹灯而窗更明,是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洒满白雪。由于白雪映衬,月光显得分外皎洁。真是天上地下,照耀如同白昼。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写雪映月愈明的景色。灯本以照明,吹灯而窗更明,是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洒满白雪。由于白雪映衬,月光显得分外皎洁。真是天上地下,照耀如同白昼。这首诗描写景物有声有色,动静有致,景象新鲜生动,是富有魅力的佳篇。  这首诗描写景物有声有色,动静有致,景象新鲜生动,是富有魅力的佳篇。<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袁枚]](1716~1797年) ,[[清代]]诗人、散文家,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广收诗弟子。[[嘉庆]]二年(1797年)去世,享年82岁。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10,88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