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北电力大学校徽
华北电力大学校北京昌平校区主楼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大门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昌平校区)
华北电力大学礼堂(昌平校区)
华北电力大学校园风光——罕见的两校公用校门,路的两侧分别是北京农学院和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万人。

  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学校由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同时组建了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换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七大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十大学院,设有57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1%行列;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校具备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7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现有专职教师182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7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4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支团队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高校。学校现有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现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智能电网、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核电技术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24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1项。新世纪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在前列。

  学校与国内外三十余家电力、煤炭、电信、装备制造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共建实验中心、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年均与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签订科技项目760余项,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特殊贡献单位”称号;学校多方位构建校地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渠道,北京、河北、江苏、新疆、广东、内蒙、青海、山东等地方政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围绕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由11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组成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学校与美、英、法、俄、日等120余家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多家国际教育机构实现了相关课程互认,并在美国创办了孔子学院。5个引智基地列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举办“4+0”、“2+2”等多种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与国外高校来华留学生“2+2”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 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
  • 办学理念: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
  • 办学目标: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
  • 办学方针: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
  • 办学特色:大电力 四模块 产科研一体化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

  1969年,学校迁至邯郸,1970年迁至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

  1978年,国务院确定学校为全国重点院校,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保定,分设北京校区。

  2003年3月,华北电力大学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正式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并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七家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

  2005年9月,学校正式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高等学校行列。同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两地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

校领导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周坚
  • 党委常委、校长:杨勇平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华
    • 党委常委、副校长、工会主席:李双辰
    • 党委常委、副校长:郝英杰
    • 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忠权
    • 副校长:王增平
    • 党委副书记:汪庆华
    • 党委副书记:郭孝锋
    • 党委常委、副校长:律方成
    • 党委常委、副校长:檀勤良

理事会

  • 理事长:
    • 刘振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
  • 副理事长:
    • 李庆奎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曹培玺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陈进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赵建国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乔保平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王炳华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杨 昆 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
    • 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理事:
    • 于崇德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吕春泉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人力资源部主任
    • 杨兴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 高树林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 刘峰彪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 郑 峰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 许兴洲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 胡建东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人力资源部主任
    • 张志峰 中电联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
    • 汪庆华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
  • 秘书长:
    • 于崇德 中电联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副秘书长:
    • 张志峰 中电联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
    • 汪庆华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

院系设置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可再生能源学院
  •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国际教育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数理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体育教学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研机构

  •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 现代电力研究院
  • 苏州研究院
  • 环境研究院
  • 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能源发展研究院
  • 工程热物理研究中心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