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京夫子庙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瞻园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于一体,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以十里内秦淮河为轴线,东起东水关公园,西至西水关公园(今水西门)。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是孕育金陵古老文化的摇篮,其内秦淮河全长五公里,史称“十里秦淮”,这里也是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在这“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美称“十里珠帘”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点缀着数不尽的名胜佳景,汇集着说不完的轶闻掌故。她蕴涵着南京城市发展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南京城市最早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南京历史上最热闹的文化、商业中心,代表了南京历史上的繁华。沿岸有世界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瓮城——中华门瓮城;有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在清代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留园及无锡寄畅园并称“江南五大名园”,今“金陵第一园”的瞻园,园内坐落着我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有明代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私家花园——白鹭洲公园;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等著名景点。在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上还有东晋豪门贵族王导谢安故居,明代江南首富沈万三故居,明末清初演绎“桃花扇”的传奇人物李香君的故居,著有《儒林外史》的吴敬梓的故居,秦大士故居,以及乌衣巷、桃叶渡、东水关、西水关、古长干里、凤凰台遗址……这些历史古迹,仿佛镶嵌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的颗颗璀璨的明珠。

景区景点

南京夫子庙—大成殿
  • 夫子庙,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又称文庙。北宋景祐年间在此兴建文宣王庙。南宋初毁于兵火,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府学。元、明、清都是府学所在地。夫子庙以秦淮河为泮池,筑堤环抱,南岸有照壁、月牙池。庙前东西有聚星亭,后有大成殿、尊经阁等建筑。1937年大部分建筑被日军焚毁。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 中华门瓮城,中华门古称聚宝门,为明都城南京的南门,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至明洪武十九年,因形似陶瓮,又称“瓮城”,1931年更名为中华门。蒋介石亲书“中华门”三个字,今天依然可以从城门上看见。整个城堡。城堡南北长129米,东西宽118米,占地16512平方米,城墙最高处达21.45米,全部建筑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作黏合剂,极为坚固。中华门城堡布局严整、构造独特,由三个瓮城组成,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门是双扉包铁门,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在冷兵器时代,假设敌军攻破城门,涌入城内,瓮城一门一闸关闭,就可以将敌军困于“瓮”内,可谓“瓮中捉鳖”。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现已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1988年中华门城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京夫子庙儒学文化中轴线,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景点。整个儒学文化中轴线由文庙、学宫两部分组成。自南向北依次有:大照壁、泮池、天下文枢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南第一学大门、明德堂、钟鼓楼、尊经阁(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卫山、敬一亭等景点。布局左右对称,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它的最大亮点就是庙、市、街、景合一。馆内有具全国之最的孔子青铜像和三十八幅反映孔子圣迹的彩石镶嵌壁画及六朝石刻《孔子问礼图》、四亚圣汉白玉像、名人诗词碑刻等文物。
  • 夫子庙中心广场,占地26300平方米,四周建筑左右对称,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在这里可以看到全国最长的照壁、墨韵四溢的聚星亭、娟秀的棂星门、壮伟的天下文枢坊、庄重的文德桥,以及端庄的魁星亭。
  • 科举博物馆,按照规划,科举博物馆及其配套项目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总占地面积约6.63公顷,总规划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南、以西部分,占地2.7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主要是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建设科举博物馆主体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投资约9.46亿元。二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北、以东部分,占地3.88公顷,主要是修缮飞虹桥,打通江南贡院历史轴线,建设文化旅游配套设施。
  •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坐落在南京中华门外,北邻外秦淮河,南接雨花台,东至1865园区,西至雨花路,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200亩。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瞻园
  • 瞻园,为明中山王徐达府第的西花园,始建于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入清改为布政使衙署,乾隆下江南时,曾驻跸斯园,并取苏轼“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诗句赐名“瞻园”。太平天国时期,瞻园曾为东王府、幼西王府。民国时期,又曾为江苏省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等。瞻园景区由瞻园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两部分组成。瞻园堂宇阔深,园沼秀异,尤以湖石驰名遐迩,其中以宋徽宗“花石纲”夙负盛名,有“金陵第一园”美誉,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等并列“江南五大名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是太平天国资料收藏、文物陈列的中心。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愚园
  • 愚园(胡家花园),清末民初南京最大的私家花园,拥有金陵狮子林之美誉,因园主姓胡,坊间又称胡家花园。历史上,愚园地处南京城西南,东临鸣羊街,后倚花露岗。愚园从2011年5月启动复建。在复建过程中,秉承全面性保护、原真性保护的理念,以建筑学家童寯教授所著《江南园林志》中《愚园》手绘图为蓝本,保持院内原有的结构布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园内花墙、假山等处严格按照历史照片重建,全力还原愚园历史风貌。复建后的愚园,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90平方米,其中文物修缮(铭泽堂及容安小舍)约1266平方米;园林景观约2.4万平方米,愚湖面积约6000平方米。根据现状遗存情况及历史信息分析,恢复愚园三十二景。愚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胜。
  • 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之一。始建于南宋,起初为县学、府学考试场所。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此。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里留作乡试考场。后经不断扩建,至清光绪年间已形成一座考生号舍达20644间的中国最大考场。仅清一代,通过江南乡试后考中状元者达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方苞、袁枚、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名人均与江南贡院有着直接联系。目前,江南贡院主要陈列、展示科举文物史料及研究中国科举制度。馆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二十三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贡院碑刻》等一批珍贵历史文物,浓缩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精华。这里还定期举行“状元巡游”,“跳龙门、拜魁星”,“模拟乡试”,古装摄影等活动。
  • 白鹭洲公园,是秦淮风光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总面积229.41亩,湖水面积57.35亩。历史上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又称徐中山园、东园、太傅园。由于其独具野趣的佳丽景色,一直是许多著名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地。民国时期正式辟为白鹭洲公园。白鹭洲公园以山、水、城、林自成一体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为依托,集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为一体,体现了生态、人文、历史文化的和谐。其十大景点中尤以“春水垂杨”、“辛夷挺秀”、“红杏试雨”、“夭桃吐艳”合称“鹭洲春日四景”最为著名。水街七雅是体现历史文化韵味的核心景区,以“传统七雅--琴棋书画歌舞茶”为特色,融合传统歌舞观演、书画展览、特色餐饮品尝、民间技艺展示等多种旅游功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处精心品味的文化休闲场所。公园与繁华喧嚣的夫子庙相距甚近,却有清旷疏朗之境,不啻为一世外桃源。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乌衣巷
  • 乌衣巷、乌衣井,南京城里地下水是极为丰富的。随处往地下挖掘数尺,便可有地下水冒出。从古至今,坐落在南京的古井非常多,几乎每个景区都会有一口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还在使用的古井并不多。有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虽经历风雨,但依然还在使用着。乌衣巷是一处非常知名的景点,此地曾是东晋时期王导、谢安的居所。在这个不大的小巷子里,有一口古井,名叫乌衣井,相传是在东吴的时候就挖掘了,供这里的驻军饮水使用。井栏处十二道绳痕展示着它所经历的千年沧桑。
  • 王导谢安纪念馆,坐落在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南岸乌衣巷内,是一座展示六朝文化艺术及王、谢两大家族家世的专题性陈列馆。馆内有来燕堂、鉴晋楼等建筑,陈列了珍贵的六朝时期文物。这里曾是东吴都城建邺禁军的营房所在地,因当时士兵身着黑色服装,故以“乌衣”为巷名,至今巷内还遗有“乌衣井”一眼。东晋时期,乌衣巷是朝廷达官贵人的居住区。巷内华宅高第,鳞次栉比。六朝时期的世家大族王谢家族的代表人物王导、谢安即居住于此。唐代刘禹锡曾到此寻访,写下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名篇。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香君故居
  • 香君故居,坐落在夫子庙来燕桥南端,美丽的秦淮河畔,为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故居。李香君虽为青楼女子,但她深明大义,善辨忠奸,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受到后人的敬仰。清代著名的戏剧家孔尚任以她和复社文人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出《桃花扇》这部不朽之作。李香君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河厅河房建筑,三进两院,院内丹桂、藤萝、蕉影婆娑,与玲珑的太湖石相映成趣,古风盎然。该景点由“秦淮八艳”史料陈列馆和李香君故居展室等组成。内有“秦淮八艳”柳如是、马湘兰、陈圆圆、李香君、卞玉京、顾横波、寇白门、董小宛的生平展出。故居展室包括香君的卧室、书房、客厅和琴房。
  • 秦大士故居,又名秦状元府,为“秦淮民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京市长乐路57、59号,为清朝第43位状元秦大士的故宅。 秦大士(1715-1777),字鲁一,又字鉴泉,号涧泉,又号秋田老人,江宁人,乾隆17年(1752)状元,官至侍读学士。他曾任福建乡试主考官,乾隆二十八年告老还乡,买下明代大学士何如宠的住宅,即今秦大士故居所在。秦大士故居现在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吴敬梓故居,敬梓(1701—1754)在雍正十一年(1733)春天,移家南京,“偶然买宅秦淮岸,殊觉胜于乡里”,他定居“秦淮水亭”,自称“秦淮寓客”。吴敬梓在宅内布置书斋“文木山房”,并常留友朋在此饮酒。吴敬梓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并且认为自己的文木乃可用之木,并非朽木不可雕。吴敬梓的好友著名文人金兆燕戏谑他是“生平爱秦淮,吟魂应恋兹”。在秦淮水亭,吴敬梓先后居住了19年之久。他在这里完成了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内秦淮河边东关头的吴敬梓纪念馆现已落成开放。这座吴敬梓故居,最为接近历史上吴敬梓住宅“秦淮水亭”的位置,占地约八百平米,坐北朝南。院内有竹林,曲径东北角立文木亭,参天古树与花墙竹篱错落成趣。馆内首次还原了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并再现《儒林外史》中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 一院两馆
    • 金陵美术馆,位于秦淮区剪子巷50号,是南京市第一座集展示、收藏、研究于一体的市级美术馆,隶属南京市文广新局,是南京市政府为推进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迎接2014年青奥会而投资新建的市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 南京书画院,位于秦淮区剪子巷50号,占地5700平方米。馆内荟萃了一批经过高等美术教育和名师指导培养起来的中青年书画精英,逐渐形成以中青年为骨干,特聘画家与在职专职画家相补、风格各异、生机勃勃的艺术创作队伍。书画院长年展示优秀中青年当代画家作品,举办各主题画展,并有数百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及博物馆收藏。
    • 老城南记忆馆,位于秦淮区剪子巷50号一楼。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东水关
  • 东水关,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通济门外,龙蟠中路西侧,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一个水关,初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它辟建为通济水关。水关为砖石结构,共有三层,每层有11券,共33券,券又被称为“偃月洞”,第一层由于当时战乱而毁坏,现存中层和下层,在古代,上面二层是为了安置守城的将士和储藏物资的,最下面的一层是为了调节内秦淮河水位和防洪的,中间的铁栅栏是为了防止敌军从水路偷袭的,因此这里是通水而不通航的。东水关将水关建筑与城墙建筑融为一体,在全国建筑史上鲜为一见,堪称一绝。2001年东水关遗址公园建成,它由水闸、桥道、藏兵洞、城墙四部分组成,形成了一副由秦淮石舫、石船流芳、临水平台、石桥夕照、船闸遗址等组成的美丽画卷。现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 桃叶渡,是南京古代著名的乘船送别渡口,在青溪与秦淮河交汇之处,“桃渡临流”早在清代就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相传桃叶渡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在此迎接其爱妾桃叶而得名。古代秦淮河水面比较宽阔,遇有风浪常会翻船,王献之为安慰其爱妾桃叶便送给她一首《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唱会这首歌之后,每次渡河心中都不再害怕,为答谢王献之的一片深情也回赠一首诗:“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现,感郎独采我。”此后,桃叶渡便成为南京人心目中的爱情渡口。如今,这里建成桃叶渡街区,北岸现已建成开放的永熙茶楼、桃叶渡微停吧、桃叶渡客栈、贡茶院等多个项目,南岸引进青果、雕刻时光等优质品牌。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文德桥
  • 文德桥,“文德桥”的“文德”二字取自儒家思想“文章道德天下第一”。由于这座桥正处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所以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皓月当空,水中月亮正好被这座桥分为东西两边各一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又称为“文德桥半边月”。这一自然奇景每年吸引无数的游人竞相观赏。
  • 武定桥,初建于明代,因对这明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后门,称为“武宁桥”,后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意改称“武定桥”。现在的武定桥是一座新旧结合的桥,中间为老桥,两侧的新桥修建于2001年。
  • 朱雀桥,始建于六朝时期,初为秦淮河上最大的一座浮桥。桥名取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诗句,名声大噪。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古代四灵,代表着四个方位。朱雀是南方的方位神,朱雀桥正好在南京正南方,是六朝时期秦淮河上最繁华的一座桥。
  • 平江桥,此桥连通了平江府路,明代永乐年间平江伯陈暄的私宅地就在桥边,故将其命名为“平江桥”。平江桥不对普通老百姓开放,只对每三年来此赶考的考生们开放,以示国家对人才的尊重。考生们就是在这座桥上被搜身,以防夹带,搜查非常严格,只许带文房四宝和必要的干粮。左右两侧的桥墩上,有四幅浮雕,他们分别是:拜师图,求学图,访友图以及赶考图,再现了当年学子们的拜师,求学,访友,赶考的生活场景。
  • 文源桥,初建时称“黄公桥”,为纪念明洪武二十四年状元黄观而建。明初安徽贵池人黄观原住东石坝街。其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第一,称“三元及第”。燕王朱棣大肆杀戮,黄观力主反对,他的夫人被俘后逃脱,在淮清桥跳秦淮河自尽。黄观闻讯,在贵池面向金陵投河而死,后人为了纪念黄观,便在他曾居住之处建黄公祠,又在此处建木桥,名叫黄公桥。1997年,更名为“文源桥”与“文德桥”相呼应,寓意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