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6月26日 (三) 13:06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佛山市南海区:黄飞鸿狮艺武术表演

  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部,接壤广州,与香港仅2 个多小时车程。

  南海历史悠久,自秦朝设南海郡以来,已经拥有两千多年辉煌的历史。


行政区划

  南海区辖2个街道(桂城、罗村)、6个镇(里水、九江、丹灶、大沥、狮山、西樵)。

  桂城街道办事处(440605011) 辖13个社区居委会(桂一、桂二、桂三、叠二、花苑、育才、桂雅、桂园、南桂、大圩、江滨、大德、东平)、22个村委会(东约、南约、西约、北约、东二、石肯、叠南、叠北、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平胜、夏东、夏南一村、夏南二村、夏西、夏北、中区、东区、北区、林岳)。

  罗村街道办事处(440605012) 辖4个居委会(罗湖、罗湖南、罗湖北、乐安)、10个村委会(联星、联和、街边、沙坑、罗村、朗沙、芦塘、上柏、下柏、务庄);沙堤机场。

  九江镇(440605121) 辖5个社区居委会(江滨、太平、儒林、沙口、万安)、23个村委会(新龙、沙咀、敦根、梅圳、下北、上西、下西、海寿、南方、上东、下东、大谷、河清、烟南、璜矶、镇南、石江、西桥、水南、朗星、北村、南金、英明);物流产业园(九江片A区、九江片B区、九江片C区、沙头片A区、沙头片B区)。

  西樵镇(440605122) 辖5个社区居委会(东碧、北太、中西、太平、民乐)、27个村委会(岭西、西樵、崇南、爱国、简村、儒溪、民乐、百东、百西、上金瓯、华夏、大岸、崇北、联新、河岗、太平、新河、平沙、海舟、新田、稔岗、山根、朝山、七星、大同、显岗、西岸);西樵科技工业园。

  丹灶镇(440605123) 辖2个居委会(丹灶、横江)、2个社区居委会(金宁、罗行)、27个村委会(新农、荷村、石联、大涡、劳边、沙滘、下沙滘、建设、东升、丹灶、良登、塱心、银河、西城、仙岗、南沙、联沙、东联、西联、上安、新安、高海、罗行、下滘、中安、西岸、下安);华南环保产业园、五金产业基地。

  狮山镇(440605124) 辖6个社区居委会(狮城、永安、长安、塘中、驿园、凤源)、1个居委会(城北)、49个村委会(唐边、黄洞、狮中、狮北、罗洞、塱下、华涌、大涡塘、穆院、塘头、白沙桥、招大、狮西、狮岭、狮南、莲子塘、小塘、洞边、莲塘、新境、五星、江湄、官窑、七甫、群岗、象岭、南浦、石澎、黎岗、永安、吴屋、永和、大榄、刘边、红星、汀圃、沙头、新和、凤岗、显纲、山南、联表、石碣、塘联、万石、显子岗、龙头、沙水、石泉);南国桃园、松夏工业园。

  大沥镇(440605125) 辖12个社区居委会(沥苑、沥南、沥雄、沥兴、直街、六村、华夏、岐阳、岐城、嘉怡、洞庭、江北)、32个村委会(沥中、沥东、沥西、沥北、联滘、凤池、雅瑶、大镇、谢边、钟边、太平、曹边、水头、奇槎、兴贤、高边、谭边、颜峰、横岗、盐步、河东、河西、横江、联安、东秀、平地、黄岐、六联、渔业、泌冲、沙溪、白沙);长虹岭工业园。

  里水镇(440605126) 辖2个社区居委会(新兴、金和)、34个村委会(草场、洲村、流潮、胜利、河村、邓岗、里水、新联、得胜、宏岗、赤山、麻奢、布新、岗联、大石、北沙、甘蕉、大冲、沙涌、大步、瑶头、鹤峰、和顺、共同、白岗、文教、贤僚、鲁岗、汤村、小布、金利、建星、逢涌、石塘);和桂工业园。


历史沿革

  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南海境内的西樵山一带已经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州市),下辖番禺、龙川、博罗、揭阳、四会五个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原南海郡治所在地番禺县改置南海县,南海县政区建置自此始。南海自建县至清末一直隶属广州(隋、唐、宋为广州或南海郡,元为广州路,明清为广州府),县治也一直设于广州城。境域亦有多次变动。唐长安三年(703年)分地复置番禺县。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撤销南海县,分置常康、咸宁二县和永丰、重合二场。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常康、咸宁二县和永丰、重合二场,复置南海县,同时将番禺、四会二县并入;开宝六年(973年)复分置四会县;皇祐三年(1051年)复分置番禺县。明景泰三年(1452年),分地置顺德县;嘉靖五年(1526年)分地置三水县;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分地置花县。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南海县直隶广东省;三年,省、县间增设道级建置,南海县属粤海道;九年,广州市区划定,南海县城划入广州市区;十四年废道,南海县直隶广东省;十七年,省分区设善后管理委员会分管各县,南海县属西区善后管理委员会;二十一年,撤销善后管理委员会,设绥靖公署,南海县属中区绥靖公署;二十五年,改绥靖公署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海县属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期间一度改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直隶于省,省设置派出机关管理,1950年1月至1952年11月为珠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至1956年2月为粤中行政公署,1956年3月至1958年11月为佛山专员公署,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为广州专员公署,1959年1月至1967年3月为佛山专员公署,1967年3月至1968年3月为佛山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至1979年3月为佛山专区(1970年10月改为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至1983年6月为佛山地区行政公署;1951年1月佛山镇分出设佛山市;1983年6月,省实行市管县制,南海县隶属佛山市;1992年9月23日,南海撤县设市,由佛山市代管。2002年12月8日,撤销县级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以原县级南海市的行政区域(不含南庄镇)为南海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桂城街道。


经济

产业分布

A 汽车及配件产业 主要分布:狮山、里水、丹灶。 著名企业:福田汽车、福迪汽车、本田汽车零部件、丰田纺织、爱信精机、神户制钢、豹王滤芯、中南铝合金轮毂。

B 家电产业 主要分布:狮山、里水。 著名企业:奇美、TCL、东芝、志高空调、伊立浦电器。

C 铝材业 主要分布:大沥。 著名企业:坚美、亚洲、凤铝、中南、银一百、广亚铝材。

D 五金业 主要分布:丹灶。 著名企业:雅洁五金、阳晨厨具、南洋电机电器。

E 纺织业 主要分布:西樵、里水、大沥。 著名企业:黛富妮床上用品、奥丽侬内衣、美思内衣、合兴袜业、金利达牛仔布。

F 陶瓷业 主要分布:西樵、狮山。 著名企业:蒙娜丽莎、美顺陶瓷、利华陶瓷、樵东陶瓷、嘉俊陶瓷。

G 房地产业 主要分布:全区。 著名企业:中海、祈福集团、天安、万科、雅居乐、三盛、碧桂园。

H 商贸业 主要分布:桂城、大沥、罗村、西樵。 著名企业:南海广场、嘉洲广场、城市广场、南国小商品市场、粤丰汽配市场、西樵轻纺城。

I 物流业 主要分布:桂城、大沥、九江。 著名企业:百佳珠三角城市配送中心、三山国际货柜码头、南丰货运。

J 旅游业 主要分布:西樵、狮山、丹灶。 著名企业:西樵山旅游度假区、西岸旅游度假区、仙湖旅游度假区、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


地方特产

  • 西樵大饼 最早出品是官山圩的天园饼家,曾畅销省港各地。其特点是松软、香甜,入口松化。这是用西樵山清泉才能制成此饼,其它地方仿制,不及此味,所以被称为西樵大饼西樵山的大饼,已有300年历史,远近驰名。西樵大饼名不虚传,外型圆大,大者有2市斤,一般也重半斤,也一两左右的小饼。它颜色白中微黄,不起焦,入口松软,清香甜滑,食后不觉干燥,可与鸡蛋糕比美。制作过程是,选上等白面粉,白糖、猪油、鸡蛋,配以山上甘泉水,以发酵,作成饼性,在炉中烘制而成。又因饼子形如满月寓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礼品送人。
  • 谭边大顶苦瓜 是广东省特色蔬菜地方品种,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谭边村已有6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品种在珠三角地区远近闻名,因其肉厚瓤少、瓜型美观,有四大优点1.味甘,不苦不涩;2.无渣3.兼容多种做法,炖、炒、炸、蒸、煮等,例如,苦瓜豆腐汤、苦瓜元茜汤、冰镇苦瓜青、瑶柱苦瓜羹、苦瓜拌海蜇、冰冻苦瓜排、酥炸苦瓜汁、鲜榨苦瓜汁等等;4.疗效好,清热解毒,对喉咙痛有特效、护肝、抗癌防癌。
  • 盐步秋茄 呈瘦长状,不似我们平时见到的茄瓜一样肥大,茄身碧绿通透,像一根纤细修长的手指,瓜尾还向上翘,故又有“观音手指”之称。盐步秋茄历史悠久、远负盛名。据传,仅在盐步河西永平村一块两亩大小,叫做“黄皮园”的农地所产为之佳品。最佳的秋茄食用时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中旬和十月,在潮汕一带,则流传着“留命食秋茄”的名言。茄子营养丰富,是亦蔬亦药的时令菜肴,茄子能使毛细血管韧性增强,维持血管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茄子中还含有龙葵碱,具有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吃茄子对身体甚有裨益。
  • 九江鱼宴 说起九江的十大鱼宴,其中还有段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海水网密布,九江西樵一带桑基鱼业发达,盛产各种淡水鱼。1962年,为了请罗家宝等粤剧名伶来当地演出,好客的九江人精心泡制了十大鱼宴招待,得到了客人们的交口称赞。后来,有心要挖掘这款传统美食的九江美食家,请来当时了解十大鱼宴制作过程的八十多岁的老师傅作指导,终于创出90年代的全鱼宴,一直流传至今并不断创新。最初,全鱼宴以四大家鱼(大头鱼、鳊鱼、鲮鱼、鲩鱼)为原材料,随着渔业的发展,桂花鱼、加州鲈、福寿鱼、蔬鲈、仙骨鱼等高值鱼都可以做原料,现在鱼宴菜式已经花样百出,演绎出70多种。在去往九江的路上,郭大师给我们介绍了九江传统鱼宴特点乃“一鱼十吃”,一条鱼由头到尾,甚骨头都可以制成佳肴供客人品尝。
  • 九江煎堆 与龙江煎堆一起一直是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广州和珠三角,名声比盲公饼还要响。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多方面已有所改良,但也逐渐远离人们的注视。
  • 九江双蒸酒 香港的广告唱到街知巷闻,是洒类中的万宝路。
  • 南海麻奢猪肉 用干迫烹制,加以特殊的酱料调配,突出猪肉的香味。在局部范围知名度甚高,有广州及港澳食客专门驱车前往品尝,开有专门小店10来间,生意火红。
  • 平洲金丝柚 因产量低,一种相信已被人遗忘的特产,果仅拳头大小,皮薄、无渣、无核、汁多、肉爽、酸甜适中。
  • 平洲石硖龙眼 有一年一外地果贩到平洲石硖村卖正宗石硖龙眼,被当地人带到老果树下,说得此人无地自容,现在不少打正宗石硖龙眼的,但真正嫡传子孙不足2000斤。
  • 官窑石碣西瓜 在佛山相信甚少人知,但老广州人却家喻户晓。以前,在广州骑着大书架红棉牌单车,两边挂个大箩卖西瓜的,十之八九就是石碣西瓜,它是西瓜精品的代名词。石碣村就在南国桃园一带,种西瓜已有几百年历史,是合水西瓜的太公辈。
  • 官窑马蹄 以果大、多汁、清甜、无渣而闻名,与桂林马蹄并称双雄,年出口量位居榜首。
  • 南海刺绣(粤绣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粤绣的记载唐朝已有了。据苏鄂《杜阳杂编》载:永贞元年(805年),南海贡奇女子卢眉娘,其"工巧无比",能在长仅1尺的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于毛发,唐顺宗大叹其工。据闻旧时南海人嫁女,是以剌绣的优劣来确定礼金多少的,相信现在给一千万礼金也没几人绣得出好的剌绣来。
  • 南海沙溪马蹄粉 与广州泮塘所产有过之而无不及,传说有一年广州泮塘马蹄失收,无法完成商家的订单,无奈之下收购沙溪所产代之,怎知商人反应奇好。但终究广州的名气大,还是把沙溪马蹄粉压在下面,现在沙溪马蹄粉OEM广州泮塘马蹄粉,撑起了90%的江山。
  • 南海藤织品 南海藤织品已有100多年历史,除销港、澳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相关制品人民大会堂的广东厅直到上次装修才辙下,而现在海南厅、香港厅还在用其作装饰。以前福建厅也用作装饰,不少领导人都曾用作接见外国贵宾,曾获外国通讯社称为“最中国”的。可惜现在多数人都梦诗(思)想云,这一特产已日渐式微。
  • 南海里水冬瓜 粤菜材料介绍的产品,作为特定地产的只有21个,南海里水冬瓜是其中之一,最能体现其优于其它同类品种的,就是用作冬瓜盅时久炖而不塌。沸煮而汤不浊,低价值的产品高登大雅之堂,当显其“修为”不浅。其实真正的里水冬瓜,仅产于现至高空调的所在地甘焦一带,据闻该地蒲姓村民是元朝皇族后人,被朱元璋驱赶潜逃至此,走前错把优良的冬瓜种子误当神药携上,才得以于此落地生根。
  • 西樵山四方竹 西樵山的八绝之一。如果把它栽种上盆,带入家庭,当会有所作为,不然早晚会被高楼压在底下。
  • 和顺榄 在高档的零食店,化皮榄一直充当“生”、“旦”的角色,要知道这化皮榄就是由和顺榄而来。曾祖母在世时常有提及,相信百年以上历史吧。
  • 和顺虾 仅在金山寺前后二公里的河段才有,因虾脚及虾壳边缘呈黄色,被形容为金边虾,在当地甚至传说多多,披上一层传奇的色彩。但此虾确实肉质特爽、特鲜,虾壳特薄。广州清平市场打此招牌的,价格比其它高20%以上。

旅游

  南海区正积极打造三张区域名片,一是在南海东部区域,包括桂城、大沥和里水三镇,利用广佛同城机遇,打造“潮涌灯湖”广佛都市文化高地;二是在西部区域,包括九江镇、西樵镇和丹灶镇(共415平方公里)打造“文翰樵山”岭南旅游文化高地;三是在南海中部,包括狮山和罗村两镇,打造“动感狮城”现代产业文化高地,通过旅游与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发掘南海文化内涵推动旅游新一轮发展,建设“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幸福优美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市、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

  南海西部汇聚了南海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历史沉淀。拥有西樵山、西岸旅游产业园、南海博物馆、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等具有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优质资源,也有以西樵山观音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一定宗师黄飞鸿为代表的武术文化、时代新宠的仙湖养生园的养生文化、古朴的西樵松塘古村、九江吴家大院的古村落文化等。

  南海中部旅游资源以桂城千灯湖、平洲玉器街为核心,以节庆、文化活动为依托,打造休闲时尚旅游大区域。2015年平洲玉器街将建设成全国知名玉文化特色产业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信山语湖旅游渡假区、万顷洋农业生态示范区等将建设成为都市生态休闲区。

  该片区集中了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等景区,旅游度假配套完善,酒店以度假型、会议型酒店为主,多个高标准高尔夫球场,拥有“都市中的世外桃源”的美誉。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坐落于南海区西南部,与罗浮山(博罗、增城、龙门)、鼎湖山(肇庆)、丹霞山(仁化)齐名,并称南粤四大名山,面积20平方千米,共有72座山峰,山峰高度多在海拔300米以下,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4500万年前,珠江三角洲还是一片古海湾,一次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岩浆冷却凝结后,形成一个锥状的山体,后来又发生了几次岩浆喷发,在大锥体上出现了许多叠着的小锥体,形成了峰峦簇拥、状若莲花的西樵山。

  西樵山本来的名字叫锦石山,那是因为山上的峰石灿烂如锦而得名。樵,是砍柴的意思。古时候,广州人到东面的罗浮山砍柴,称罗浮山“东樵”;往西面的锦石山去砍柴,就把锦石山叫做“西樵”了。此外,西樵山还有几个别名,如“茶山”、“三教名山”、“理学名山”、“会唱歌的山”等等。

  西樵山旅游区包括:白云洞、九龙岩、石燕岩、碧玉洞、天湖、翠岩、云海莲台、黄大仙圣境园、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等九个景区。

白云洞景区

  白云洞,位于西樵山西北麓,是西樵“三十六洞”之首,有西樵山风景总汇之誉。白云洞之洞,其实是由长庚、白云、华盖三座山峰环抱而成的一个深谷。峭壁如削,泉瀑流淌,静谧深幽,妙趣天成。明朝嘉靖年间,西樵学子何亮,在此筑台营室,养性读书,自号“白云先生”,洞便由此得名。白云洞景区历史上曾有“三洞”、“二十四景”之说。

  僧道守云门 白云洞景区的大门两侧,有双峰对峙如门。左为天镇峰,有巨石似一位道士;右为吉水峰,有巨石如一个和尚。因此,白云洞这一道景观被叫做“僧道守云门”。

  云涌奎光 进入白云洞大门不远,有一座塔楼耸立道路中央,白云缭绕,翠色围拥,山光远涵,一派端庄肃穆气势,这就是白云洞标志建筑奎光楼。楼高15米,方形三层,四脊攒尖顶,飞檐翘角成凤尾状;二三两层,每面均设圆形花窗,中祀魁星;一层辟通道门,正面门额题写“万里云衢”,背面门额则是“凤翔千仞”四字。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建。这是封建科举时代,学子们为祈求文运亨通、赴考高中而建。

  古刹梵音 白云洞口右侧,有一座巍峨庙宇,枕山面湖,前有平台,院分三进,这就是白云古寺。该寺始建于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初名宝震庵。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改名宝震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建,改名白云宝震寺。清光绪二年(1876年)再次重建,改名白云古寺。寺奉如来佛。寺庙有门联曰:“曲水长流,跨鹤旧寻三洞古;白云犹在,与梅同住一山幽。”状物写景,意味隽永。

  字庙仰宗 字庙即字祖庙,又名仓颉庙,位于白云古寺左侧。祀奉汉字的始创者仓颉。此类庙宇并不多见。此庙原为云溪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后改名仓颉庙。庙共两进,中心部位建方亭一座,供祀仓颉塑像,左右有廊,庙内多楹联,书体多样,书法上乘,书香流溢,光彩照人。

  枫林白塔 位于白云洞接龙湖旁边巨石上。此塔名为白玉玲珑塔,又有瑞塔、飞来塔之称。清康熙年间,建于麻奢象林寺,寺毁后,于1976年移建于此处。塔为7层、6面体,通高7.5米;塔身全用白玉石雕凿而成,每层面开设一个拱门,镌刻有羊、龙以及花卉等纹饰,造型精巧,通体白色,愈显玲珑。据传,当年住持僧在参和尚从金轮峰奉迎回来佛祖舍利子,需用纯洁的白玉石造七级浮屠安放。他相中了肇庆七星岩水月宫峰巅的白玉石,于是雇工准备开凿。但此峰高不可攀,难以开凿。这天夜里,忽然雷雨大作,峰上有九块巨石崩塌而下。在参和尚惊喜万分,忙命石匠连夜挑灯雕凿,四更时分石塔雕成,用船运抵麻奢时,天还没亮。次日清早,寺僧开门,但见一座七层、连基座与塔尖共为九级、全靠切榫连结的白玉塔耸立寺前,惊奇不已,全寺轰动。在参和尚却故作神奇地说道:“阿弥陀佛,塔是从天上飞来的!”

  佛光四面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原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有四面、八耳、八手。一手持令旗,一手持经籍,一手持法螺,一手持明轮,一手持权杖,一手持水壶。传说,大梵天王是从植物长出的金蛋里破壳而出,故有“金胎”之说。这座四面佛像,是泰国友人赠送的。

  书院留香 三湖书院,位于白玉塔后上方。原建于白云洞鉴湖旁,1987年按原格局迁建于此处。书院为两进院落,正门外有宽敞的花岗石板铺地的平台,围以护栏。大门匾额,为民族英雄林则徐所题署,笔力刚健,意蕴深远。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西樵金瓯堡名士岑怀瑾等创建,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为当时文人学子藏书潜修、读书谈艺之所。清光绪五年(1879年),时年22岁的康有为曾读书于此,潜心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现在院内陈列有康有为的有关史料及一些古籍藏书。

  飞流千尺 位于白云洞中,又名大云泉、云瀑,为西樵山四大瀑布之一。瀑从山上西天湖流下,经白水坑,穿林过坳,成三叠瀑。上为龙涎瀑,瀑短而小,逶迤如“之”字;中叫云外瀑,长而直,从峭崖射出,状如银柱,下注湫潭;下截破岸急泻,似琼浆倒灌,一落千丈。故此,前人把此瀑布名为“飞流千尺”。此瀑布,有三个不同的观赏点。一是在洗心石上仰头观瀑。水花飞溅,湿面沾衣,令人目迷神醉,前人有“借得飞流千尺瀑,洗去胸臆十斛尘”诗句。一是在阁里凭窗观瀑。瀑声洗耳,景况清绝,“坐看飞瀑流千尺”,即是前人对这一情景的描述。一是在华盖峰上观瀑。位置高远,半鬟翠峰,一流飞瀑,一览无余,全然在目。相传,康有为在此游学时,曾盘坐洗心石上,以棉团塞耳,潜心苦读。

  仙馆夕照 云泉仙馆,位于白云洞中部、鉴湖上,踞谷地尽头,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道观。此处,原为蕴玉山房故址。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南海石岗李蔼廷改名攻玉楼,是明末清初学子读书吟咏的地方。楼外古木阴森,夏秋蝉鸣盈耳,“攻玉听蝉”成为白云洞一景。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改建后名为云泉仙馆,因左右有大、小云泉,故得此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曾有重建。馆内是两进庭院,有石桥通大殿,殿内供奉吕洞宾;石桥旁为“放生池”,大殿右侧为“墨庄”和“祖堂”,后有“帝亲殿”。馆门匾额“云泉仙馆”四个大字,为钦差大臣、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宗室耆英书,时在“道光戊申新正”,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正月。门前开阔,石阶叠砌,左右立有华表和石狮各一对,护墙之上饰有陶塑的狮、凤、鱼浮雕和六骏图、百鸟朝凤图等壁画。云泉仙馆的建成,使白云洞成为儒、释、道三教共处的一处胜迹。

云海莲台景区

  南海观音文化苑,坐落于西樵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大仙峰。1995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奠基,历时三年营建,于1998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开光并对外开放。景区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

  观音圣像 铜质,端坐海拔292米的大仙峰顶,圣像通高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坐像。佛教说,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观音的成道日,九月十九日是观音的涅般木日。所以,奠基日、开光日和圣像身高,暗含了这三个日子。观音圣像,背南朝北,双足交盘趺坐在莲花座上,头戴宝珠天冠,身披天衣,着罗裙,弯眉朱唇,眼似双星,面部亲切慈祥,俯视南海大地,祝愿人间安乐祥和。自身高47米,莲花座高14.9米,直径36米,莲座周围上下三层共镶60片莲花瓣。观音圣像莲花宝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功德水、四边阶道”的佛界圣境。水桥外宽阔的平台,供游人瞻仰观音圣像。外环为莲花廊,内设功德墙。莲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画及浮雕的艺术手法,展现观音的故事和传说。莲花宝座下,为五层宽敞的大厅。分别设立博物馆展览厅和功德堂。展厅内展出有关观音文化的绘画、雕塑、绣品、文字作品和捐赠人的瓷像刻名等。

  放生池 顺中轴阶道,下到平地广场即是放生池。放生池围以白石栏杆,上雕莲花纹饰,护栏中间嵌以“佛八宝”——法轮、法螺、宝伞、华盖、花瓶等雕饰图案,显示了佛境的吉祥与清幽。

  六字真言影壁 过了放生池,迎面是一堵高大的影壁,由安徽所产优质石料雕筑。影壁上刻有“观音六字真言”,由九华山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安徽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手书,其下有“真言”的藏文,由西藏活佛亲题。“六字真言”的汉语读音为“、嘛、呢、叭、咪、”,藏传佛教认为这是佛教经典之根源,经常反复吟诵,可以积累功德,“功德圆满”即可解脱。影壁中间有一尊塑像是身穿甲胄、手持金刚杵的韦驮,他是保护佛法、驱除邪魔的“护法神”,佛经中称他为“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据说,释迦牟尼格外对其宠爱,经常为他单独说法。

  牌坊广场 影壁的前面,是牌坊广场。牌坊高大巍峨,六柱五楹,高18米,宽32米,中间高耸,左右递肩收高,造型别具一格。这座牌坊,全部由安徽所产优质花岗岩雕凿而成。左右榜柱,饰有“倒舞狮”,中间四柱分别嵌有四大天王巨型石雕立像。手持宝剑者,为“增长天王”;手持琵琶者,为“持国天王”;右手持宝伞、左手持神鼠者,为“多闻天王”;手缠一龙者,为“广目天王”。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是佛教护法队伍中影响最大的神。四大天王所持之物,寓意和象征“风调雨顺”之意。剑,有锋,与“风”谐音;琵琶有弦,寓“调”之意;执伞以遮“雨”;缠龙者,理“顺”,合起来寓含“风调雨顺”之意。

九龙岩景区

  位于西樵山中部,包括紫姑井、九龙岩、湛甘泉寓墓、湛子讲学岩、湛子洞、宝峰寺等景点。

  紫姑井 位于西樵山七十二峰之一的紫姑峰西北麓、山中寺边村九龙洞崖子坑上。此处,初名妙阳仙馆,是唐代紫梦霞仙姑炼丹处。清光绪年间重建,更名为紫姑庙。日寇侵华时,庙被毁,后改建为亭。亭后遗有当年紫姑炼丹用的水井两眼,深约米许,水面如镜,清澈见底,四时充盈,不溢不涸。

  九龙岩 又名九真洞、九曜岩,位于紫姑井西下方,龙爪峰旁的一条断崖的石壁上。岩有九孔,高低偃仰,宛转相通,是火山岩体内气孔经风蚀作用扩展而成。人从外孔钻入,如在螺壳内转动,左右上下旋行,身如蛇鼠,幽深奥妙,十分有趣,最后从内孔暗处至崖顶通天岩钻出,重见天日。当地有“九龙岩孔能钻透,好运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湛子洞 九龙岩下,两崖交合,陡峭如门。东崖刻“湛子洞”三字,为湛甘泉手书。洞下聚泉成“流杯池”,是明益芳和叶春及所辟,曾用迂曲流势,效古人曲水流觞之戏。

  四方竹园 位于寺边村后。这片竹林所植的是西樵山特产的方形名竹。这种竹子植株比较矮小,高略过人,茎呈方形。用手捏它,有明显的方形感。形态疏密有致,清雅飘逸,是观赏竹的珍品。关于这种方竹,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传说是很久以前,山里有一对青年男女对歌传情,私订终身。但女方家长嫌贫爱富,不允只靠打柴为生的男青年求婚。男青年苦苦哀求。女青年的母亲却横加刁难,她用山歌出了难题:“不是花鞋莫行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变,竹子成方送女来!”男青年刚毅坚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使圆竹变成方竹。于是,他每天都要用手在竹子上捏几回,捏呀捏,一直捏了一年,竹子的上截还真变成方的了,但下截却又恢复了圆形。竹子未成方的,女青年的家长就要把她许配给山下一家富户人家。出嫁这天,女青年心如刀绞,在下山的路上,她仰天长叹一声,便冲开轿门,一头扎向了悬崖深涧。男青年听后,痛不欲生,一气之下,他把竹子连根拔起,举着它进寺庙当和尚去了!他把竹子栽在庙中,天天念经,天天捏竹子,经文吟了十回、百回、千回,竹子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终于,一株方形的竹子在朗朗的经文声中,在香烟的缭绕之中生成了!此后,新生出来的竹子也是方形的了!这个和尚沐浴焚香,恭恭敬敬地把他用真诚和心血培育出来的方竹移栽到女青年坟上。从此,山里人把方竹看做是爱情坚贞的象征。还由此产生了一个习俗:男子对女子求婚,得在女子家门前栽下四方竹,以表示执着和坚贞。现在,青年恋人,常来此以方竹为背景拍照留念,以祈求爱情的忠贞和长久!

石燕岩景区

  位于西樵山东南麓。这一景区以景观高远、奇险著称,别有特色。主要景点有景良亭、天窗格、石屏风、石燕岩、石祠堂、云岩古寺、冬菇石等景点。

  景良亭 位于西樵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腾云峰东南麓,建成于1984年,是一座水泥构筑的十二柱双重檐四角仿古方亭。观日出、看景色,是十分理想的处所。登亭极目远望,沙头、九江可尽收眼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特色景观––桑基鱼塘,更是赏心悦目、壮美无比。此风光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生态环境的典范”。桑基鱼塘,是指在鱼塘的基边上,利用鱼塘的塘泥、鱼的排泄物等肥料种桑、种蔗,然后把桑叶喂蚕,蚕的排泄物又来喂鱼,如此周而复始,进行良性的生态循环,达到生态平衡。

  石屏风 位于天窗格下方、石燕岩路口。一堵巨石凌空卓立,高数十丈,宽不及三五尺。从窄面看去,像一柄长剑直指苍天;从宽面看去,却似云底的一面屏风,形状奇特,气势雄伟。为什么在一片谷地中间却高耸着这样一道石质的屏障呢?原来,这里是明代采石场遗址。两个开采区,紧密相连,划地分界,各从坡面下挖,越采越深,中间的分界“线”,就成了越来越高的一堵石墙。虽久经风雨剥蚀,阳光暴晒,但石工们开凿的痕迹却仍依稀可辨。

  石燕岩 位于西樵山七十二峰之一的狮脑峰南麓。原为明代开采石矿所形成的巨大洞穴,是西樵山中最有名的岩洞。早年洞中栖息一种像蝙蝠一样的石燕,因此得名。洞口扁圆如唇,进入后却豁然开朗,宏大空阔,可容三千人在内歌舞。洞中冬暖夏凉,是一处天然大空调。石洞深处有积水而成的暗湖,水深清澈,可以划船。

碧玉洞景区

  位于西樵山东部,是一条自西向东倾斜的大峡谷,其南侧为珠峰和玉峰;北侧为金钗峰。两侧悬崖陡壁,洞峡中绿树浓阴,巨石累累,流水潺潺,环境极其清静幽僻。碧玉洞是西樵山自然风光之美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景区之一。

天湖景区

  天湖,旧称广坪,为古火山口积水所成,位于西樵山北部。原先湖口积水不深,水面不大。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兴水利”的年代,把湖的北堤筑高蓄水;西樵山旅游度假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对天湖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使湖面已达13万平方米,最深处已有20多米,并配套建设了一系列亭台楼阁,以及水幕电影、水上舞台、艺术广场等多项娱乐、康体设施,使天湖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休闲公园。

  艺术广场 位于天湖西岸。广场空间开阔,布局巧妙,颇具匠心。整体设计,既表现了传统的园林美学特征,又融进了现代的时空观念。比如,运用了当今世界流行的几何形体的巧妙连接––方圆呼应,高低错落,具体的有中国象棋棋子,抽象的有人物石刻和奇异的太湖石、龙珠石。此外,还有仿古的点将台,有露天的迪斯科舞厅,有令你大开眼界的激光梦幻水幕电影(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科技项目)。湖的西北岸,有一棵盘根错节的空心老榕树,可称是一处奇特景观。树干笔直规整,但却是由气根编织缠绕而成的,通过处处孔隙,不仅可见树干中的空洞,还可透视树的另一面。

翠岩景区

  位于西樵山七十二峰之一碧云峰北,碧云村口。为一条上狭下阔的峡谷。谷中,峭壁陡立,绿阴蔽日,青翠欲滴,泉水淙淙,清幽无比。是西樵山旅游区中,自然风光与人文胜迹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

  无叶井 又名无叶泉,久负盛名,位于碧云村口。这是一眼地质学上被称为“上升泉”的泉水井。井口方形,宽深约一米,水质清澈,味甘清神,最宜泡茶,古来即为碧云村饮用水之源。至于“无叶井”得名的缘由,还有这样一种传说:很早以前,碧云村中居住着马、罗、陈、傅、康、叶等六大姓人家。叶家自恃家族最大,功名最高,便把村里唯一的一口公用水井据为私有,定名“叶家井”,不许别姓人家饮用。因此,叶姓以外的人家,被迫到村外的山里去汲水,其中担水的艰难困苦,自不待说了。甚至在大旱之年,山间溪水干涸的情况下,“叶家井”反而加盖上锁,村里人常常望井兴叹,哭倒在空水桶前。常言道:有千年大族,无百岁功名。后来,叶家败落了,罢官的罢官,入狱的入狱,外逃的外逃,病死的病死,“叶家井”终于又回到全村人手中,于是有人就把此井改称为“无叶井”了。其实,此井水源充沛,自流外溢,任何掉落水上的树叶都会随即被水流带走,井水永远保持清洁无“叶”。这恐怕才是“无叶井”得名的真正原因。


•省情概貌• •自然地理• •历史文化•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社会事业• •广东旅游• •广东人物• •广东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