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苏丹国旗
南苏丹国徽
南苏丹第一位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

  南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جنوب السودان‎;英语Republic of South Sudan),非洲内陆国家,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东面是埃塞俄比亚,南邻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乌干达,西邻中非,北邻苏丹。地形呈槽型,东部、南部、西部边境地区多丘陵山地,中部为粘土质平原,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KINYETI)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热带草原气候,每年5-10月为雨季,气温20-40℃,11-4月为旱季,气温30-50℃。

  19世纪以前,南苏丹没有成文历史。一般认为,属于尼罗特族群的丁卡族、努维尔族和希鲁克族于10世纪左右进入南苏丹。16至18世纪,阿赞德人与阿凡加拉人相继在该地区建立统治。18世纪初开始,欧洲人在阿拉伯人协助下,在包括南苏丹在内的非洲大陆猎奴。19世纪初,埃及与苏丹侵入南苏丹地区。1899年英国与埃及共管苏丹(包括现在的苏丹和南苏丹),并于1902年将南北作为两个实体分而治之。1955年,苏丹宣布独立前夕,约瑟夫·阿古领导黑人部队发动兵变,南北苏丹第一次内战爆发。1972年,约瑟夫·阿古与苏丹政府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第一次内战结束。1983年,约翰·加朗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解放军”,第二次内战爆发。2005年1月,苏丹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第二次内战结束。根据协议,南苏丹于2011年1月举行全民公投,结果98.83%选民赞成独立。

  2011年,南苏丹独立公投通过,南苏丹共和国遂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独立,约有30个国家的元首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参加了成立仪式,南苏丹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成立的国家。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成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基本国情

  国名 南苏丹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Sudan)。

  面积 约62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2017年1月,基尔总统颁布总统令,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共设32州。

  人口 约1300万(2020年)。系多部族国家,有丁卡、努维尔、希鲁克、巴里等64个部族。居民大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约1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约1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拉伯语。

  首都 朱巴(Juba),人口约50万。由于现时首都朱巴基础建设不足,以及城市增长过于急速,使政府管理困难。故此,2011年9月,南苏丹政府决定将湖泊州中部城市拉姆塞尔定为新首都,计划在未来5至8年内完成迁都。

  国家元首 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2011年南苏丹独立建国后首位总统。

  重要节日 国庆日:7月9日;和平日:1月9日;建军日:5月19日;烈士日:7月30日。

历史

  1820年代埃及开始统治苏丹北方并扩展至南部,在此之前苏丹南方的历史几乎没有任何记载,相关资料几乎全凭口头历史。根据这些记录,公元10世纪前尼罗人迁入,成为这里最早的居民。

  19世纪末英国占领苏丹南方,1899年英国和埃及共同统治苏丹南方。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差异,英国原本希望统合苏丹南方和乌干达,但是1947年的朱巴会议决定统合苏丹南、北方。

  1955年苏丹南、北方冲突,第一次苏丹内战爆发。1972年在阿迪斯阿贝巴签署的《阿迪斯阿贝巴协定》给予南方有限度的自治权,内战一时终结。

  1983年苏丹总统尼梅瑞(Jaafar Nimeiry)宣布在全国实施伊斯兰律法(Sharia),引起南方的不满,南方反抗军“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开始对抗政府,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2005年1月9日,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定》(Comprehensive Peace Agreement),结束长达21年的内战。协定赋予南方自治权,北方实施的伊斯兰律法在南方不适用,并于2011年1月9日举行决定是否独立的公民投票。

  2011年6月6日,南北苏丹爆发武装冲突,最后双方同意撤出阿卜耶伊。6月底,包括联合国代表的数名国际谈判人员建议让4200名埃塞俄比亚士兵驻守阿卜耶伊以维持和平。

  2011年举行南苏丹独立公民投票。2011年1月30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98.83%参加公投的人支持独立。2011年1月31日,苏丹副总统表示承认公投结果。2011年1月23日,独立后政权执行委员会的一名成员称,“出于熟悉程度和便利”,独立后的国名定为南苏丹共和国。其他曾考虑使用的国名包括古代犹太人圣经上记载的“古实”(Cush)、尼罗河共和国(Nile Republic)、新苏丹(New Sudan)。同年7月9日苏丹总统宣布正式承认南苏丹共和国,南苏丹正式成为非洲的第54个国家。2011年7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纽约当地时间7月14日以鼓掌方式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地理

  南苏丹占地近62万平方公里,北接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南接肯尼亚、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西接中非共和国。

  南苏丹大致位处北纬10度的纬线以南(首都朱巴位于北纬10度),地形以热带雨林、草原及沼泽为主。南苏丹地区全年雨量由600至2,000公厘不等,每年的5到10月为雨季,由于白尼罗河流经本区时,坡度特小,只有一万三千分之一,故来自乌干达及埃塞俄比亚两方面的洪水,行抵本区。流速转缓,大为泛滥,形成一大片沼泽,称为苏德沼泽(Sudd),当地的尼罗族黑人(Nilotic people),均在雨季前即行迁居于高地,必待洪水退去,他们才再由高地迁往河岸或有水的洼地区。尼罗黑人半农半牧,农业以木薯、花生、甘薯、高粱、芝麻、玉米、水稻、豇豆、豆类及蔬菜为主, 牧业以牛最为重要,因本区树林尚少,并有半年干旱,均不利于贼贼蝇在此发育。故南苏丹为重要的牛产地,此外,鱼产亦多。

  白尼罗河流经的台地地区,形成了苏德沼泽,是非洲主要湿地之一,雨季时,该沼泽面积可达51,800平方公里以上,附近部落会以芦苇编成浮岛,在浮岛上暂居捕鱼,形成一种浮动式捕鱼营地。此外,每年白尼罗河的泛滥,对沿岸部落放养牛群的牧草地恢复也相当重要。境内有南方国家公园、巴丁吉罗国家公园、波马国家公园。

  南苏丹东南部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交界的伊雷米三角,为一片有争议的土地,现由肯尼亚管辖,但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各自宣称拥有这一地区的所有权。

气候

  气候以热带干湿季气候为主,全年四季变化不明显。每年五月至十月为雨季,十一月至翌年四月为旱季。

行政区划

南苏丹独立时,全国共划分为北加扎勒河、西加扎勒河、瓦拉卜、湖泊、团结、上尼罗河、琼格莱、东赤道、中赤道和西赤道10州。2015年10月,基尔总统颁布总统令,撤销原有10州,设立28州。南苏丹反对派指责此举违反宪法及和平协议精神。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联合国安理会等均呼吁南苏丹暂停实施有争议的28州方案。2017年1月,基尔总统颁布总统令,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共设32州。2020年2月,南政府公布新的“10+3”行政州划设方案。6月以来,南苏丹总统基尔先后任命10个行政州州长和3个行政区首席长官。

政治

南苏丹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制,中央、州两级政权享有立法权。2013年12月,南苏丹总统基尔与前副总统马夏尔为首的反对派之间爆发武装冲突。2015年8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2016年4月,南苏丹组建民族团结过渡政府。7月,南苏丹政府军再度与反对派爆发武装冲突。2018年8月5日,南苏丹冲突各派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达成共识,基尔将继续担任总统,马夏尔担任第一副总统。9月12日,南苏丹主要派别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重振协议》(简称《重振协议》),就政治权利分配、政治过渡进程、安全安排等达成一致。根据该协议,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为政治过渡预备期,之后开始为期三年的政治过渡期并建立全国过渡预备期委员会、国家修宪委员会、联合防务委员会等政治过渡期机制。

2019年5月,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通过决议,同意南苏丹各派将政治过渡预备期延长半年至11月。11月,经苏丹、乌干达斡旋,南苏丹各派将政治过渡预备期再次延长100天。2020年2月,南苏丹成立联合过渡政府。3月,南苏丹过渡政府任命内阁部长、副部长。5月,南有关各派就行政州分配达成一致。2021年1月,南国内各派达成共识,确定政治过渡期延续至2023年2月。

【宪法】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当日,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尔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过渡期宪法共16部分201条,分为总章、公民基本权利、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机构、军队、州及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制与自然资源管理等内容。2015年8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根据协议成立国家修宪委员会,将协议内容纳入宪法,目前尚未完成修宪。

【立法】 实行两院制,包括国民议会和州委员会。国民议会议长为奥布奇·奥吉沃克·阿库沃(Obuch Ojwok Akuo),州委员会议长为约瑟夫·布尔·钱(Joseph Bul Chan)。

【政府】 现政府2020年2月成立,由总统直接主持,不设总理职务。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第一副总统瑞克·马夏尔(Riek Machar),副总统塔班·邓·盖(Taban Deng Gai),副总统詹姆斯·瓦尼·伊加(James Wani Igga),副总统丽贝卡(Rebecca Nyandeng De Mabior),副总统侯赛因·阿卜杜勒巴吉(Hussein Abdelbagi)。主要部长有:内阁事务部长马丁·埃利亚·罗姆洛(Martin Elia Lomuro),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碧翠斯·卡米萨·瓦尼·诺阿(Beatrice Khamisa Wani-Noah),国防和退伍军人事务部长安吉丽娜·简尼·特尼(Angelina Jany Teny),内政部长保罗·马约姆·阿凯奇(Paul Mayom Akec)总统事务部长尼亚尔·邓·尼亚尔(Nhial Deng Nhial),财政与经济规划部长阿斯安·丁·阿斯安(Athian Ding Athian),石油部长普奥特·康·绰尔(Puot Kang Chol),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部长奥布图·马穆尔·麦特(Obutu Mamur Mete),信息、通信与邮政服务部长迈克尔·马库埃·鲁埃斯(Michael Makuei Lueth)。

【司法机构】 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其他法院等共同构成。过渡期宪法规定,各级行政和立法机构应尊重并保护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最高法院由首席法官、副首席法官和不少于9名其他法官组成,皆由总统提名、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现任首席法官为钱·瑞克·马杜特(Chan Reec Madut)。

【政党】 执政党为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政府派,其他主要政治派别包括:苏丹人民解放运动马夏尔派(SPLM-IO)、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前被拘押高官派(SPLM-FDs)、南苏丹反对派联盟(SSOA)、其他政党(OPP)等。

苏丹人民解放运动,1983年由苏丹政府军军官约翰·加朗在埃塞俄比亚成立。2011年南苏丹独立建国后,成为执政党。目前,南苏丹总统基尔和副总统瓦尼分别任党主席和副主席。

重要人物

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1951年生,丁卡族人。20世纪60年代加入南方反政府的“阿尼亚尼亚”运动。1972年和平协议签署后加入政府军。1983年与加朗共同创立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1986年出任SPLA副总参谋长。2005年7月担任南方自治政府副主席。2005年8月出任苏丹民族团结政府第一副总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2010年4月连任。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后出任首任总统。

经济

南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苏丹提供了大量援助。2011年7月,南苏丹央行发行新货币南苏丹镑(SSP)。

南苏丹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资源,主要有1/2/4区、5区、3/7区等开发项目。石油收入约占政府财政收入的98%。2012年初,由于与苏丹就石油利益分配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南苏丹全面关井停产。2013年4月,经过国际社会斡旋和两苏艰苦谈判,南苏丹恢复石油生产。2013年底南苏丹国内冲突爆发后,石油生产再度受到严重影响。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铁、铜、锌、铬、钨、云母、金、银等,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农林牧业发展。探明石油储量约47亿桶,可采储量为22.6亿桶。

【工业】 几乎没有规模化工业生产,工业产品及日用品完全依赖进口。

【农业】 可耕地面积约为2500万公顷。适合耕种的作物种类很多,特别是一些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高粱、小米、麦、阿拉伯胶、甘蔗、木薯、芒果、木瓜、香蕉、马铃薯、芝麻等。森林覆盖率超过36%。

军事

南苏丹武装力量为“南苏丹人民国防军”。武装部队的使命是捍卫南苏丹宪法,维护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安全。总统基尔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是军队最高领导机构,总参谋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教育

南苏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设施匮乏。文盲率为73%,6岁以上儿童入学率为37%。全国大中小学学生注册人数分别为2.5万、4.4万和138万,教师约8000名。高等学府有朱巴大学、上尼罗河大学、伦拜克大学、托里特大学、北加扎勒河大学等。

外交

南苏丹独立后,迅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已与包括安理会五常在内的60多个国家建交。7月14日,南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此后相继被接纳为非盟、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和东非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南苏丹注重均衡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南计划在全球52个国家设馆。目前南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南非、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美国和中国16国设有使馆或代表机构。苏丹、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荷兰、印度、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南非、乌干达、津巴布韦、土耳其等20国已在南设立使馆或代表机构。联合国在南设有17家机构。


非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