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

《南齐书》书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洲同文印本

  《南齐书》汉语拼音:Nanqi Shu;英语:Nanqi Dynasty Historical records),二十四史之一,记述南朝萧齐一代历史纪传体史书南朝梁萧子显撰。旧史称该书为《齐书》《齐史》曾巩等始加南字,称《南齐书》,以区别于李百药所写的《北齐书》。全书原为60卷,佚失1卷大约是含有作书义例和目录的序录。今存59卷,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某些传中也有缺文。记载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2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在萧子显撰写齐史之前,已有不少南朝齐旧史为《南齐书》所依据。《南齐书》州郡志每州之下除地理建置沿革外,还简略叙述风土人情,史料价值颇高。《南齐书》有麕臣传,为前史所无,反映了南朝宋齐时皇帝重用寒庶掌握机要这一社会政治现象。《南齐书》有记述北魏历史的《魏虏传》,虽以丑名相呼,记载也不无传闻失实之处,但其中包含北人所撰北朝史书中所没有的材料。

  梁武帝天监年间吴均曾请求撰写《齐史》,未获准许,后萧子显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书成上奏,梁武帝下诏付秘阁收藏。

  《南齐书》在体例上“本(檀)超、(江)淹之旧而小変之”;萧子显多取材自前史家檀超江淹奉诏修未成的齐史体例。还参考了熊襄的《齐典》、沈约的《齐纪》、吴均的《齐春秋》和江淹著的《齐史》十志等等。《南齐书》部帙不大,年代又短,居然也撰写八篇志,这无疑是江淹的首创之功。《南齐书》同《宋书》,宣扬神秘的思想、佛法的深远,过分讲究华丽的辞藻,这是《南齐书》的缺点,也是那个时代的文风使然。

  后人也曾增补此书,陈述撰《补南齐书艺文志》4卷,万斯同《历代史表》中有〈齐诸王世表〉1卷、《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齐方镇年表》1卷。

  由于萧子显是萧道成之孙,对南齐政权有所庇护,但《南齐书》还是保留了较多原始资料。

  《南齐书》阅读:>>> 南齐书·目录

内容简介

  南朝萧齐皇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年代很短的一个封建皇朝。撰写萧齐皇朝时期历史即《南齐书》的萧子显,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萧子显以他曾经是宗室的身份来撰写这个皇朝的历史,这在二十四史的众多的作者中别无第二人。

  《南齐书》包含:

  帝纪八卷,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

  志八篇十一卷,其中有的上承刘宋,有的起于萧齐立国,断限比较明显。

  传四十卷,其中不少是记少数民族地区史事的,而以《魏虏传》记北魏史事,这在性质上同《宋书·索虏传》是一样的。

  序录一卷,刘知几都不曾见到,说明它佚之甚早,故全书今存五十九卷。

  萧子显既是萧齐皇朝的宗室,又是萧梁皇朝的宠臣,所以他撰《南齐书》一方面要为萧道成避讳,一方面又要替萧衍掩饰。例如他写宋、齐之际的历史,就不能直接写萧道成的篡夺之事,只能闪烁其词,微露痕迹;他写齐、梁之际的历史,则用很多篇幅揭露齐主恶迹,以衬托萧衍代齐的合理。这是他作为齐之子孙、梁之臣子的“苦心”,也反映出他在史学上的局限性。

  《南齐书》部帙不大,包含的年代又很短,竟然也撰就了八篇志,确乎难得。这里面无疑包含了江淹的首创之功。《南齐书》有些传,显示了萧子显在历史表述上的才华。如:他于《褚渊传》,先写褚渊在宋明帝时受到信任,而在宋明帝临死,则写他也参与“谋废立”,违背宋明帝的意旨;于《王晏传》,先叙其与齐高帝、齐武帝的密切关系,继而写其在齐武帝死后也参与“谋废立”的事;于《萧谌传》,先说其受到齐武帝、郁林王的信赖,后写其在协助齐明帝夺取郁林王皇位的政变中竟然领兵作前驱;于《萧坦之传》,先烘托其受到郁林王的殊特信任,以至“得入内见皇后”,后写他成了废郁林王而拥立明帝的关键人物;等等。萧子显在写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时候,都不直接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前后史事的对比来揭示人物的品格。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说:“此数传皆同一用意,不着一议,而其人品自见,亦良史也。”用顾炎武的话说,这种写历史人物的方法叫做“于序事中寓论断”,司马迁写《史记》最善于运用这种方法。萧子显学习司马迁表述历史的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被后代史学家称为“良史”,这是很自然的。

  《南齐书》同《宋书》一样,都宣扬神秘的思想、佛法的深远,又都过分讲究华丽的辞藻,这是它们的缺点,也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特点

  《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繁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南齐书》的史料比较真实可靠。书中的许多史事为作者所亲历目睹,是亲见亲闻的第一手材料。齐梁嬗代,未经战乱,原始档案材料保存完好,萧子显撰史又得到政府许可,所以他的文字材料是完整而又具权威性的。《南齐书》成书之时,南齐的遗臣大多数都还健在,就是梁武帝萧衍本人,也是身历宋、齐、梁三朝的人物,这些人既可以为撰史提供活的材料,又可以对《南齐书》的历史记载进行检验、鉴别。《南齐书》经时人认可,才被作为国家典籍收存,可见它的历史记载是大致可靠的。

  《南齐书》在写作上受到沈约《宋书》很大影响。萧子显在书中也设立了八个志,它们是《礼志》2卷,《乐志》1卷,《天文志》2卷,《州郡志》2卷,《百官志》2卷,《舆服志》1卷,《祥瑞志》1卷,《五行志》1卷。其中与《宋书》不同的只是去掉《律历志》另立《舆服志》,和把《符瑞志》改名为《祥瑞志》而已。《南齐书》的八志总体上看比《宋书》八志要单薄一些,但在本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提供了南齐一代典章制度史的重要材料。八志之中,《州郡志》与《百官志》内容较为充实。《百官志》对于重要官职的职守、设置及变迁作了系统详细的记载,还详记了各职官的人数,它的记载较《宋书·百官志》为详,对于研究南朝官制有重要价值。

  《州郡志》记载郡县设置、沿革的历史情况,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制度、行政区划,以及古代的历史地理情况,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其它六志内容各异,其中《祥瑞志》、《天文志》、《五行志》多记载一些祥瑞符命、阴阳灾异学说,是书中的芜累。

  《南齐书》的列传在写法上有些可取之处。书中较多使用类叙法来记述各类人物,是颇得史法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9《齐书类叙法最善》条中,对此作了分析:“《孝义传》用类叙法尤为得法。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立传,则竟遗之,故每一传辄类叙数人,如《褚澄传》叙其精于医,而类叙徐嗣医术,要精于澄。《韩灵敏传》叙其妻卓氏守节,而因及吴康之妻赵氏、蒋隽之妻黄氏,倪翼之母丁氏,传不多,而人自备载”。《南齐书》行文比较简洁,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南齐书》对于生产斗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有所反映。如《沈文季传》记载唐璘之领导人民起义,揭示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奋起反抗斗争,资料珍贵。《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叙述追逋租、征赋役、兴水利、垦荒田等情况,反映农业生产、阶级剥削等状况,提供了可贵的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书中无《食货志》的缺憾。《张敬儿传》言及镇压蛮人的情况,列传中有《蛮》、《芮芮虏》、《河南氐羌》等传,记载各民族事务,虽很简略,仍能反映民族状况、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

贡献、影响

  《南齐书》中的一些文化史记载颇有价值。

  《南齐书》萧子显为科学家祖冲之立传,在传中记录了他创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的过程和机械特点。又在传中全文引用祖冲之的《上大明历表》,详细向世人介绍了创大明历的指导思想和大明历的具体特点,为人们研究科技史留下了珍贵资料。萧子显用很多篇幅对佛教进行宣传,对佛教传入中国及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的过程作了介绍,对于研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有一些用处的。

  《南齐书》的论赞在形式上模仿范晔的《后汉书》,在思想见识上,则相差甚远。当然萧子显作为一个史学家,对于历史和现实问题,还是有一些独到看法的,这在《南齐书》的论赞中有所反映。他对东昏侯萧宝卷推行暴政、恣意杀戮和奢侈淫欲,导致南齐政权灭亡的历史教训,在《东昏侯本纪》的论赞中做了很好的总结:“史臣曰:‘……东昏侯亡德横流,道归拯乱,躬当剪戮,实启太平。……’赞曰:‘东昏慢道,匹癸方辛。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对于帝王之子从小养尊处优、脱离社会,造成孤陋寡闻、无德无能的严重后果,他也有很清楚的认识,并在书中作了较好的分析,这些对于统治阶层应是有所教益的。

  萧子显在宣传神学迷信方面,与沈约是一脉相承的。齐梁之际佛教兴盛,萧子显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口味,在书中极力鼓吹佛法的力量。《南齐书·高逸传论》是一篇颂扬佛法的专论。他把佛教与儒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道家相比,论证佛家是最优胜的。他论述佛法胜过儒家学说:“佛法者,理寂乎万古,迹兆乎中世,渊源浩博,无始无边,宇宙之所不知,数量之所不尽,盛乎哉!真大士之立言也。探机扣寂,有感必应,以大苞小,无细不容。若乃儒家之教,仁义礼乐,仁爱义宜,礼顺乐和而已;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唯机,低举成敬。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璅相袭。”从《后汉纪》、《宋书》到《南齐书》对佛教宣传的不断升格,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佛教势力从魏晋到南朝不断发展,并取得国教地位的历史过程。佛教势力的扩展,真切反映了统治者自身的腐朽和没落。

  与《宋书》一样,《南齐书》中也存在着大量歪曲史实之处。萧子显是南齐宗室,他在为其祖父写的《高帝本纪》和为父亲萧嶷写的《豫章文献王传》中,都极力进行褒美虚夸,文中不惜使用上万字的篇幅,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百般夸饰其功绩,而对篡权夺位之类丑行,则千方百计曲笔讳饰,淹没其迹。对于其他人物,书中也经常按当时的利害得失,决定对其的取舍与夺。史德的亏缺影响了《南齐书》的撰着质量。

作者

  萧子显(约489~537),梁朝史学家和文学家。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子,萧道成之孙。历仕齐、梁两朝。仕梁官至吏部尚书。兄弟几人在梁朝都以文才著称。他曾采诸家《后汉书》,考正同异,著《后汉书》100卷,已亡佚。

  在梁朝,萧子显凭着他的才华、风度及谈吐的出众,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礼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书。梁武帝天监年间,萧子显撰写并完成《南齐书》。

  萧子显是一个“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的人。他“性爱山水”,曾在《自序》中说:“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他又是一个“颇负才气”的人,做吏部尚书时,“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只是举起手中的扇子一挥而已,所以有些士族地主内心里对他很不满。

  史学是萧子显所酷爱的事业,他一生中撰写了五部历史著作:《后汉书》100卷、《晋史草》30卷、《齐书》60卷、《普通北伐记》5卷、《贵俭传》30卷。萧子显在撰写《南齐书》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不少。早在齐明帝时,史学家檀超和江淹奉诏修本朝史,他们制订了齐史的体例,但没有最后完成修撰工作。此外,还有熊襄著的《齐典》、沈约的《齐纪》、吴均的《齐春秋》和江淹的《齐史》十志。萧子显的撰述工作,在史书体例上“本(檀)超、(江)淹之旧而小变之”;在史书材料上汲取诸家成果,终于著成《南齐书》60卷。

目录

 本纪

  卷一 本纪第一·高帝上

  卷二 本纪第二·高帝下

  卷三 本纪第三·武帝

  卷四 本纪第四·郁林王

  卷五 本纪第五·海陵王

  卷六 本纪第六·明帝

  卷七 本纪第七·东昏侯

  卷八 本纪第八·和帝


 

  卷九  志第一·礼上

  卷十  志第二·礼下

  卷十一 志第三·乐

  卷十二 志第四·天文上

  卷十三 志第五·天文下

  卷十四 志第六·州郡上

  卷十五 志第七·州郡下

  卷十六 志第八·百官

  卷十七 志第九·舆服

  卷十八 志第十·祥瑞

  卷十九 志第十一·五行


 列传

  卷二十  列传第一·皇后

  卷二十一 列传第二·文惠太子

  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豫章文献王

  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褚渊(渊弟澄 徐嗣) 王俭

  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柳世隆 张瑰

  卷二十五 列传第六·垣崇祖 张敬儿

  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王敬则 陈显达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刘怀珍 李安民 王玄载(弟玄邈)

  卷二十八 列传第九·崔祖思 刘善明 苏侃 垣荣祖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吕安国(全景文) 周山图 周盘龙 王广之


  卷三十  列传第十一·薛渊 戴僧静 桓康(尹略) 焦度 曹虎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二·江谧 荀伯玉

  卷三十二 列传第十三·王琨 张岱 褚炫 何戢 王延之 阮韬

  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王僧虔 张绪

  卷三十四 列传第十五·虞玩之 刘休 沈冲 庾杲之 王谌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高帝十二王

  卷三十六 列传第十七·谢超宗 刘祥

  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到捴 刘悛 虞悰 胡谐之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萧景先 萧赤斧(子颖胄)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刘瓛(弟巉) 陆澄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武十七王

  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张融 周颙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王晏 萧谌 萧坦之 江祏

  卷四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江敩 何昌宇 谢抃 王思远

  卷四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徐孝嗣 沈文季

  卷四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宗室

  卷四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王秀之 王慈 蔡约 陆慧晓(顾宪之) 萧惠基

  卷四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王融 谢朓

  卷四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袁彖 孔稚珪 刘绘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王奂(从弟缋) 张冲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一·文二王 明七王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裴叔业 崔慧景 张欣泰

  卷五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文学

  卷五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良政

  卷五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高逸

  卷五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孝义

  卷五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幸臣

  卷五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魏虏

  卷五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蛮 东南夷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芮芮虏 河南 氐 羌

最后修改于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