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5月8日 (三) 18:10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建省:厦门夜景
厦门市:景州乐园
厦门大学
厦门市:会展中心
厦门市:筼筜湖
厦门市:鼓浪屿
厦门市:南湖公园
厦门市:宋代著名科学家苏颂诞生地——芦山堂
厦门市:陈嘉庚故居
厦门市:鼓浪屿天主教堂


  厦门市(汉语拼音:Xiamen Shi;英语:Xiamen),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拥有地方立法权;既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又是十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厦门位于中国东南部,属闽南地区,东北部与泉州市,西南部与漳州市接壤。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市花:三角梅 ,学名为:Bougain Villeasp,古时称为“九重葛”。

  市树:凤凰木,亦称“红楹”、“火树”。

  市鸟:白鹭,厦门分布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中国鹭和岩鹭,这也是至今中国记录的仅有的五种。

厦门市:厦门全景

厦门全景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末,厦门市有6个市辖区,24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319个社区居委会、155个村委会。其中,思明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96个社区居委会;湖里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居委会;海沧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2个社区居委会、23个村委会;集美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36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委会;同安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44个社区居委会、81个村委会;翔安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82个社区居委会、30个村委会。


人口

  2011年,全市户籍人口185.26万人,常住人口361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49.50万人,思明、湖里两区合计88.41万人,占47.7%。全市人口出生率10.0‰,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7.1‰,比上年增长2.8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92.42万人、92.85万人,性别比为99.5(女性为100)。

宗教信仰

  厦门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佛教为主,教徒数以万计。闽南古刹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在海内外负盛名;基督教新街礼拜堂被称为“中华第一圣堂”;天主教厦门教区设于鼓浪屿,是闽南天主教对外交往的中心。

历史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建置沿革

唐以前

  厦门岛古称嘉禾屿,别称鹭岛。汉代属侯官县地。晋太康三年(282年)隶属同安县(后并入晋安县)。隋唐时期为南安县属地。唐代中叶,厦门岛被称为“新城”,后设置嘉禾里。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改隶同安县。根据海沧一带的考古发现,厦门的文明史可以上溯至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厦门本岛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也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宋元时期

  宋代厦门称嘉禾里,隶属同安县绥德乡。元代改里为都,厦门设四个都,即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和二十四都,仍属同安县绥德乡。

明清时期

  明代实行里都图制,厦门为嘉禾里,下设四个都,每个都下辖两个图。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宁卫的中、左两个千户所移驻嘉禾屿,并筑厦门城,此后遂以中左所作为厦门岛的代称。明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所辖境域包括厦门岛、鼓浪屿、浯洲(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岛屿。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占思明州,启用厦门作为岛名,但行政区划沿袭明制,厦门仍属同安县绥德乡。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翌年设立台厦兵备道(雍正五年改为台湾道),管理台湾、厦门两地政务。康熙二十五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兴泉道移驻厦门,雍正十二年改称兴泉永道,管辖兴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至此,厦门成为福建东南沿海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埠。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民国时期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同年九月二十四日(11月14日),厦门光复。翌日成立福建军政府厦门军政分府,随即恢复兴泉永道,仍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但在行政区划上,厦门岛仍属同安县嘉禾里。

  1912年撤销兴泉永道,以其辖区设南路道(1914年6月改为厦门道),道台衙署设在厦门。4月,福建军政府将厦门岛、金门岛及附近的岛屿(不包括鼓浪屿)从同安县划出,成立思明县(同年9月至次年3月一度升格为思明府)。1915年1月,大、小金门岛和大、小嶝岛从思明县析出,设立金门县。

  1935年4月1日,厦门市正式成立,为福建省直辖市,市区范围即今将军祠以西、厦门大学以北、湖滨南路以南约10平方公里地带;禾山区改为特别区,直属省政府及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37年9月,禾山特别区划归厦门市管辖,厦门市辖区始扩大到全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10月21日正式成立厦门市人民政府下设思明、开元、厦港、鼓浪屿、禾山5个区。1953年11月,同安县集美乡划归厦门市,并改为镇建制。厦门市管辖范围开始拓展到岛外。

  1957年4月,同安县灌口区的东孚等12个乡(镇)划归厦门市。1958年10月,海澄县(今龙海市)的海沧、新垵2个乡也划入厦门市。厦门市政府将禾山区、集美镇和灌口镇、海沧镇所属各乡合并,成立郊区。1970年7月,同安县改属晋江专区。1973年9月,同安县复归厦门市管辖。“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明区改名向阳区,开元区改名东风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原名。1978年9月设置杏林区,将郊区的杏林公社划归杏林区管辖;截至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前,厦门市的行政区域为思明、开元、鼓浪屿、郊区和杏林5个区,兼辖同安县。

  198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经济特区。同年11月成立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直属福建省人民政府。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包括鼓浪屿),并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同年9月,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合并,厦门市人民政府行使地方和经济特区的双重职能。1987年8月,厦门市区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郊区改为集美区,岛内增设湖里区。1988年4月,国务院批准厦门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行政级别升格为副省级。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1997年5月1日,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5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至2010年12月底,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地理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地质

  厦门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史上,经历过多次的地壳运动,发生过多次的海水进退。石龄一亿多年的云顶岩上的岩石保留着明显的海蚀状态,说明云顶岩在当时曾浸泡在海水里。厦门岛上海拔5~10米的一级阶地则是约6000年前露出海面的。厦门地区位于闽东火山断拗东缘、闽东南沿海变质带西南,属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范围。但由于厦门岛周围存在多道深大断裂,有利于周围发生地震活动时释放能量,因此厦门有文字记载以来均无发生过震源在厦门岛的地震。考虑到周围地震的影响,岛上的建筑防震设计标准定为7.5级。

地貌

  厦门市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厦门岛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1955年建成海堤后成为半岛。厦门岛的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多丘陵,最高峰云顶岩海拔339.6米。北部为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和阶地。筼筜港从中西部切入厦门岛,把东渡港区与老市区隔开。1971年筼筜海堤竣工后,筼筜港成为筼筜湖,东渡港区始与老市区连成一片,如今湖畔已成为新市区的中心地段。鼓浪屿在厦门岛的西南部,隔着约700米宽的鹭江与厦门岛遥遥相对,最高峰日光岩海拔93米。

海域

  厦门海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厦门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港区内有可供万吨级轮船停泊的锚地十余处,其中鼓浪屿以南的海域面积14平方公里,水深10米以上,可供10万吨级船舶停泊。港区内航道基本上为深1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5万吨级的船舶可随时进出。厦门岛以东的刘五店航道亦能保证万吨级船舶随时进出。厦门市海岸线总长约为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线约43公里,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约27公里。

气候

  厦门市距北回归线偏北约1.5度,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9℃,极端最低气温1.5℃(发生在1991年12月29日),极端最高气温39.2℃(发生在2007年7月20日)。厦门四季划分不明显,一般以2月上旬至4月底为春季,5月初至10月下旬为夏季,10月底至2月初为秋季,属于无冬季地区。厦门市年平均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同安区年平均降水量1464毫米,厦门岛1143毫米。厦门岛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8月,其中6月是一年中降雨最多的月份。厦门市沿海地区多风且风速较大。厦门岛全年平均风速为3.4米/秒,全年大于或等于8级大风的天数为22.4天。夏秋两季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比较明显,影响厦门的台风最早发生于5月17日(1974年),最晚发生于12月3日(2004年)。8月为台风登陆厦门次数最多、等级最高的月份,其次为7月和9月。历史上最强的台风发生于1959年8月23日,瞬间最大风速达60米/秒。1956年以来,在厦门附近100公里以内登陆的台风每年平均近1个。

农业气候

  2010年农业气候属略差年景。主要不利的气象条件有2月中旬前期、3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和12月中旬中期的寒潮冷害,3~4月多大雾天气带来的高温高湿,盛夏的干旱和台风等。其中寒潮冷害造成3.16万亩农作物受灾,2.98万亩成灾,绝收400亩,直接经济损失1586.3万元;暴雨、短时强降水及台风等损坏水利灌溉设施20处,农作物受灾面积5.38万亩,成灾面积1.75万亩,绝收面积700亩,因灾减产粮食3651吨,直接经济损失5912.7万元。

渔业气候

  2010年渔业气候属正常略好年景。气温略高的气候利于鱼类生长发育;年降水量偏多,降雨时间分布较好,水库蓄水量充足,水库、河道水势平稳,提高淡水养殖空间;1、2月偏高的气温有利于鱼类越冬;但夏季高温强度偏强,日极端最高气温≥35℃日数偏多,造成鱼类病虫害多发。全年水产品产量37940吨,比上年增产3.0%。

林业气候

  2010年降水量偏多、气温正常的气候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森林防火。春季植树造林期间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气温较高,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树木的成活。但7~8月降水显著偏少,各地总降雨量均不足常年同期的2成,而蒸发量较常年偏多2~3成,植被极度干燥,森林火险等级升高。9~10月,连续4个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生产造成影响。全年发生森林火灾2起,总过火面积846亩,火灾次数较上年下降60%,过火面积下降57.6%。

水利气候

  2010年降水量偏多,水库蓄水量充足,降雨时间分布较好,全年各水库蓄水量比较充足,未发生明显的洪水,河道、水库水势平稳,主要河道均未出现超警戒水位。9~10月的4个台风(或热带风暴)均给厦门带来丰沛的雨水,特别是受台风“鲇鱼”的影响,10月20~24日厦门普降大暴雨,降水量在100~200毫米之间,各水库蓄水量比往年明显偏多,汛末全市大部分水库水位接近或超过汛限水位。截止到12月31日8时,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库蓄水量12514万立方米,占相应库容的93%,比2009年同期偏多63个百分点,比常年同期偏多33%。


自然资源

  厦门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各类海洋生物近2000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常见鱼类157种、软体动物89种、甲壳类动物127种、藻类139种。辖区海域内的文昌鱼和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鲎为福建省重点保护的珍奇动物。厦门市金属矿藏资源比较缺乏,已发现的金属矿床、矿点有钍、铁、锰、铜、钨、铅、钛、钼、锌等。花岗岩和砂料是厦门最主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经济价值高。花岗岩地貌和沙滩同时又是厦门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还有高岭土、耐火黏土、砖瓦黏土等,大都分布在同安区和翔安区。

  厦门是一个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海岛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距离厦门50公里外的九龙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513立方米。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用水量迅速增长,全年总用水量超过5.8亿吨,夏季用水高峰期最高日供水量突破80万吨。近年来,厦门市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万元GDP取水量降到24.0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18.9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14%,非常规水利用率达到31.5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3.23%,财政节水投入达到1.83‰,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此外,海水综合利用也取得进展,年利用海水约10亿吨,从中可获得淡水约1亿吨,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厦门已发现的温泉或地热异常点有14处,其中湖里区1处(钟宅)、海沧区2处(汤岸、东瑶)、集美区1处(杏林湾)、同安区7处(汀溪镇坤泽洋、洪塘镇洪塘、汀溪镇汤里、汀溪镇一甲、五显镇东塘、莲花镇后埔以及风南农场)、翔安区3处(马巷镇内安、新店镇洪前以及大嶝海域)。这14个地热点水温一般为50℃~60℃,最高达90℃,总允许开采量为33002立方米/天。水中一般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偏硅酸、氟、溴、氡等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文化

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的汉语方言。它主要通行于闽南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的雷州半岛一些地区以及浙江、江西、广西、江苏和福建的中部及东北部地区,也有讲闽南方言的。千余年来,闽南、潮汕一带有不少人出洋谋生而相继向外移居。人语相随,今天的东南亚诸国,有相当一部分华侨和华裔仍然以闽南方言作为他们的交际工具。

  闽南方言分布这么广,究其“正宗”,应是福建的泉州、漳州和厦门地区,而泉州方言则是早期闽南方言的代表。这是由泉州在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地位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泉州是闽南开发最早、同时也是福建开发较早的地区。早在唐代,它的经济已经十分繁荣,泉州位居当时其他五个州府(福州、建宁、延平、汀州和漳州)之首。宋元以来,泉州刺桐港海外交通贸易达到鼎盛时期,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成为海上丝绸缎之路起点。泉州因此而成为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泉州的主导地位使泉州方言具有权威性,不断地影响着漳州和闽南各地的方言土语。以泉州音为标准音的梨园戏这一闽南最古老的剧种和南音这一著名的古老曲艺,从诞生起到20世纪的今天,都没有因为闽南标准音的转换而受到影响,泉州人黄谦编写于清嘉庆年间的韵书《香音妙悟》一直被当作闽南各地韵书的蓝本。由此可见,泉州音在历史上的影响之大。

  厦门话正好是泉漳之间的一个土语,正所谓有“半漳半泉厦门腔”。鸦片战争之后,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的厦门被开辟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从而逐渐成为闽南对外贸易和进出海外的中心。厦门话也因此逐渐扩大影响;厦门音终于取代泉州音,成为闽南话的代表。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宵、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 龙岩话区:龙岩、漳平
  •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分。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但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

= 厦门话与台湾闽南语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闽南语当中,台湾闽南语与厦门话在发音上最为接近。但是,已经有学者指出,从语言形成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语言也有以下四个不同的地方:

  台湾各大城市的居民并非直接由漳州和泉州搬过来的;而厦门的居民则大多直接迁自漳州和泉州。

  早在17世纪明末清初的时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经移居台湾,因此台南建府的时间相当早;而厦门市的急速兴起,则是19世纪五口通商以后的事。

  台湾由于交通、学校制度、电视、广播事业发达,工商业、征兵、就业、就学所带来人口的流动量和交流量远超过福建,以致于台湾闽南语的内部差异微小,互相通话毫无阻碍。厦门话虽然素有“闽南话的标准话”之威信,范围却只限于厦门市和它的近郊,不论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内部差异微小的台湾闽南语。

  厦门的住民和泉州、漳州之间的来往从来没有断绝过;而台湾跟祖国大陆居民的往来,曾有清代的海禁、日本的统治、战后的暂时分离等,彼此影响的机会比较小。

  而历来对于台湾闽南语与厦门话语言本身的比较研究,学者们一致的结论是:虽然台湾闽南语与厦门话都是由漳州话和泉州话混合而成,但二者混杂的方式不太一样。其中在语音及语法上的差异很小,尤其台湾闽南语中的台北话跟厦门话在语音上最为接近。台湾闽南语和厦门话最主要的差异是在词汇方面,约有10﹪的不同(王育德 2002;郑良伟 1987;周长楫 1996;张振兴 1997;梁淑慧 2004)。这些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特有词汇。如:鹤佬话的大甲蔺、在来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对于同一个事物或概念的用词有异。如:“黑板”在台湾闽南语是“乌枋(o·-pang)”,厦门话是“乌牌(o·-pai)”。“钞票”在台湾闽南语是“银票(g?n/g?n-piò)”,厦门话是“纸字(chóa-lī)”……等。

  有些词语,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如:“乌白(o·-pe?h)”在台湾闽南语可指(a)黑和白。(b)胡乱。如:乌白讲、乌白做。厦门话则无(b)义。又如“古意(kó·-ì)”在台湾闽南语意为“忠厚老实”;厦门话除此意之外,另有“古道热肠”之意。

  由于两地的华语词(普通话)不同而带来的差异,表现在现代的、科技的词汇上。如:鹤佬话的“电脑”厦门话称为“计算机”。台湾闽南语的“出租车”厦门话称为“出租汽车”……等。

  台湾闽南语因历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语借词,尤其是日语借词为数众多,是其他各地闽南语所没有的。如﹕甲(土地面积单位,荷兰语)、放送(广播,日语)、tha-tha-mih(榻榻米,日语)、水道水(自来水,日语)……等。

  厦门自19世纪中叶成为通商口岸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厦门话也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优势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话、漳州话的地位而被视为是闽南话的代表。而台湾在日本侵占时期到40、50年代之间,也确实有把厦门话视为台湾闽南语的标准语并加以仿效的倾向。但这种观念在现在已经消失,由台湾民间语言及媒体语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词典及教科书的编辑等看来,所使用的都是台湾闽南语而不是厦门话。


民俗

  敬祖节 厦门和附近地区的民众有过这样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为敬祖节,人们用薄饼祭祖宗,然后一家围着吃食薄饼。薄饼,也叫润饼或春卷,由精面粉制成薄而韧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饼的关键在于配料。配料或称为馅,通常用豆腐干、猪肉、豆芽菜、笋片、红萝卜、白萝卜、韭菜、蒜白等合起来炒煮而成。吃时将配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表面涂些辣酱、芥末等,因各种菜肴混合一起,吃起来味香可口。薄饼始于何时,无从查考。民间有一传说。 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开发台湾,但不久死于台湾,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经营台湾,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过年习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端午节 五月初五。厦门一带的端午节既有和全国共同的内容,如吃粽子、划龙舟,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内容,如抓鸭子、抓猪等竞技活动。龙舟竞渡,虽是全国各地普遍的活动,但在厦门,龙舟比赛规模宏大,现今集美的龙舟池四周长1800米,就是专为龙舟竞渡而建的,1987年6月在厦门集美举办"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世界各国好手劈波斩浪,场面十分壮观、热烈。

  尚红习俗 闽南人以红为尊、为大,为喜、为吉。逢年过节,村头村尾,闹街僻巷,处处见红。新春佳节,居家门窗户扇贴春联。除夕夜,农家大厅桌上摆一钵头大米饭。饭上插一支红春花,红示吉祥。方言"春"与"剩"同音,意为"余粮"过年。迎新年,家家户户蒸年糕,每层年糕一定要按上四粒大红枣;蒸发糕,在发糕上撒几粒红色爆米花,把方形竹筷头劈为十字叉,蘸上红水在发糕上印上4粒小红点,再插朵红绸春花。除夕夜,长辈赠晚辈的压岁钱要用红纸包,现在用印有"恭喜发财"红纸袋。

  农历六月十五称"半年",冬至或元宵节,民间都有吃汤圆习俗,吃汤圆庆团圆。搓汤圆时还要搓几粒红色掺入,表示吉祥。

  早年办婚事,大喜日子,更是全家红艳艳。大厅、房门贴新毁对联。 婴儿满月要做红色的"满月圆"、蒸油饭,配两粒染红鸡蛋馈赠亲朋。亲朋向产妇赠送黄花鱼、鸡、蛋等礼品,要贴上红纸,在鸡脚上扎红纱带。老人寿辰要在厅堂挂红寿帐,贴诸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之类的寿联;还要做工寿桃、寿龟。寿龟是红色的。

  闽南功夫茶 过去,厦门市井上有种说法:“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 其乐无穷。”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蔡襄对福建乌龙茶的贡献》一文指出:“后人为了纪念蔡襄的功勋,还把'君漠'名字在武夷山制成'工夫茶', 推广各地。现在闽南、广东潮州和台湾等地饮用乌龙茶地区,大都称乌龙茶为'工夫茶'。”厦门茶文化的精华是茶道。曾经有人认为茶道出在日本,其实,厦门仍保存古中国的茶道。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是茶艺,它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厦门的茶艺基本上具备这些条件。厦门人大多爱喝乌龙茶,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乌龙茶经冲泡后,口味醇厚。厦门人多爱选择安溪的"铁观音";过去的厦门,淡水奇缺,多取井水泡菜,而以南普陀寺五老峰的泉水、鼓浪屿的"三不正"井水最佳。如今多用自来水;厦门人饮乌龙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因其会"保香"和"保味"。最喜欢"孟公壶"和"若深杯";厦门的品茶行家烧水,既防"嫩"又防"老"。水未烧沸,谓之嫩,水开过头,谓之老。厦门人 "水老不泡茶"。泡菜时间不宜过长,以3一5分钟最适宜; 茶道讲究品著佳境。厦门人则爱闹中取静,择街边巷尾、或房前庭院、或厅堂一 角,摆下茶几,数人围坐,会友聊天,洽谈生意;讲究的厅里茶几周边,置古色古香的雕花交椅,亦有现代沙发。

  中秋节 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许多旅居海外的乡亲以及港、澳、台同胞,届时都纷纷踏上归途,与家人好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畅叙别后情谊。厦门一带除了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以外,还有一种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最为吸引人。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等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思念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便经过一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字。全会饼设状元一个,直径约6寸,宛似一轮明月,饼上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对堂两个,直径4寸左右;三红四个,直径2至3寸;四进八个,直径1寸半左右;二举十六个,直径约1寸;一秀三十二个,直径半寸有余,它们分别代表文、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博状元"的工具很简单,只需六个骰子和一只碗,每人轮流掷骰子,根据投到碗里的骰子的红点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如果六骰同,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

  由于搏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中秋节玩会饼博状元的习俗,三百多年来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

  茶桌仔与讲古场 过去,厦门的"茶桌仔"与"讲古场"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茶桌仔"即指饮茶摊,或指茶馆中的茶桌仔。说书,闽南和厦门方言叫做"讲古",说书的地方,叫"讲古场",说书艺人,称为"讲古仙"。厦门是中国第一输出茶口岸,古人就爱喝茶,称茶叶为"茶米"。意谓在生活中,茶和米是同样重要的。目前,凡是食杂店、 连锁商场都经营茶叶,茶香仍然飘香于大街小巷。厦门的"讲古",形式不同于北方的评弹,也不像扬州、苏州、福州的评书。"讲古仙"没有借助任何道具,只手里拿一本书,有的还拿把折扇或蒲扇,但是少不了茶桌仔,放着茶具,泡壶茶,讲渴时泯口茶。经验丰富的"讲古仙",什么都不带,单凭口若悬河的生动语汇,滔滔不绝。富有表情的面部和形象的动作,绘影绘色地"讲古",引人入胜。"文革"风云突变,几乎涤尽厦门的茶馆茶桌仔。厦门兴办经济特区后,茶馆行业遍地开发,大街小巷皆可闻到茶香,许多星级宾馆相继推出早茶、午茶、晚茶等服务项目,为洽谈商贸、亲朋团聚提供雅座,历史上"跑街"(推销员和业务员、采购员)的信息茶座又回来了。如今,"茶桌仔"又回来了, 日本的茶道,台湾的茶艺,也加盟"茶"这个产业里来。

  普度与中元节 普度在农历七月进行,主要的祭拜对象是俗称“好兄弟”、“门口公”、“老大公”、“头目公”、“人客”、“大众爷”的孤魂野鬼,希望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或轮回转世。据说阎罗王每年在这个月中会将地狱中的无主鬼魂放出来,到阳间享用民间的致祭,并带回在地狱生活的经费与用品,因此,在闽南人的观念中,整个农历七月是鬼月或鬼仔月。在这个月中人们不婚嫁、不祝寿、不乔迁、不办各种喜庆之事,唯恐将孤魂野鬼引进门;如果不幸有人在这个月里亡故,也只举行出殡仪式,而不举行归虞等“引魂”仪式,唯恐引(家鬼)魂入户时,孤魂野鬼也跟着入宅而不走,从而造成今后的麻烦。

  在闽南,七月初一称“开鬼门”或“开地狱门”。这天几乎家家户户要在大门口设度祭祀无主的孤魂野鬼,主人焚香祝告,请诸位“好兄弟”来享用,并祈求他们勿骚扰家人,保佑合家平安,等等;然后烧冥钞、经衣等,以供“好兄弟”在阴间使用、穿着。晚上,许多地方还会在门口悬挂“路灯”,给“好兄弟”照路用。

  过去,许多村落的庙宇在七月前要举行“收兵”仪式,即将村庙神灵派出镇守在村落四界阻挡孤魂野鬼入村作祟的五营神兵神将收回,并封上庙门,让“好兄弟”可以安心进入村落,接受人们的祭祀与供奉。七月初一还在要庙前竖起高高的灯篙或招魂幡,俗称“起灯脚”或“竖旗”,以此向四方的孤魂野鬼昭告,在整个七月,阳间将逐日有人供奉食品与用品。这以后,则轮流在村落与城镇的每个角落或街道做一场正式的“普施”仪式。轮到的村落或区域,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也会来凑热闹,祭祀用的食物到了中午晚上则可以宴请宾客。

  农历七月三十,是俗称“关鬼门”或“关地狱门”的日子。有竖灯篙或招魂幡的村子都要将其倒下,熄灯“路灯”,打开庙门,祭祀神灵,请求将五营神兵派出去,继续镇守村界。各家各户则在自家门口摆上桌子,摆上菜碗及酒、饭、米、水等,主人拈香祝告,送走“好兄弟”。至此,普度月宣告结束。

  农历七月十五,闽南人俗称“七月半”或“鬼节”,多做粽子或油炸食品过节,有的地方也做各种米粿或糕仔。是日也有祭祀活动,人们通常准备丰盛的菜肴在中午时分祭祀神灵、土地、地基主与列祖列宗。河边的城镇和村落,有的还有在晚上放水灯的习俗。


旅游

名胜古迹

  • 陈黯隐居石室
  • 郑成功杀郑联处
  • 樵溪桥及高读琴洞
  • 虎溪岩棱层洞摩崖石刻群
  • 五通渡头遗址
  • 厦门海堤纪念碑
  • 同安孔庙
  • 水操台遗址
  • 龙头山寨遗址
  •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
  • 南普陀寺
  • 胡里山炮台
  • 郑成功纪念馆



人物

  • 卢嘉锡 (1915-2001),台湾台南人,生于厦门。1934年毕业于厦 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校长等。l955年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等,1988年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
  • 陈景润(1933-1996),生于福建福州,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被华罗庚教授赏识,从厦门大学数学系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学报》主编和《数学季刊》主编。当选为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书4部,在近代解析数论的华林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等方面...
  • 余青松 (1897-1978),厦门人,中国现代天文学家。获美国匹兹保大学硕士学位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厦门大学天文系教授兼主任,嗣转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负责建造紫金山天文台,主持兴建凤凰山天文台,并任中国天文学会会长。l947年至l95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天文台工作和任美国胡德学院教授兼威廉斯天文台台长。美国哈佛——史密松...
  • 叶渚沛 (1902-1971),祖籍厦门,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一个华侨家庭。1921年叶渚沛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矿业系,后转学冶金与化学工程,1925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并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1928年受聘于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中央合金钢公司任工程师。后又在美国机器铸造公司担任工程师。
  • 林可胜 (1897-1969),厦门人,生于新加坡。著名生理学家,发现肠抑胃素,是中国人在国内首先发现的胃肠道激素。1919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回国后一度在厦门大学任教,嗣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和系主任。1927年创设中国生理学会,兼任《生理学杂志》主编,次年任中国医学学会会长。抗战爆发后,在贵阳创办红十字会救护总...
  • 林巧稚,厦门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厦门鼓浪屿基督教徒家庭。父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他思想开明,认为女子也应把她培养成才。林巧稚5岁丧母,由大哥大嫂抚养。大哥大嫂为了她能读书,而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中途辍学。林巧稚就读于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时,有次上手工编织课,老师夸奖她说:“手很灵啊,当个大夫挺合适。”这句...
  • 萨本栋(1902-1949),字亚栋,闽侯人,蒙古族。1921年北京清华学校毕业,1924年获斯坦福大学机械学学士,1927年获麻省华尔斯特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37年至1945年任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1948年曾到联合国参加原子弹的研究,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普通物理学》、《七股算机设计》等。《普通物理实验》,是解放前我国自编的第一本同类教材。他的重要贡献...
  •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村(现属厦门市)。
  • 陈化成,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今属厦门)人。
  • 施琅(1621-1696),福建省晋江衙口人,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于清初(1683年)奉康熙皇帝之命,率水师20000余人、战舰200多艘渡海攻克澎湖,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康熙皇帝把台湾的回归看成是施琅为清朝“扫数十年不庭之巨寇,扩数千里未辟之遐封”。封施琅为靖海将军、靖海侯。
  •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天启四年七月十四(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平户,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明崇祯三年(1630)从日本回国。自少习文练武,渐知兵法。南明弘光时监生。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受隆武帝朱聿键倚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
  • 苏颂(1020-1101),字子容,祖籍同安。幼年居南安康美外祖家,聪颖过 人,5岁就能背诵经书和诗文。庆历二年(1042)与王安石同榜中进士。初授汉阳 军( 今武汉市汉阳)判官,未赴任,改补宿州(今安徽宿县)观察推官,又调江宁 任知县。任内整理户籍地册,合理征收赋税,积弊为之一清。江宁任期刚满,其 父在河阳(今河南孟县)去世,择地葬于润州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县),遂举家...
  • 吴夲(979-1036),字华基,号云冲,同安县白礁人,北宋名医。自幼以普救众生为己任,在青礁歧山龙湫坑畔结茅为舍,采药练丹,为民治病,不索报酬,民间尊为“神医”,著有《吴卒本草》。后因上山采药坠崖去世,乡民在龙湫坑塑像祠祀,又在青礁、白礁各建东、西庙祭祀,称慈济宫。
•省情概貌• •自然地理• •历史文化•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社会事业• •福建旅游• •福建人物• •福建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