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反切汉语拼音:fɑnqie),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汉字相拼的方法为另一个汉字注音。又称反语反音反言,或单称。如:“同,徒红切”。用作反切的第一个字“徒”,称反切上字,简称上字;用作反切的第二个字“红”,称反切下字,简称下字。“上”、“下”指汉字直行书写时两字所在的位置。“同”是被注音字,称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上下字相拼就是被切字的读音。把反切与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比较,有以下三点不同:

  1.拼音是用一个或几个音素符号来表示声母、韵母的实际音值,而反切所用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不存在,以元音开头、只有韵母的汉字也是少数。所以代表声母的反切上字不能不带韵母,代表韵母的反切下字又常带有声母。代表声母和韵母的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余的成分,在拼合的时候,必须去掉多余的成分——上字的韵母、下字的声母。

  2.拼音中的一个声母或一个韵母,只能用固定的一个或一组字母表示,不允许随意更动;反切上下字的选用则是灵活的,选用与被切字声母、韵母相同的任何字做反切上下字,都不会改变被切字的实际读音。例如,“孤,古胡切”。假如上字不用“古”,而用“过”、“姑”、“公”等字,下字不用“胡”,而用“乎”、“吴”、“都”等字,被切字的读音都不会变。因为前者声母都是[kg],后者韵母都是[u]。原则上,同一类声母或韵母,只需各用一个汉字表示。《广韵》同类声母的反切上字最多有17个,同类韵母的反切下字最多有12个。

  3.现代汉语拼音除了有双拼法之外,还有三拼法、四拼法。从书写形式上看,一个音节可以用1~4个音素字母表示;而反切,只容许用两个字,即使是零声母字,也必须有反切上字。例如在普通话里,“爱,乌代切”,被切字“爱”[ɑi]是零声母。如果是拼音,声母可以不必表示;反切注音法,则必须用一个“乌”字代表零声母做反切上字。另一方面,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整个字做反切下字。例如,“劝,去愿切”,被切字“劝”的韵母是[yɑn],包含3个音素;反切注音法只用一个与“劝”韵母相同的“愿”字做反切下字。

  对反切产生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1.认为反切是三国魏孙炎创造的。其根据是《颜氏家训·音辞》中的话:“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但颜氏只说孙炎“创《尔雅音义》”一书,用反切注音,并未说孙炎首创反切之法。

  2.认为产生汉字的时候就产生了反切。清代刘熙载(1813~1881)《说文双声·序》说:“切音……起于始制文字者也。许氏《说文》于字下系之以声,其有所受之矣。夫六书中较难知者莫如谐声,叠韵、双声,皆谐声也。”刘氏认为谐声造字法就是反切。与此相近的看法还有合音说。宋代沈括郑樵,清初顾炎武,也都持这种看法。

  3.认为反切产生于后汉服虔、应劭时代。章太炎吴承仕等力主此说。这种看法比较合乎情理。反切的产生,是为了弥补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反切与读若、直音比较,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从音韵学史的角度说,反切的产生,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从此人们懂得了对汉语音节做音理上的分析,把一个音节分成声、韵、调三个部分。

  反切需要改良。用反切注音,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三方面:

  1.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余成分,在拼合时有一定障碍;

  2.反切上下字用字过多,难于掌握;

  3.有些窄韵,不得不偶尔借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准确的弊病。

  因此,后人不断从各方面对反切进行改良。代表性的主张反映在明代吕坤的《交泰韵》和清代潘耒的《类音》。这两部书设计反切的基本出发点是,尽量使两字连读而拼出被切字的读音。后来又有清代李光地王兰生的《音韵阐微》(1726)和刘熙载的《四声定切》(1878)。这两部书在吸取《交泰韵》和《类音》等成果的基础上写成。它们对反切的改良已达到最佳状态,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达到理想境地。只有改用一套分析各种音素的符号,才能完善。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订了采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