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文汉语拼音:ɡuwen;英语:ancient Chinese prose),中国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与骈文相对而言。魏晋以后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辞华丽。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的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

  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他们既强调“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并崇尚创造,主张“惟古于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们所作的古文,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散文,从当时口语中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书面语言,有自己的个性与时代现实性,也有部分较为艰深僻涩的,但非主流。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夫文靡于隋,韩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于韩。”(《与李空同论诗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的所谓古文与先秦汉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的。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