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宁夏吴忠市: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县汉语拼音:Tóng Xīn Xiàn;英文:Tongxin),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东与盐池县甘肃庆阳市环县接壤,南与固原市原州区毗连,西与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为邻,北与吴忠市红寺堡区交界。全县总面积4662平方公里,辖7镇、4乡、2个管委会,17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39.8万,回族人口34.1万人,占85.7%,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

  同心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西汉时即设置县府,命名“三水县”,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建制,至今建县达2200多年。同心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大家庭,秦汉之际有匈奴鲜卑部族,唐代吐蕃吐谷浑突厥宋代党项元代回族蒙古族也先后定居预旺城、韦州城、同心城等地,清代满族汉族等民族也长期在境内居住。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响,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始建于明代同心清真大寺历史悠久,明王陵墓规模宏大,康济寺塔雄伟壮观,古长城绵延数十里,古生物化石种类多样,革命遗址遍布全县,民俗风情独特等等,是宁夏中部亟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将与近年来新建的红军西征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共同构筑宁夏中部旅游名胜景区。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开创了中国民族自治的先河。

  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地势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1240-2625米,属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主要有山脉、黄土丘陵、河谷滩地、沙漠垣地等五种,地形复杂,山川纵横交错分布。境内有罗山、米钵山、马大山、老爷山、青龙山、窑山等,均属六盘山系。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259mm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325mm以上,干旱缺水是最大的自然特征。矿产特别是非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煤、石膏、白云岩、石灰岩、镁、铁、铜、铅、磷、芒硝等16种,探知各种矿床和矿点65个。煤、石膏、石灰石、白云岩开采价值较大。据甘肃煤田地质勘探队已初步探明:煤储量19亿吨、石膏地质储存100亿吨(已探明38.9亿吨)、石灰岩49亿吨、白云岩575.77万吨,远景储量18亿吨。农副土特产品较丰富,宁夏的“五宝”同心就有三宝。被誉为“黄,白,黑”三宝的甘草,二毛皮,发菜驰名全国。2007年6月,同心县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同心国际山羊绒集散城”称号。同心圆枣、枸杞等土特产品特色鲜明,“同心圆枣”先后荣获宁夏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洞子沟苦水枸杞”被认定为宁夏著名商标,宁夏易捷庄园生产的有机枸杞,荣获2012年福建泉州海峡两岸食品展销会金奖。

  邮编:751300 代码:640324 区号:0953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同心县辖7镇4乡2个管委会,17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

  • :豫海镇、河西镇、丁塘镇、韦州镇、下马关镇、预旺镇、王团镇
  • :田老庄乡、马高庄乡、张家塬乡、兴隆乡

历史

  夏、商、周时为雍州地,战国时属义渠国,秦属北地郡。汉置三水县,属安定郡。隋时境内分属他楼县及鸣沙县,唐时在他楼县置缘州,县境西南地区属缘州,韦州仍属灵武郡鸣沙县。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韦州地置安乐州,安置吐谷浑部族。唐大中三年(849年)改安乐州为威州。西夏时设韦州静塞军,后改祥佑君。元时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明初隶陕西布政使司。清同治年间在豫王城(今豫旺堡)置平虏(平远)守御千户所,隶固原卫。清改卫为府,韦州、同心城为宁夏府灵州辖地。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县,当时名平远,驻下马关,属甘肃省固原直隶州。

  1914年平远县改名为镇戎县,划归甘肃省宁夏道(朔方道),1918年又改镇戎县为豫旺县。1929年,宁夏道自甘肃省分出,建立宁夏省,豫旺县属宁夏省。

  1936年10月20日至22日,中共陕甘宁省委在红军的大力协助下,在同心城清真大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县政府设在王家团庄。由于红军东撤,宁夏马鸿逵的破坏,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于1937年4月终止了革命活动。

  1938年,国民党豫旺县政府恢复,由下马关迁至同心城,为俾符实际,改为同心县。

  1949年9月12日,同心县全境解放,同心县人民政府随即建立,隶属宁夏省。

  1954年3月,宁夏省建立了河东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归其管辖。同年,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河东回族自治区属甘肃省管辖。

  1955年5月,河东回族自治区改称吴忠回族自治州。

  2000年,同心县辖6个镇、11个乡。总人口328741人,各乡镇人口: 同心镇 34978 河西镇 22974 韦州镇 24156 下马关镇 23875 预旺镇 26023 王团镇 26888 城关乡 19821 丁家塘乡 19624 纪家乡 10661 窑山乡 11501 喊叫水乡 8871 下流水乡 11163 新庄集乡 20029 田老庄乡 10646 马高庄乡 17302 张家垣乡 12979 羊路乡 11766 石狮管委会未批镇 10702 石炭沟区虚拟乡 478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8年,划海原县兴隆乡归同心县。辖7镇4乡2管委会。

播种小麦,同心县丁塘镇张滩村,2022年3月11日。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地理

  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北纬36°58′48″,东经105°54′24″,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东与甘肃环县相邻,南与固原市接壤,西与海原县相邻,北与中宁、红寺堡接壤。同心县总面积4662平方公里。

地貌

  同心县县境内沟壑纵横,按照地质地貌和开发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西部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山区、东部旱作塬区”三块区域。中部丘陵、沟壑、山地、沙漠等地貌类型占总面积的65.4%。

气候

  同心县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夏秋短,冬春长。县城年平均气温8.6°C,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2.8°C,极端最高温度37.9°C。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8.1°C,极端最低温度–27.3°C。全县年平均降水量272.6毫米,多年平均日照3024小时。无霜期120—218天,平均日较差为31.2°C,适宜瓜果种植。大风、沙暴、干旱、热干风、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高,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文化

回族花儿

  “花儿”又名“少年”,是一种具有浓烈高原特色的民歌。风格质朴、曲调优美,感情强烈、抒发明快。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陕西的部分地区。曲调丰富、唱词浩瀚,歌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言词含蓄风趣,形象鲜明生动,韵味婉转悠长。 她是一种纯粹的民间文化,居华夏民间艺术之首。被人们称为“西北民族之魂”、“滚动的百科全书”。“花儿”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唱词浩繁,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被史学界称为西北人的魂。

  “花儿”发源于临夏,由于流行的地域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主要有:“河州花儿”、“干花儿”,以后又广义的分为“宁夏花儿”和“青海花儿”。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回族百姓尤其喜爱“花儿”,他们是“花儿”的创造者、演唱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同心县境内的十座古城

  同心县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县境内先后出现过十座城堡,它们分别是三水县城、杨家河湾古城、细腰城、夹道堡城、沙嘴城、金鸡城、韦州城、下马关城、豫旺城和半个城。同心地区的十座古城,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今已湮没五座,现存的仅有同心城、王团镇、豫旺镇、下马关镇和韦州镇。

  1. 三水县城 是汉代早期在同心地区修建的第一个县城级城堡,其遗址在今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坐落在罗山东坡下,南北560米,东西530米,呈方形,城周四里四分。它背靠罗山,面向韦州下马关平原,很适于从事农牧业生产,在军事上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说“肥水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古城,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侍郎张奂为安定郡属国都尉(西汉桓帝元年,公元155年)治此。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文中“水”指清水河,“高平川”就是固原到同心的平川地,“山”指罗山。罗山东面的“三水县”就是红城水古城,去它东南三百多里的“安定郡”乃固原城,其“温泉”当为韦州镇巴庄村的暖泉,而“盐池”则为惠安堡的盐池。古地名与今天各种情况完全吻合,证实古“三水县”城为红城水无疑。三水县人卢芳在汉代中期曾经与匈奴勾结,并反汉自立为皇帝的事件,可能最终导致三水县被撤,直至清代同治十三年,在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同心地区再未设置县级机构。在一九六四年的考古时,红城水古城址出土有汉代陶片、唐代瓷片、唐三彩、明代青花瓷等文物,说明这里一直有人居住。汉代之后,由于不断被部族侵扰和战火摧残,官府难能顾及这孤独的古老城堡,使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古城终成废墟。
  2. 杨家河湾古城 与红城水古城具有许多相同点,是汉代在同心地区清水河岸边的另一座城池。该城坐落在丁家塘镇杨家河湾村东500米处。古城坐北向南,东西640多米,南北450多米,城周约四里四分,呈长方形,不知毁于何朝何代,现有遗址残墙高约1-1.5米,出土的有灰陶片,青砖,柱础石,还有汉代独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吉祥动物图案的瓦当,可知该城乃汉代所建。同心地区出现以上两古城,证实了这里曾经有过发达的古代文明。究其原因,是秦汉时这里水草丰盛,畜牧发达,从汉代始,在这里实施了“马政”,鼓励当地农牧民饲牧马匹,每年以优惠价格收购约30万匹马以补充军需。那时从固原到同心“人民炽胜,牛马布野”“畜牧为天下优”,呈现一片兴旺景象。以红城水古城与杨家河湾古城各自“城周四里四分”,显示出这两座宏伟的边关城镇的气势和当地经济的繁茂。到了宋朝,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这里成了宋夏分界处。夏军狡诈异常,宋军常吃败仗。韩琦、范仲淹等朝廷重臣兼任延绥军政长官时,提出“修城堡,运兵甲,积粮草,移士马”的攻守之策,从1040年起,在同心县境内沿清水河出现了五座军事要塞式的城堡。
  3. 可可水城 又名细腰葫芦城。在本县王团镇张二水村,是宋明时镇戎所的所在地。此城始建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因当时在固原与环县(甘肃省属)一带有三个部族有一定实力,联合西夏,经常侵犯宋朝边境。宋军不堪其扰,宣抚使范仲淹主持筑了此城。城址选在一块形似葫芦的斜坡地上,坐北向南,东侧有山水沟,沟东有青石山,城墙依地形而筑,成不规则形,长323米,宽250米,城周二里三分。此城易守难攻,是固原往西北通向灵武,盐池的必经之道。明代成化九年(1473年)重修,嘉靖三年(1524年)又增筑辖墩台十九座,在抵抗西夏和明代防御蒙古部族南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现古城遗址尚存。
  4. 金鸡儿城 位于同心县丁塘镇杨家塘村西北面井家口子一座八字形的平缓台地上,是范仲淹在同心县境内修筑的最北边的城堡,可阻挡西夏军从红寺堡向西南方向的进攻。该城东西约280米,南北有265米,城周二里多,南北有被山水沟切割的两条小山梁,东西北三面临山水沟,易守难攻。古城遗址出土有宋代文物,但何时遭毁坏,没有记载。
  5. 沙嘴城 坐落在清水河东岸,边墙沟南,此城遗址呈正方形,边长320米,有西、南二门,从出土文物考证系宋代所建。大概距半个城太近,被人们所忽视,加之战争的摧毁,而不被历史着墨,《平远县志》无所记载。
  6. 夹道堡 现名王团庄,《平远县志》“里甲”篇有“城野之地今有十里(古‘里甲’制度,一里相当现在的一乡,每里110户),曰在城,曰豫旺……曰可可水,曰夹道堡,曰同心城,曰韦州”。夹道堡是古代同心县“十里”之一,城在今王团镇南边清水河东岸,离河不到百米,因战乱城毁,又未加善意保护而成耕地。据老年人讲,该城呈方形,城周约二里。因为战乱,早期居民迁徙已尽,新住居民全都是王姓回族,且居住在新建的居民点,地名也改为“王家团庄”,现在是同心县五座古镇之一。
  7. 半个城 是同心城的古老名称,处同心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宋代在同心地区沿清水河所筑的最后一座古城。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朝廷命秦凤经略使刘仲武率军五万,从会州(今甘肃靖远)向东北进攻西夏。当时西夏军驻地在韦州镇,名为左厢军,又叫静塞军。刘仲武一路行军至清水河而止,在此筑城屯兵镇守,大军返回靖远。当年从靖远往韦州只有一条行军道,必经同心城。刘仲武所筑之城乃今同心清真大寺所在之地。它北临20余米深的北沟,西南为清水河冲积的河滩地,是一个东西500余米,南北有300多米的半岛形高台地。城堡南北长320米,东西宽约240米,因其正好占半岛形高台地的一半,被人们称作“半个城”。因其地处高台,易守难攻,它控扼灵武、盐池过韦州往西南的咽喉,又处银川往固原平凉的要道,所以从该城筑就后就成为军事要地。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也就是该城建筑三百多年后重建,明末该城遭到攻打时,由于军民协守而未被攻破,此后人们就改称同心城。元朝,西北回族大聚居,半个城也成为回族为主的城堡。到明初,清真大寺在喇嘛召的原址建起,人口也急剧增加。西关修出了西街,南面河滩地上住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这里建造成上街,下街,还有许多居民点,开展了集市贸易。《平远县志》称“同心城列肆拾余处,逐日交易”。一个原来只有“城周二里半”的“半个城”被扩建为城周五里多(800X500平方米)的新城,成为当地的集市贸易中心。昔日的半个城原城堡被称为“城里头”,成为含巡检署、守备署、军粮库、军械库等功能的“衙门地”。
  8. 韦州城 是同心县最东偏北的古老城堡,它有新、旧两城堡。旧城往西,新城在东,二城相连。旧城是西夏时元昊所筑,东西长570米,南北宽540米,四面辟门,建筑气势很大。城内东南隅有康济寺塔,是西夏时所修,西北隅有元代所修的喇嘛教基塔,二塔相应,成为城内亮景。新城位西,与旧城相连,南北长572米,东西宽294米,新城建于明初,是明代庆王行宫,城内有王宫。韦州又是庆王与历代王子及其妃子的陵寝地,有十四位王及妃子墓地,共三十四处,现在其陵墓已成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韦州是西夏左厢,叫静塞军,李淳祚时又改称祥祐军,乃西夏重点驻军防守之地,加上明庆王二百五十年的行宫,有庆王宫、东湖、鸳鸯湖、明王陵、康济塔等遗迹,加之罗山自然景观,是同心县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9. 下马关古城 在韦州南四十里,小罗山东面的平川地上。下马关城建筑较晚,明嘉靖五年始筑成。此城规模较大,城周五里七分,墙高阔均三丈五尺,外砖内土,清光绪年间又经修补,城南筑有小钥城,二十丈见方,南门楼顶悬刻“重门设险”,东门外顶端石刻“橐钥全秦”,门顶镶嵌“固镇第一关”石刻巨匾。初名长城关,因三边总制每年秋防时必先在此下马,故改名下马关。下马关是明代军事重镇,关城雄伟,易守难攻,从弘治时就驻参将,设参将营,有2180名马步军丁和1827匹马骡等,成为防蒙古部族军入侵的重要关防。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平远县成立,县府就设于下马关。
  10. 豫旺城 修筑于元代中期。1329年元朝封阿剌忒失里为豫王,遂筑豫王城于这里,后被人称豫旺城。城周五里三分,高厚各十米有零,设南北东三门。当时这里修盖有钟鼓楼、大佛寺、玉皇阁、城隍庙、牌楼等。街道整齐,很为壮观。这里曾是同心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镇很是繁华。1936年红军西征到达豫旺,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名胜古迹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康济寺塔

  康济寺塔 所在地韦州,汉属北地郡,隋 、唐为灵武郡,宋、西夏时为韦州,属“左厢”,称静塞军,西夏谅诈改祥佑军,元仍名为韦州,明洪武二十六年,庆王就藩于此,居住近九年。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匈奴、突厥、吐谷浑、叶蕃、党项、蒙古和回回等民族的牧地。从北朝开始,这里番胡使节、商贾驮队川流不息。唐咸亨三年,唐高宗李治置安乐州,接纳受吐蕃攻击 而从青海遗徙而来的叶谷浑诺曷钵部,并以诺曷钵为刺史。其后又在长乐川置长乐州(即今韦州),为逐渐增多的吐谷浑部众居住。唐开元二十二年,唐朝以安乐、长乐两州“隶原州”(今固原)。唐肃宗至德二年以后,此地没于吐蕃,唐大中三年得以收复,更名“韦州”。宋代党项贵族创建西夏政权时,曾在此地筑城、藏兵、建据点,作为与北宋长期抗衡的军事要地。因党项、吐蕃、蒙古族均信仰佛教,故使这一地区立浮屠、修禅院蔚然成风。康济寺塔的修建和塔上发现的众多遗物,就是这一地区佛教兴盛的历史见证。

  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派西平侯沐英统领各路兵马荡除西北残存的元朝武装而途经韦州古城时,曾见到东南隅的康济寺内有一塔。又据《嘉靖宁夏新志》记:“韦州,汉北地郡地;唐灵武郡地;宋赵元吴为韦州,属‘左厢’曰静塞军。谅诈改祥佑军。元仍名韦州。”“洪武二十五年,庆王建宫室于此,居之凡九年。”

  据塔前现存明万历壬午年《重修敕赐康济禅寺浮图碑》记载:明太祖荡平海宇立国之初,康济寺内已有“浮图九级未及成”,明嘉靖辛酉年发生地震,使丁亥年已修复的四级“倾颓若昔,前功用虚”。此碑记说明了原来修建的九级浮屠,虽经地震摧残,终未损坏,而倾废的只是明代丁亥年增修的九级以上的部分。1985年在加固和修缮残损的塔檐时,发现塔身第九层以下与第十层以上所用的砖的规格、泥浆和砌筑方法迥然不同。这说明第十层以上是后来增筑的。第九层以下塔身所用的长砖和方砖背面都有一手印痕。这与银川市西夏王陵、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和宏佛塔等西夏建筑遗存所采用的手印痕砖相同。

  西夏立国之初,元昊穷兵黩武,与北宋争战不息。他在韦州建筑军事据点,在兴庆和贺兰山广建宫室,耗尽人财物力,故不太可能在韦州建寺院和立浮屠。西夏中、后期,宋与辽、宋与金矛盾尖锐,而辽、金与西夏修好,故西夏的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有所发展。为了缓和矛盾,施行教化,西夏统治者崇奉佛教,输入经典,聘请高僧,在其境内修建了许多佛寺禅院,康济寺塔应当是在此时所建。又据史书记载:“宋重和元年春二月,熙河、环庆、泾原地震,旬日不止,坏城壁、房舍,居民压死者甚重,人心慌乱。”“西夏天庆四年,首都兴庆府地区又发生大地震,经月不止,人畜死亡者以万计。”接着,夏州地裂泉涌,“出黑沙、阜高数丈,广若长堤,林木皆没,毁民居数千”(《西夏书事》卷三五)。这两次较大的地震,对西夏东南部地区的地面建筑和人畜造成严重损害。康济寺塔应是在这两次强烈地震之后的西夏仁宗仁孝的后期所建,否则也将遭受毁坏而不复存在。

宁夏吴忠市: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 位于同心县城南2千米处。相传始建于明初,明万历、清乾隆和光绪年间曾三次重修扩建。该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建筑面积为2870平方米。全寺分为内外两院,外院较为宽敞,穆斯林重大节日常聚于此处会礼。寺门前有长9米、高6米的照壁,为“月藏松柏”砖雕图案。与照壁形成对照的是3个转砌券门,镌刻有阿拉伯文砖雕和花卉图案,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中门上书“清真寺”3 个大字,左右两个券门分别书写有“忍心”、 “忍耐”门额。券门上部原有四角攒尖顶的3层邦克楼一座,民国时期曾遭龙卷风破坏,后改建为2层。从券门入内沿阶而上,内院高台有礼拜大殿,座西朝东,视野开阔,殿前南北讲堂各5间,与大殿形成三合院式布局。大殿由两座歇山顶和一个卷棚顶勾连搭,面阔5间,进深9间,内有20余根明柱支撑,木板铺地,墙壁装饰有《古兰经》文书法。大殿宽敞,可以容纳千余人同时礼拜。殿外装饰精致,翘檐斗拱,庄重朴素。同心清真大寺不仅是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还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文物建筑。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曾经发动当地群众在此召开各界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

  金国正墓,是雍正四年由朝庭赐准,地方建筑的将军陵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豫海镇。南临现代回族公共墓地,东靠银平公路,西接清真大寺。该墓融清代陵园建筑与回族丧葬形式为一体。茔域呈长方形,座北朝南,南北长124m,东西宽72m,占地面积11115平方米。坟茔围墙原为蓝砖砌成,现为黄土夯筑。

美食

宁夏吴忠市同心美食:哈里瓦
宁夏吴忠市同心美食:焜馍

回族风味小吃

  烩羊杂碎 羊肺先用清水从喉管灌洗去血并使血管扩张,然后用洗去面筋并过滤后的稀面糊灌肺,边灌边吹,以使面糊能充分渗入,肺部涨大、雪白。若想要羊肺硬实,就边控边灌,即灌完面糊后堵住肺管,放一会儿,控出水分,再灌面糊。灌了面糊的羊肺就是“面肺”,用绳扎住喉管放到开水锅里煮,待面糊凝固后与羊肠、肚、肝等同煮,羊头与羊蹄同煮。除去血沫,煮八成熟后取出,将羊杂碎全部切成均匀的细丝,吃时根据需要可多可少,下入原汤,调入葱、姜、蒜、红辣椒等佐料,煮熟装碗时,碗底放少量生香菜末和辣油。还有将洗净的羊大肠装上肉末、大米、葱、姜、蒜、调料等用线缝口,煮熟,叫“焖肚子”或“灌肠”。

  凉拌牛蹄筋 将牛蹄筋发好后,切成条,拌上醋、蒜泥、辣油等,成为一道凉菜。也有将发好的牛蹄筋用肉汤烩着吃,是为“烩牛蹄筋”。

  手抓羊肉 将全羊分为前、后腿,背、胁、脖等大块,用冷水浸泡去血水(若是新鲜羊肉,有的洗净即可,讲究连血水一块儿煮,说这样更香),放入清水锅中煮,待水开后,去除浮沫,放入葱、姜、花椒、大料及盐,煮熟后乘热捞出,用手一块块撕下蘸着醋、蒜末、酱油、香菜等调料吃,或直接就着蒜瓣吃,山区还有手抓羊羔肉,与手抓羊肉吃法相同。

  蒸羊羔肉 选用40~50天的羊羔(俗称“够毛羔”),宰后用凉水泡去血水后,剁成小块放入盆内,加入少量白面、香油、红葱末、调料、盐,搅拌均匀装碗上笼,旺火约蒸90分钟即可。

  洋芋丸子 将土豆磨成糊状或煮熟后捣成泥状,加入调料用手团成丸子,入油锅炸熟后,即可作肉丸子的代用品,亦可单独作为一道菜食用。

  烩小吃 小吃包括羊肉丸子和夹板。将生羊肉剁成肉泥,加精盐、葱末、酱油、花椒粉、姜水、蛋清及淀粉拌成肉馅,清油烧开后,用手将肉馅挤成樱桃大小的丸子,逐个挤进油锅内,炸至丸子浮起变黄捞出。夹板是先用鸡蛋摊成薄皮,上下两层鸡蛋皮中间夹上羊肉馅,再摊成大饼,然后切成菱形方块,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即成。烩的时候将羊肉汤烧开,撇净浮沫,放进丸子、夹板、木耳、菠菜加盐调味,炖一会儿装碗,淋上芝麻油即成。

  羊肉粉汤 粉汤由肉或土豆丸子、夹板、肉丁、凉粉片、土豆块、青萝卜块、粉条、豆腐等一锅烩成。有条件的还在锅里放金针、木耳、梅豆,作为油香、米饭等食品的佐菜。一般家庭日常生活改换口味,还喜欢吃粉汤饺子,即将饺子煮熟后,捞入滚开的粉汤中。

  炒煳饽 用白面烙成薄饼再切成细条,羊肉切片上油锅爆炒并加入红葱(宁夏山区出产的一种根部泛红色的大葱,较辣)、花椒面、酱油、醋、辣椒等佐料,炒熟后,续上适量肉汤烧开,倒入烙饼条翻炒或加盖焖至汤干,撒上香菜、韭菜、蒜苗等即可。

  荞麦油圈 将荞麦面粉用开水烫拌均匀后,连同面盆放置于80℃水锅中隔水热蒸,10~15分钟取出,冷却后掺进黑面少许,加酵面发酵,用手蘸油做成巴掌大的圆圈,入油锅炸熟食用。

  干粮馍 在面粉中加入适量食碱用凉水拌匀,发酵后,再加干面粉和食碱水拌成块状,加适量胡麻油和香豆草粉,用干净木杠反复挤压,边压边加少量干面粉,揉压均匀后,分成等量面团,擀成圆饼,在一面的中心处撒一些用胡麻油调好的香豆草粉,下锅时先将饼心没撒香豆草粉的一面朝下,不加锅盖,待馍面微黄后取出翻面入锅加盖15分钟即成。据说此饼始于清代,因面香醇厚,口感酥软而远近闻名。

  馓子 10斤面粉配红糖4斤、鸡蛋7个、胡麻油1斤、花椒0.2两、红枣2两、橘皮0.4两、甘草0.4两。先将红枣、花椒、橘皮、甘草入锅煎熬30分钟,冷却后过滤取液,再与溶化好的红糖水和搅拌均匀的鸡蛋液及胡麻油掺在一起,用其和面,以使馓子色泽艳丽。为使馓子酥脆、香甜,面粉中有的还要再加进牛奶、蜂蜜。面团要用干净木杠或扁担在案板上反复揉压,至到柔韧、细腻,再切成等量面团,放在面盆中抹油饧一会儿,再将面团掏个洞,套在一只手的四个手指头上,用两手掌心轮番边推边搓成圆环状粗细均匀的细绳,来回折七八层摆成椭圆形,用两根长筷子从两头穿起,放入油锅中,边炸边来回摆动(故炸馓子又叫“摆馓子”),待炸至棕黄色时捞出。

  炒揪面 回族喜欢把揪面片煮熟后,再与羊肉或牛肉臊子同炒,并且吃炒揪面时用碟子而不是碗装,这样不易黏结,以保持揪面片的筋韧度。

  麻食子 将荞面用凉水和好后,切成骰子大小的面团在草帽上搓成枣核形状的卷面疙瘩,内空外花,故被称作麻食子。下到锅里煮熟后氽入肉汤,加调荤、素臊子和辣椒、葱花、蒜末,或干拌或连汤吃。山区回族群众喜欢在节日制作以待客。川区在制作时,将面团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右手大拇指在左手掌心捻成小贝壳状,又称作“猫耳朵”。

  哈里瓦(حلوي) 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甜食”。哈里瓦是宁夏回族的一道传统甜点。做法是:胡麻油烧熟后,放入面粉,翻炒熟后加红糖、蜂蜜、精盐拌匀。用木模(枣木板制成,在宽面上等距离雕出2.5厘米见方,1厘米深的模子,有扇面、铜钱、树叶、梅花等图案),将甜面料填入,用拇指压实压紧,然后翻过来在面案上用力一磕,成型的面料倒出来,再整齐地码放在碟里即成。

  焜馍 将和好的发面团定量放入一只两合型(上下可合盖)的铜或铁制的锅内,埋在碎麦草或牛羊干粪的火堆内煨烧,不宜明火。煨烧时间在3小时左右,视铜铁锅传热快慢,适当掌握火候,一经煨好,拨开余火,取出铜锅,稍晾一会儿打开,将馍切成薄片。此馍色黄、皮脆、内瓤松软。

  果碟 回族穆斯林过节或过乜帖、过尔麦里,请阿訇到家中举行宗教仪式后,都要招待阿訇吃饭。上饭菜之前,一般与盖碗茶同时会上几碟新鲜水果或干果,称作“摆果碟”,如苹果、西瓜、甜瓜、桃、杏、葡萄干、核桃仁等,又叫“干果碟”。一般三碟到七碟不等,所上水果要开,吃取方便。上什么果碟,家人事先都要商定,称作“定果碟”。果碟是过去贫穷的穆斯林拿得出的最好的食物,被称为“穷人的圣餐”,也是过尔麦里和过乜帖时最先上到桌子上的食物。

人物

  • 卢芳,东汉初地方割据首领。字君期,西汉、东汉之交安定郡三水县(治同心县下马关乡北红城水古城)人。
  • 皇甫枚,唐代文学家,中国小说创作的先祖.字遵美,唐晚期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三水县(今宁夏同心县)人。祖籍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广明中前后在世(五代初的公元841年到911年在世),七十岁左右去世。咸通末(公元873年)曾为汝州鲁山令。是年,由汝入秦。光启中(公元886年)僖宗在梁州,赴调行在。皇甫枚著籍三水,而汝坟温泉,又有别业。皇甫枚于天佑庚午(按天佑无庚午,庚午为梁开平四年,当为皇甫枚不忘故主,故仍用天佑纪年)旅食汾晋,手纪咸通中事,为三水小牍三卷(宋史艺文志及文献通考)盛行于代。
  • 金国正(1658?—1726),清代回族将领。顺治时(1644~1661)出生于同心半个城(今同心县老城)。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花马池副将,后又升为武职从二品官,任山西大同府总兵官及太原府总兵官。康熙五十九年(1720)调任固原提督。雍正四年(1726)病逝同心城。
  • 洪寿林(1852~1937)。回族,字海如,经名舍力夫·冯迪尼。祖籍甘肃景泰路塘洪家庄人,幼年家境寒苦。同治之乱,家乡惨遭掳掠,他随父流落宁夏同心县石圈村(洪岗岗),不久其父去世。他到庄头寺坊做杂工,抽暇聆听讲经,攻读阿文。借助教众扶持,走上讲经务教道路,辗转化平(泾源)、固原、陕西有名寺坊求学,后来成为博通《古兰经》的大阿訇。
  • 虎嵩山(1880-1955),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家。生于1880年。名镇林,以字行。经名赛尔敦丁。宁夏同心人。其父为虎夫耶门定传授师。自幼从父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和虎夫耶门定修道法,后又在门宦盛行的西海固地区求学、任教,深知当时门宦制度的弊端,故不愿继承父业,决心与其师王乃必在当地宣传依赫瓦尼派的主张,成为宁夏和陇东一带依赫瓦尼派的代表人物。
  • 马兆元(?-1863年1月31日),清代同治年间宁夏豫旺城首揭义旗的回民起义首领。回族,原为清军盐茶厅属平原所(驻今同心县豫旺)把总,首先打起反清旗帜的回民义军首领。
  • 海东阳,宁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创始人。号文轩,经名艾哈默德,出生于明代万历年间,祖籍陕西西安,后与其父海师定居宁夏韦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成为韦州海姓人先祖,他传承了胡登洲经堂教育的衣钵,是宁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