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吹吹腔,又名吹腔,俗称“板凳戏”,是白族传统的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大理、邓川、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白族聚居县。是一个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的戏曲剧种,当地的百姓称之为唱“乡戏”。过去,每当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欢庆丰收以及闲暇自娱时,人们都要演唱吹吹腔。不同地区的吹吹腔,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其中鹤庆县的吹吹腔特色更浓。据老艺人回忆,能数出的剧目达三百余本。内容少数是白族的,多数是汉族的。白族戏剧家杨明1961年著文指出,源起于“弋阳腔”中的“罗罗腔”,随明初屯垦军民带来,并在大理地区生根开花得到发扬。吹吹腔的唱腔现公认的有十多种。按行当分,有生、旦、净、丑四种。按角色的类型和情感来分,则有平腔、丑角腔、一字腔、高腔、二簧腔、大哭腔等种。唱腔属联曲体结构,大都不分板眼。唱完一句或四句后用唢呐伴奏。唱词一半以上用白话语演唱。唢呐有独立的曲牌20多种。在表演程式上,演员注意“四功”、“五法”。唱功,丑角用小嗓,生角用本嗓,净角用粗嗓,旦角用假嗓。吹吹腔戏的行头,一般都用蟒、靠、褶子等服装和盔头、纱帽、五绺须、杂白须等道具。财力有限的戏班,也偶借用白族服装代用的。脸谱与汉族古典戏曲脸谱相类。色彩中,以黑、白、蓝、紫等主色,无黄、绿、金银等色稍晚些使用。

  吹吹腔只用唢呐奏过门,有的过门就直接用唢呐凋曲牌,如“哑子哭娘”、“大过山”、“山坡羊”等,故又称为“唢呐戏”。风格原始、古朴、生活化。唱词、道白多使用白族语,语言通俗,风趣诙谐,贴近生活。吹吹腔唱腔高亢激昂,富有较高的感染力。行当分工相当细致,生、旦、净、丑俱全,讲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表演程式及身段谱,有固定的具有性格特征的步法,步法与唢呐旋律相协调,舞蹈性特别浓,每当唢呐吹奏过门时,不论主将和士兵,人人就地缓缓起舞。音乐震天,但动作都一招一式从容比划,节奏鲜明,有古典戏味。举手投足总是顺手顺脚(即踢左脚伸左手),武打开打时动作缓慢,刀枪剑戟互不接触。在音乐声中“过河”厮杀,动作优美,节奏感强,举枪舞剑却有一定规律,但都较为简单。跳场、坐帐、杀场等动作机械,上身晃动,托掌提筋,形似木偶,常常闪出财神金刚的塑型,“吹吹腔”腔调较多,有生腔、旦腔、净腔、丑腔,还兼有高腔、京腔、大哭腔、抖马腔、簧腔和流水腔、垛垛板、阴阳板、风绞雪、七句半、课银子等,有“九板十三腔”之称。唱词通常用白族山花体的“七七七五”句式,每四句为一节,唱过一、四句词后加唢呐过门,二、三句唱词后加打击乐。过门曲子一般较长,变化也较复杂,它起到了延长唱腔的内容,节制舞蹈节奏和强化感情的作用,打击乐一般与唢呐组合使用,鼓点多为“文场”、“武场”两种。行当分工较细,在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中又分有:生有正生、须生、英雄生、小生;旦有老旦、正旦、花旦、苦旦、武旦、摇旦;净有黑净、红脸、大花脸;丑有大丑、中丑、小丑等。传统剧目有《三出首·敬神仪式》、《崔文瑞砍柴》、《重三斤告状》、《竹林拾子》等。“吹吹腔”主要流行于云龙、大理、剑川、洱源、鹤庆等地。

  鹤庆县吹吹腔的一大特色,是生活味浓。古时唱吹吹腔,没有专业演员、专业戏班和固定的演出场地。演出时,不管白天黑夜,在演出场地四角各烧一堆篝火,中间空地即是舞台。篝火既有照明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又能再现先民“火文化”的遗风。演出时,没有演员、观众之分,任何一个观众都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即兴上场参加演出。若碰上某个演员在演出时出现“卡壳”现象,观众可上去接替他扮演的角色,继续演出。演员使用的道具是顺手拈来之物:松枝当拂尘,竹枝当坐椅,反扣的竹篮当桌子,草墩当凳子……别有一番情趣。演出的剧目,除一部分为歌颂历史英雄人物、赞美地方风物的内容和传说外,多为表现现实生活的“现代剧”,让人看起来感到分外亲切。

  鹤庆县吹吹腔的另一特色是艺术风格独特。其表现形式为载歌载舞,动作、身段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夸张,产生一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的艺术效果。不管是白族还是彝族,道白和唱词都用白族语。唱词为“三七一五”的“山花体”和上下句民歌体的句式两种样式,语言生动、唱腔丰富、旋律高亢、形象洗练,颇有感染力。唱词的尾句由后场帮腔,十分浑厚、雄壮。演奏吹吹腔的乐器分文、武乐组,文乐用唢呐伴奏,唱词时唢呐无声,形成一种相互配合的音乐;武乐演奏的乐器有大鼓、 锣、钵、镲、小锣、碰铃和羊角,演奏起来热闹而又炽烈,地方色彩很浓。

  自从滇剧在云南诞生后,吹吹腔这个古老的剧种,也像其他戏曲一样,在剧目、服饰、脸谱、道具和表演程式、身段等各方面,都从滇剧艺术中吸收了不少精华,达到了日臻完善的程度。1962年,大理的艺术家们,把已形成为一种剧种的吹吹腔和传统的“大本曲”演唱艺术相融为一种综合艺术,取名为白剧。白剧既含吹吹腔的“精魂”,又有“大本曲”的“风韵”,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同时,吹吹腔仍然以一种独立的剧种继续存在,在百花齐放的艺苑中争艳。

  新中国建国前,吹吹腔濒于灭亡。1949年后,人民政府采取了抢救措施,与老艺人合作,搜集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也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