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1月5日 (日) 16:00东南组03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1-3年级)

华山 (咏华山)

宋·寇准

zhǐ yǒu tiān zài shàng 
只 有 天 在 上,

gèng wú shān yǔ qí 
更 无 山 与 齐。

jǔ tóu hóng rì jìn 
举 头 红 日 近,

huí shǒu bái yún dī 
回 首 白 云 低。



诗题与背景:

  《咏华山》是北宋大臣寇准七岁时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华山: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关于此诗的创作契机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寇准小时候读书很用功,并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事物。巍峨的华山离他家很近。他七岁那年的春天,父亲带领他登华山,当他们登到华山高处极目远眺之时,只见渭水如带,群山皆小,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寇准心旷神怡,写下这首五言绝句《咏华山》。第二种说法: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这首五言绝句《咏华山》。


逐句释义: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只有青天在(华山的)上面,再没有和它齐平的山。
  与齐:和它(指华山)一样高。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在山顶)抬头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觉得)白云都很低。
  举头:抬起头。
  红日:太阳。
  回首:把头转向后方。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咏华山》插图: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是即景即情之作。描绘出了华山的高峻,人在顶峰,群山白云都在脚下,顶天立地,气象万千。

  诗的语言简单通俗,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华山的高与不凡气势。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写华山之高,举目望去,平视之中,再无其他山峰能够与之比肩。山峰之上,只有青天,可见华山高耸,直入云霄。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继续描写在华山之上举头便是红色的太阳,云海都只在它的下方。华山连接着天与地。通过红日和云海,可以越发具体直观的感受到华山之高,而全诗的气势,在此也越显的不凡。

  全诗布局严谨,很有章法。前两句以华山为基准,表现天宇、群山与华山的关系,突出华山高耸峭拔。后两句以“我”为中心,先写抬头仰望,再写回首俯瞰,所见景象,色彩明丽,气势非凡。


作者简介:

  寇准(961~1023年),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初大臣,官至宰相。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人。少年好学,通晓《左传》等经典古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考取进士,被授大理评事,先后出任归州巴东(今湖北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在河南兰考东南)知县。淳化二年(991年),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后升为参知政事。至道年间(995~997年),因他与太宗当众争辩,被罢知邓州。宋真宗即位,寇准被调回朝担任尚书省工部侍郎。景德元年(1004年)升任宰相。景德三年(1006年)罢相,以刑部尚书出知陕州。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乾兴元年(1022年),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被改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司马,同年病逝于雷州,63岁。仁宗皇帝知寇准在朝有功,准归葬故里。景祐元年(1034),仁宗下诏复寇准官爵,追赠中书令、莱国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