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尼族服饰
爱伲人:哈尼族的一个支系
哈尼族:奕车姑娘
56朵“民族体育之花”:李怡,哈尼族(云南),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哈尼族:奕车女人

  哈尼族汉语拼音:Hani Zu;英语:the Hani nationality),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的元江澜沧江之间的哀牢山无量山一带,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主要集中于 镇沅县宁洱县江城县墨江县澜沧县等地)和玉溪市(主要集中于 元江县新平县峨山县等地),此外还有一部分散居在昆明市(晋宁区)和楚雄州(双柏县)等地。


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云南省是哈尼族世居地。


哈尼族(越南语:Người Hà Nhì)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哈尼人的一支阿卡人(又称为雅尼人,“阿卡”的语义含有奴隶的意思),在缅甸老挝泰国都有分布,缅甸、老挝称为"高族"。


  中国哈尼族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拉祜语傈僳语比较接近。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彼此差别较大,相互通话困难。原来没有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哈尼文。哈尼族先民为羌人,在海拔2500米山区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份最高的老人吃。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


  哈尼族以泛灵崇拜、祖先崇拜、文化英雄崇拜为信仰中心,此三大信仰紧紧围绕着稻作农耕展开。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久远,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口头文学、舞蹈等。口头文学中,有神话传说《创世》讲述万物起源,《洪水记》讲述人类战胜洪水,《哈尼祖先过江来》讲述哈尼族历史;有诗歌“拉八热”在庆典、祭祀等庄重场合吟唱,“阿基估”为男女对唱的山歌。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哈尼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居住在墨江县新平县镇沅县等接近内地的哈尼族,因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已先后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的范畴。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当,土地的买卖、租佃关系已很普遍。而居住在西双版纳州澜沧江一带的哈尼族,则受封建领主的统治,有的地方还保存一定的“刀耕火种”原始生产方式。居住元江南岸的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江城县等县的哈尼族,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阶段。这些地区还残余着土司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还建立了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以哈尼族为主的自治县。从1952年起进行了民主改革,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红河州哈尼族地区通过和平协商进行土地改革,在西双版纳州哈尼族地区则采取发展生产的方针。

民族支系

一、哈尼支系(哈尼\期弟\腊咪\奕车\白那\哈欧\哈备\哈鸟\阿邬\糯倮\昂倮\果和\果作\卡别\海尼\三达\梭比\麻黑\布崩):

云南省:〇红河州(红河县-绿春县-建水县-元阳县-泸西县-石屏县-金平县-河口县-屏边县-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市),〇普洱市(墨江县-江城县),〇玉溪市(元江县)

↑ 讲 哈尼语 哈雅方言


二、爱伲支系/阿卡人 〈吉威(平头爱伲)\吉坐(尖头爱伲)\吉表\吉麻\哈贝\哈窝\玛仁\芒达\努威〉:

云南省:〇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〇普洱市(澜沧县-江城县-孟连县)

↑讲 哈尼语 哈雅方言


三、豪尼支系(虽硕\多塔\窝尼\梭尼\白壳):

云南省:〇普洱市(墨江县-江城县-宁洱县-镇沅县-景东县-思茅区),〇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峨山县-通海县-易门县-红塔区),〇昆明市(晋宁区),〇楚雄州(双柏县),〇红河州(石屏县)

↑ 讲 哈尼语 豪白方言


四、白宏支系(白宏\布孔):

云南省:〇普洱市(墨江县-江城县),〇红河州(绿春县-元阳县),〇玉溪市(元江县)

↑ 讲 哈尼语 豪白方言


五、碧约支系

云南省:〇普洱市(墨江县-景东县-宁洱县-江城县-孟连县-镇沅县),〇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〇红河州(红河县-绿春县),〇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 讲 哈尼语 碧卡方言


六、卡多支系

云南省:〇普洱市(墨江县-景东县-江城县-宁洱县-镇沅县),〇玉溪市(新平县)

↑ 讲 哈尼语 碧卡方言


七、峨努支系/西摩洛:

云南省:〇普洱市(江城县-景东县-墨江县-镇沅县-思茅区),〇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〇红河州(绿春县)

↑ 讲 哈尼语 碧卡方言


八、其他小支系

阿木人-⊙云南省:〇普洱市(墨江县)

桑孔人-⊙云南省:〇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阿克人/过克人-⊙云南省:〇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

排角人/搓梭人-⊙云南省:〇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补过人-⊙云南省:〇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民族历史

云南红河哈尼村落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哈尼族有许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自称的人数较多。 另外还有糯比、糯美、各和、哈鸟、腊米、期的、阿里卡多、阿古卡多、觉围、觉交、爱尼、多塔、阿梭、布孔、补角、哦怒、阿西鲁玛、西摩洛、阿木、多尼、卡别、海尼、和尼、罗缅、叶车等自称和他称。" 「哈尼」"主要居于红河南岸的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四县;"「雅尼」"居于西双版纳自治州及澜沧县;"「卡多」"、"「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均交错聚居或散居于景东、镇沅、墨江、新平、元江、普洱、江城等县。

本民族内部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尼族的称谓也不尽一致。见于汉文史籍中的历史名称,秦汉时期称“昆明叟”,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乌蛮”,唐南诏、宋大理国时期称“和蛮”,元朝称“斡蛮”、“斡泥”,明朝称“窝泥”、“和泥”,清朝称“和泥”、“窝泥”、“禾尼”。哈尼族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名称的出现及其分布变化,反映了历史上他们迁徙流动的情况。名称虽多,其音义却基本一致,均与目前的自称和互称相同或相近,都从“和”音,其义仍为“和人”。可以说,哈尼族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就具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人数较多的自称“哈尼”为本民族统一的名称。(李永燧、王尔松编著:《哈尼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对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①东来说;②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③红河两岸土著说;④“氏羌系统”南迁说。①东来说以滇南地区部分哈尼族采用父子连名谱系追根溯源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并以此为依据,认为哈尼族与汉族的渊源同出一辙。②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认为今天从事山居农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复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与融合”。就文化论,是一种“南方夷越海滨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体。”(史军超《哈尼族与“氏羌系统”》,载云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③红河两岸土著说以出土文物为证据,认为哈尼族系红河地区的土著,与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关。(孙官生《论红河流域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载《红河文物》1986年第3期。)④“氏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它认为哈尼族同今天云南省境内十几个彝语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记载,氏羌族群原游牧于青、甘、藏高原。秦献公时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势力迅速扩大,大肆进行征服邻近部落侵扰的活动,氏羌族群被迫流迁各地。在迁徙中,南迁的羌人不断繁衍,形成耗牛种和越嶲羌、白马种、广汉羌等若干部落,活动于今川西南、滇西北、滇东北的广大地区。史学家将这些南迁的羌人遗裔统称为“和夷”。和夷名称虽不单指一个民族,但无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内。这一记载,与哀牢山区哈尼族的民间传说基本一致。相传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尔后逐渐南迁,居住在“谷哈”和“轰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广大地区,与“昆明种人”相互交错杂居。后因遭异族侵扰,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滇池昆明一带,再经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区;一条自滇西北迁经大理湖滨平坝,然后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区的景东、景谷、镇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开远,继而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

  隋唐时期,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唐初,哈尼族开始从乌蛮中逐渐分化,散布于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地区的哈尼族被称为“和泥”。滇东南六诏山出现的“和蛮”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贡方物,开始了与中原政治经济的联系。南诏崛起后,各地哈尼族直接隶属于南诏,与滇东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统称为37部蛮。其中的因远(元江)、思陀(红河)、溪处(元阳、金平)、落恐(绿春)、维摩(丘北、泸西、广南)、强现(文山、砚山、西畴)等7部均大部分为哈尼族,处于南诏奴隶制政权的统治下。10世纪中叶,南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37部蛮,会盟于石城(曲靖),直驱洱海,于937年摧毁了杨氏的“大义宁国”奴隶制政权,在云南建立了大理段氏封建领主政权。哈尼族各部落,因得到大理国段氏的分封,开始建立领主制度。六诏山区各部哈尼族,以强现部最为强盛。其领主龙海基“素为诸夷所服”(见《新纂云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开化府》。),统一了各部大小领主。宋皇祐时,因向导宋将杨文广过境有功,受宋王朝令世领六诏山区,世代为滇东南最高领主。滇东南哈尼族便与中原有了密切的联系。

  13世纪中叶,元朝灭大理段氏政权,统一诸部,设云南行省。元宪宗六年(1256年)立阿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为临安府),辖今红河州大部、文山州一部。龙海基九世龙健能曾一度被授为阿万户府总管,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哀牢山区各部哈尼族,从10世纪中叶进入封建领主社会。1256年后,元朝设置元江万户府,思陀设置和泥路,落恐、溪处分别设置正副万户府等统治机构,以哈尼族首领为土官分别直隶于云南行省。后又将元江万户府改为元江军民管府和元江路,统辖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各部,加强了直接统治。

  明初,明军征云南,龙海基16世孙龙者宁迎明反元,使得明军直捣梁王府,迅速摧毁了元朝在云南的最后统治,改云南行中书省为云南布政使司。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区,成立各部长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与中原皇朝的关系更为亲近。思陀遮比、溪处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官,分别接受明皇朝所赐李、赵、陈、钱等汉姓。明初,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不少汉族进入哈尼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哈尼族社会的经济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六诏山“土田多美,稼穑易丰”(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风俗种人”条)。14世纪中叶以后,新平、元江、墨江、普洱、镇沅一带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经济过渡。

  明末农民起义军残部李定国,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在云南建立了抗清根据地。清兵进逼云南以后,哈尼族头人龙韬等联合六诏山、哀牢山区哈尼族等各族人民,推举宁州(华宁)土官禄昌贤为首领,于1665年举行了席卷整个滇中南的反清大起义。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就此废除六诏山区各土官领地,实行改土归流,分属开化、广西两府,从此结束了哈尼族龙氏在滇东南近500年的统治。哈尼族居民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则迁至红河南岸哀牢山区。至此,滇东南六诏山区哈尼族基本绝迹。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哀牢山区也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属元江州管辖;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钮兀长官司为他郎厅(墨江),隶属普洱府。思陀、溪处、落恐等各土司仍旧不变,继续实行土司制度。(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页。)1817年,红河南岸宗哈(今元阳县攀枝花乡)新兴地主高罗衣聚众700多人起义,自封“窝泥王”。起义军曾一度攻克麻栗寨、新街、芭蕉岭、逢春岭、溪处、瓦渣等土司领地,给土司领主以沉重打击。起义失败后,高罗衣被俘身亡。1853年秋,哀牢山中段镇沅、墨江、新平等地各民族在田四浪(本名田以政,墨江哈尼族卡多人)领导下,聚众3000多人起义,一度攻占镇沅县全境和西南部哀牢山区。

  1856年,起义军与李文学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结盟,田四浪被推举为“夷家兵马副元帅”,分领哀牢山中、下段农民起义军。起义军一度攻占了许多地方,有力地打击了封建领主和清王朝的黑暗统治。1870年12月,田四浪被俘,于次年被清兵杀害。

  1917年,金平猛丁土司区管辖下芭蕉河的苗族人民在女“苗王”马勃迈的带领下发动起义。元阳县多沙寨女青年卢梅贝一马当先,率领当地哈尼族义军英勇作战,被“苗王”封为大将。年底,义军汇集于茅山,推举卢梅贝为联军统帅,分路扫荡各地土司势力,多次给官军以沉重打击。1920年春,义军战败于马鹿塘——茅山一带,卢梅贝在群众的掩护下幸免于难。哈尼人民赞扬她为各族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尊称她为“多沙阿波”(意为多沙寨的“阿爷”)。

  1947年底,中共滇南临时工委在个旧秘密建立。次年,在元江彭泽正式建立红河地区的游击武装。这支队伍东征西战,不断壮大,1948年正式编组成“云南人民讨蒋自救自卫军第三纵队”,得到了哈尼族人民的极大的响应和支持。

宗教信仰

  哈尼族虔诚笃信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

  “摩咪-至高无上的天神”:哈尼人的祖先经过长期的迁徙,地面上的自然景物随着游迁而变化,但天上的日、月、星辰时时伴随着他们,因此,在哈尼人的心灵里逐渐形成一个主宰万事万物、至高无上的太空神灵的形象,称为“摩咪”,“”摩咪永远居住在虚渺的太空中,时时关注地上所有的人,仅仅掌握着人间的生死大权,赐善良的人以幸福,降罪恶的人以灾难。

  “常-善恶兼施的自然神”:哈尼族原始宗教的神灵崇拜具有明显的等级界限,除“摩咪”外,还可按顺序划分为:自然神、鬼、魂三种类型。他们将一切自然神统称为“常”,神是仅次于“摩咪”的永居人间的最威严的主宰者,大致可分为:山神、石岩神、地神、树林神、水神、火神六种,除地神为善神外,其余诸神则对人善恶兼施。

  “乃哈—无恶不作的鬼”:鬼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恶鬼,可以导致人类的非正常死亡,另一类是阴魂,可以使35岁以前未婚男女早逝。

  “约拉—护体的灵魂”:相信人除了具有会消失的肉体外,还有看不见、摸不到、不会消失的灵魂独立存在。凡人一旦缰绳落地,随着哇哇的啼哭声,就有了12个魂,这12个魂依它们排位的先后次序,对卫护人体安康起着不同的作用,离人体愈近,卫护人体安康的作用也就愈大。

民族服饰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西摩洛服饰)

  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

  红河部分地区叶车妇女的服饰独具特色。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着靛青色对襟短袖宽口土布衣,无领无扣,用10余厘米宽的五彩腰带围腰;下穿紧身超短裤,视短裤紧勒至现出臀部原形为美,短裤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不管夏日寒冬,她们都凭此打扮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称作“拉八”的短裤,深为少女喜爱。她们自裁自缝,穿时裤口紧贴大腿一层层向臀部上卷并向内别,最后短裤绉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

  叶车女子向以多衣为荣,因为它表示家庭富裕又显得好看。上衣分外衣、衬衣、内衣三种,通常在内衣下摆处加数道青蓝色假边,显得鳞次栉比,令人目眩。不过,到了年节喜庆之日,姑娘们就真的多衣了:七件外衣、七件衬衣、一件内衣。同时,手戴银手镯,胸前挂一对银链,腰的两侧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显得多姿健美。

  这种古朴奇特的装束来源于它的历史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叶车人由昆明附近南迁时,被强族围困,为求生存,他们将男子用锅灰抹黑面部,女子则改穿短衣裤,分多路出击,突围终于成功,最后迁入今滇南各地定居。为了纪念这次突围,叶车妇女便将那时的穿着沿袭下来了。

文化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可分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和若干土语。哈尼族没有传统的文字,20世纪50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试行中。

  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把乌为哈尼族独有乐器,极有名,金竹制成,状如笛子。吹嘴有簧片、音色宽广浑厚,意韵悠远缠绵。近年经音乐家改制,音域扩大,音色更为丰富,曾受邀赴欧洲诸国演奏,深受欢迎。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2006年5月20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已采录到8个声部的原生形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这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已引起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社会生产,尤其是与梯田稻作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它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深藏哀牢山系腹地,其传承完全依赖民间歌手,尽管它已引起音乐界、人类学界专家的广泛关注,但长期没有得到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具有多声部音乐综合素质的传承人日益减少,这一宝贵的民间音乐形式正处于失传的边缘。

  阿扎河乡的普春村是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发源地。据调查,多声部民歌之中的栽秧山歌是哈尼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歌。千百年来,哈尼族的人们在劳动中自然产生了栽秧山歌。在普春村,16岁以上的姑娘以及中老年妇女都能演唱。世代与梯田打交道的哈尼族人最注重的是栽秧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梯田里山歌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栽秧山歌是1986年红河县开展民族音乐集成调查活动时,哈尼族艺术家吴志明下乡调研时偶然发现的,他坚信这是一种多声部音乐。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白鹇舞

  白鹇舞是哈尼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在云南省元阳县、元江县等哈尼族地区。因模拟白鹇鸟的生活、姿态、动作起舞,故名白鹇舞。舞蹈时,手执双扇,故民间也叫扇子舞。

  白鹇舞恬静优美。在稳重的鼓声伴奏下,在均匀颤动的韵律中,表现白鹇在林中窥看、漫步寻食、溪边饮水、嬉戏玩翅、亮翅飞翔等内容。舞蹈语汇丰富、动作优美,在单腿重心上的空中舞姿和动作较多,有一定的技巧性,是哈尼族舞蹈中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一种表演性舞蹈。

  由于气候等自然的关系,元阳县等哈尼族地区,白鹇鸟较多,它们会成群地飞到林中空地或溪水边,嬉戏、喝水、起舞,会变换简单的动作和图形。相传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白鹇鸟在树上栖息时,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倒在大树下,于是它来回飞翔找寻,用咀含来珍贵的药草给老人吃,老人得救了,白鹇鸟才展翅飞向远方。为了感激和怀念善良的白鹇鸟,老人用芭蕉叶摹仿白鹇的翅膀跳起了舞蹈。至今元江县一带还在沿用芭蕉叶或棕叶做的扇子起舞。哈尼族人民认为白鹇善良、聪敏,视白鹇为善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之情,白鹇舞寄托了哈尼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工艺美术

  哈尼族工艺美术品全靠妇女制作。她们除善于纺织布之外,还巧妙地运用编、绣、挑、排、扣等多种手法,能纺织、刺绣多种花卉图案。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还可刺绣花、鸟、鱼、虫等精美的图案。年轻女子普遍喜爱以“腰机”编织一种艳丽的精美的彩带,称作“帕阿”。

  帕阿 系用红、黄、蓝、白、青五色棉线编织而成,宽约一至十厘米,长一至四米,两端系着逢松的彩泡,既美观而实用。其成品多用作男女青年的腰带、伞带、蔑帽带,也可用作三弦、月琴的背带和骏马的缰绳带。不少男子还能从事平面和立体的木料雕刻,式样朴实美观。雕刻是男子的事,他们喜欢在乐器、烟袋及针筒等小件器皿上雕上各种图形;跳木雀舞时使用的木雀,是罕见的立体木雕,虽不很精致,也逗人喜爱。

风俗习惯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红河、元阳、绿春等地住的是土墙草顶楼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墙,屋顶铺茅草,少数用瓦。楼房有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和存放粮食,上层堆放瓜菜等杂物。墨江一带多是土基楼房,平面屋顶,间间相连。西双版纳住的是竹木结构的楼房,旁设凉台,别具一格。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做装饰,以黑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上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一带的妇女,有的穿长筒裙或皱折长裙,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在服装和装饰上区别是否已经结婚,有的以单、双辫区分,有的以垂辫和盘辫区分,有的以围腰和腰带的花色区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这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习俗,如果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则被允许。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婚的习惯,就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由双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没有遇到兔子等野兽,就算订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世世代代连续下来。丧葬主要实行火葬。

哈尼族婚俗

  哈尼族奉行“同姓不开亲”的原则,同一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严禁婚配。一夫一妻是哈尼族的基本婚姻制度,而红河及内地则允许一夫多妻,墨江等地实行姑舅表优先婚姻。哈尼族离婚也较简单,一般只要交还出聘礼和象征婚姻的海贝即可,男方提出离婚则不必退还聘礼。男女青年婚前享有自由社交的权利。

  生活在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龄伙伴的陪同下前去迎亲。到了新娘家后,要拜见岳父岳母,并经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离家的时候痛哭不止,这就是哭婚的习俗。新娘在弟妹和亲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门口才停止。送亲的队伍则挑着背着嫁妆,一直送到男方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衣服、被褥、农具等,还有糯米饭、染成红、黄、白三色的几大摞糯米粑粑。嫁妆中还必须有舅舅送给新娘的一件蓑衣,一只巴箩,弟弟送给新娘的一根手链和一根背带。这些东西要沿路让人看清楚,以显示其富有和华丽。一路上唢呐声不断,逢村过寨还要鸣放鞭炮。无论天气如何,新娘都要打一把花伞。

  在红河一带,男方要请一对父母儿女都健在的中午男女去迎娶新娘。新娘家则盛情款待娶亲者、亲朋好友以及村寨中的长老和歌手。迎亲者在娶亲仪式上要当众交出三枚小贝壳作为娶亲的凭证。经过精心梳妆的新娘在女伴的陪同下,挽着盛有衣物的花竹篮或挎着筒帕,伤心地哭泣着离开了娘家。出了新娘家门后,迎亲者要遭到村寨中姑娘和小伙子的鞭打,只准挨打,不准还手,直到出了村寨门才停止。这时候,新郎早已领着一群小伙子在半路上等候,看见新娘到来,就立即点起三把松明火,并排置于路的左边、中间和右边。同时在路的左右两边分别插上一根金竹、两根金竹之间拴一根白丝横栏在路上。新娘过来,跨过火把,扯断白线,就表示她正式成为夫家的人了,新郎就可以把新娘娶回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迎亲方式是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汗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领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领婚者都要高声欢唱,以庆贺领到了新娘。

  墨江一带的哈尼族娶到新娘后,要请巫师为新郎新娘祝福并驱鬼,完成这个仪式以后新娘才能进男方家的门。进门的时候,新郎高高站在门上,让新娘从底下通过,表示女人要听男人的话;跨门坎时,新娘要右脚先进,左脚后进,这样以后才能儿孙满堂,荣华富贵。新娘进家后,首先要用猪头向灶神和祖先神灵磕头祭奠。第一顿饭要由婆婆陪同新娘进餐,其他人不能参加。红河一带,新娘到了夫家后,先向祖先神位磕头,再向婚宴上的长者敬礼,接着吃下新郎亲自送来的一碗米饭,表示永不变心。在西双版纳,要由婆婆在村口为新娘穿上白色裙子,然后才能进入村子。到了男方家门口,男方的已婚姐姐剪下三根头发,为新娘洗手洗脚,新娘才能进入大门。婚礼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先吃公鸡肉和猪右前腿,然后给宾客一一敬酒。这时,由会唱哈尼调子的老人来祝福新娘头胎生女儿,二胎生儿子,并劝戒夫妻要和睦相处,白头到老。婚礼的最后是强迫本村年龄较大而未婚的人吃猪尾巴。

  墨江、红河一带,新婚之夜,禁止新郎新娘同房,据说同房会导致爱情不长久。由送亲的女伴陪同新娘在洞房里说话,或闹洞房,或请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等。这一夜,新郎新娘要分红鸡蛋、红糖、糖果、香烟等给宾客吃,以示喜庆。宾客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参加唱歌跳舞,尽情欢娱,通宵达旦。新娘到了男方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以表示她已成为男方家庭的正式成员和村寨的正式成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新娘要在新婚第二天参加砍柴烧火的仪式。在墨江等地,新娘第二天鸡叫时要到河里或秽槽边去背水,用背回来的水烧火做饭招待客人。新婚夫妻还到地里共种一糖瓜,以象征今后幸福美满,儿女兴旺。红河、元江一带,新娘第二天鸡叫头遍去背水时,要撒一把米到井里或河里,表示自己已成了喝这口井、这条河水的人。

  举行完婚礼后,一般要回门。红河一带,新娘于第二天随送亲的人们回门,并带回糯米粑粑等食物分给家人和邻居、亲友品尝,下午再返夫家。在墨江等地区,新娘于结婚的第二天回门,且一回去就在娘家长住,只有农忙时丈夫来喊才到夫家住几天,直到生下第一个孩子才到夫家长住。在西双版纳一带,新婚三个月内,新娘在公公、叔父的陪同下,来娘家回门,并携带礼物给娘家,返回时,娘家也赠送礼物给新娘。哈尼族还保留着男方到女方家上门的习俗。这种上门的婚礼比较简单:由一长者做媒,选定日子带一坛酒于黄昏时把男子带到女家。男子随身携带一顶篾帽,一床被子,女方家杀一只鸡招待媒人一餐饭,婚礼便告完成。

舞蹈迎亲与“捶新郎”

  墨江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禳灾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队和送亲队簇拥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与等候多时的另一部分接亲人相遇。大家就地围成圆圈,踏着铓锣和鼓点节奏纵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贺。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内外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宾客刚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妇女从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只碗和一个酒葫芦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点酒菜。待酒席快要结束时,一位厨师端着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筛,从厨房里出来舞向每一酒席,客人们又象征性地给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该跳舞了”的一声号令下,众宾客纷纷离席,围成一圈又一圈欢舞高歌,大家热烈地祝福新人喜结良缘,勉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新平等地自称卡多的哈尼族,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迎亲队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几句就开怀畅饮,双方家长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说东道西,似乎忘了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过了好一阵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才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当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这时,大家起哄助兴。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在难分难舍之际,母女俩抱着又哭又唱。此时,新娘的兄弟姐妹强行把她俩分开,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亲队也尾随而去。据说,“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

吃新谷与长龙宴

“世界最长的宴席”美称的云南绿春哈尼族长街宴(长龙宴)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杀一口猪。猪无论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肠、肚等数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户用分得的猪肉和下水祭献祖先。节日里阖家团聚,还邀请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参加。他们终日欢声不绝,特别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讲述节日的来历和民族的历史,歌唱丰收的喜悦。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结束,若是大寨,则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做东道主。

  按约定的日子,做东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扫干净的街心,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百来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午后,经一声招呼,做东的各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摆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体面,所以许多人家连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献出来。一眼望去,鱼雀、江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来碗,桌桌飘香,显示出哈尼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和传统的烹调技巧,展现出哈尼族最长最盛大宴席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姑娘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尔后男人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温馨和谐、喜气洋洋,笑语欢歌不绝于耳。

  当夜幕降临时,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们随着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们则走向棕榈林、金竹丛中。

哈尼族葬礼

  在哈尼族的人生礼仪中,葬礼是最为隆重的,哈尼族认为:“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在阴间得永生”。因此,死仅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门槛,人的灵魂永不灭,因而要举行盛大的葬礼。

  哈尼族葬礼中一般都有吃临终饭、续气、鸣枪宣告、易床、停尸、净身穿寿服、钉棺等一系列仪式。其中哭唱挽歌是最重要的部份,它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对挽歌唱词掌握得多寡深浅,无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聪颖能干的尺度之一。姑娘少妇一遇丧事,便群起聚集丧家,实地摹仿学习。因而整个场面,真假哭声混杂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然而一曲丧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让每个听者潸然泪下。

  出殡前两天,丧家要请有名的摩匹(祭司)给死者念育“指路经”和家谱,眼睛半睁半闭,手拿一把竹筒,每念完一段,竹筒便在地上“咚、咚、咚”敲击几下。归途中还须知道祖先名字,故摩匹也要不断念诵家谱,这样,死者才会顺利得到祖先承认。

  哈尼族葬礼中还有最引人注目的盛大仪式“莫搓搓”,一般都是为正常死亡的高寿男女举行的。出殡前夜,青年男女在丧家附年燃起箐火,敲锣打鼓。年轻人眉目传情,歌声舞影,通宵达旦。哈尼山寨平时严禁有关性内容的玩笑在异性或亲戚面前出现,然而,在“莫搓搓”之夜,完全代之以生死融、哀乐共有的景象,而这恰恰体现了哈尼族的人生理念:死,意味着生,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个人躯体的死亡和消失,不应成为民族群体衰落中喻示,而应当成为这个民族嬉体永生与和繁荣的契机。

食俗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墨江的紫胶,产量居全国之冠。西双版纳僾尼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饮誉中外的普洱茶主产地之一。逶迤连绵的哀牢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许多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红河自治州个旧市,是闻名我国的“锡都”。

  哈尼族基本上是农作经济,各地哈尼族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哀牢山、无量山地区以水稻为主,兼种旱稻,澜沧江流域以旱稻为主、兼种水稻,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经济较落后。

  竹筒烧肉 哈尼人招待贵宾的一道名菜。肉可选用猪肉、牛肉或其他的肉类,但一般都用猪腿肉。在肉馅中加入香菇配料,而佐料大部分是野生的,如香蓼草、荆芥等。烧肉所用的竹筒是当地特有的香竹,选用生长一年左右的青竹,长约40至60厘米,一头留节,一头开口。在开口处装入肉块或肉丝,再用香茅草或芭蕉叶塞满开口,放在炭火上烘烤,异香扑鼻,食后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竹筒鸡 哈尼风味名菜,只有在来了高贵的客人时,热情好客的哈尼人才会用竹筒鸡招待客人,他的选料和竹筒烧肉差不多。此菜鲜香清雅,滋软滑嫩,制作独特,带有一种蛮野的风味。

  五香芭蕉花 芭蕉花是芭蕉树的花,具有独特的鲜甜味,制作时将芭蕉花放入沸水里煮2至3分钟,捞出放进凉水中滤去涩味并控干水份。此时把鸡蛋清和少许淀粉、盐、水和匀后,将芭蕉花挂糊并逐朵放入七、八成热的油锅里浸炸,炸成金黄色即出锅装盘撒上花椒盐。五香芭蕉花酥脆咸麻,鲜香味实,是地道的哈尼风味。

  血旺 爱尼人(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叫“阿压鸟捏”。是宰猪杀狗必需之菜。血旺的原料主要是质地很好的猪血、狗血、瘦肉、肝、腰花等肉。宰猪杀狗时,把干净的血接入盆内认真搅透,让血冷却凝固成稀稠适当的血块,把备好的各种肉料切成碎片炒熟。然后将熟肉与生血掺合在一起加上辣椒粉、八角面、野花椒面搅拌均匀即可食用,血旺香味特殊,看着怕,吃着香,是爱尼人待客的美味佳肴。

哈尼族的民间体育

  哈尼族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有坐骑秋千、摔跤、赛球等三项。摔跤和赛球状况与汉族等同,只有打秋千颇具本民族固有特色。他们的秋千分作荡秋、转秋和磨秋三种。荡秋绳为牛皮条结扎或用藤条扭扎而成,可单人荡或双人荡。转秋状如巨型纺车,安于轴心上的四对飞叶之间的横木上架设着四个小荡秋,每个荡秋乘坐一人,随着轴心及飞叶的旋转而旋转。磨秋是一根横架在一条直立竖木顶端的长木杆,秋杆两端可上下升降,又能循环旋转。两端坐骑人数相等,一边坐骑的人用脚猛力蹬地腾空而起,对方下降双脚落地,又蹬地腾空而起,秋杆便不断地起落飞旋。坐骑秋千不仅是节日期间习俗性的娱乐活动,而且是一项精彩的健身体育表演。

哈尼族建筑

  哈尼族的住房分地面建筑和干栏型建筑两类,而以后者居多。部分地区却有带交叉文化痕迹的其他建筑形式,各地差异较大。他们建房一般就地取材,建筑时间多选择在冬季和初春时间进行。每寨少至一二户,多达千房不等,其中数十户的村寨最多,但不论村寨大小,都体现出比较统一的建筑群落风格。

  住平房的人家,由正房、厦子和耳房组成一个建筑联合体。住二层房的,其厦子相当于正房的前厅,与正房前墙相联,耳房与正房两侧相连结并与厦子沟通,厦子与耳房顶部均为坚固的泥土平台,土顶就是房顶,便于取材防火,又可将屋顶当阳台晒场或休息乘凉用,在地形坎坷不平的山区是极为适宜的。若从西面看去,他们的住房宛若一个庞大的台阶矗立于地表之上。住房用料主要是土木结构,正房上方的茅草顶多为多斜面,先将茅草编织成草排,然后顺序叠压,铺满屋顶。住地面的人家,顶上密布着圆木,圆木上再依次铺着细木条、茅草层、泥土层,然后覆以双斜面的茅草顶,住二层的楼顶封泥后再设双斜面茅草顶的房屋称“封火楼”。这里既可贮藏粮食、瓜豆,又可让适婚的儿或女夜间住宿,便于他(她)们自由恋爱择偶。炎热季节唯“封火楼”上凉爽异常,构成哈尼族宅居文化的特殊风格。

  哈尼族建筑另一种形式是僾伲人的竹楼。僾伲人居住的房舍多是“干栏”式的竹楼,僾伲竹楼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拥熬”,另一类叫“拥戈”。

  “拥熬”是一种地棚式的建筑,这种住房大多建筑在斜坡上。盖房时要在斜坡上方挖出一个台阶,下方栽上树叉,在树丫叉与土台间架上木材,用竹笆铺成一个距地几尺(一般是二三市尺)的“楼台”,再在“楼台”之上搭房架、盖草顶,这种草屋虽塔有“楼台”,但决非楼室。它低矮,上方的屋檐紧扣着土台阶,屋内黑暗。

  “拥戈”是一种“干栏”式楼房,它的模样与傣族竹楼相似,但又没有傣家竹楼那么别致漂亮。“拥戈”一般都建在挖成平台的宅基上,一楼一底,底室不筑围墙,四周设有竹木栅栏,多用于关猪鸡牛马,安放舂米的脚碓和堆放杂物。楼室则建架在四排木之间,房顶有盖草、盖竹片的,有盖瓦的。四周或栅竹板或栅竹笆,把楼室围得严严实实,风雨不透。

  除了“拥熬”、“拥戈”这两种建筑形式之外,僾伲住室还有母房与小房之分。母房是家长或当家的兄长居住的房屋,这种母房僾伲语称为“拥玛”。子房是小伙子寻偶和建立小家庭后的住房,僾伲语称“拥扎”。

哈尼土掌房

哈尼族土掌房
哈尼族蘑菇房

  水癸大寨的民房时至今日三分之二以上的房屋依然是土掌房。在哈尼族各支系中,大量居住土掌房的尚有豪尼、白宏等支系。土掌房系哈尼族四大建筑(土掌房、蘑菇房、杆栏式房、封合式瓦房)之一,深得古羌系族群的碉房建筑法的精髓,“屋顶皆设有晒房,以为暴晒粮食之用”。

  土掌房一般有正房、廊厦、厢房和牲厩组成。正房面阔10-20米,进深8-15米,高5-6米,横向三开间,上下两层,建筑用料以土木结构为主,大都采用土基(以前用冲墙)、石头、木头、竹片、松毛等。其中株栗树、松木是主要用材。土掌房强调均衡、对称和规整。有中轴线或几何构图中心。土掌房内部,是呈“品”字形的一层结构体,正房、廊厦、厢房(耳房)之间巧妙互通,来去自如。廊厦与厢房上是泥土平台,供作阳台晒场又作纳凉休息。正房中央内里为客厅,设有供桌和饭桌,有的人家也在此进行纺织、酿酒等生产活动,摆有织机、染缸、酒坛等。东北方向一间由长辈或男主人居住,设有祭祖处,西面一间晚辈居住。每户都有专门的一个火塘,全家在此取暖、议事、聊天、接待来客。火塘带来了温暖,又薰得土墙和木柱等油黑发亮.坚固如新。据说哈尼族的火塘又可辟邪降灾,火塘之上设有神圣的炕笆,有绳索、竹筒之类直通天窗,外人不得触动。火塘是房内最有生气.最活跃的地方,既是全家人精神生活的中心。

  也许是火塘夜夜不灭的缘故,哈尼土掌房牢固、耐用是别的建筑物不能相比的,笔者在调查中走访过一农户,声称建盖已有260多年了。他怕我不信。还特意背了长长的略尼父子连名制族谱,看起来。他的土掌房在住上100年也不会倒塌的。

  水癸大寨的豪尼人建房时,对择向、选材、建盖、进新房等极为讲究、来不得半点马虎。择地基一般坐北朝南,背靠天地阿哦大山,面对水癸河流水的方向,楼梯设在西方,大门一般开在东方或西北方向。建房用的木材须有房主和长辈或老人一起上山选、大梁及柱子最好选用上百年的柏木,若没有就用松树。因柏木越来越少.现在采用栗树或白株栗树的也很普遍,这两种树木质坚固,耐用。选材时要尽量选择标直,枝桠少的。弯的、火烧过、做过山神树的、雷劈过的、秃顶的树及鬼见树(剥掉树皮有麻点的树豪尼人称为鬼见树)都绝对不能选择。立房、破土要择日,择日根据户主的属相来确定吉祥日破土。闰月年不起房盖屋。立柱的这一天要蒸糕给相帮盏房的人吃。立柱竖梁要一只公鸡和“点粱鸡”,用红布包上五谷挂在中梁上。这一天无论如何都不能吵架争斗。第一背土要从东方专门指定的地方背来。有意思的是立柱多选择在晚上11至12时左右。当我问及为何时?有经验的老人解释说:因为一间房的主柱,大门好比一家的嘴,讲究吉祥,不允许乱七八糟,不干不净的人来窜,而此时,那些所谓不三不四、不干净、乱窜的人已睡下。选择清静之日立柱、挂梁最好,方可大吉大利、福禄满堂、多子多孙、福泽悠远。立柱竖梁的日子属鼠、牛的日子为佳,当然也要结合房主的属相择日,这些是只有长期在哈尼村寨进行宗教祭典活动的哈尼摩匹才通晓的经仪,每个人都懂得那还要摩匹干啥。在立好柱子挂上中梁时必须要用“点梁鸡”点过梁,点梁时念的口诀是:“一点东方夹银木、二点南方丙丁火、三点西方金银心、四点北方人贵水、五点中央戊戎土”。同时在中柱上贴上“姜太公在此,诸邪回避,上梁正义子为先,正乾坤”等对联。意为除妖避邪,大吉大利,美满幸福。不过,这一仪式及口诀、对联等我怀疑是中原文化渗入融合的结果,专门记叙哈尼族创世史的《窝果策尼果》中起房盖屋的仪式要比这复杂得多。

  土掌房盖好后,要以房主的生辰八字择个吉日。请一个摩匹,用只公鸭子来扫除。豪尼人固执地认为新房只有经过扫除才能避免火灾、水灾、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扫除时,縻匹口中念念有声:“呸,摩匹在此。全都听着,从今天开始,这间屋已是主人的。屋里一切不好的东西统统滚出去。呸、呸、呸”。打扫新房要选择虎日,搬家日则要选房屋主人的属相日。房内要撒养面、谷子面、小米、烂铁锅碎渣,尔后一起扫出去(扫把则须用白株栗树叶、柏树叶做成)。在清晨8至9时,主妇背着一甑熟饭,点着火把,走在前面,其余的人挑着筷箩、盐巴、油、盐、荞、麦等粮食。迈进大门时,大声地叫道:“金银财宝滚进来。”撤下一大把硬币,让孩儿们拾用。随后烧起火塘,表示要热乎乎地在,不能冷清。当日,亲朋好友陆续赶来,大摆宴席,猜拳喝酒,唱歌跳舞,热闹非繁,不亦乐乎。

传统节日

  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十月年为大年,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哈尼族奕车姑娘“姑娘节”舞蹈表演

  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姑娘节相传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环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个生得比金竹还标致的姑娘,名叫悠玛。悠玛与英俊彪悍的青年猎人戛期相爱。但是,那时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头人和父母作主。悠玛的父母把她许配给了白土司的独眼儿子。悠玛为此痛苦极了,她决心以死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二月初四这天,悠玛独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邻村的三个姑娘。悠玛向她们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个姑娘痛哭不止。原来,她们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个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顶上互诉苦衷,愈诉愈愁,愈诉愈悲,就一起跳崖自尽了。悲剧发生后,哈尼人觉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婚姻了,特别是对姑娘,更应该给她们选择意中人的权利。为了告诫后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为“姑娘节”,以表示尊重妇女和尊重婚姻自由。现在,这一带的哈尼族男女青年自由相爱后,就自己选日子结婚,不要彩礼,也不办酒席,用杯杯香茶招待前来祝贺的宾客。

  奕车是哈尼族支系中的最原始的一支,主要居住在以哈尼梯田闻名世界的云南红河州南部红河县的羊街乡。奕车文化的独特魅力几乎全都源于奕车妇女。他们具有自由开放的民族风格,在“仰阿娜”姑娘节上常包含了带有性意识的舞蹈与祭祀活动和行为。比如,传统上,每次上山狂欢,只要女子不反对,男子都可以随意去摸女方的胸部,而且往往是数男数女一起走,一路摸着上山……奕车独特的婚姻方式可媲美“摩梭族”,常包含了带有性意识的舞蹈与祭祀活动和行为。奕车妇女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仰阿娜”又将奕车妇女的独特性集中在了一起,并以此透射着整个奕车文化。

哈尼族老人

  敬老节 又称“老人节”,日期为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节日当天,居住在新平县卡多山区的哈尼族,都要欢度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节——老人节。早上,小伙子上山挖松树,妇女们忙着准备节目的佳肴。太阳偏西,圣自(专门过节的地方)已栽满了棵棵青松,全寨的老人们都汇聚在青松下。当主持者宣布节日仪式开始,锘锣一齐击响。青年男女捧着热气腾腾的米酒、茶水,中年男女端着香气袭人的糯米饭、鸡蛋等食物,敬给坐在青松下的老人。接着,小伙子弹中央委员小三弦,姑娘们唱起动听的歌,老人们也在欢声鼎沸中跳起阳猛套(老人圆舞)。最后,主持人请老人们轮流讲述一年来子女对他们的抚养情况,人们听完每位老人的叙述后,对尊老爱老的给予赞誉,对那些对老人不敬不孝的晚辈,给予批评。

  “里玛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据传说,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岩洞里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天的消息的。当它飞过一个名叫“巷阿窝尼崩崩麻”的大海时,飞不动了,眼看快要掉进大海里去了。突然,从海里翘起一条龙尾来,随后龙尾变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布谷鸟在上面歇脚。布谷鸟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了人间。按照前辈人沿袭下来的规矩,等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就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备办美味佳肴,用一种大树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满面春风,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一个适中草坪上,欢度一年一度的“里玛主”节(春天的盛会),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后,各家选定一个好日子,在雀鸟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静的五更时分,家长悄悄地把

  捉蚂蚱节 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玛蚱,每家捉够一竹简(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地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粑粑吃,据说蚂蚱肉很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呕,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苦扎扎节 也叫六月年,在每年农历6月24日举行,是红河哈尼族人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节日期间,哈尼人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娱乐,欢度节日。按规矩,磨秋杆必须是黑夜砍好后,由小伙子们在黎明前扛回来。他们一路唱着山歌,把秋杆抬到寨边的秋场,将一根短木夯进土里,顶端削细当轴心,架上一根长长的横杆,做成类似翘翘板的磨秋。下午,人们纷纷涌向磨秋场,先由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开秋”。他们象征性的甩了几圈以后,再由一对对的姑娘、小伙轮流上去转。

  打磨秋是哈尼人一项充满情趣的体育活动,它要求磨秋两边的人数对等,骑坐的人用脚蹬地面,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升降起伏,反复转动。甩秋千的速度越来越快,围观的人群也不时地加油助兴,气氛十分热烈。

  夕阳西下的磨秋场又是另外一番场景。老人们围坐在场上喝酒取乐,孩子们追逐戏要,青年人则围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锣鼓声、琴弦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开始了。      扎勒特节 “扎勒特”是哈尼语“过新年”的意思。哈尼族把新年安排在农历十月间,因而又有“十月年”之称。这是哈尼族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做粑粑,酿制香甜的焖锅酒,杀猪宰羊,欢度节日。节日期间,所有的哈尼寨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穿上崭新的民族盛装。小伙们昼夜敲响挂在寨边的大鼓,以热烈悠扬的鼓声迎接新年的到来,表达人们对寨子富裕兴旺的美好期盼。

  节日里,每个寨子都要举行全寨性的街头酒宴,称为“姿八多”(互相轮流敬酒之意)。小的村寨是全寨欢聚在一起,大的村寨则分成几片几天进行。每片轮流做东道主,轮到的各户人家都要置办一桌可口的酒菜,抬到街上供全村人分享。大家十个八个自由组合成一桌一桌,席间畅饮笑谈,充满团结友爱的气氛。       新米节 农历八月第一个龙日,是红河一带哈尼族的新米节。“龙”这个音,在哈尼语中有“多起来”、“增添”的意思。节期三天。头天背回新谷,杀鸡买肉,把自种瓜豆蔬菜统统拿来尝新。另外,还要做一碗鲜竹笋,象征粮食产量像新竹一样节节冒尖。第三天早上做糯米粑粑祭天,祈求日月永照人间。新米节还要祭奠为人类寻找五谷种子及各种财富的始祖塔婆居费和她的儿子欧罗。

  黄饭节 每年阳春三月的第一个属羊日,是元江哈尼族欢庆“开秧日”的黄饭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备办美味佳肴.用“染饭树”汁水浸泡糯米,燕出喷香的黄色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报春的布谷鸟虔诚敬献。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会聚在一个适中的山野草坪上,欢庆节日。男女青年借此良机,相互嬉戏,唱山歌、吹树叶,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