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诗题与背景:

  《哥舒歌》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有很好的诗词格律功底,但又不具名,以“西鄙人”代之,应有为西域民众代言的意思。诗的内容充分地反映了唐朝居住在陇右一带的黎民百姓对哥舒翰的信赖和赞颂。哥舒,指哥舒翰,是大唐王朝起用的诸多少数民族将领中战功最为卓著的名将之一。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落人。按突厥族的习惯,常常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哥舒翰的父亲是哥舒部落的首领,叫做哥舒道元,曾经做过唐王朝安西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哥舒翰的家族世居安西,他也生在安西大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今新疆库车县)。

  《全唐诗》题下注:“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这首诗大约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领兵大破突厥后,西北人民为歌颂其战功而作。哥舒翰原是身兼几个节度使的名将王忠嗣的部下,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因为王忠嗣被诬陷革职,玄宗命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的设置就是为了防御吐蕃的,治所在都州(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哥舒翰在对吐蕃的战争中是有体现唐玄宗骄奢好战的一面的;有的战争则是属于抵御吐蕃侵扰的。由于哥舒翰多次击退吐蕃侵扰,改变了边境的局面,致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总体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保护人民生活、生产的作用。因而,当时就有民谣说:“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这里的《哥舒歌》,很可能是在这首民歌基础上加工过的作品。


逐句释义: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北斗七星高挂,哥舒翰夜带宝刀巡视守边。
  北斗七星: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又作瑶光)等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别方向,定季节。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吐蕃人至今牧马只敢远望,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窥:窃伺,暗中察看。
  牧马: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扰活动。
  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作品赏析:

  这首诗题为《哥舒歌》,是唐代西北边民对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此诗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威震一方的民族英雄形象。全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吐蕃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其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五言诗的典雅逸秀。

  此诗从内容上看,是颂扬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疆的,同时也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第一句以“北斗”起兴,用高挂在天上的北斗七星,表达边地百姓对哥舒翰的敬仰。“哥舒夜带刀”五个字干净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画像。在那简炼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蕴藏了一股英武之气,给人一种战则能胜的信心,而给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慑。因此,就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诗的主题来讲,“哥舒夜带刀”比起那种冲锋陷阵的形象更丰富、更传神,更能诱导人们的想象。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自从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再也不敢越过临洮进行骚扰。牧马,就其含意而言,也代指一切侵扰活动。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为他戍边抗敌,保国为民。但是,作者并不从激烈的战斗中直接表现他如何英勇善战,如何机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突出主题。过去吐蕃长驱直入,如今又为什么“不敢过临洮”,这都是宣扬哥舒翰的赫赫武功。这样的描写是很富于启发性的。

  这首《哥舒歌》可能是经过修改加工后的作品,但是它那种朴实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统一的风格,依然显示出民歌的特色。


名家点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先着此五字,比兴极奇(首句下)。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诗三百篇》,无作者姓氏,天怀陶写,不以诗鸣,而诗传千古。三代下唯恐不好名,汉魏以降,作者林立矣……此西鄙之人,姓氏湮没,而高歌慷慨,与“敕勒川,阴山下”之歌,同是天籁。如风高大漠,古戍闻笳,令壮心飞动也。首句排空疾下,与卢纶之“月黑雁飞高”皆工干发端,惟卢诗含意不尽,此诗意尽而止,各极其妙。


哥舒歌 题图
哥舒歌 题图
《哥舒歌》,华三川(1930—2004)作
《哥舒歌》瓷画,钟福洪绘


试题精选:

  1.一二句运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手法赋比兴中的哪一种?其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兴中有比,目的是以北斗七星喻哥舒翰的功高。


  2、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试简述之。

  参考答案:全诗内容平淡素雅,以简练的手法勾勒哥舒翰执刀深夜警戒的形象,又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


拓展阅读:

【诗歌常识】

  起兴,又叫“兴”,诗歌表现手法之一。由外界环境触发诗兴文思。就是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它有起情,营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3


作者简介:

  西鄙人,指唐朝西北边地之人,生平姓名不详,约开元天宝年间在世。因著有《哥舒歌》而留世。与无名氏不同,此处西鄙人是指《哥舒歌》的作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