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商挺(1209~1288年),字孟卿,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县)人。公元1233年初,当蒙古军队攻破金朝南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时,商挺从家乡北上到达冠氏(今山东冠县),投奔于赵天锡门下,与名士元好问、杨奂在一起研究学问。曾担任曹州判官。

  1253年,忽必烈被分封于京兆(今西安市),闻听商挺很有学问,便派人将他召到盐州(故治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让他参赞军务。京兆设立宣抚司,忽必烈派杨惟中任宣抚使,商挺任郎中。当时的关中,历经战乱,田地荒芜,人烟稀少,8州12县人口不满万户,商挺协助杨惟中精心治理。他们选用人才,罢免贪官污吏,严惩为害百姓的恶霸,制定法规,减轻赋税,鼓励农民恢复生产;印行钱币,发展商业贸易。不久,关中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心从业。他们还奏请宪宗减征关中年赋税的一半。第二年杨惟中被罢宣抚使,商挺升任宣抚副使。

  1256年,元朝廷因准备南征攻宋,要在京兆征收一万匹布,3000石米,3000段帛,并送到平凉军营中。关中人民十分恐慌,商挺担心这样会耽误农民耕种。他知郿(眉)长平凉王某家中存粮,便找其商议,以官价购买他的存粮,代为关中人民缴纳应征收的军粮。1258年,关中宣抚司撤销,商挺东归东平(今山东东平县)。

  1259年,当宪宗蒙哥领兵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县)时,在钓鱼山中箭身亡。忽必烈当即由鄂州前线北返争夺皇位,派人找商挺询问计策。商挺提醒忽必烈严密控制在鄂州前线的军队,以防止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争夺军权。并随忽必烈北上开平(即上都,故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西北),出谋划策,协助忽必烈进行争夺皇位的斗争。

  1260年,忽必烈即皇帝位,派廉希宪、商挺南下宣抚陕西、四川。是年五月,他们到达京兆,二人周密谋划,调兵遣将,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一带打败了反对忽必烈的军队,杀了其将领,巩固了忽必烈的帝位,也避免了在关中发生战火。宣抚司改为陕西行中书省,廉希宪任中书省右丞,商挺为签行省事。第二年,商挺升任参知政事。1263年,知四川行枢密院事。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调商挺入朝,提升他担任中书省参知政事。他建议忽必烈下令修纂辽、金二朝国史,又与姚枢等人编纂《五经要语》共28类,进呈给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升为枢密院副使,掌管军机。

  1272年,皇子忙阿刺封为安西王,王府设在京兆,商挺被调任安西王相。他曾向忙网刺进谏,提出十点策略,即“睦亲邻,安人心,敬民时,备不虞,厚民生,一事权,清心源,谨自治,固本根,察下情”。【注:引自中华书局标点本《元史》第3741页。】受到忙阿刺的赞赏,对他倍加器重。至元十四年(1277),安西王奉命出兵北征,遂将关中之事交商挺全权处理。忙阿刺卒后,其子年少,忽必烈命商挺管理安西王府事。

  在处理安西王府运使郭琮、郎中郭云叔与王妃同谋陷害王相赵炳一案时,有人诬陷商挺参与其事,忽必烈命将商挺拘押。至元十六年冬(1279),经人求情,商挺获释。二十年(1283),复任枢密副使。不久,以有病免官。二十五年(1288)十二月卒,终年80岁。

  商挺一生勤于读书著述,尤擅长写诗和隶书,有诗作一千多篇。他文韬武略兼备,对忽必烈夺取皇位和治理关中均有一定贡献。元仁宗延祐初年,追赠他“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