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喻世明言》'''(汉语拼音:Yushimingyan),中国话本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40卷4...”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喻世明言》'''([[汉语拼音]]:Yushimingyan),[[中国]]话本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40卷40篇。明末[[冯梦龙]]纂辑。后改名《喻世明言》,与冯氏的另2种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合称三言。大约刻于泰昌、天启之际(1621年左右)。《喻世明言》40篇作品产生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无论宋元话本或明拟话本,都以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市井细民的作品最为引人,也最有价值。小说除了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反映市民的一些思想愿望外,还在一般道德行为方面突出地歌颂了朋友的情义。有的还直接描写重大的现实题材。作者在序言中强调通俗文学的作用,这在当时有积极进步意义。1947年由涵芬楼排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重印。
 
  '''《喻世明言》'''([[汉语拼音]]:Yushimingyan),[[中国]]话本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40卷40篇。明末[[冯梦龙]]纂辑。后改名《喻世明言》,与冯氏的另2种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合称三言。大约刻于泰昌、天启之际(1621年左右)。《喻世明言》40篇作品产生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无论宋元话本或明拟话本,都以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市井细民的作品最为引人,也最有价值。小说除了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反映市民的一些思想愿望外,还在一般道德行为方面突出地歌颂了朋友的情义。有的还直接描写重大的现实题材。作者在序言中强调通俗文学的作用,这在当时有积极进步意义。1947年由涵芬楼排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重印。
 
 
 
 
  
 +
== 参考条目 ==
  
 +
*[[中国古代小说]]
 +
*[[中国古代小说列表]]
 +
*[[中华文化]]
 +
*[[中国文学]]
 +
 +
[[Category:文学]]
 +
[[Category:文学理论]]
 +
[[Category:文学批评]]
 +
[[Category:比较文学]]
 +
 +
[[Category:中国文学]]
 +
[[Category:中国古代文学]]
 +
[[Category:中国古代文学史]]
 +
 +
[[Category:中国各体文学]]
 +
[[Category:中国小说文学]]
 +
 +
[[Category:文化]]
 +
[[Category:文化学]]
 +
[[Category:中国文化]]
 +
 +
[[Category:文献]]
 +
[[Category:文献学]]
 +
[[Category:典籍文献]]
 +
 +
[[Category:专门史]]
 +
[[Category:文化史]]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Y音词条]]
 
[[Category:Y音词条]]
 
[[Category:中国古代小说]]
 

2015年2月2日 (一) 10:19的版本

  《喻世明言》汉语拼音:Yushimingyan),中国话本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40卷40篇。明末冯梦龙纂辑。后改名《喻世明言》,与冯氏的另2种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合称三言。大约刻于泰昌、天启之际(1621年左右)。《喻世明言》40篇作品产生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无论宋元话本或明拟话本,都以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市井细民的作品最为引人,也最有价值。小说除了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反映市民的一些思想愿望外,还在一般道德行为方面突出地歌颂了朋友的情义。有的还直接描写重大的现实题材。作者在序言中强调通俗文学的作用,这在当时有积极进步意义。1947年由涵芬楼排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重印。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