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历

四分历,又称“后汉四分历”。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施的历法。编欣、李梵等创制。规定一年(回归年)为365又1/4日,一月(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19个太阴年插入7个闰月,因岁余为四分之一日。四分历名称来源为岁余四分之一日(回归年取365.25日),但古六历也采用四分法,为区别而称古六历为“古四分历”,而称四分历为“后汉四分历”。

因为当时所用的太初历(八十一分法)比四分历斗分更大,可见疏阔,经使用一百八十几年与天象已明显不符,又由编欣、李梵等编订新历,恢复古法。取汉文帝后元三年庚申岁为历元,上距鲁哀公十四年孔子获麟320年。这就是“后汉四分历”。其数据均比太初历准确。《后汉书.律历志中》:“四分历本起图谶,最得其正。”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第五章一:“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开始采用张盛、景防、鲍业等以四分法所推算的弦望和月食时刻。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正式颁布编欣、李梵等人编的四分历。它以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为历元。由此推算,东汉四分历的交气、合朔时刻比太初历提前了四分之三日,从而有利于太初历历法后天现象的校正。其后又经贾逵等人共同讨论和修订,总结了几十年来的观测记录,取得了更显著的进步。这个历法后世一般称为后汉四分历。”

它把前代一直沿用下来的冬至点在牵牛初度这个天象数据,经实测改为斗二十一度又四分之一。它的推算方法基本沿用三统历而比较精密,特别是推算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更是这样。在地球上观测行星的运行,当行星、太阳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行星和太阳又在同一方向的时候,叫做“合”。水星和金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内,叫做内行星,当太阳在地球和内行星之间的时候叫做“上合”,当内行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时候叫做“下合”。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叫做外行星,外行星没有下合,在一个会合周期内,只有一次合日。三统历把金星和水星的会合周期叫做“复”(在一个会合周期内两次与日相会),把火星、木星和土星的会合周期叫做“见”(在一个会合周期内只与日相会一次)。东汉以后的历法不再区分“见”和“复”而都叫做“终”。四分历所测的水星一终(从合日到合日的一周)的数据是115.87日,和现代观测的数字基本一致。水星离太阳最 近,早晨出现的时候在日出之前,出现不久就被日光所掩盖;晚上出现在太阳落山以后,出现不久也随着落下去,对于它的观测非常困难,甚至有的人一生也看不到水星,中国古代人民能够在二千年以前,凭着肉眼观测它的会合周期精密到这种程度,确是惊人的发现。四分历用黄道度数来计算日、月的运行和位置;根据实测定下二十八宿距星间的赤道度数和黄道度数、二十四节气的太阳所在位置和昏旦中星、昼夜漏刻、晷表日影的长短等重要数据,并把这些内容列成表格,这也是三统历所没有的,四分历虽然比起三统历来有了进步,但是,它对于当时已经发现的月行有迟疾等现象都未曾考虑进去,因而行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又不得不改历了。

参见

最后修改于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