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国民革命军

添加37字节2016年11月30日 (三) 10:20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国民党军队一方面以第二、第八、第十战区集结大批兵力,在陕甘宁边区周围对第十八集团军进行封锁、围困,在其他战区,不断挑起反共摩擦;另一方面,又组织了对日军进攻的若干会战。这些会战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桂南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等。1939年9月至1942年初的3次长沙会战和尔后的断赣、鄂西、常德、豫中、长衡、桂柳、豫西鄂北、湘西等会战;远征军所进行的滇缅路作战、缅北及滇西作战等。这一系列的会战,参与部队、组织指挥者虽不尽相同,但广大爱国官兵部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消耗了日军的兵力,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但是1944年春,日军发动的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将中国东北至东南亚的大陆交通联结起来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除在衡阳曾抵抗了1个多月外,其他地方则是失败一个接着一个,这是国民党战场自抗战以来的第二次大败退。据统计,是年4月至12月的8个月中,日军占领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国民党丢失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36个飞机场,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日军逼近贵州时,国民党内一度还出现了迁都西康之说。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军队建设,虽在数量上有了增加,但质量上大幅下降,因而并未能挽救其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  国民党军队一方面以第二、第八、第十战区集结大批兵力,在[[陕甘宁边区]]周围对第十八集团军进行封锁、围困,在其他战区,不断挑起反共摩擦;另一方面,又组织了对日军进攻的若干会战。这些会战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桂南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等。1939年9月至1942年初的3次长沙会战和尔后的断赣、鄂西、常德、豫中、长衡、桂柳、豫西鄂北、湘西等会战;远征军所进行的滇缅路作战、缅北及滇西作战等。这一系列的会战,参与部队、组织指挥者虽不尽相同,但广大爱国官兵部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消耗了日军的兵力,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44年春,日军发动的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将中国东北至东南亚的大陆交通联结起来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除在衡阳曾抵抗了1个多月外,其他地方则是失败一个接着一个,这是国民党战场自抗战以来的第二次大败退。据统计,是年4月至12月的8个月中,日军占领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国民党丢失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36个飞机场,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日军逼近贵州时,国民党内一度还出现了迁都西康之说。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军队建设,虽在数量上有了增加,但质量上大幅下降,因而并未能挽救其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文件:269.jpg|right|thumb|300px|1939年1月卫立煌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山西前线抗战时与八路军接触较多,图为卫立煌与朱德(中)、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郭寄峤(左)合影 ]]  1938年11月,军事委员会更新划分战区,第一战区作战地境为河南的黄河以南、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1939年1月卫立煌接程潜为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为副司令长官,10月冯钦哉任副司令长官。11月孙连仲调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自1939年12月中旬至次年3月未,第一战区以6个师担任守备,9个师取攻势,参加冬季攻势作战,曾攻入开封、沁阳、宝莲寺车站等地。[[文件:269.jpg|right|thumb|300px|1939年1月卫立煌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山西前线抗战时与八路军接触较多,图为卫立煌与朱德(中)、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郭寄峤(左)合影 ]]   1938年11月,军事委员会更新划分战区,第一战区作战地境为河南的黄河以南、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1939年1月[[卫立煌]]接[[程潜]]为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为副司令长官,10月[[冯钦哉]]任副司令长官。11月孙连仲调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自1939年12月中旬至次年3月未,第一战区以6个师担任守备,9个师取攻势,参加冬季攻势作战,曾攻入开封、沁阳、宝莲寺车站等地。  此后,第一战区坚守中条山,在八路军的配合下,被日军视为“盲肠”。1941年5月日军集中兵力向中条山进攻,晋南会战开始。其时战区主力配置在中条山区,一部配置在太行山。在中条山参加会战的军队有第五集团军曾万钟部,指挥第三、第十四、第十七军;第十四集团军刘茂恩部,指挥第九十三、第十五、第九十八、第四十三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指挥第四十军和新编第五军;第九、第二十七、第八十军为战区直辖部队。会战开始后,由于司令长官卫立煌去重庆述职,作战指挥一度由来此视察的何应钦主持。战区各部队消极防御,未能积极进行外线作战,所以到6月初,该部除留一小部在太岳山区游击外,主力西渡黄河,中条山为敌占领。此后,第一战区的作战地境为河南省的黄河以南地区。  此后,第一战区坚守[[中条山]]。1941年5月日军集中兵力向中条山进攻,[[晋南会战]]开始。其时战区主力配置在中条山区,一部配置在太行山。在中条山参加会战的军队有第五集团军[[曾万钟]]部,指挥第三、第十四、第十七军;第十四集团军[[刘茂恩]]部,指挥第九十三、第十五、第九十八、第四十三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指挥第四十军和新编第五军;第九、第二十七、第八十军为战区直辖部队。会战开始后,由于司令长官卫立煌去重庆述职,作战指挥一度由来此视察的何应钦主持。战区各部队消极防御,未能积极进行外线作战,所以到6月初,该部除留一小部在太岳山区游击外,主力西渡黄河,中条山为敌占领。此后,第一战区的作战地境为河南省的黄河以南地区。  1942年1月,卫立煌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接任司令长官,任命汤恩伯为副司令长官。3月免去冯钦哉副司令长官职,任命曾万钟为副司令长官。  1942年1月,卫立煌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接任司令长官,任命[[汤恩伯]]为副司令长官。3月免去冯钦哉副司令长官职,任命曾万钟为副司令长官。[[文件:268.jpg|right|thumb|300px|随枣会战:中国军队在向枣阳城日军发起攻击]]  该战区司令长官为李宗仁,副司令长官李品仙。1938年11月重新划定该战区所辖地境为皖北、鄂北和河南一部地区。1939年5月初,日军以围歼该战区主力为目的,以一部攻击牵制该战区兵力,以主力由钟祥向襄河急进,围歼该战区主力,开始了随枣会战。会战前,该战区所辖兵力达15个军、40多个师及工、炮兵和各独立团队等。为了确保荆(州)、襄(阳),阻敌进攻,该战区作如下部署:郭忏率江防军之第二十六、第七十三、第九十四、第四十四军防守沙市、沙洋、荆门、宜昌一带;以第三十三、第三十九集团军组成右集团军,以张自忠为总司令,守备钟祥;以北襄河两岸,左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指挥第十一集团军等守备大洪山、厉山、塔儿湾一带;第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集结于高城、唐王店、吴山镇、鹿头镇一带,第二十二集团军孙震部集结于洪山、枣阳地区机动使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部署在鄂豫边区进行游击战;第一战区刘汝明第六十八军监视信阳日军,预期以大洪山、桐柏山为据点,以纵深阵地持久消耗敌人,待敌深入随枣腹地时,立即转为攻势,围歼日军。会战开始后,日军以优势的机械化部队进攻,先后攻占随县、桐柏和枣阳。5月中旬,李宗仁严令汤恩伯率部会同第—战区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从豫西南下,向唐河一带出击.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克复新野、唐河,收复枣阳、随县。会战达到了牵制消耗敌人的目的。1939年11月孙连仲调任副总司令长官。[[文件:268.jpg|right|thumb|300px|随枣会战:中国军队在向枣阳城日军发起攻击]]   该战区司令长官为李宗仁,副司令长官李品仙。1938年11月重新划定该战区所辖地境为皖北、鄂北和河南一部地区。1939年5月初,日军以围歼该战区主力为目的,以一部攻击牵制该战区兵力,以主力由钟祥向襄河急进,围歼该战区主力,开始了随枣会战。会战前,该战区所辖兵力达15个军、40多个师及工、炮兵和各独立团队等。为了确保荆(州)、襄(阳),阻敌进攻,该战区作如下部署:郭忏率江防军之第二十六、第七十三、第九十四、第四十四军防守沙市、沙洋、荆门、宜昌一带;以第三十三、第三十九集团军组成右集团军,以张自忠为总司令,守备钟祥;以北襄河两岸,左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指挥第十一集团军等守备大洪山、厉山、塔儿湾一带;第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集结于高城、唐王店、吴山镇、鹿头镇一带,第二十二集团军孙震部集结于洪山、枣阳地区机动使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部署在鄂豫边区进行游击战;第一战区刘汝明第六十八军监视信阳日军,预期以大洪山、桐柏山为据点,以纵深阵地持久消耗敌人,待敌深入随枣腹地时,立即转为攻势,围歼日军。会战开始后,日军以优势的机械化部队进攻,先后攻占随县、桐柏和枣阳。5月中旬,李宗仁严令汤恩伯率部会同第—战区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从豫西南下,向唐河一带出击.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克复新野、唐河,收复枣阳、随县。会战达到了牵制消耗敌人的目的。1939年11月孙连仲调任副总司令长官。[[文件:267.jpg|right|thumb|350px|决战宜昌之石牌战役:日军占领宜昌后,为夺取川江第—门户石牌要塞,威逼重庆,于1943年5月组织10万兵力、上百架飞机,发动鄂西会战。蒋介石称这次会战之关键的“石牌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坚守石牌的国民革命军抗日将士]]  1939年10月,该战区成立,任命陈诚为司令长官,杨森、商震为副司令长官,划第九战区湘江以西地区归该战区,辖第二十、第二十六集团军和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12月谷正伦为副司令长官。该战区在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中担任助攻,会同第九战区攻击粤汉路北段日军。[[文件:267.jpg|right|thumb|350px|决战宜昌之石牌战役:日军占领宜昌后,为夺取川江第—门户石牌要塞,威逼重庆,于1943年5月组织10万兵力、上百架飞机,发动鄂西会战。蒋介石称这次会战之关键的“石牌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坚守石牌的国民革命军抗日将士]]   1939年10月,该战区成立,任命陈诚为司令长官,杨森、商震为副司令长官,划第九战区湘江以西地区归该战区,辖第二十、第二十六集团军和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12月谷正伦为副司令长官。该战区在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中担任助攻,会同第九战区攻击粤汉路北段日军。[[文件:266.jpg|right|thumb|300px|第一次长沙会战:国民革命军战士在“文夕大火”后的断壁残垣下与日军展开巷战]]  1938年12月初,司令长官陈诚带司令长官部一部人员赴渝办公,将司令长官职务移交副司令长官兼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代理,商震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薛岳奉命将第一兵团总司令部扩编组成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于1938年12月26日在长沙正式成立。[[文件:266.jpg|right|thumb|300px|第一次长沙会战:国民革命军战士在“文夕大火”后的断壁残垣下与日军展开巷战]]   1938年12月初,司令长官陈诚带司令长官部一部人员赴渝办公,将司令长官职务移交副司令长官兼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代理,商震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薛岳奉命将第一兵团总司令部扩编组成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于1938年12月26日在长沙正式成立。[[文件:279.jpg|right|thumb|300px|中国远征军士兵正在渡河]]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1941年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组织中国战区,以完成共同抗敌力量之联系与合作,建议由蒋介石“指挥现在或将来在中国、安南及泰国境内的联合国家军队”,并在蒋介石指挥下,由中、美、英3国政府代表组织一个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尽可能邀请苏联代表参加。在中国战区统帅、印度军司令及南太平洋战区司令3总部间应互派联络员,取得密切联系等。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复电同意,4日联合国家正式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统帅,建立统帅部。[[文件:279.jpg|right|thumb|300px|中国远征军士兵正在渡河]]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1941年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组织中国战区,以完成共同抗敌力量之联系与合作,建议由蒋介石“指挥现在或将来在中国、安南及泰国境内的联合国家军队”,并在蒋介石指挥下,由中、美、英3国政府代表组织一个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尽可能邀请苏联代表参加。在中国战区统帅、印度军司令及南太平洋战区司令3总部间应互派联络员,取得密切联系等。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复电同意,4日联合国家正式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统帅,建立统帅部。 [[文件:264.jpg|left|thumb|300px|1944年9月6日,中国第五军官兵在昆明机场,即将空运云南反攻前线]][[文件:264.jpg|left|thumb|300px|1944年9月6日,中国第五军官兵在昆明机场,即将空运云南反攻前线]]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仰光。从19日起,应英国军方的要求,中国先后派出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军,总兵力约10万人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原定第二路使用于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未组建)入缅甸参加对日作战,以卫立煌为总司令,杜聿明为副总司令,卫未到任,由副总司令杜聿明代理。4月任命罗卓英为总司令,自3月中旬到4月中国援缅远征军先后在缅甸的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和日军作战。其中仁安羌一战,曾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7000多名英军。但由于英军并没有防守缅甸的决心与准备,在作战中又不与中国军队很好配合,以致失去反攻机会,导致中国远征军遭到失败。4月底至5月远征军陆续退却。在向滇西撤退途中,由于路途异常艰苦,伤病死亡和落伍者很多,约10万人的部队,损失了6万,装备大部丢弃,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远征军的一部分撤至印度,后经扩充、编组为中国驻印军。7月退到印度的远征军组成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仰光。从19日起,应英国军方的要求,中国先后派出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军,总兵力约10万人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原定第二路使用于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未组建)入缅甸参加对日作战,以卫立煌为总司令,杜聿明为副总司令,卫未到任,由副总司令杜聿明代理。4月任命罗卓英为总司令,自3月中旬到4月中国援缅远征军先后在缅甸的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和日军作战。其中仁安羌一战,曾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7000多名英军。但由于英军并没有防守缅甸的决心与准备,在作战中又不与中国军队很好配合,以致失去反攻机会,导致中国远征军遭到失败。4月底至5月远征军陆续退却。在向滇西撤退途中,由于路途异常艰苦,伤病死亡和落伍者很多,约10万人的部队,损失了6万,装备大部丢弃,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远征军的一部分撤至印度,后经扩充、编组为中国驻印军。7月退到印度的远征军组成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
52,14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