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国民革命军

删除11,268字节2017年4月14日 (五) 14:14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孙中山十分重视俄国革命,他认为其胜利经验“就是俄国发生革命的时候,虽然是一般党员作先锋,去同俄皇奋斗,但是革命一经成功,便马上组织革命军;后来因为有了革命军做革命党的后援.继续去奋斗,所以就是遇到了许多大障碍,还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大告成功”。他在总结自己从事革命活动的经验时指出:“中国革命虽然有了十三年,但是所用的军队,没有一种是和革命党的奋斗相同的”“没有—种军队是革命军”,“就是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孙中山十分重视俄国革命,他认为其胜利经验“就是俄国发生革命的时候,虽然是一般党员作先锋,去同俄皇奋斗,但是革命一经成功,便马上组织革命军;后来因为有了革命军做革命党的后援.继续去奋斗,所以就是遇到了许多大障碍,还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大告成功”。为了组建革命军队,孙中山主持创办了[[黄埔军校]],“仿效俄国”,借鉴[[苏联红军]]经验,首先在军校建立了党代表制度,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开学,他在任命[[蒋介石]]为校长的同时,任命[[廖仲凯]]为党代表,并设立政治部,建立起了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   为了组建革命军队,孙中山主持创办了黄埔军校,“仿效俄国”,借鉴[[苏联红军]]经验,首先在军校建立了党代表制度,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开学,他在任命蒋介石为校长的同时,任命[[廖仲凯]]为党代表,并设立政治部,建立起了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黄埔军校及其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孙中山建军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该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 1924年11月20日,黄埔军校以该校毕业生组成教导团,[[何应钦]]任团长,12月26日成立教导第二团,[[王柏龄]]为团长。1925年2月,两教导团参加东征,由[[蒋介石|蒋中正]]、[[周恩来]]指挥。1925年4月13日,[[廖仲恺]]提请中央将教导第一、第二团编成党军第一旅,何应钦为旅长。4月29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党军司令节制该旅,不久,该旅扩编为第一师,师长何应钦。  该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 1924年11月20日,黄埔军校以该校毕业生组成教导团,[[何应钦]]任团长,12月26日成立教导第二团,[[王柏龄]]为团长。1925年4月13日,[[廖仲恺]]提请中央将教导第一、第二团编成党军第一旅,何应钦为旅长。4月29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党军司令节制该旅,不久,该旅扩编为第一师,师长何应钦。此后又以教导第四、第五团编成第二师,[[王懋功]]为师长。8月改党军、建国各军为国民革命军。是时党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蒋中正。9月19日任命[[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20日,蒋介石将[[许祟智]][[粤军]]解散,并收编其一部为该军第三师,以[[谭曙卿]]代师长,不久解除。12月,改编原粤军张和旅、余鹰扬团为独立第二师,[[冯轶裴]]任师长,1926年改称第十四师,隶属第一军。  此后又以教导第四、第五团编成第二师,[[王懋功]]为师长。6月15日,经国民党中央提议,于7月1日正式改组广州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8月改党军、建国各军为国民革命军。是时党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蒋中正。9月19日任命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20日,蒋介石将[[许祟智]][[粤军]]解散,并收编其一部为该军第三师,以[[谭曙卿]]代师长,不久解除。9月29日,以蒋中正为东征总指挥,周恩来为东征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率第一军等部队参加第二次东征,于10月14日攻克惠州。12月,改编原粤军张和旅、余鹰扬团为独立第二师,[[冯轶裴]]任师长,1926年改称第十四师,隶属第一军。  1926年1月4日,黄埔军校教导团扩编为教导师,王柏龄为师长,[[刘峙]]为副师长,隶属第一军。1月20日,蒋介石辞军长职,'''[[何应钦]]'''继任军长。第一师师长由[[钱大钧]]升任。2月26日,蒋介石免去王懋功第二师师长职,调教导师副师长刘峙升任。教导师改为第二十师,师长王柏龄。不久,王柏龄与钱大钧对调师长职。是时,第一军辖5个师:第一师师长王柏龄,第二师师长刘峙,第三师师长谭曙卿,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军参谋长为[[蒋伯诚]]。1926年3月,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逼迫第一军内的共产党员退出,周恩来亦离开第一军。4月,[[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   1926年1月4日,黄埔军校教导团扩编为教导师,王柏龄为师长,[[刘峙]]为副师长,隶属第一军。1月20日,蒋介石辞军长职,何应钦继任军长。第一师师长由[[钱大钧]]升任。2月26日,蒋介石免去王懋功第二师师长职,调教导师副师长刘峙升任。教导师改为第二十师,师长王柏龄。不久,王柏龄与钱大钧对调师长职。是时,第一军辖5个师:第一师师长王柏龄,第二师师长刘峙,第三师师长谭曙卿,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军参谋长为[[蒋伯诚]]。1926年3月,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逼迫第一军内的共产党员退出,周恩来亦离开第一军。4月,[[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  该军原为[[湘军]]第三混成旅和第六混成旅。1923年,孙中山为北伐赵恒惕,任命湘军第三混成旅旅长[[谢国光]]为讨贼军湘南第一军军长,任命湘军第六混成旅旅长[[陈嘉祐]]为讨贼军湘东第一军军长。是时,[[北洋政府]]所属[[赣军]]犯粤,北江失陷。孙中山命[[谭延闿]]援粤,击退赣军。孙中山改任谢国光为建国湘军第三军军长,陈嘉祐为建国湘军第五军军长。建国湘军第三、第五军收复广东北江后,于1924年春奉命东征[[陈炯明]],师至河源。是年秋,移师北伐,由大庾入赣,克吉安而还,仍担任北江防务。是时,谭延闿将建国湘军缩编为8个团。  该军原为[[湘军]]第三混成旅和第六混成旅。1923年,孙中山为北伐[[赵恒惕]],任命湘军第三混成旅旅长[[谢国光]]为讨贼军湘南第一军军长,任命湘军第六混成旅旅长[[陈嘉祐]]为讨贼军湘东第一军军长。是时,[[北洋政府]]所属[[赣军]]犯粤,北江失陷。孙中山命[[谭延闿]]援粤,击退赣军。孙中山改任谢国光为建国湘军第三军军长,陈嘉祐为建国湘军第五军军长。建国湘军第三、第五军收复广东北江后,于1924年春奉命东征[[陈炯明]],师至河源。是年秋,移师北伐,由大庾入赣,克吉安而还,仍担任北江防务。是时,谭延闿将建国湘军缩编为8个团。1925年6月,建国湘军参加讨伐[[杨希闵]]、[[刘震寰]]。事平后,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其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谭延闿]]'''任军长,[[鲁涤平]]为副军长,[[岳森]]为参谋长,辖第四、第五、第六师,师长分别为[[张辉瓒]]、[[谭道源]]、[[戴岳]]。1926年2月.[[李富春]]任副党代表。是年春,增设教导师,[[陈嘉祐]]任师长。   1925年6月,建国湘军参加讨伐[[杨希闵]]、[[刘震寰]]。事平后,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其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谭延闿任军长,[[鲁涤平]]为副军长,[[岳森]]为参谋长,辖第四、第五、第六师,师长分别为张辉瓒、谭道源、戴岳。   1926年2月.[[李富春]]任副党代表。是年春,增设教导师,陈嘉祐任师长。  该军由[[滇军]]一部发展而成。1915年[[护国战争]]起,[[李烈钧]]率护国军第二军进入广西,该军前身为方声涛梯团(旅)一个营,营长[[朱培德]]。该部入桂后,会同广西[[陆荣廷]]部讨伐广东龙[[济光]],滇军攻韶关,克源潭,朱培德由营长递升为团、梯团长、第四师师长。1919年政学系当权,企图吞并驻粤北之滇军,派[[李根源]]为滇军总司令,但官兵拥护李烈钧,于是滇军远走湘西。1921年,孙中山回广州任大总统,该部由朱培德率领归属孙中山。1924年10月,受孙中山之令编为建国第一军。1925年8月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黄实]],党代表[[朱克靖]]。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师,师长分别为王均、朱世贵、朱培德(兼)。  该军由[[滇军]]一部发展而成。1915年[[护国战争]]起,[[李烈钧]]率护国军第二军进入广西,该军前身为方声涛梯团(旅)一个营,营长[[朱培德]]。该部入桂后,会同广西[[陆荣廷]]部讨伐广东[[龙济光]],滇军攻韶关,克源潭,朱培德由营长递升为团、梯团长、第四师师长。1919年政学系当权,企图吞并驻粤北之滇军,派[[李根源]]为滇军总司令,但官兵拥护李烈钧,于是滇军远走湘西。1921年,孙中山回广州任大总统,该部由朱培德率领归属孙中山。1924年10月,受孙中山之令编为建国第一军。1925年8月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黄实]],党代表[[朱克靖]]。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师,师长分别为[[王均]]、[[朱世贵]]、朱培德(兼)。  该军由[[粤军]]第一师发展而成。1920年10月援闽粤军回师[[广东]],桂系军阀陆荣廷败走。11月,孙中山由沪返回广东,重组军政府,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决定组建粤军第一师,以粤军参谋长[[邓铿]]兼任师长。邓铿选择军政素质较优者织编之:以[[粱鸿楷]]为旅长,[[陈可钰]]为参谋长,以[[邓演达]]、[[叶挺]]、[[罗梓材]]、[[徐景唐]]、[[钱大钧]]等为参谋,以[[李济深]]为副官长,[[何廼英]]、[[张发奎]]、[[薛岳]]、[[黄镇球]]等为副官。所辖部队为:第一、第二团,由梁鸿楷支队所属的谢毅、徐汉臣两个统领改编,谢毅、徐汉臣分任团长;第三团、由陈修爵统领和彭智芳营改编、陈修爵为团长;师独立营,由粤军总部直辖的齐公恪独立营改编,齐公恪为营长,不久改任邓演达为营长。此后,将[[陈铭枢]]统领(缺1个营)改编为第四团.陈铭枢为团长;又由薛岳新建1个机关枪营,李章达新建1个工兵营,叶挺任工兵营营副。1921年7月,第一师巳编建4个团、1个独立营.1个机关枪营、1个工兵营。8月,该师机关枪营、工兵营和新建的一个营被编成大本营警卫团,调该师参谋长陈可钰为团长,薛岳、叶挺、张发奎分任第一、第二、第三营营长。升李济深为该师参谋长。  该军由[[粤军]]第一师发展而成。1920年10月援闽粤军回师[[广东]],桂系军阀陆荣廷败走。11月,孙中山由沪返回广东,重组军政府,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决定组建粤军第一师,以粤军参谋长[[邓铿]]兼任师长。所辖部队为:第一、第二团,由[[梁鸿楷]]支队所属的[[谢毅]]、[[徐汉臣]]两个统领改编,谢毅、徐汉臣分任团长;第三团,由[[陈修爵]]统领和[[彭智芳]]营改编、陈修爵为团长;师独立营,由粤军总部直辖的齐公恪独立营改编,[[齐公恪]]为营长,不久改任[[邓演达]]为营长。此后,将[[陈铭枢]]统领(缺1个营)改编为第四团.陈铭枢为团长;又由薛岳新建1个机关枪营,李章达新建1个工兵营,叶挺任工兵营营副。1921年7月,第一师巳编建4个团、1个独立营.1个机关枪营、1个工兵营。8月,该师机关枪营、工兵营和新建的一个营被编成大本营警卫团,调该师参谋长陈可钰为团长,薛岳、叶挺、张发奎分任第一、第二、第三营营长。升李济深为该师参谋长。  1922年3月21日,师长邓铿被暗杀.梁鸿楷代理师长,5月,梁正式升任师长;1922年秋,粤北战事结束,陈炯明对各部整编,升谢毅为第一旅旅长、陈修爵为第二旅旅长,以梁鸿林任第一团团长,沙世祥任第三团团长,第四团团长陈铭枢辞职,由[[陈济棠]]升任,因原徐汉臣第二团脱离第一师,遂将李烈钧之赣军卓仁机部编为该师第二团,卓仁机为团长。原属第一师系统的警卫团第三营,归编第二团第三营,张发奎为营长。  1922年3月21日,师长邓铿被暗杀.梁鸿楷代理师长,5月,梁正式升任师长;1922年秋,粤北战事结束,陈炯明对各部整编,升谢毅为第一旅旅长、陈修爵为第二旅旅长,以梁鸿林任第一团团长,沙世祥任第三团团长,第四团团长陈铭枢辞职,由[[陈济棠]]升任,因原徐汉臣第二团脱离第一师,遂将李烈钧之赣军卓仁机部编为该师第二团,卓仁机为团长。原属第一师系统的警卫团第三营,归编第二团第三营,张发奎为营长。陈炯明叛变时,因谢毅、陈修爵原为陈炯明死党,遂率一部随陈叛变而去。师长梁鸿楷率第二团、第四团等反正,讨伐陈炯明。   陈炯明叛变时,因谢毅、陈修爵原为陈炯明死党,遂率一部随陈叛变而去。师长梁鸿楷率第二团、第四团等反正,讨伐陈炯明。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开学,第一师派出李济深、邓演达、[[严重]]、[[陈诚]]等去军校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开学,第一师派出李济深、邓演达、[[严重]]、[[陈诚]]等去军校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原大元帅府所辖部队皆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存]],政治部主任[[麦朝枢]]。辖4个师及1个独立团。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光鼎,参谋长戴石孚,政治部主任李笠农,后为徐名鸿。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先)徐景唐、(后)邓世增,参谋长李扬敬,政治部主仟林翼中。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参谋长李汉魂,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副师长陈章甫,参谋长余华沐,政治部主任翟瑞元。独立团团长叶挺,该团由保卫孙中山的铁甲车队改编而成。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原大元帅府所辖部队皆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其编配情况如下:   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存,政治部主任麦朝枢。辖4个师及1个独立团。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光鼎,参谋长戴石孚,政治部主任李笠农,后为徐名鸿。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先)徐景唐、(后)邓世增,参谋长李扬敬,政治部主仟林翼中。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参谋长李汉魂,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副师长陈章甫,参谋长余华沐,政治部主任翟瑞元。独立团团长叶挺,该团由保卫孙中山的铁甲车队改编而成。  该军由粤军一部编成,军长[[李福林]]。1922年10月,广东政府军攻下福州,[[许祟智]]部改编为东路讨贼军,李福林为该部第三军军长。1924年4月,各路讨贼军攻占广州后,李福林为东路讨贼军第三军,辖林驹、吴近、袁德穉、郑永珍4个旅。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仍为李福林,政治部主任李朗如,辖第十五师,师长李群;第十六师,师长练炳章。该军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拨归第四军节制。  该军由粤军一部编成,军长李福林。1922年10月,广东政府军攻下福州,[[许祟智]]部改编为东路讨贼军,李福林为该部第三军军长。1924年4月,各路讨贼军攻占广州后,李福林为东路讨贼军第三军,辖林驹、吴近、袁德穉、郑永珍4个旅。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仍为'''[[李福林]]''',政治部主任[[李朗如]],辖第十五师,师长[[李群]];第十六师,师长[[练炳章]]。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拨归第四军节制。  该军于1926年1月编成。1月22日,任命[[程潜]]为军长,[[唐蟒]]为参谋长,[[林伯渠]]为副党代表、[[杨杰]]为总参议。辖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师3个师。第十七师由吴铁城指挥的广州国民政府警卫军编成,初以姚观顺任师长,后以邓彦华接姚任师长;第十八师,师长胡谦;第十九师是程潜在赣鄂军时期编成的,师长杨源浚。  该军于1926年1月编成。1月22日,任命'''[[程潜]]'''为军长,[[唐蟒]]为参谋长,[[林伯渠]]为副党代表、[[杨杰]]为总参议。辖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师3个师。第十七师由[[吴铁城]]指挥的广州国民政府警卫军编成,初以[[姚观顺]]任师长,后以[[邓彦华]]接姚任师长;第十八师,师长[[胡谦]];第十九师是程潜在赣鄂军时期编成的,师长[[杨源浚]]。  1924年6月,李宗仁定桂军和黄绍竑讨贼军联合讨伐陆荣廷,会师[[南宁]],遂联合成立“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联军总指挥李宗仁,副总指挥黄绍竑,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白祟禧]]。下辖定桂军和讨贼军。  1924年6月,李宗仁定桂军和黄绍竑讨贼军联合讨伐陆荣廷,会师[[南宁]],遂联合成立“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联军总指挥李宗仁,副总指挥黄绍竑,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白祟禧]]。下辖定桂军和讨贼军。1924午11月,孙中山北上,临行前,明令将“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部”取消,改组为“广西全省绥靖督办公署“委李宗仁为督办,黄绍竑为会办,白祟禧为督办公署参谋长。下辖2个军,第一军由定桂军改称,军长由李宗仁兼任;第二军由讨贼军改称,军长由黄绍竑兼任。督办公署增编2个警卫团,团长由郭风岗、陶钧分任.第一军增建1个统领,由封高英担任。第二军增编2个边防司令,由徐启明、龙得云分任,1个游击司令,由陈先觉担任;2个统领,由黄桂丹、岑孟达分任;1个支队司令,由陈济桓担任。1925年初,李、黄、白打败了沈鸿英:2月,又在广东军政府支援下,打败了趁攻打沈部时袭占南宁的滇军[[唐继尧]]所部。此后,李、黄、白开始整顿内部。李、白负责整训部队,将原定桂、讨贼军及收编的旧桂系部队编成25个团,校正规陆军教程进行训练。   1924午11月,孙中山北上,临行前,明令将“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部”取消,改组为“广西全省绥靖督办公署“委李宗仁为督办,黄绍竑为会办,白祟禧为督办公署参谋长。下辖2个军,第一军由定桂军改称,军长由李宗仁兼任;第二军由讨贼军改称,军长由黄绍竑兼任。督办公署增编2个警卫团,团长由郭风岗、陶钧分任.第一军增建1个统领,由封高英担任。第二军增编2个边防司令,由徐启明、龙得云分任,1个游击司令,由陈先觉担任;2个统领,由黄桂丹、岑孟达分任;1个支队司令,由陈济桓担任。   1925年初,李、黄、白打败了沈鸿英:2月,又在广东军政府支援下,打败了趁攻打沈部时袭占南宁的滇军[[唐继尧]]所部。此后,李、黄、白开始整顿内部。李、白负责整训部队,将原定桂、讨贼军及收编的旧桂系部队编成25个团,校正规陆军教程进行训练。  1926年3月,国民党中央决定成立两广统一委员会,规定广西遵照国民政府命令处理全省政务. 26日,将广西第一、第 二军2个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全军辖9个旅, 21个团及炮兵、工兵营。军长李宗仁,党代表黄绍竑,参谋长白祟禧。下辖9个旅、21个团。  1926年3月,国民党中央决定成立两广统一委员会,规定广西遵照国民政府命令处理全省政务. 26日,将广西第一、第 二军2个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全军辖9个旅, 21个团及炮兵、工兵营。军长'''[[李宗仁]]''',党代表[[黄绍竑]],参谋长[[白祟禧]]。下辖9个旅、21个团。  1926年6月2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刘文岛]]为党代表,唐将[[叶琪]]旅编入第八军,叶琪旅改编为该军第一师,叶琪任师长;何键旅改编为第二师,何键为师长;[[李品仙]]旅改编为第三师,李品仙为师长;[[刘兴]]旅改编为第四师,刘兴为师长;警备司令部改编为教导师,[[周斓]]为师长。  1926年6月2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刘文岛]]为党代表,唐将[[叶琪]]旅编入第八军,叶琪旅改编为该军第一师,叶琪任师长;[[何键]]旅改编为第二师,何键为师长;[[李品仙]]旅改编为第三师,李品仙为师长;[[刘兴]]旅改编为第四师,刘兴为师长;警备司令部改编为教导师,[[周斓]]为师长。  1928年6月,蒋、冯、阎、李的合作北伐打败了奉军,北伐完成。不久,东北易帜。至1929年初,军队总兵力达180余万人。  1928年6月,蒋、冯、阎、李的合作北伐打败了[[奉军]],北伐完成。不久,[[东北易帜]]。至1929年初,军队总兵力达180余万人。 [[文件:275.jpg|right|thumb|150px|第三集团军司令阎锡山]]  1929年3月,桂系首先在湖南兴兵反蒋。4月,蒋介石根据《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民政府统率海陆空军”,遂以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组织陆海空军总司今部,并亲自兼任总司令。  自总司令部成立后,各地反蒋战争不断,为便于指挥作战,总司令部在各地设立行营,作为总司令部的派出指挥机构。从1929年4月到1931年11月,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在全国先后设立了南昌、武汉、广州、洛阳、郑州、潼关等行营。[[文件:275.jpg|right|thumb|150px|第三集团军司令阎锡山]]   1929年3月,桂系首先在湖南兴兵反蒋。4月,蒋介石根据《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民政府统率海陆空军”,遂以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组织陆海空军总司今部,并亲自兼任总司令。自总司令部成立后,各地反蒋战争不断,为便于指挥作战,总司令部在各地设立行营,作为总司令部的派出指挥机构。从1929年4月到1931年11月,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在全国先后设立了南昌、武汉、广州、洛阳、郑州、潼关等行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革命军(国军)总兵力约170万人,抗战爆发后,国民革命军(国军)大幅扩编。在民族团结下,原来共产党的[[红军]]亦被编入为[[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还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与英军配合作战,痛击日军(驻印军也在印度抗战)。至1945年,国民革命军(国军)共有120个军、354个师,此外尚有独立旅、独立团等,兵力达500万人,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受伤、失踪321万1914人(其中1937年抗战爆发至40年末,损失约230万人,41年-45年,损失接近100万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民革命军(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阵亡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  抗战中国民革命军(国军)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栆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栆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  在抗日战争中,共计有204位国民革命军将军战死沙场,有99名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在1939年至1945年间投降日伪:见“'''[[国民革命军将官抗日阵亡名单]]'''”[[文件:263.jpg|right|thumb|300px|卢沟桥抗战历史照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挑起事端,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为处理和指挥华北战事,军事委员会在石家庄设立行营,以[[徐永昌]]为主任,[[林蔚]]为参谋长。8月14日石家庄行营改为保定行营,在石家庄改设军事委员会办事处,以徐永昌为保定行营主任,林蔚主持石家庄办事处。8月22日大本营颁发关于全面抗战作战指导方案,成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作战地境为冀省和鲁北,司令长官部设于保定。该战区所辖各部队概况如下:[[文件:263.jpg|right|thumb|300px|卢沟桥抗战历史照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挑起事端,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  第三军团:1937年9月13日以第四十军编成,[[庞炳勋]]任军团长。该军团于1937年10月前隶属[[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参加津浦路北段沿线抗战。河北沦陷后转至山东,隶属第五战区,1938年4月参加[[徐州会战]],坚守临沂,给日军板垣师团以重创、配合了[[台儿庄战役]],尔后转隶第一战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为处理和指挥华北战事,军事委员会在石家庄设立行营,以[[徐永昌]]为主任,[[林蔚]]为参谋长。8月14日石家庄行营改为保定行营,在石家庄改设军事委员会办事处,以徐永昌为保定行营主任,林蔚主持石家庄办事处。8月22日大本营颁发关于全面抗战作战指导方案,成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作战地境为冀省和鲁北,司令长官部设于保定。该战区所辖各部队概况如下:  第十七军团:1937年9月由第一军编成,同月13日任命[[胡宗南]]为军团长。1938年5月12日胡宗南辞军长职,[[李铁军]]升任军长。是年7月28日第七十六军军长[[陶峙岳]]和李铁军对调军长职。1938年6月参加了兰封作战。同年秋在平汉线上的信阳参加[[武汉会战]]。  '''第三军团''':1937年9月13日以第四十军编成,[[庞炳勋]]任军团长。该军团于1937年10月前隶属[[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参加津浦路北段沿线抗战。河北沦陷后转至山东,隶属第五战区,1938年4月参加[[徐州会战]],坚守临沂,给日军板垣师团以重创、配合了[[台儿庄战役]],尔后转隶第一战区。  第二十七军:军长原为[[刘兴]],辖第二十三、第四十六师:抗战开始后.刘兴率第四十六师参加[[淞沪抗战]]。第二十三师则调至津浦铁路北段,隶属第六战区战,1938年4月免去刘兴军长职,由[[桂永清]]升任军长,同时将第三十六师拨属该军,6月隶属第十七军团,因桂永清指挥不当.于7月2日被撤职,军长一职由军团长胡宗南兼任。  '''第十七军团''':1937年9月由第一军编成,同月13日任命[[胡宗南]]为军团长。1938年5月12日胡宗南辞军长职,[[李铁军]]升任军长。是年7月28日第七十六军军长[[陶峙岳]]和李铁军对调军长职。1938年6月参加了兰封作战。同年秋在平汉线上的信阳参加[[武汉会战]]。  河防部队:以第二十六军团和第三十九、第九十军编成。  '''第二十七军''':军长原为[[刘兴]],辖第二十三、第四十六师:抗战开始后.刘兴率第四十六师参加[[淞沪抗战]]。第二十三师则调至津浦铁路北段,隶属第六战区战,1938年4月免去刘兴军长职,由[[桂永清]]升任军长,同时将第三十六师拨属该军,6月隶属第十七军团,因桂永清指挥不当.于7月2日被撤职,军长一职由军团长胡宗南兼任。  第二十六军团:1938年3月以第五十三军编成,任命[[万福麟]]为军团长。  '''河防部队''':以第二十六军团和第三十九、第九十军编成。  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该军于1937年10月隶属第十五集团军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初转进至河南,隶属第一战区防守黄河。  '''第二十六军团''':1938年3月以第五十三军编成,任命[[万福麟]]为军团长。  第九十军:1938年2月以驻豫绥靖公署直属保安团编组成该军。以彭进之任军长。6月27日彭进之他调,李文继任军长。该军编成后即防守黄河,1938年底转隶西安行营。  '''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该军于1937年10月隶属第十五集团军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初转进至河南,隶属第一战区防守黄河。   '''第九十军''':1938年2月以驻豫绥靖公署直属保安团编组成该军。以彭进之任军长。6月27日彭进之他调,李文继任军长。该军编成后即防守黄河,1938年底转隶西安行营。[[文件:273.jpg|right|thumb|250px|平型关战斗最激烈的地点:乔沟]]  此后,由中国共产党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以及由卫立煌统辖的第十四集团军等部队陆续入晋,开赴前线。  此后,由中国共产党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以及由[[卫立煌]]统辖的第十四集团军等部队陆续入晋,开赴前线。   自9月13日大同失守至11月8日太原陷落,该战区进行了太原会战,中方参战部队有第二、第六、第七、第十四、第十八、第二十二等6个集团军(共15个军、42个师、11个旅),约30万人,历经平型关战斗、忻口防御战和正太线防御战等战斗.前后近2个月,消灭敌军2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 [[文件:273.jpg|right|thumb|250px|平型关战斗最激烈的地点:乔沟]]  平型关战斗中,第二战区以第六集团军杨爱源为右地区总司令,孙楚为副司令,辖第三十三、第十七、第十五军;第七集团军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辖第六十一、第三十四、第十九军;以第七十一、第二师为预备队。自9月22日起,中日军队在平型关战况激烈,双方伤亡惨重。   9月中旬,第十八集团军所属第一一五、第一二〇师到达晋北,向平型关侧后攻击,并以一部兵力挺进灵丘、涞源敌后袭击日军。9月25日,第—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板垣师团,经一天激战,歼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80余辆,缴获武器、物资甚多。第十八集团军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   日军在平型关遭到打击、受阻,乃改从中国军队左侧后茹越口猛攻,于28日陷茹越口,29日进占繁峙.平型关左后侧受到威胁,该战区乃令放弃平型关长城线上阵地,平型关战斗结束。  平型关战斗后,日军集兵5万、坦克150辆,向忻口、太原进攻。忻口是太原的北大门,中国军队为保卫太原集中8万军队,由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组织忻口会战。其部署:朱德为右翼总指挥,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欠第一二〇师)、第七十三师、第一〇一师和新编第二师,依托五台山组织防御;卫立煌率第十四集团军兼任中央总指挥,在代县到原平公路正面组织防御;杨爱源为左翼总指挥,指挥第六集团军在同蒲路两侧组织防御.10月1日日军向太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英勇阻击。11日卫立煌对忻口中国军队重新部署,以刘茂恩指挥右翼兵团,郝梦龄指挥中央兵团,李默庵指挥左翼兵团,于忻口以北进行顽强抗击,激战达半月之久。忻口正面防御中,10月16日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等相继阵亡。与忻口防御战同时,沿平汉线南下之日军于10月10日攻占石家庄后,以主力一部沿正太铁路西进,向娘子关进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指挥正太路防御战。该部守军在日军航空队、炮兵、步兵火力联合突袭下,接连失陷井陉、娘子关、平定、阳泉.日军逼近榆次、太原.忻口阵地腹背受敌,遂抽调兵力防守太原。11月2日撤离忻口阵地,8日太原失守。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抗战到此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始。  自9月13日大同失守至11月8日太原陷落,该战区进行了[[太原会战]],中方参战部队有第二、第六、第七、第十四、第十八、第二十二等6个集团军(共15个军、42个师、11个旅),约30万人,历经[[平型关战斗]]、[[忻口防御战]]和[[正太线防御战]]等战斗.前后近2个月,消灭敌军2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文件:272.jpg|right|thumb|250px|淞沪会战后期八百壮士死守的四行仓库]]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淞沪会战开始。8月22日国民党大本营颁发国军战争指导方案,成立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组织指挥抗击日军。该战区作战地境为苏南和浙江地区。9月中旬,冯玉祥调长第六战区,蒋介石兼任该战区司令长官。12月底,顾祝同接蒋介石任司令长官。[[文件:272.jpg|right|thumb|250px|淞沪会战后期八百壮士死守的四行仓库]]  自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止,该战区组织了淞沪会战、参战军队为6个集团军26个军60多个师,兵力最多时达40多万人。战争共分3个阶段: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淞沪会战]]开始。8月22日国民党大本营颁发国军战争指导方案,成立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组织指挥抗击日军。该战区作战地境为苏南和浙江地区。9月中旬,冯玉祥调长第六战区,蒋介石兼任该战区司令长官。12月底,顾祝同接蒋介石任司令长官。  第一阶段为”八•一三”战争开始至8月22日。中国军队在挫败日军的挑衅后,主动向敌军出击,取攻势,欲趁日军援军未到,一举歼灭在沪日军。8月13日战争爆发后,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2个师主动向敌出击。尔后,宋希濂第三十六师投入战斗,日军死守,等待援军。  自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止,该战区组织了淞沪会战,参战军队为6个集团军26个军60多个师,兵力最多时达40多万人。淞沪抗战,消耗迟滞了日军,掩护了国民党政府战略转移。  第二阶段为8月23日至10月25日。第三战区长官部成立,有组织、大规模地组织抵抗日军。该战区成立并指挥第九集团军(张治中部)、第十五集团军(陈诚部)、第十九集团军(薛岳部),与敌登陆援兵血战。尔后第二十一集团军等部陆续到达。中日双方兵力最多,战斗达到最激烈的程度。  上海失陷,开始了保卫南京的战斗。11月20日国民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24日军事委员会特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26日颁布卫戍南京军战斗序列.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参加保卫南京各部队有14个师:但由于外卫线防御不力,预筑的国防工事未尽发挥作用。内卫线军队背水作战,敌从海空进攻,撤退亦无计划。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紧接着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1938年6月唐式遵为该战区副司令长官。11月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该战区作战地境为苏南、皖南。浙、闽和江西赣江以东地区。至此,该战区辖有第十、第十九、第二十三、第三十二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等部。   第三阶段为10月25日大场阵地被日军攻占,中国军队撤退。11月12日除第八十八师第五二五团坚守四行仓库外,上海沦陷,淞沪抗战结束。   淞沪抗战,消耗迟滞了日军,掩护了国民党政府战略转移。上海失陷,开始了保卫南京的战斗。11月20日国民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24日军事委员会特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26日颁布卫戍南京军战斗序列.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参加保卫南京各部队有14个师:但由于外卫线防御不力,预筑的国防工事未尽发挥作用。内卫线军队背水作战,敌从海空进攻,撤退亦无计划。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紧接着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1938年6月唐式遵为该战区副司令长官。11月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该战区作战地境为苏南、皖南。浙、闽和江西赣江以东地区。至此,该战区辖有第十、第十九、第二十三、第三十二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等部。[[文件:271.jpg|right|thumb|150px|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1937年8月20日,国民党政府颁发大本营《关于全面抗战作战指导方案》,成立第五战区,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作战地境为江苏长江以北、山东黄河以南和安徽津浦路以东地区。9月19日李宗仁继蒋介石为司令长官。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因擅自放弃山东而被枪决,任命李品仙为副司令长官。[[文件:271.jpg|right|thumb|150px|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该战区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鲁南和苏皖北部广阔地域上组织了大规模的抵抗日军的会战:会战经过了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保卫战、台儿庄会战和徐州突围3个阶段、历时5个多月:  1937年8月20日,国民党政府颁发大本营《关于全面抗战作战指导方案》,成立第五战区,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作战地境为江苏长江以北、山东黄河以南和安徽津浦路以东地区。9月19日[[李宗仁]]继蒋介石为司令长官。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因擅自放弃山东而被枪决,任命[[李品仙]]为副司令长官。  第一阶段,日军以津浦路南段为主攻,北段为助攻,分南北向徐州推进。中国参战军队为第三、第十一、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四、第二十七集团军共6个集团军及第三、第二十军团2个军团。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该战区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鲁南和苏皖北部广阔地域上组织了大规模的抵抗日军的会战:会战经过了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保卫战、[[台儿庄会战]]和徐州突围3个阶段、历时5个多月。徐州会战结束不久,该战区又同第九战区联合组织了[[武汉会战]].该战区在皖西、鄂北、豫南同敌激战,迟滞消耗了敌人。会战结束后,该战区主力撤至湖北、河南平汉线以西地区。11月,军事委员会划定该战区所辖地境为皖北、鄂北地区。是时,该战区所辖部队为第二十七、第二十六、第二十一、第二十四集团军和第十九军团等。   第二阶段,自1938年3月中旬起,日军八九万人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五师团,该部自1月在青岛地区强行登陆后,由胶济路两进至潍县转向南进逼临沂;一路为矶谷第十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2个师团在临沂、滕县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揭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这一阶段,第五战区在5个地区作战:淮南方面为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淮北方面为第二十—集团军廖磊部;鲁南台儿庄地区为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陇海路方面为以第二十军团为主体的汤恩伯部;苏北方面为第二十四集团军韩德勤部;另外,在鲁西第三集团军一部及第三十二军等,共45万人。该战区在战斗中采取了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辅以游击战法,经中国士兵两周血战,至4月6日歼灭了进犯台儿庄的日军,台儿庄会战胜利结束。   第三阶段,从4月中旬开始,鲁南日军发起攻击。5月上旬.津浦路南段日军开始北犯,日军继攻陷合肥、蚌埠后,从津浦路西侧向徐州逼近。津浦路北段日军也逐渐向徐州进逼。中国军事当局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避免被敌优势兵力歼灭,主动放弃徐州,向豫皖边境突围。5月19日该战区放弃徐州,徐州会战结束。这次会战,中国军队参战达8个集团军、28个军、62个师。中国方面虽然没有取得会战的完全胜利,但参战官兵英勇作战,作出了重大牺牲,歼灭了以万计的日军。特别是台儿庄会战的重大胜利,尤为振奋人心、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   徐州会战结束不久,该战区又同第九战区联合组织了武汉会战.该战区在皖西、鄂北、豫南同敌激战,迟滞消耗了敌人。会战结束后,该战区主力撤至湖北、河南平汉线以西地区。11月,军事委员会划定该战区所辖地境为皖北、鄂北地区。是时,该战区所辖部队为第二十七、第二十六、第二十一、第二十四集团军和第十九军团等。  1937年10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在淞沪战场处境不利:为保卫南京,于1937年10月26日任命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1月25日又任命陈诚为副司令长官。其作战地境为原第三战区一部,即江苏的太湖以西和浙北、皖南部分地区。  1937年10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在淞沪战场处境不利:为保卫南京,于1937年10月26日任命[[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1月25日又任命[[陈诚]]为副司令长官。其作战地境为原第三战区一部,即江苏的太湖以西和浙北、皖南部分地区。该战区所辖军队为第十五集团军,该集团军辖第三十三,十六军团;第八集团军,该集团军辖第七军团;第二十三集团军.该集团军辖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军团。   该战区所辖军队为第十五集团军,该集团军辖第三十三,十六军团;第八集团军,该集团军辖第七军团;第二十三集团军.该集团军辖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军团。  1937年11月9日,军事委员会决定设立第八战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朱绍良为副司令长官,所辖地域为甘肃、青海、宁夏地区。至1938年底,该战区所辖军队为第十七集团军和第八十、第八十二军、骑兵第五军及第一九一师等部队。  1937年11月9日,军事委员会决定设立第八战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朱绍良]]为副司令长官,所辖地域为甘肃、青海、宁夏地区。至1938年底,该战区所辖军队为第十七集团军和第八十、第八十二军、骑兵第五军及第一九一师等部队。[[文件:270.jpg|right|thumb|300px|武汉会战 这是武汉保卫战中,我军向敌人发射迫击炮]]  1938年6月,为保卫华中,组织武汉会战,于是月18日国民政府任命陈诚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21日改组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为长官司令部。为指挥便利,于是年7月22日长官司令部由武昌移驻阳新。嗣后由于武汉失守,于11月中旬长官司令部又由鄂移驻长沙。是年12月初,陈诚奉命随带司令部一部人员赴渝办公,薛岳以副司令长官兼任第一兵团总司令代理司令长官职务。[[文件:270.jpg|right|thumb|300px|武汉会战 这是武汉保卫战中,我军向敌人发射迫击炮]]   1938年6月,为保卫华中,组织武汉会战,于是月18日国民政府任命[[陈诚]]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21日改组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为长官司令部。为指挥便利,于是年7月22日长官司令部由武昌移驻阳新。嗣后由于武汉失守,于11月中旬长官司令部又由鄂移驻长沙。是年12月初,陈诚奉命随带司令部一部人员赴渝办公,[[薛岳]]以副司令长官兼任第一兵团总司令代理司令长官职务。  该战区和第五战区于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联合组织了武汉会战,这次会战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的—次会战。为了进行这次会战.于7月初共编成4个兵团,计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第四兵团总司令李品仙;与此同时,军事委员会发布武汉会战的指导方针,确定长江以北第五战区和长江以南第九战区联合进行保卫武汉的作战,重点立于外线,保证机动之自由;采取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拖取4—6个月时间的方针。会战在长江南北两岸同时展开,交错进行。在江南第九战区主要于鄱阳湖以西沿南浔路一线、瑞武公路一线与日军激战;在江北第五战区主要于大别山南麓、大别山北麓与日军激战。其间大小战斗数百次。  该战区和第五战区于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联合组织了武汉会战,这次会战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的—次会战。为了进行这次会战,于7月初共编成4个兵团,计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第四兵团总司令李品仙;与此同时,军事委员会发布武汉会战的指导方针,确定长江以北第五战区和长江以南第九战区联合进行保卫武汉的作战,重点立于外线,保证机动之自由;采取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拖取4—6个月时间的方针。会战在长江南北两岸同时展开,交错进行。在江南第九战区主要于鄱阳湖以西沿南浔路一线、瑞武公路一线与日军激战;在江北第五战区主要于大别山南麓、大别山北麓与日军激战。其间大小战斗数百次。  国民党军队一方面以第二、第八、第十战区集结大批兵力,在陕甘宁边区周围对第十八集团军进行封锁、围困,在其他战区,不断挑起反共摩擦;另一方面,又组织了对日军进攻的若干会战。这些会战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桂南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等。1939年9月至1942年初的3次长沙会战和尔后的断赣、鄂西、常德、豫中、长衡、桂柳、豫西鄂北、湘西等会战;远征军所进行的滇缅路作战、缅北及滇西作战等。这一系列的会战,参与部队、组织指挥者虽不尽相同,但广大爱国官兵部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消耗了日军的兵力,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但是1944年春,日军发动的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将中国东北至东南亚的大陆交通联结起来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除在衡阳曾抵抗了1个多月外,其他地方则是失败一个接着一个,这是国民党战场自抗战以来的第二次大败退。据统计,是年4月至12月的8个月中,日军占领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国民党丢失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36个飞机场,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日军逼近贵州时,国民党内一度还出现了迁都西康之说。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军队建设,虽在数量上有了增加,但质量上大幅下降,因而并未能挽救其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  国民党军队一方面以第二、第八、第十战区集结大批兵力,在[[陕甘宁边区]]周围对第十八集团军进行封锁、围困,在其他战区,不断挑起反共摩擦;另一方面,又组织了对日军进攻的若干会战。这些会战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桂南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等。1939年9月至1942年初的3次长沙会战和尔后的断赣、鄂西、常德、豫中、长衡、桂柳、豫西鄂北、湘西等会战;远征军所进行的滇缅路作战、缅北及滇西作战等。这一系列的会战,参与部队、组织指挥者虽不尽相同,但广大爱国官兵部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消耗了日军的兵力,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44年春,日军发动的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将中国东北至东南亚的大陆交通联结起来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除在衡阳曾抵抗了1个多月外,其他地方则是失败一个接着一个,这是国民党战场自抗战以来的第二次大败退。据统计,是年4月至12月的8个月中,日军占领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国民党丢失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36个飞机场,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日军逼近贵州时,国民党内一度还出现了迁都西康之说。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军队建设,虽在数量上有了增加,但质量上大幅下降,因而并未能挽救其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文件:269.jpg|right|thumb|300px|1939年1月卫立煌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山西前线抗战时与八路军接触较多,图为卫立煌与朱德(中)、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郭寄峤(左)合影 ]]  1938年11月,军事委员会更新划分战区,第一战区作战地境为河南的黄河以南、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1939年1月卫立煌接程潜为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为副司令长官,10月冯钦哉任副司令长官。11月孙连仲调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自1939年12月中旬至次年3月未,第一战区以6个师担任守备,9个师取攻势,参加冬季攻势作战,曾攻入开封、沁阳、宝莲寺车站等地。[[文件:269.jpg|right|thumb|300px|1939年1月卫立煌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山西前线抗战时与八路军接触较多,图为卫立煌与朱德(中)、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郭寄峤(左)合影 ]]   1938年11月,军事委员会更新划分战区,第一战区作战地境为河南的黄河以南、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1939年1月[[卫立煌]]接[[程潜]]为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为副司令长官,10月[[冯钦哉]]任副司令长官。11月孙连仲调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自1939年12月中旬至次年3月未,第一战区以6个师担任守备,9个师取攻势,参加冬季攻势作战,曾攻入开封、沁阳、宝莲寺车站等地。  此后,第一战区坚守中条山,在八路军的配合下,被日军视为“盲肠”。1941年5月日军集中兵力向中条山进攻,晋南会战开始。其时战区主力配置在中条山区,一部配置在太行山。在中条山参加会战的军队有第五集团军曾万钟部,指挥第三、第十四、第十七军;第十四集团军刘茂恩部,指挥第九十三、第十五、第九十八、第四十三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指挥第四十军和新编第五军;第九、第二十七、第八十军为战区直辖部队。会战开始后,由于司令长官卫立煌去重庆述职,作战指挥一度由来此视察的何应钦主持。战区各部队消极防御,未能积极进行外线作战,所以到6月初,该部除留一小部在太岳山区游击外,主力西渡黄河,中条山为敌占领。此后,第一战区的作战地境为河南省的黄河以南地区。  此后,第一战区坚守[[中条山]]。1941年5月日军集中兵力向中条山进攻,[[晋南会战]]开始。其时战区主力配置在中条山区,一部配置在太行山。在中条山参加会战的军队有第五集团军[[曾万钟]]部,指挥第三、第十四、第十七军;第十四集团军[[刘茂恩]]部,指挥第九十三、第十五、第九十八、第四十三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指挥第四十军和新编第五军;第九、第二十七、第八十军为战区直辖部队。会战开始后,由于司令长官卫立煌去重庆述职,作战指挥一度由来此视察的何应钦主持。战区各部队消极防御,未能积极进行外线作战,所以到6月初,该部除留一小部在太岳山区游击外,主力西渡黄河,中条山为敌占领。此后,第一战区的作战地境为河南省的黄河以南地区。  1942年1月,卫立煌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接任司令长官,任命汤恩伯为副司令长官。3月免去冯钦哉副司令长官职,任命曾万钟为副司令长官。  1942年1月,卫立煌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接任司令长官,任命[[汤恩伯]]为副司令长官。3月免去冯钦哉副司令长官职,任命曾万钟为副司令长官。[[文件:268.jpg|right|thumb|300px|随枣会战:中国军队在向枣阳城日军发起攻击]]  该战区司令长官为李宗仁,副司令长官李品仙。1938年11月重新划定该战区所辖地境为皖北、鄂北和河南一部地区。1939年5月初,日军以围歼该战区主力为目的,以一部攻击牵制该战区兵力,以主力由钟祥向襄河急进,围歼该战区主力,开始了随枣会战。会战前,该战区所辖兵力达15个军、40多个师及工、炮兵和各独立团队等。为了确保荆(州)、襄(阳),阻敌进攻,该战区作如下部署:郭忏率江防军之第二十六、第七十三、第九十四、第四十四军防守沙市、沙洋、荆门、宜昌一带;以第三十三、第三十九集团军组成右集团军,以张自忠为总司令,守备钟祥;以北襄河两岸,左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指挥第十一集团军等守备大洪山、厉山、塔儿湾一带;第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集结于高城、唐王店、吴山镇、鹿头镇一带,第二十二集团军孙震部集结于洪山、枣阳地区机动使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部署在鄂豫边区进行游击战;第一战区刘汝明第六十八军监视信阳日军,预期以大洪山、桐柏山为据点,以纵深阵地持久消耗敌人,待敌深入随枣腹地时,立即转为攻势,围歼日军。会战开始后,日军以优势的机械化部队进攻,先后攻占随县、桐柏和枣阳。5月中旬,李宗仁严令汤恩伯率部会同第—战区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从豫西南下,向唐河一带出击.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克复新野、唐河,收复枣阳、随县。会战达到了牵制消耗敌人的目的。1939年11月孙连仲调任副总司令长官。[[文件:268.jpg|right|thumb|300px|随枣会战:中国军队在向枣阳城日军发起攻击]]   该战区司令长官为李宗仁,副司令长官李品仙。1938年11月重新划定该战区所辖地境为皖北、鄂北和河南一部地区。1939年5月初,日军以围歼该战区主力为目的,以一部攻击牵制该战区兵力,以主力由钟祥向襄河急进,围歼该战区主力,开始了随枣会战。会战前,该战区所辖兵力达15个军、40多个师及工、炮兵和各独立团队等。为了确保荆(州)、襄(阳),阻敌进攻,该战区作如下部署:郭忏率江防军之第二十六、第七十三、第九十四、第四十四军防守沙市、沙洋、荆门、宜昌一带;以第三十三、第三十九集团军组成右集团军,以张自忠为总司令,守备钟祥;以北襄河两岸,左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指挥第十一集团军等守备大洪山、厉山、塔儿湾一带;第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集结于高城、唐王店、吴山镇、鹿头镇一带,第二十二集团军孙震部集结于洪山、枣阳地区机动使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部署在鄂豫边区进行游击战;第一战区刘汝明第六十八军监视信阳日军,预期以大洪山、桐柏山为据点,以纵深阵地持久消耗敌人,待敌深入随枣腹地时,立即转为攻势,围歼日军。会战开始后,日军以优势的机械化部队进攻,先后攻占随县、桐柏和枣阳。5月中旬,李宗仁严令汤恩伯率部会同第—战区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从豫西南下,向唐河一带出击.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克复新野、唐河,收复枣阳、随县。会战达到了牵制消耗敌人的目的。1939年11月孙连仲调任副总司令长官。[[文件:267.jpg|right|thumb|350px|决战宜昌之石牌战役:日军占领宜昌后,为夺取川江第—门户石牌要塞,威逼重庆,于1943年5月组织10万兵力、上百架飞机,发动鄂西会战。蒋介石称这次会战之关键的“石牌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坚守石牌的国民革命军抗日将士]]  1939年10月,该战区成立,任命陈诚为司令长官,杨森、商震为副司令长官,划第九战区湘江以西地区归该战区,辖第二十、第二十六集团军和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12月谷正伦为副司令长官。该战区在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中担任助攻,会同第九战区攻击粤汉路北段日军。[[文件:267.jpg|right|thumb|350px|决战宜昌之石牌战役:日军占领宜昌后,为夺取川江第—门户石牌要塞,威逼重庆,于1943年5月组织10万兵力、上百架飞机,发动鄂西会战。蒋介石称这次会战之关键的“石牌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坚守石牌的国民革命军抗日将士]]   1939年10月,该战区成立,任命陈诚为司令长官,杨森、商震为副司令长官,划第九战区湘江以西地区归该战区,辖第二十、第二十六集团军和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12月谷正伦为副司令长官。该战区在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中担任助攻,会同第九战区攻击粤汉路北段日军。[[文件:266.jpg|right|thumb|300px|第一次长沙会战:国民革命军战士在“文夕大火”后的断壁残垣下与日军展开巷战]]  1938年12月初,司令长官陈诚带司令长官部一部人员赴渝办公,将司令长官职务移交副司令长官兼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代理,商震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薛岳奉命将第一兵团总司令部扩编组成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于1938年12月26日在长沙正式成立。[[文件:266.jpg|right|thumb|300px|第一次长沙会战:国民革命军战士在“文夕大火”后的断壁残垣下与日军展开巷战]]   1938年12月初,司令长官陈诚带司令长官部一部人员赴渝办公,将司令长官职务移交副司令长官兼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代理,商震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薛岳奉命将第一兵团总司令部扩编组成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于1938年12月26日在长沙正式成立。[[文件:279.jpg|right|thumb|300px|中国远征军士兵正在渡河]]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1941年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组织中国战区,以完成共同抗敌力量之联系与合作,建议由蒋介石“指挥现在或将来在中国、安南及泰国境内的联合国家军队”,并在蒋介石指挥下,由中、美、英3国政府代表组织一个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尽可能邀请苏联代表参加。在中国战区统帅、印度军司令及南太平洋战区司令3总部间应互派联络员,取得密切联系等。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复电同意,4日联合国家正式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统帅,建立统帅部。[[文件:279.jpg|right|thumb|300px|中国远征军士兵正在渡河]][[文件:264.jpg|left|thumb|300px|1944年9月6日,中国第五军官兵在昆明机场,即将空运云南反攻前线]]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仰光。从19日起,应英国军方的要求,中国先后派出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军,总兵力约10万人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原定第二路使用于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未组建)入缅甸参加对日作战,以卫立煌为总司令,杜聿明为副总司令,卫未到任,由副总司令杜聿明代理。4月任命罗卓英为总司令,自3月中旬到4月中国援缅远征军先后在缅甸的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和日军作战。其中仁安羌一战,曾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7000多名英军。但由于英军并没有防守缅甸的决心与准备,在作战中又不与中国军队很好配合,以致失去反攻机会,导致中国远征军遭到失败。4月底至5月远征军陆续退却。在向滇西撤退途中,由于路途异常艰苦,伤病死亡和落伍者很多,约10万人的部队,损失了6万,装备大部丢弃,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远征军的一部分撤至印度,后经扩充、编组为中国驻印军。7月退到印度的远征军组成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1941年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组织中国战区,以完成共同抗敌力量之联系与合作,建议由蒋介石“指挥现在或将来在中国、安南及泰国境内的联合国家军队”,并在蒋介石指挥下,由中、美、英3国政府代表组织一个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尽可能邀请苏联代表参加。在中国战区统帅、印度军司令及南太平洋战区司令3总部间应互派联络员,取得密切联系等。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复电同意,4日联合国家正式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统帅,建立统帅部。 [[文件:264.jpg|left|thumb|300px|1944年9月6日,中国第五军官兵在昆明机场,即将空运云南反攻前线]]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仰光。从19日起,应英国军方的要求,中国先后派出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军,总兵力约10万人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原定第二路使用于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未组建)入缅甸参加对日作战,以卫立煌为总司令,杜聿明为副总司令,卫未到任,由副总司令杜聿明代理。4月任命罗卓英为总司令,自3月中旬到4月中国援缅远征军先后在缅甸的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和日军作战。其中仁安羌一战,曾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7000多名英军。但由于英军并没有防守缅甸的决心与准备,在作战中又不与中国军队很好配合,以致失去反攻机会,导致中国远征军遭到失败。4月底至5月远征军陆续退却。在向滇西撤退途中,由于路途异常艰苦,伤病死亡和落伍者很多,约10万人的部队,损失了6万,装备大部丢弃,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远征军的一部分撤至印度,后经扩充、编组为中国驻印军。7月退到印度的远征军组成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 抗日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姓名 !! [[军衔]] !! 职务 !! 阵亡时间 !! 阵亡地点 !! 备注|-|[[佟麟阁]] ||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日||[[河北]][[南苑]]|||-|[[赵登禹]] ||上将(追授)||132师师长||1937年7月28日||[[河北]][[南苑]]|||-|[[郝梦龄]] ||上将||9军军长||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刘家麒]] ||中将||54师师长||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吴克仁]] ||中将||67军军长||1937年11月9日||[[江苏]][[松江]]|||-|[[高志航]] ||空军少将(追授)||空军驱逐机司令||1937年11月21日||[[河南]][[周家口]]|||-|[[夏国璋]] ||中将||172师副师长||1937年11月21日||[[浙江]][[湖州]][[吴兴]]|||-|[[吴国璋]] ||中将||75师副师长||1937年11月26日||[[浙江]][[湖州]]|||-|[[饶国华]] ||上将(追授)||145师师长||1937年11月30日||[[安徽]][[广德]]||自杀|-|[[萧山令]] ||中将||宪兵副司令||1937年12月12日||[[南京]]|||-|[[姚中英]] ||少将||156师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南京]]|||-|[[司徒非]] ||少将||160师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南京]]|||-|[[刘震东]] ||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1938年2月22日||[[山东]][[莒县]]|||-|[[王铭章]] ||上将(追授)||122师师长||1938年3月17日||[[山东]][[滕县]]|||-|[[邹绍孟]] ||少将||124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山东]][[滕县]]|||-|[[赵渭滨]] ||少将||122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山东]][[滕县]]|||-|[[范庭兰]] ||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1938年3月28日||[[河南]][[修武县|修武]]|||-|[[刘桂五]] ||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1938年4月22日||[[内蒙]][[黄油干子]]|||-|[[周元]] ||中将||173师副师长||1938年5月9日||[[山东]][[蒙城县|蒙城]]|||-|[[李必藩]] ||中将||23师师长||1938年5月14日||[[山东]][[菏泽]]||自杀|-|[[黄启东]] ||少将||23师参谋长||1938年5月14日||[[山东]][[菏泽]]||自杀|-|[[方叔洪]] ||中将||114师师长||1938年6月||[[山东]][[菏泽]]冯家场|||-|[[傅忠贵]] ||少将||鲁北游击司令||1938年9月23日||[[山东]]|||-|[[冯安邦]] ||中将||42军军长||1938年11月3日||[[湖北]][[襄阳]]|||-|[[林英灿]] ||少将||152师副师长||1939年1月13日||[[广东]][[清远]]|||-|[[李巩良]] ||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1939年3月7日||[[陕西]][[西安]]|||-|[[张谞行]] ||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年3月7日||[[陕西]][[西安]]|||-|[[王禹九]] ||少将||79军参谋处长||1939年3月26日||[[江西]][[高安市|高安]]|||-|[[陈安宝]] ||中将||29军军长||1939年5月6日||[[江西]][[龙里]]|||-|[[唐聚五]] ||少将||东北游击司令||1939年5月18日||[[河北]][[迁安市|迁安]]|||-|[[韩炳宸]] ||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1939年1月9日||[[山东]][[莱阳市|莱阳]]|||-|[[马玉仁]] ||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1940年1月3日||[[江苏]][[望乡台]]|||-|[[丁炳权]] ||中将||197师师长||1940年1月25日||[[江西]][[武宁县|武宁]]|||-|[[郑作民]] ||中将||2军副军长||1940年2月3日||[[广西]][[昆仑山脉|昆仑]]|||-|[[钟毅]] ||中将||173师师长||1940年5月9日||[[湖北]][[苍台]]||自杀|-|[[张自忠]] ||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湖北]][[南瓜店]]|||-|[[张敬]] ||少将||33集团军高参||1940年5月16日||[[湖北]][[南瓜店]]|||-|[[戴民权]] ||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1940年5月||[[河南]][[遂平县|遂平]]|||-|[[王竣]] ||中将||新27师师长||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梁希贤]] ||少将||新27师副师长||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自杀|-|[[陈文杞]] ||少将||新27师参谋长||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唐淮源]] ||上将||3军军长||1941年5月12日||[[山西]][[悬山顶|悬山]]||自杀|-|[[寸性奇]] ||中将||12师师长||1941年5月13日||[[山西]][[毛家湾]]||自杀|-|[[金崇印]] ||少将||17军参谋长||1941年9月16日||[[山西]][[横水镇]]|||-|[[石作衡]] ||中将||70师师长||1941年9月6日||[[山西]][[绛县]]|||-|[[赖传湘]] ||中将||190师副师长||1941年9月24日||[[湖南]][[梁家段]]|||-|[[朱实夫]] ||少将||新3师副师长||1941年9月25日||[[甘肃]]|||-|[[李翰卿]] ||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1941年9月27日||[[江西]][[上高县|上高]]|||-|[[武士敏]] ||中将||98军军长||1941年9月29日||[[山西]][[东峪]]|||-|[[朱世勤]] ||中将||暂30师师长||1942年5月4日||[[山东]][[潘庄]]|||-|[[郭子斌]] ||少将||暂30师副师长||1942年5月4日||[[山东]][[潘庄]]|||-|[[左权]] ||少将||18集团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山西]][[辽县]]|||-|[[戴安澜]] ||中将||200师师长||1942年5月26日||[[缅甸]]茅邦村|||-|[[王凤山]] ||少将||暂45师师长||1942年6月23日||[[山西]]张翁村|||-|[[胡义宾]] ||少将||96师副师长||1942年7月||[[缅甸]][[埋通]]|||-|[[张庆澍]] ||少将||鲁苏战区高参||1942年8月||[[山东]][[唐王山]]|||-|[[周复]] ||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2月21日||[[山东]][[城顶山]]|||-|[[张少舫]] ||少将||113师参谋长||1943年2月21日||[[山东]][[城顶山]]|||-|[[高道先]] ||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1943年5月||[[山东]]|||-|[[江春炎]] ||少将||114师参谋长||1943年7月4日||[[山东]][[邹城市|邹县]]|||-|[[彭士量]] ||中将(追授)||暂5师师长||1943年11月15日||[[湖南]][[常德石门]]|||-|[[许国璋 (军人)|许国璋]] ||中将||150师师长||1943年11月21日||[[湖南]][[诹市]]||自杀|-|[[孙明瑾]] ||中将||预10师师长||1943年12月1日||[[湖南]][[常德市|常德]]|||-|[[卢广伟]] ||少将||骑8师副师长||1944年5月5日||[[安徽]][[颍上县|颍上]]|||-|[[李家钰]] ||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陈绍堂]] ||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周鼎铭]] ||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王剑岳]] ||少将||8师副师长||1944年6月10日||[[河南]][[灵宝]]|||-|[[王甲本]] ||中将||79军军长||1944年9月7日||[[湖南]][[东安]]|||-|[[阚维雍]] ||中将(追授)||131师师长||1944年11月10日||[[广西]][[桂林市|桂林]]||自杀|-|[[陈济恒]] ||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11月10日||[[广西]][[桂林市|桂林]]||自杀|-|[[吕旃蒙]] ||少将(追授)||31军参谋长||1944年11月10日||[[广西]][[桂林市|桂林]]|||-|[[齐学启]] ||中将||38师副师长||1945年5月13日||[[缅甸]][[仰光]]|||-|[[胡旭盱]] ||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1945年6月||[[浙江]][[孝丰]]|||}  从1946年6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到1947年7月,经一年多的作战,国民党军成师、成旅建制的部队被歼,不得不将军事上的全面进攻转向全面防御。到1947年8月,随着战事失利,又将全面防御改为重点防御。为挽救颓局,继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蒋介石遂调整部队领导体制。1948年5月相继撤销东北行辕、北平行辕,陆军总部徐州指挥部和武汉行辕、广州行辕、重庆行辕等,分别成立“剿匪”总司令部、绥靖公署。为了补充部队兵员,于1948年初在各地相继成立了10个新兵训练处,编练第二线兵团。  在[[美国]]的斡旋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1946年2月在重庆签署《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民革命军(国军)之基本方案》。方案规定在12个月内将中国的军队减为108个师,90个师为国民党部队,18个师为共产党。之后再在六个月缩编为国民党50个师,共产党10个师。但是整军尚在开始阶段时,两党已在同年6月再次开战。   从1946年6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到1947年7月,经一年多的作战,国民党军成师、成旅建制的部队被歼,不得不将军事上的全面进攻转向全面防御。1947年起,各地共产党军队放弃国民革命军(国军)称谓,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到1947年8月,随着战事失利,又将全面防御改为重点防御。为挽救颓局,继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蒋介石遂调整部队领导体制。1948年5月相继撤销东北行辕、北平行辕,陆军总部徐州指挥部和武汉行辕、广州行辕、重庆行辕等,分别成立“剿匪”总司令部、绥靖公署。为了补充部队兵员,于1948年初在各地相继成立了10个新兵训练处,编练第二线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