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山大地震时的地缝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4日,航拍的地震后汶川县映秀镇

地震英语:Earthquake),是地球表层或表层下的振动所造成的地面震动,可由自然现象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及陨石撞击引起,亦可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造成,不过历史上主要的灾害性地震都由地壳的突然运动所造成。地震的影响力涵盖岩石圈水圈──当地震发生时,可能会连带引发地表断裂、大地震动、土壤液化山崩余震海啸、甚至是火山活动,并影响人类的生存及活动。

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震源在地球表面的垂直投影称震中。当地震很大时,地球介质破坏区的尺度可达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称震源区。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剧烈处称极震区,极震区往往是震中所在地区。大多数地震在地面引起的震动只有用灵敏的仪器才能察觉。地震可由地震仪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地壳在板块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累积应力,当地壳无法继续累积应力时,地壳会破裂,释放出地震波,使地面发生震动,地震可由地震仪通过对地震波的观察来量测,地震规模表示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该地点造成的震动程度,地震的发生处称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为震央

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地区都会发生地震。地震与火山分布一样,主要集中在板块相互作用的地区。目前世界上主要分为三个频繁发生地震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占80%)、从地中海一路向东延伸至喜马拉雅山区和印度尼西亚欧亚地震带、位于各大洋中洋脊的中洋脊地震带。并不是所有地震都发生在以上三个地震带,另外有一小部分大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主要集中在大的活动断层带及其附近地区,例如1976年的中国河北唐山大地震

历史记录中伤亡最严重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明朝陕西嘉靖大地震,有超过83万人丧生。

地震的成因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从地壳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地震都属于此类型。因为岩层受到二地壳之间互相推挤的力量,岩层因受力而产生形变,直到地应力大于岩层本身所能承受的力时,岩层发生断裂放出地震波,造成地震。 著名的“弹性反弹理论(Elastic Rebound Theory)”即是说明此现象。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数量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通常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一般而言,影响范围不大。在地底的压力过大所造成的火山爆发,岩浆上涌所造成的地面震动。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气候暖化跟地震的关联

全球气候暖化使高纬度地区的冰川加速溶解,并相应的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对于高纬度地区而言,冰川的溶解使地壳上覆之重量减小,并导致地壳回弹。在地壳回弹的过程中,地壳内应力的分布也相应的发生改变,导致原有的断层系统重新活化,并产生地震。此类地震多发生于板块内部地区,并且大多数皆发生于高纬度地区。1989年发生于魁北克Mw6.3级地震即为其中一例。

人工地震

以人为采用强力炸药直接破坏地壳,藉以测得相关研究数据,或进行矿藏开采,武器测试等活动。例如2017年发生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Mw6.3地震,便是进行核子试验所造成的。

地震波

根据弹性回跳理论,造成地震的原因是岩石中断层的破裂。当断层破裂时,两侧的岩体会相对移动并释放出累积的能量。虽然其中大部分的能量都在克服摩擦力中损失为热能,但是剩下的部分则转换为动能,并以弹性波的形式散发出去,这些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的直接表现,因此,研究地震波的到来时间、大小、振动方式等,就可以了解一个地震的发生时间、大小、发生机制等,进而研究地震。

地球物理学上,由于地震波具备物理实体波的特性,因此,地震波在穿越不同介质时,便有机会发生折射反射全反射。当许多波叠加在一起时,还有机会发生共振,并产生驻波。换句话说,研究地震波,除了了解地震本身外,还可以一窥地球内部堂奥。因为地球很大,挖深井等直接方法研究内部构造效果有限,因此分析地震波是目前人类最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

地震波主要分为三种:实体波表面波和尾波。

地震仪纪录下的地震波,红线是先到来的P波,绿线是较晚的S波。

地震波是地震震源瞬间散发能量初方式,当地球物质在实体波经过时,可能以三维方式(上下、左右、前后)震动。如果不同质点间的震动方向属于(相对于波速方向的)前后震动,代表震波以前后压缩、纵波的方式向外传递,这种一密一疏的震波称为“P波”。P代表主要(Primary)或压缩(Pressure)。由于P波的传播来自于在传播方向上施加压力,而地球内部几乎不可压缩,因此P波很容易通过介质传递能量。事实上,P波是所有地震波里最快的波,因此也会是地震仪第一个记录到的波。因为压缩力在固体液体中都能存在,因此P波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还有一种实体波到来的较晚,称为“S波”。S波中的S代表次要(Secondary)或剪力(Shear)。在S波的行进过程中,不同于P波,质点会在上下或左右方向震动、以横波的方式前进。因为液体无法忍受剪切,所以S波不能通过液体(例如外地核),P波则可。S波的波速约为P波的0.58倍,振幅约为P波的1.4倍。由于当地震波从地底来到地表时,S波的震动方向平行于地表的分量较多,较容易水平拉扯建筑物,而一般建筑垂直耐震能力较强,水平耐震能力较弱,故S波经常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因。

由于接近地表的地层地震波速率较低。因此,再进地表处发生的地震,很容易把能量送进地表的低速层内,这些蓄积的能量波称为“陷波”。当累积的陷波彼此干涉,倘若发生建设性干涉,便有机会使地层共振,使能量沿地表传播。表面波传递速度较S波慢一些。P波及S波干涉的表面波为雷利波(Rayleigh Wave),又称为地滚波,粒子运动方式类似海浪,在垂直面上,粒子呈逆时针椭圆形振动,震动振幅一样会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由S波相互干涉的表面波为洛夫波(Love Wave),振动只发生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垂直分量,差别是侧向震动振幅会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在近距离地震纪录(小于200公里)中,在S波后方的波包并非表面波,而是尾波。地球内部虽然大致是均匀的,但小部分有不均匀的质点分布,越靠近地表越多(例如断层或岩石裂痕)。当震波向外传播时,这些不均匀或散射质点或与震波作用,产生散射现象。此散射波在纪录中会形成尾波。尾波的长短与震波耗散为热能的程度有关。例如月球因为刚性较低,耗散低,故尾波时间长。尾波如同地震图上异质性所留下的“指纹”,研究尾波,可以促进对一地地质结构之了解。

地震度量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Magnitude)和烈度(Seismic intensity)两种。

震级

2021年8月14日,海地西部地区发生7.2级地震。至17日,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41人,50多万儿童受影响。来源:澎湃新闻

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宾诺·古登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公里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大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6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倍。由于里氏地震规模在超过ML7以上会发生饱和现象,并且不适合用来测量远距地震的规模,因此科学界现多使用地震矩规模描述中型到大型地震的地震规模。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通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智利,经过重新分析该地震的波形,科学家认为该地震的地震矩规模达Mw 9.5。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源自和应用于十度的罗西福瑞分级(Rossi-Forel scale),由意大利火山学家朱塞佩·麦加利(Giuseppe Mercalli)在1883年及1902年修订。后来多次被多位地理学家、地震学家和物理学家修订,成为今天的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无感)至12度(全面破坏),6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视乎该地点与震中的距离,震源的深度,震源与该地点之间和该地点本身的土壤结构,以及造成地震的断层运动种类等因素而有强弱的变化。然而,一般说来烈度会随距离震中的距离而成指数比的下降。

地震分布

以现在世界各地不同尺度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全球平均每年记录到的地震可达100万次以上。设某一区域中,一定震级Mi以上的地震数目为Ni,则有lgNi=a-bMi的统计关系,其中a和b分别为与地区有关的常数。这意味着,在一定的范围内,只要地震数目足够多,不同大小地震的数目之间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个关系称为古登堡–里克特定律。

地震在全球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一些狭长的地震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见地震活动性)。地震的分布也随着震源深度的不同,而有一定变化。瑞典地震学家M.博特研究了1918~1964年全球震级M≥7的全部地震的能量、频度和最大震级随深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地面至地下70千米的范围内,地震活动最强(能量最多、频度最高、震级最大);从70~475千米附近,地震活动逐渐减弱;在400~475千米之间达到极小;在475~750千米深部,地震又重新活跃起来。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地震带)

1963年–1998年全球35万8214个地震的分布。欧亚大陆中间黑色的一条是欧亚地震带,大西洋中间的细长条是中洋脊地震带,地图左端及右端的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1. 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2. 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本地震带约集中全世界15%的地震。
  3. 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

地震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天然地震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按成因划分

  1. 构造地震 由于构造力的作用导致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造成的地震。构造地震占全球发生的天然地震的90%左右。几乎所有危害人类的大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 火山地震 火山喷发前地下岩浆冲动,或在火山口内的气体爆炸所造成的地震。前者可以作为预测火山爆发的一种手段。火山活动也可以触发火山地区的构造地震。这类地震一般强度不大。主要分布在火山活动区,如日本、意大利、智利、厄瓜多尔和美国的西部等地。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科学家在火山周围布设了地震台站。根据绝大多数火山地震纵波初动皆为负号的观测事实,日本学者提出火山地震成因的压缩中心模式,认为火山地震是由于岩浆大量喷发而使下部崩塌造成的。中国很少火山地震。
  3. 诱发地震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地壳局部失稳,从而导致的地震。目前已观测到这类地震主要有水库蓄水、油井贮水和地下核爆炸所诱发的地震。

按震源深度划分

  1. 浅源地震 
  2. 中源地震 
  3. 深源地震 

按照B.古登堡和C.F.里克特1954年的划分,震源深度不超过60千米为浅源地震,不小于70千米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为深源地震。因为当时震源深度的测定误差很大,估计震源深度的数值只能以10千米为单位。以后由于测量精度有所提高,国际地震中心(ISC)规定:震源深度不超过60千米为浅源地震,不小于61千米且不超过300千米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为深源地震。但各国地震资料有关震源深度的规定并未统一,例如日本以不超过69千米为浅源地震,超过69千米为深源地震。

按震源机制划分

  1. 走滑型地震 
  2. 逆冲型地震 
  3. 正断型地震 
  4. 其他类型的地震 

地质学中的走滑断层、逆断层、正断层等概念,可以用来描述地震断层面的几何形态和地震位错的方向。研究表明,走滑地震和非走滑地震具有很不相同的性质,例如地震能量辐射的方式和强余震的频度等。

按地震强度(震级)划分

各国对地震强度的划分极不一致,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中国的划法大致如下:

  1. 小地震(M<3)
  2. 有感地震(3≤M≤4.5)
  3. 中强地震(4.5<M<6)
  4. 强烈地震(6≤M<7)
  5. 大地震(7≤M<8)
  6. 巨大地震(M≥8)

其他划分

地震台网能够记录到天然地震所产生的地面运动之外,还能记录到爆炸、塌陷等产生的地面运动,在这个意义上,诸如地下核爆炸、矿山塌陷等能够为地震台网所记录的“地震事件”,也常常被称为“人工地震”。

地震序列

地震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成丛发生的倾向。这种成丛发生的地震称地震序列。按时间顺序和震级分布,地震序列分为主震型和震群型。

主震型

通常包括主震和大量的余震。有些地震序列还包括一系列前震。若地震序列中,特别大的地震只有一次,则称为主震;发生在主震之前的中、小地震称前震;发生在主震之后的大量较小地震称余震。

前震的震源分布范围一般只占未来震源区的很小部分。在时间上,有的在主震发生前几分钟才发生,有的可连续活动几个月直到主震发生。1975年2月4日中国辽宁海城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有前震的主震型地震序列,据此,中国首次获得预报这次7级以上地震的成功。但是一般观测到前震的地震序列不多,即使在现代地震台网密集的地区,也存在6~7级大地震前连微小地震都没有记录到的情况。如唐山地震发生前没有前震活动,未能成功预报。

余震的震源都分布在主震震源附近的一个区域内,这个区域称余震区。震源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余震区的长轴方向与主震的断层面走向是一致的。通常主震震级越大,余震区的面积也越大。余震在余震区内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一般在主震断层的两端要多些。余震的数目和强度也与主震的震级密切相关。有些7~8级大地震发生后,在短时间内,余震频数可达每天几百次。有的大地震的余震活动可以延续若干年。余震的频数随主震后的时间逐渐衰减。

震群型

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包含着若干个震级相差不多的地震,而无一特大震级的地震时,称之为震群。近代观测到的规模最大的震群是1965年8月开始的日本松代震群。这次震群活动持续了将近10年之久,自1965年8月至1967年底共发生有感地震61,495次,其中震级(MS)在5.0~5.4的9次,4级以上的48次。在中国几个主要地震区都有震群发生,但其规模要比松代震群小得多。

地震现象和灾害

强烈地震能给大自然以极大影响,在陆地、水中和大气中引起各种现象,包括地震直接引起的原生现象和由地震触发的次生现象。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大部分的人们感觉不到。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土壤液化,海啸以及渠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

地面振动(地震动)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后倒塌的楼房 (原唐山理工大学校内)

大地震时,地面产生强烈振动。振动幅度有时可达数米,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使地貌改观,使城市建筑变成废墟,造成严重灾害。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东京有73%的房屋被毁,横滨被毁房屋达96%,死伤人数达14.3万之多。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死伤人数达40多万,房屋倒塌70%~80%,唐山市遭到毁灭性破坏。强烈的地震动会在地势陡峭的山区、坡地触发大规模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现象,摧毁整片村庄。1970年秘鲁北部一次近海地震引起了巨大山崩,掩埋了近2万人。在堆积土、充填土等松软土质地区地震动能造成大量地裂缝。在地下水饱和地区,能使水和砂土渗混而发生砂土液化现象,造成地基失效,坚固建筑物整体倾倒。水灾和火灾是地震动引起的最严重的次生灾害。强烈的地震动会造成水坝和河堤溃决,酿成水灾。煤气泄漏和供电线路和设备的破坏常引起火灾。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引起的大火烧了3天,造成的损失比地震本身的损失大10倍。海底地震产生的地震动能在海岭斜坡上触发类似滑坡的现象,称为海底浊流,能冲毁海底通信电缆等。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30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地面道路因地震发生塌陷,车辆被困。当天,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发生7.2级地震,震中位于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以北约13公里处,震源深度40.9公里。

地形变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省都江堰各地道路严重损毁

在内陆发生浅源大地震时,地壳发生强烈变形。地面出现大规模地震断层,有时长达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沿断层发生数米的水平错动,地基发生大范围隆起、下沉和水平位移等。1931年中国新疆富蕴地震,出现了从可可托海至二台长达176千米的地震断层,沿断层发生了位移为数米的右旋水平错动。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时,沿数百千米长的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发生了最大水平位移达7米的右旋错动。在地震断层附近震害最为严重。大地震时地基的升降和位移,在沿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时,沿海地区地面隆起高达10米。海底发生大地震时,大范围的海底突然隆起和下沉,能扰动海水而触发海啸。外海的海啸浪高仅数米,波长达几十至几百千米,当传至岸边的V字形或U字形的小海湾时,海浪可急剧增高至20多米,可把沿岸建筑洗劫一空。地壳形变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导致地下深、浅含水层的连通,使井水水质变化,流量增大和水温增高等。

其他现象

地震时地震动的部分能量传入空气中变为声波,产生地声。夜间发生大地震时常可看到地光,它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在大震前后电磁场会发生变化;伴随地震会产生重力场减少或增大。特大地震还会激起整个地球的缓慢振动,称为地球自由振荡,上述现象通常不引起灾害。

主要地震

1900年以来的8级以上地震。图中圆点的大小对应着死亡人数。

历史记录中伤亡最严重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嘉靖大地震,有超过83万人丧生。当时这一地区的人大多住在黄土山崖里挖出的窑洞里,地震使得许多窑洞坍塌造成大量伤亡。

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唐山大地震死亡了大约242,769到655,237人,被认为是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

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是地震仪测得震级最高的地震,地震矩规模达Mw 9.5。该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震级第二高的1964年耶稣受难日地震的两倍。

震级最高的10大地震都是大型逆冲区地震,其中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由于引发后续的海啸,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共30万人死亡。

地震测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于134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但只是对地震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有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着预报地震,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中国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由于频繁的前震与地震先兆,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

在中国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中国河北唐山大地震中,震前存在不同预报意见,没有形成官方预报,但邻近的青龙县在其范围内发布了预报,使全县的47万受这次地震影响的人群中,死亡比例远远低于受此次地震影响的其他地区。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于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地震前兆

地震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测发生时间,但通常地震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自然现象,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鸣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梯度、地应力的异常与气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仍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治

  • 建筑物在设计与建造时,有效的防震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生命财产的损失。
  •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于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 关闭煤气,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注意避开外墙体,玻璃窗等薄弱部位,并且可以使用枕头被子等物,或直接用双手保护头部。躲避在坚固的家具下能防护掉落物。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高层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常见名词

  • 震源:地层断裂引发地震的位置(地底下)
  • 震央:震源的正上方。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 震源深度:震源和震央的垂直距离。
  • 震央距:观测点到震央的距离。
  • 震源距:观测点到震源的距离。
  • 烈度: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量度单位。
  • 断层:是指岩石形成节理构造破裂后,两侧岩层发生显着的相对位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