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喀什地区:喀什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湿地一景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汉语拼音:Tǎshíkù'ěrgān TǎJíKè Zìzhìxiàn;英语:Taxkorgan Tajik Autonomous County;维吾尔语:تاشقۇرغان تاجىك ئاپتونوم ناھىيىسى;色勒库尔语:Toxkhürghon Tujik Oftunum Noya),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所辖的一个自治县,是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一个边境县。位于喀什地区的西南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地处北纬35°37′~38°40′,东经71°33′~77°20′之间。东与叶城县莎车县相邻,北与阿克陶县为邻;西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相邻,南与巴基斯坦相连。边境线长888.5公里,县域东南宽约140公里,南北长约178公里,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总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12年)。全县辖2个镇、11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县境内有麻扎尔种羊场、巴扎达什牧林场、牛奶场、布候依吉拉甫农场,中巴红其拉甫口岸、中塔卡拉苏口岸和中阿口岸。县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县城距喀什市公路里程20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765公里。“塔什库尔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石头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塔吉克族的主要聚集地。“塔吉克”意为“王冠”,是中亚伊朗语居民的族名,亦是中国五十六民族之一。塔吉克族按其居住地区可分为高山塔吉克和平原塔吉克,中国塔吉克族为高山塔吉克的一支,其先民为生活在新疆南部和帕米尔地区操东伊朗语的塞人、粟特人等部族。清朝时,清政府误以为塔吉克人和柯尔克孜人属同一民族,称其为“布鲁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其自称定名为“塔吉克”。

  西汉时,境内有蒲犁、依耐、西夜、乌禾乇等8个小国。东汉时期这里又称为德若。魏晋时期,复分为蒲犁和亿若两地,役属于疏勒。南北朝初,境内有渴盘陀、钵和国。唐开元年间,曾在此设葱岭守捉。宋、元时,这里先属于阗,后为喀喇汗王朝、西辽、蒙古汗国、察合台汗国辖地。明代,属叶尔羌汗国。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式属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蒲犁分防厅,隶于莎车府。民国2年(1913年),蒲犁厅改为蒲犁县,先后隶属于喀什道、行政区和喀什专区。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隶属于喀什专署(行署)至今。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群山环抱,地势大致呈西南高而东北低。主要有叶尔羌河塔什库尔干河等五条河流。地处高寒山区,属大陆型干旱性气候。314国道贯穿全境,北接喀什,南出红其拉甫口岸与巴基斯坦相通,西出卡拉苏口岸与塔吉克斯坦相连。名胜古迹有乔戈里峰(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世界“冰山之父”慕什塔格峰(海拔7546米),依色克布拉克温泉,塔什库尔干遗址(石头城,据考曾为唐渴盘陀国都城所在地),克孜库尔干遗址(公主堡)以及古驿站遗址等。

  • 邮编:845250 区号:0998 代码:653131

行政区划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2镇、11乡、2场

  • :塔什库尔干镇、塔吉克阿巴提镇
  • :塔什库尔干乡、塔合曼乡、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提孜那甫乡、达布达尔乡、马尔洋乡、瓦恰乡、班迪尔乡、库科西鲁格乡、大同乡、布伦木沙乡

  另有:麻扎尔种羊场、巴扎达什牧林场

历史

  塔什库尔干在西汉时是西域36国中的蒲犁国;东汉时称“德若国”,属汉朝在新疆设置的“西域都护府”,90年西域都护班超在此击退贵霜向葱岭以东的入侵。塔什库尔干在东晋时叫“竭叉国”,北魏时叫“汉盘陀”,唐代时叫“竭盘陀”,历代信奉小乘佛教。唐开元年间(713-741),唐军击破竭盘陀,在此设立边城“葱岭守捉”。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莎车府分设“蒲犁分防通判厅”,厅驻地在现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心。1913年改蒲犁厅为蒲犁县,划归喀什噶尔道管理。1954年9月17日成立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隶属南疆行署。

  汉代为西域蒲犁国地,北魏至唐为喝盘陀国,又作渴盘陀。唐为疏勒镇下的葱岭守捉。宋、元属于阗,明代属叶尔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蒲犁分防厅,隶莎车府。1913年置蒲犁县,属喀什噶尔道。后属喀什行政区、喀什专区。1954年9月17日,撤销蒲犁县,成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978年后属喀什地区。

  1997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1个镇、11个乡: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乡、提孜那甫乡、达布达尔乡、塔合曼乡、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班迪尔乡、库科西鲁格乡、马尔洋乡、瓦恰乡、大同乡、布伦木沙乡。县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

  1999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1镇、11乡、2场: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乡、提孜那甫乡、塔合曼乡、柯克亚柯尔克孜民族乡、达布达尔乡、库克西力克乡、班迪尔乡、瓦恰乡、马尔洋乡、大同乡、布仑木沙乡、麻扎种羊场、巴扎达西提牧林场。年末总人口31276人,其中少数民族29480人,农村人口22906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常住总人口30454人,其中:塔什库尔干镇5112人、塔什库尔干乡4956人、塔合曼乡2685人、科克亚尔乡 905人、提孜那甫乡2590人、达布达尔乡3123人、马尔洋乡1856人、瓦恰乡2756人、班迪尔乡1389人、库科西鲁格乡2031人、布伦木沙乡754人、大同乡2297人。

  2003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总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总人口33204人。辖2镇、11乡:塔什库尔干镇、塔吉克阿巴提镇、塔什库尔干乡、塔合曼乡、提孜那甫乡、达布达尔乡、马尔洋乡、瓦恰乡、班迪尔乡、库科西鲁格乡、布伦木沙乡、大同乡、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县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常住总人口37843人,其中:塔什库尔干镇8919人,塔吉克阿巴提镇3045人,塔什库尔干乡5345人,塔合曼乡2904人,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958人,提孜那甫乡2869人,达布达尔乡2718人,马尔洋乡1928人,瓦恰乡2747人,班迪尔乡1589人,库科西鲁格乡1873人,大同乡1982人,麻扎尔种羊场629人,巴扎达什牧林场337人。

地理环境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势西南高,东低,平均高在海拔4 000米以上,县城海拔高度3 200米。境内冰峰矗立,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四大山脉在此处汇合,形成“世界屋脊”。喀喇昆仑山的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 611米。北面有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 546米,终年冰雪覆盖,冰雪厚度可达到50~70米,冰雪覆盖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属于寒暖带的极干寒气候区,分寒、暖两季。气温低,降水量少,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冬长夏短。高山与谷地温差较大。极端最高气温32°C,极端最低气温-39.1°C。年平均无霜期74.3天,历年平均降水量68.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海拔3 900~4 900米的高地。冰土厚度最深达177厘米。常年多北风,风力7~8级,最大风力12级。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大风、尘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土地28.89万亩,其中耕地5.84万亩,占20.4%;可耕荒地23万亩,占79.6%;沼泽地1 000亩。分7个土类,有山地棕钙土、高原河谷草甸土、山地栗钙土、山地棕漠土、高原河谷沼泽土、高山漠土、寒漠土。

  水利资源 塔什库尔干主要有叶尔羌河(又名泽热甫香河)、塔什库尔干河、塔合曼河、瓦恰河、马尔洋河、大同河、布仑木沙河、皮勒河、克其可同河、热斯卡木河等,均属内陆河。叶尔羌河自南而北纵贯县境东部,平均流量290立方米/秒。塔什库尔干河系由塔哈东巴什河与喀拉其库尔河汇流而成。塔什库尔干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全长240公里,年径流量为15.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

  地热资源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温源(矿泉)较多,较大的温泉有羊布拉克泉、塔合曼温泉、马尔洋泉、达布达尔泉等。泉水温达平均65°C,水流量平均2升/秒。目前,仅塔合曼泉水得到利用,其余尚未利用。

  动植物资源 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果树有桃、杏、苹果、核桃等;树木有杨、柳、梧桐、柏、松等;药材有帕米尔雪莲、柴草、麻黄、锁阳、党参、当归、青兰等;野生植物有苜蓿、天兰、野菜豆、雀麦、野麦、紫罗兰等各种豆科和禾本科草类。野生动物中的兽类有豹、狼、狐、野马、野骆驼、黄白山羊等,有名的帕米尔盘羊是世界罕见的宝贵野生动物之一。飞禽有雕、苍鹰、老鹰、石鸡、鸳鸯及各种山雀等,雪鸡是稀有的珍贵药材。水生鱼有大头鱼、厚唇鱼等。

  森林资源 全县有森林7.01万亩,其中天然林有2.97万亩,占42.4%;人造林4.94万亩,占57.6%。自然林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河的上游和东部山区。

  草场资源 全县有草场609.1万亩,其中天然草场595.8万亩,占97.6%;人工草场13.3万亩。

  矿产资源 至1990年,已知的矿藏有铁、铜、铝、硫磺、云母、水晶石、金、金刚石、铅、煤、石棉等。贵重金属种类多,铁的蕴藏尤为丰富,大量的矿藏有的待开发。

文化

塔吉克民间文学

  在塔吉克文学宝库中,民间文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塔吉克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古洪荒时代,这可以从流传到今日的一些古老的歌谣、神话、传说中反映出来,一些流传至今的古老民谣以其淳朴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远古塔吉克先民的风俗民情,从事农牧业生产的情景,如迎亲的婚俗歌谣《夏赫曼·阿迈德》、《牧人之歌》、《挤奶歌》、《打场歌》等;有的民间文学作品描写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劳苦大众反抗压迫、争取自由、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愿望,如《鹰笛的传说》、《帕尔哈德渠的传说》等;有的民间文学作品则反映了塔吉克人民改造自然的艰苦劳动和美好愿望,如《慕士塔格峰的传说》等;有的传说故事则反映了古代塔吉克人与周围远近友邦的友好往来和珍贵友情,如《公主堡的传说》等。这些远古的民间文学作品源自当时的现实生活,在千百年的口耳相传中不断加工、完善,逐渐演变成了塔吉克文学中的精华。

  塔吉克民间文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民族特色浓郁,形式独特,是塔吉克人民生活的艺术记载。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民间故事和民歌两大类。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寓言、谚语、谜语、民间柔巴依和民间杂剧等。

  神话和传说 塔吉克神话虽然难免由于伊斯兰教的传入而同其融为一体或因宗教神话在民间的传播使其两相抵触,但民间仍有少数远古神话保留了下来。这种神话主要是说明性的,它反映了塔吉克人民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幻想。如月亮神话和雪的神话。塔吉克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它反映了塔吉克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斗争,他们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及各种思想感情。表现尤为鲜明的有《白合迪亚尔寻宝》、《瓦开和古丽夏》和《夏尼亚孜》。塔吉克民间儿童故事也很有特色,它们通过简短有趣的故事情节描述小英雄们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为穷人排忧解难,对父母孝顺并为他们创造幸福。有些则通过塑造一个特定的小英雄形象而形成系列故事,如《布哈吾则克》等,对于教育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叙事诗 思想内容丰富多彩的塔吉克民间叙事诗是整个塔吉克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一块瑰宝。《五兄弟》描写了塔吉克人民的农业生活,塑造的是生动的农民形象,是一首具有进步思想内容的长诗。《金姑娘》、《仙女古丽恰克热》和《尼戛和麦吉侬》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叙事诗。另有一些表现英雄人物和英雄气概的叙事诗有《果尔吾格里》和《勇敢的秦公主》等诗歌。

  寓言 是塔吉克人民生活中极具特色并广为流传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的演说家们常巧妙地利用寓言来证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并说服或战胜对手。塔吉克民间寓言思想内容广泛,语言明快幽默,说服力很强,大多通过对动植物的拟人化来表达其主题。它对狡猾、欺骗、虚伪等恶习进行批评,对真实、忠诚、善良等美德则予以歌颂。寓言故事中比较有名的有《狐狸和熊》、《亚力山大和金鞍》、《穷人和巴依》、《鹰与孔雀》和《鸡和雪鸡》等。

  谚语 塔吉克民间谚语内容深刻,题材简练,在民间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塔吉克人民在长期的社会斗争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智慧之宝。它生动地反映了塔吉克人民的哲学和道德观、社会生活知识及审美观。塔吉克民间谚语形象鲜明,艺术手法巧妙,具有很强的诗韵。

  笑话 是塔吉克民间文学中特殊的题材,据其所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形象可分为古代笑话和新时代笑话。古代笑话一部分是以主人公的名义编成,其篇幅短小,多以令人苦笑的效果批判和讽刺当时腐朽、低级、虚伪等种种恶习。新时代笑话则以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人物迪拉瓦和开甫坦的名义编成。它们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和不良习俗。新时代的笑话具有更强的幽默性。

  谜语 在塔吉克民间文学中,谜语也是流传十分广泛的文学形式。有些谜语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反映了人们对世间万物比较原始的看法,有些则是历代人民群众不断创作的。谜语是民间自娱的一种形式,也是带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智力游戏。为老幼妇孺所喜闻乐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就内容而言,塔吉克谜语具有广泛的题材,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草木花卉、鸟兽虫鱼、风霜雨雪、人体器官、生产劳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等,无所不包。

民歌

  塔吉克民歌可说是民间口头文学的花冠,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艺术的美。根据其反映的内容可分为下面几个类别。

  习俗歌谣 习俗歌谣在这里主要指在婚礼喜庆、丧事、宗教仪式中所唱的歌谣。

  婚礼喜庆是塔吉克人最主要的喜事,过喜事时,男女双方的家里都要鼓乐齐鸣、舞蹈嬉闹几天。乐师将会各显其能,竞赛演唱歌曲民谣。这里所要介绍的是新郎从自己的家里走出,前去迎娶新娘时所唱的民歌《夏赫曼·阿迈德》,这首歌是专门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民歌,在其他欢庆活动中不唱。在婚礼的其他欢庆活动中可以唱其他的任何歌曲,但在新郎去娶新娘以及将新娘娶回时,只唱此歌。新郎从家里出发时,此歌以“夏赫·热外·热外”句开头,走到新娘家门口时,以“夏赤曼·阿迈德”句开头。“夏赫·热外·热外”含义是“婚礼之王出发了”,“夏赫曼·阿迈德”的含义是“婚礼之王来到了”。每一个婚礼上,此歌在必唱之列。

  塔吉克人还有相当多的儿童摇篮曲,妇女们将婴儿放入摇篮,边摇边哼唱优美动听的摇篮曲,使他们的心肝宝贝入睡。这类歌的歌词内容是表达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慈爱,对子女前程的美好祝愿。摇篮曲多以“多米克·多姆”或者“艾来伊·艾来伊”开头,其后由母亲们自编自唱,或唱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民歌,孩子在优美的歌声中渐渐睡去。

  哀歌:分为两种,其一是在人死当天唱的,称为《塔尔肯》,歌词是固定的。它表现了对亡人的哀悼之情并为其祈祷安谧。另一种是人们为自己早逝的亲友演唱的。这种哀歌依据当时的环境用悲伤的调子唱出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并颂扬其高贵品质。塔吉克山村中一家有丧,差不多全村的男女均要到丧主家大声哭丧。

  颂歌:过去主要以爱国人物和光荣的英雄为内容,而在新时代则以歌颂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变化为主要内容。解放前产生的《太洪》即是著名的一首,它借助于雄鹰的形象歌颂了英雄人物库尔察克。新时代颂歌则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了我们的党和领袖、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信念。《我们的目标是共产主义》、《党给了我们幸福》亦属此类。

  问候礼仪歌:问候礼仪歌也是民间歌谣的一种,反映塔吉克人民热情好客的民俗风情。

  艾尔开提鲁歌谣和发来克歌谣:这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民歌创作的重要形式,形式比较自由,有双行诗,也有像柔巴依那样四行一节的,甚至许多行诗联缀也可成篇。这种歌谣有固定的曲调,便于吟唱,所以当时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中流行十分广泛。用这种形式创作的歌谣,有不少流传至今,成了塔吉克民歌中独特的一种,其中浸透了那个时代塔吉克人民的血泪和对光明的向往。

民间柔巴依

  塔吉克族民间历来有创作柔巴依之风,且有大量精美的柔巴依作品流行,为塔吉克民间文学又增一新的体裁。“柔巴依”一词在塔吉克语中的含义是“四”,与其四句一联的章法相合。在塔吉克民间,柔巴依有专门的曲调,可以演唱,在同辈人的聚会上,一人操琴,座中人逐一在乐器伴奏下吟唱自己编的柔巴依或自己会的流传下来的柔巴依,形成对唱。青年男女在幽静处倾吐爱慕之情时,也可用柔巴依传情。牧羊人或行路人感到寂寞时,也可高诵柔巴依,四句一联,结构紧凑,每首阐述一个思想,简洁明快,意味深长。民间柔巴依多反映塔吉克人民的道德、情操、人生观。

民间话剧

  这是以对话和表演为主的一种短剧,语言诙谐,动作滑稽可笑,多有讽刺作用。例如名为《巴达赫尚的商人》的话剧描述一个从巴达赫尚来的商人,披着宗教外衣,投机取巧,敲诈百姓,丑态百出,塑造了一个愚蠢、贪婪、唯利是图的投机商形象。

民间歌剧

  这是以短歌和表演组成的一种短剧,曲调取于民歌,表演一如话剧,传统剧目《阿格恰与艾毕希卡》,讲述一个年事已高的财主强娶一年轻姑娘的故事。老巴依强娶少女后,老夫少妻,生活极不和谐。姑娘克服老巴依的压力和他设置的种种障碍,寻找中意的情侣。小伙子们争先上场,与姑娘对舞,向她表达自己的爱情。姑娘从众多的小伙子中选中了自己的心上人。老巴依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他们。最后,姑娘与小伙子双双远走他乡,戏演到此处,欢声大作,艾比希卡(老巴依)面向观众说:“父老兄弟们,千万莫学我,老夫少妻是不合道德的事。”这是一部小型的喜剧,以其反抗封建婚姻制度、歌颂自由恋爱的主题而深受欢迎,历久不衰。

木偶戏

  这种木偶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木隅戏,它是指演戏者使用特制的道具装扮自己,或者以木偶类的道具为一剧中人,演员自己也要登台同演的一种剧。例如木偶戏《单干拜切》中讲述了一个贪婪的巴依每次参加婚礼都要带孩子去,让其他客人带着他的孩子跳舞。按习俗,跳舞的人应以钱物赠孩子,巴依十分高兴,竟视此为生财之道。可是人们对此十分反感,想了一个办法,下一次来参加婚礼时,每人带来一支短木棍,用衣服裹起来,扮做小孩儿,左手持此“小孩”。翩翩起舞,模仿巴依的动作,让木隅做各种动作,以此嘲讽巴依。巴依在众人面前大出其丑,羞愧难当,逃离人群而去。在木偶戏《商人与马》中,商人骑一匹木制道具马上台,通过表演,揭露巴达赫尚商人骗取当地人钱财的劣迹。在木偶戏《天鹅与狐狸》中,讲述了一只善良勤劳的天鹅,靠自己的劳动谋生,而狐狸则好吃懒做。这是一出舞剧,扮演天鹅的演员反穿皮袄,一只袖里捅根木棍,扮成天鹅的脖颈,整个人宛如天鹅,学天鹅捕鱼动作。扮演狐狸的多为矮小的儿童演员,背上捆上一件小孩的衣服,做成狐狸的尾巴状,用两顶小皮帽做成狐狸的两只耳朵,天鹅与狐狸对舞时,高峰叠起,演出达到高潮。

音乐

  高山塔吉克的音乐保持着极其古朴独特的风格,音乐形态的一般特点有:音域窄,使用半音节,最后一个音节拖的特别长,节奏自由,经常采用7韵步4行诗的形式,在艾杰克和冬不拉的演奏中常采用平行的四度进行。我国塔吉克族歌曲大都为山歌体,有固定的韵律,多数为7声音节。节拍大多为2/4、4/4、5/8、6/8、7/8、5/4、3/4和混合拍,歌谱一般很短,一段歌谱常配有好几段歌词,反复演唱。曲调大多分为上下两句,又常在下句的前半句或后半句变化几个音,以示结尾。曲调种类很多,人们常用旧调配新词演唱,演唱形式以接唱、对唱为主,并常用伴唱,独唱较少。伴唱的大都重复领唱的句子,以加强气氛,突出主题。如若在婚礼上或宴席中的麦西来甫上,歌唱者往往自己凑着手鼓和热瓦甫,有时舞蹈中亦歌唱,这时另有人伴奏。平时歌唱往往在山上,有男女对唱,或男声对唱,而宴会或麦西来甫上则很少有这种形式。

  乐器主要有:来布甫、鹰笛、巴郎孜阔木、手鼓、沙塔尔、库木孜等。除此之外,还有提琴和艾杰克。

  来布甫:这是一种六弦弹拨乐器,与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相似,只是琴身较短,琴头较大,来布甫琴身为杏木所制,蒙以马皮或驴皮、6根琴弦为羊肠制作,琴码为木制,琴声凝重柔和,塔吉克族家庭大都有这种乐器。

  巴朗孜阔木:这是和来布甫很相似的一种乐器,比来布甫稍大,琴头为新月形,9根琴弦琴声低而浑厚,没有品位,与其它乐器相比较,巴朗孜阔木有其独特的作用。一般用来在葬礼中为宗教性的颂词作伴奏。由于其使用范围和性质特点,这种乐器民间并不太多。现在,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使用范围也在扩大。通过改进,这种琴的音域更为宽广,也开始在一般演出时使用。

  鹰笛:这是最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一种乐器,用鹰翅骨制成,长约20厘米左右,上端直径约2厘米,下端约1厘米,下部开有3个笛孔,笛孔孔径为1厘米半,曲调以八分之一音节为基准,竖着吹奏,音色细而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曾在巴楚脱库孜沙拉伊发现有鹰翅所制鹰笛残片。经研究,认定它与现在塔吉克人的鹰笛完全一样,由此可见,塔吉克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已经在使用这样的鹰笛了。

  芦笛:塔吉克语称苏乃依。芦笛对塔吉克人来说是仅次于鹰笛的乐器。这种笛子一般用檀木或其它名贵木材制成,有吹奏孔、中孔,共有七个笛孔,长约30厘米左右,头部稍粗。音色优美,音量大,在演奏比较复杂的大曲子时使用。

  手鼓:手鼓的形状和制作所使用的材料与维吾尔族的手鼓相同,但手鼓的抓执和演奏法不同,尤其塔吉克妇女的敲奏方法更具民族特色:一般由两位妇女同时演奏,一个掌握主要节奏,另一个则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给予配合,这样,再通过高低强弱的变化,形成变化多端而又统一的节奏。

舞蹈

  塔吉克人对歌舞有着特殊的喜爱,逢年过节或操办喜事是绝不能没有歌舞的,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一般大都为双人舞,舞时,众人围成一圈,一对对相继到圈中舞蹈,有时也两三对同舞。

  塔吉克族民间舞蹈又称为鹰舞,就是模仿鹰的动作的舞蹈。塔吉克人将鹰的动作概括为一种基本舞姿,以此来表现各种题材,而其他民族模仿鹰的动作的舞蹈只是纯粹的表现鹰的生活,由此可见鹰在塔吉克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塔吉克族的鹰舞姿势健美,风格纯朴。男子的舞姿为两臂一前一后,前臂稍高,后臂较低,步法矫健灵活。动作慢时,两肩稍微上下弹动,显示出激动的心情和豪迈的性格,急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隼落,最为刚强有力。妇女舞蹈时,双手随鼓声在头上部向里向外旋转,动作比男子柔和,亦很矫健,女子的舞步与男子相同,步子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随意变化。伴奏一般只用手鼓和鹰笛两种乐器,当众人舞至高潮时,不断插入许多口哨,击掌和欢呼的声音,气氛更加热烈欢腾。

  塔吉克族的舞蹈表演一般都使用化装和道具。传统的舞蹈节目有《商人与马》、《心爱的宝宝》、《天鹅与狐狸》等,《商人与马》化装和表演形式近似汉族舞蹈《跑驴》,演员腰下套有红绸扎成的马身,前安马首,后装马尾,以夸张而又优美的动作表演出骑马急驰、缓步、登山,越涧等姿态,并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心爱的宝宝》表演时,表演者左手上套一小孩模样的木偶,边舞边唱,使木偶表现出婴儿的动作,形式活泼。《天鹅与狐狸》为模拟性舞蹈,演员分别扮成这两种动物,化装很逼真。起先表演天鹅伸颈啄鱼,整理羽毛等动作,后来则表演天鹅与狐狸斗争。这些传统舞蹈亦很受观众的欢迎。

绘画艺术及其他

  塔吉克族的传统美术作品主要是图案艺术,这些美术图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造型美观,质朴大方,形象生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美术图案主要表现在织绣、服饰、印染、雕刻、金属工艺、土陶瓷、建筑等多种类型上。艺术造型主要有花卉、动物、山水,也有几何图形的点、线、面,其特点是图案对称,线条粗放,色彩鲜明,喜用大红、大绿、雪白等反差较强的色彩构图,给人以活泼、热烈之感。

  从不全面的资料看,塔吉克民间存在着绘画、雕塑等美术传统。虽因某种缘故未得以发展,但他们仍然通过艺术的手法反映了塔吉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塔吉克民间绘画艺术中较显著的是陵墓壁画,其内容多是死者生前的活动和喜好,多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创作。1980年,自治县挖掘出一个用动物油做成的小羊羔,这表明塔吉克雕塑艺术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小羊羔制作精美,其身体上可见雕花图案。制作小羊羔已是塔吉克人普遍的习俗。母亲们常用布头或其他材料为孩子们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羊羔。这当然也是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此外,塔吉克民间还有用木头制作各种雕刻品的习俗,如木雕骏马等。

  2004年,对全县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一次系统普查,摸清了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对搜集和征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做了陈列、展示、研究和管理工作,并选定了国家和自治区保护项目。在普查过程中,我们充分意识到部分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部分内容健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濒危,为保护这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挑选了“塔吉克鹰舞”、“鹰笛”、“引水节”和“播种节”作为国家级代表作,准备申报。

文物古迹

  吉日尕勒旧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以南32.5公里处,东经75°23′24″、北纬37°31′,海拔3 700米。西边有塔什库尔干河流过,东边屹立着乌依曼山。古代商路和现今的中巴公路恰从此地中部穿过。其四周有古代沟渠和耕地遗迹、房屋旧址、古代陵墓和陶器残片等。1983年发现,1990年12月9日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吉日尕勒”为塔吉克族语词,本意为“双厩”,引伸为“驿站”、“客站”之意。这里在远古时代即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之一。吉日尕勒以东约80公里长的地带上,有一条自南向北蜿蜒在山坡上的古代山渠遗迹,此渠在塔吉克民间称为“帕尔哈德—西琳渠”。北面是“巴扎尔代西提”(即变成废墟的小镇之意)平原,这里常有陶器残片和灰烬出现。其后则是被称为“托格朗夏”(旌旗飘扬的城市之意)的一个古代村落遗址。此地有多处古墓和古城遗迹。

  该遗址坐落在塔什库尔干河东岸,距现代河床110米。这一河谷的两侧谷坡上发育了5级堆积阶地,阶地可分5层,古文化层在第4层顶面、中上部和下部,为烧火堆残迹,呈大小不等的透镜体状分布,其上下界相距50厘米。周围沙土中含有少量动物肢骨碎片。另在洞前堆土中发现一件打制的砍砸器和若干碎石器,砍砸器长140毫米、宽90毫米、厚85毫米,系由不规则石英砾石加工其一端而成。此遗存处于三级阶地厚生堆积中。据测定,石器是用细石打制而成,而这些发掘物当属旧石器时代末期,最少也应在1万年以前。这是新疆境内帕米尔地区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存,填补了新疆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对研究我国古人类学和新疆史前史等,都有重要意义。

  公主堡 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布达尔乡南10公里的明铁盖峡谷内,海拔4 000米。城垣建在一个高达230米的山顶上,依山势而建,很不规则,长约200多米,基厚3~5米,顶高2米多,残高5~6米。西段以石块垒砌,多已坍塌;中段用土块和泥团筑成,南段先用石块砌基,然后用树枝夹泥块垒砌,每层厚5~15厘米,最高处存58层。其余各面是陡壁。城内早已变成了废墟,但仍可见台基、城垣、重门、石室和地穴13处踪迹。还有一棵孤零零的柏树,被称为“公主柏”,堡外东面有一可观察各处的瞭望哨卡。这实则为保卫古丝路交通安全所设的一处军事工程,建于南北朝。新疆的考古人员曾对公主堡进行了局部的考察,发现了房屋的废墟、陶器残片和树枝残段。遗址上层出土的树枝经炭14测定,证明时间为300年左右,当属清代残留,也就是说,公主堡在清朝时还有可能被使用过。

  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的一个高丘上,海拔3100米,是与辽宁石城和南京石城齐名的中国三大著名石头城建筑之一。1990年被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石头城,从汉朝的蒲犁国开始,直至清代,一直是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枢纽。古代史书中最早记载石头城的是《梁书》:“朅盘陀国,所治在山谷中,城周回十余里,国有十二城,风俗与于阗相类似。出好毡、金、玉”。唐代高僧玄奘曾说过“羯朅盘陀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基大石岭,背徒多河,周二十余里”。

  古石头城悠久的历史、复杂的建筑、牢固的结构、宽大的面积等都是中外闻名的。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方圆3600米,这部分已遭严重破坏,惟可见到一些露出地面的城墙、炮台和居民住宅的遗迹轮廓,内城保留较完整,古代城堡的规模依稀可见,内城主要是皇宫,由官府、军政官员的宅第和佛庙组成。内城是以土丘的自然结构为基础而建的,城垣略呈方形,周长约1300多米,石块夹泥土垒砌,顶宽1~3米,残高最高6米。城虽小,但形势极为险要。其建筑形式与上宽下窄的土丘的形状完全一样。还有几处用土坯修筑的哨所和炮台。城的四角有四座大门,其中东北角入城的大门保留得较为完好。清代后期,在古城偏东部峭岗上筑蒲犁厅城一座,略作椭圆形。目前,城门、城墙、城垛、女嫱都保存完好。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古石头城遗址北角的20个屋舍中的4个,进行发掘,有陶片、唐乾元年间(758~760年)的铜钱以及3~8世纪在罽宾(克什米尔地区)广泛流传的梵语文字的手抄本,还发现了不少毛织品、线织品、树枝以及动物肢骨的残片。经对其中木炭进行炭14测定,确定其时间为1300多年以前。在遗址的南角还发现了佛庙遗迹和佛像残片。

  提孜那甫堡 位于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与县城相距5公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香宝宝古墓和石头城位于其以南3公里和5公里处,如果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什库尔干的石头城为中心画一个文化圈,则提孜那甫堡便位于这个文化圈的入口处。巨大的提孜那甫堡有4个大门,在古代,此堡中共有10户人家,故被称为“百户堡”。现已损坏严重,只能看到其地基、成堆的石头和部分房屋的遗迹。如果以石头城为中心画一个文化圈,则提孜那堡便位于这个文化圈的入口处。据说,塔吉克民族英雄库尔察克就是在此堡中指挥塔吉克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的。

  香宝宝古墓 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约3公里处,这里通常被称为“香宝宝堡”,也有人称“香宝宝泉”,因此地的天然矿泉水就源生于香宝宝古墓脚下。“香宝宝”一译为“夏姆巴巴”,一般将其解释为一个人名。但具体属于哪个时代或是否为真实的历史人物,目前尚无定论。1976年挖掘了40座墓,墓葬表面有圆形石堆或圆形、长圆形、方形、长方形石围,墓室为竖穴土坑,有的口部用木头棚盖。葬形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其中火葬墓19个,土葬墓21个。土葬墓都为竖穴土葬,墓口有盖木;火葬多是先火化后再将骨灰撒于墓室之中,仅有个别的是在墓室中直接火化。土葬有一次葬,每墓一人,多侧身屈肢,亦有仰身直肢和俯身屈肢;也有二次葬,一墓葬数人,骨殖散乱。葬具简单,或在尸体放在矩形或梯形的木架上。随葬物品很少,有的墓中空无一物。主要为陶器,有釜、钵、罐、碗、杯,大都圆底;铜器有镞、牌、镯、耳环、扣、羊角形饰品等;铁器有镯、戒指、管、小刀等;木器有盘、钻木取火器等。还有玛瑙、石头、骨头项链等饰品。香宝宝墓地的族属,有两种可能的结论,是古代羌人遗存,也可能是古代塞人遗存。香宝宝墓地边是一片荒滩,在塔吉克族人传说中,这里是繁荣的村落,后被洪水淹没。现可见到古代房屋的废墟、灰烬和一些陶器残片。香宝宝墓距今有2500~4000年,即公元前5~4世纪。它反映了塔什库尔干地区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变化。发掘出的文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塔什库尔干地区的历史,包括我国帕米尔高原生活的古代部落远古历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似可代表一种文化而称之为香宝宝文化。

旅游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自然景观奇特,气候生态多样,冰川与草原共存,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素有“鹰舞之乡”的美誉,尤其以慕士塔格冰山奇景、丝绸之路享誉世界。塔什库尔干县境内随处可见高原冰川、冰洞、冰塔;奇山怪石、奇花异草、喷泉、温泉、湖泊、牧场、杏花村、花果乡点缀在峰回路转之间。县境内冰山耸立,山谷纵横,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719米的公格尔峰。来到这里可以听到关于塔吉克族优美的“鹰的传人”与“冰川”的传说,观赏到塔吉克民族独特的风情习俗。古城遗迹遍布县城周围。古城蒲犁废墟尚在,古丝路驿站还存有16个。1976年,在香宝宝古墓中发掘出了公元前8至5世纪的文物和人骨。1993年,在吉尔尕勒发现距今5000年至10000年的古文化遗址。

景区景点

  • 乔格里峰 海拔8611米,是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峰。
  • 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旅游风景区 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东北部、主峰海拔7549米,是昆仑山现代冰川作用中心之一,号称“冰山之父”。
  • 慕士塔格冰山 是塔吉克人心目中的神山,海拔7546米,构成了大自然中万山之祖的威武画面。
  • 塔合曼温泉疗养院 位于慕士塔格峰西北面的山谷中,距县城24公里,距314国道4公里,海拔3300米,为省级温泉疗养娱乐城。
  • 塔合曼湿地 位于慕士塔格山脚下,距县城30公里,是塔什库尔干地区最大的盆地和湿地,总面积达8000亩,海拔3050米。
  • 石头城 位于自治县城东北角,内城地面海拔高3095至3099米,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古石头城被认为是公元初期塔吉克人的先祖建立的“朅盘陀国”的都城。
  • 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是国家旅游局AAA级定点参观景点。文化中心始建于2001年,2004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50周年之际正式投入使用。
  • 香宝宝古墓群 位于自治县城北2公里处的一块平地上,通常被人们称为“香宝宝墓”。
  • 公主堡 在民间被称为“姑娘堡”,距县城60公里,距314国道8公里,海拔4000米,处于“八帕”之一的塔格敦巴什帕米尔半山坡上。是中国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
  • 红其拉甫中巴界碑 作为中巴公路314国道的终点,平均海拔5000米,距县城126公里,于1982年竖有一块界碑,现在的是1986年,两国重新竖立的7号界碑,这里是喀什通往巴基斯坦的中巴公路国内段的终点站,素有古丝绸之路上的“红色国门”之美称。
  • 拱拜孜—吉尔尕勒古驿站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有六处,目前保存较完善的就是此处的塔什库尔干河畔的吉尔尕勒古驿站,为一连三间的石头房子,已倾陷。有一间可见原状。此处距县城30公里,314国道旁100米处。
  • 阿拉尔金草滩和达布达尔金草滩 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东侧,塔什库尔干河两岸,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属帕米尔高原上的一片湿地。
  • 库科西力克 距县城80公里,位于两座高山沟壑之间,这里植被繁茂、气候湿润、雨水频繁。在此一日可见九次日出九次日落的奇特自然景观,唯高原独有。
  • 杏花村 从塔什库尔干县城出发,途经提孜那甫乡、新迪尔村、下班迪尔村、塔什库尔干县的库科西力克乡,再往下走,满眼江南水乡秀色的“世外桃园”——“冰山上的杏花村”大同乡,在这里可以看到“山下杏花山上雪,羊欢马叫果满园”美丽景色。

图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金草滩湿地公园景观,2022年10月4日。新华社发(姬文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