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4年3月29日 (五) 07:56Adukeraa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元帅起初并不是军衔称号,而是一种荣誉封号,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实际上,大元帅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其礼仪或荣誉作用仍然高于军事作用。在中国古代是职务,指前敌总指挥。

全世界各国享有大元帅封号的共约三十二人,全世界各国已没有在世者被授予此衔,并且各国也已基本取消了这一军衔的设置。

此外,中华民国特级上将、纳粹德国帝国元帅、法西斯意大利最高帝国元帅、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陆军六星级上将,1976年追授予乔治·华盛顿)、美国海军特级上将(1903年授予乔治·杜威)、美国陆军特级上将(1919年授予约翰·约瑟夫·潘兴)均可以视为大元帅。 孙中山大元帅礼服像 20世纪以前,中国古代曾册封多位“大元帅”、“兵马大元帅”和“提督兵马大元帅”。但严格意义上,以上称呼都是职务而非军阶,职位。

20世纪以后,大元帅在中国近代,曾作为军队最高统帅的名称出现过。清朝末年光绪皇帝、监国摄政王载沣(“陆海军大元帅”)以及中华民国成立后,黎元洪(“假定大元帅”)、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陆海军大元帅”)以及蒋中正(“陆海空军大元帅”)的“大元帅”称号同邻国日本的大元帅一样,亦是国家元首或国家最高领导人为最高统帅职务而不是军衔。

 蒋中正特级上将常服像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规定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大元帅名称遂中止使用。1937年8月12日国民党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大元帅”,即最高统帅之意,并非实际职务和军衔。所以1945年9月蒋介石在给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命令中,签署的职衔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

中国历史上大元帅等级军衔首次出现是在1935年3月30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制定“特级上将授任条例”,规定特级上将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已于2000年正式废除。中华民国历史上唯一获此军衔者为蒋中正,1935年4月1日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副主席杜珂任命为特级上将,他于因此被美国人昵称Gimo、语源Generalissimo也就是“大元帅”的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常服肩章 而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是1955年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为最高军衔的决议,授予“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该条例第9条第1款),当时只有毛泽东符合条件,但由于毛泽东本人拒绝接受,所以直至1965年该条例废止为止,此军衔仍然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