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北省大冶市: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湖北省大冶市:小雷山风景区

  大冶市(汉语拼音:Dà Yě Shì;英文:Daye City),中国湖北省辖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是全国闻名的青铜文化故里、矿藏荟萃之乡和保健酒基地。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西北与鄂州市为邻,东北与蕲春浠水县隔江相对,西南与武汉市咸宁市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总面积1566平方千米。总人口95万人(2012年末)。全市辖5个街道、10个镇、1个乡。

  地处鄂东南丘陵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湖泊水库众多。境内诸峰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系幕阜山之余脉。太婆尖海拔849米,为最高点。东有大冶湖,西北有保安湖、三山湖、港叉纵横、塘堰水库星布,地表径流分别经大冶湖、保安湖、梁子湖、富水四条水系注入长江。中部多为岗岭相间的平畈坝地。整个地势西南高,地面高程一般在30-50米内。名胜古迹、纪念地有红三军团创兴旧址、“大冶兵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青龙山、小雷山、富家山、大泉沟、黄坪山、南山头等。

  大冶是世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出土遗址中年代最远,开采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矿冶遗址,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历史第九大奇迹”。1000多年前,因冶炼发达,取“大兴炉冶”之意,设置大冶县治。大冶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已发现和探明大小矿床(点)273处,其中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17种,煤、硅灰石、方解石、石膏等非金属矿产25种,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其中探明煤炭保有储量7000万吨,硅灰石保有储量1.4亿吨。19世纪末,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汉冶萍公司,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大冶境内开办大冶铁矿和大冶钢厂,使大冶成为近代“开明中国人”对外开放、实业救国的前沿阵地,大冶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基地。建国以来,国家在大冶境内兴办了20多家大中型厂矿企业。

  大冶是武汉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点。京九铁路黄石二级火车客、货运站坐落于大冶开发区内,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00公里,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黄石棋盘洲码头仅20公里。京九铁路、武九城际铁路、106国道、314和315省道贯穿境内,大广高速、黄咸高速在境内交汇,与沪蓉、京珠、杭瑞等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到达周边省会城市长沙、合肥只需3个小时车程。随着武九城际铁路的开通,大冶到武汉、九江仅需半个小时,到南昌只需70分钟。

  邮编:435100 代码:420281 区号:0714

行政区划

  全市辖5个街道、10个镇、1个乡:东岳路街道、东风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金山街道、金牛镇、保安镇、灵乡镇、金山店镇、还地桥镇、殷祖镇、汪仁镇、刘仁八镇、陈贵镇、大箕铺镇、茗山乡(其中,金山街道、汪仁镇由黄石开发区代管)。市政府驻东岳路街道

历史

  大冶汉属鄂县,三国属武昌县,隋属永兴县。唐天佑二年(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置大冶县。以境内矿产丰富采冶业发达,按《庄子·大宗师》“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一语,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1936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成立大冶专区,大冶县属之。1952年撤销大冶专区,大冶县改属黄冈专区。1959年1月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仍属黄石市。1994年2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29号)批复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县级)。1995年元旦,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黄石市代管。

  1996年,大冶市面积1593.1平方千米,人口约84万人。辖5个街道、12个镇、6个乡:东岳路街道、东风路街道、铜绿山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保安镇、金山店镇、陈贵镇、金牛镇、灵乡镇、铜山口镇、龙角山镇、还地桥镇、汪仁镇、殷祖镇、刘仁八镇、大箕铺镇、四棵乡、茗山乡、曙光乡、黄金湖乡、毛铺乡、高河乡。境内有1个农场。市政府驻东岳路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冶市常住总人口873859人,其中:东岳路街道79385人,东风路街道24950人,金湖街道55385人,罗家桥街道55326人,铜录山街道38369人,金牛镇38879人,保安镇61972人,灵乡镇36915人,金山店镇46737人,铜山口镇7022人,龙角山镇4129人,还地桥镇56598人,殷祖镇38123人,汪仁镇28461人,刘仁八镇31328人,陈贵镇54836人,大箕铺镇55565人,高河乡23027人,毛铺乡13577人,茗山乡36950人,黄金湖乡9766人,曙光乡32208人,四棵乡40917人,东风农场3434人。

  2004年末,大冶市总人口893120人。辖东岳路、金湖、罗家桥3个街道,大箕铺、殷祖、刘仁八、金牛、灵乡、陈贵、金山店、保安、还地桥、汪仁10镇和茗山1个乡,共有34个居委会、359个村委会。

  2006年6月,大冶市的汪仁镇交由黄石开发区代管。2007年5月28日,《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大冶市设立金山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鄂民政发[2007]22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大冶市设立金山街道办事处,将大冶市东岳街道办事处的金山、宝山、钟山、圣水泉、路平、鹏程、王坛、大路、四棵、新农、明港11个村委会,以及罗家桥街道办事处的王太、张冲、路东3个村委会划归金山街道办事处管辖,街道办事处驻四棵街。(金山街道由黄石经济开发区代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冶市常住总人口909724人,其中:东岳路街道101859人,金湖街道83051人,罗家桥街道57456人,金山街道33830人,金牛镇61733人,保安镇62122人,灵乡镇49815人,金山店镇42966人,还地桥镇88142人,殷祖镇35626人,刘仁八镇35446人,陈贵镇55918人,大箕铺镇56369人,汪仁镇38778人,茗山乡35403人,大冶经济开发区67691人,东风农场管理区2718人,四顾闸管理处801人。

  全市现辖5个街道、10个镇、1个乡:东岳路街道、东风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金山街道、金牛镇、保安镇、灵乡镇、金山店镇、还地桥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陈贵镇、大箕铺镇、汪仁镇、名山乡。

地理

地形地貌

  大冶市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地形以丘陵、山地、平畈为主,地形分布是:南山北丘东西湖,南高北低东西平。海拔一般120至200米,最高点太婆尖,海拔839.19米,最低在市东港底,海拔11米。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境内中、东、西、北部,占境域面积的67%,南部偏东以山地为主,占15%,湖泊主要分布在境内的东、西部,平畈主要分布在湖泊周围、河流两岸和山谷之中,湖泊、平畈面积均占市域面积的9%。

气候特征

  大冶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G,年均降雨量1507.3毫米。主要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和冻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大冶市域总面积156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15千公顷,园地面积22.59千公顷,林地面积36.3千公顷,为农林牧副渔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水资源

  大冶市水域面积14.67千公顷,多年水资源总量12.17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值2.32亿立方米。境内有集水面积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条,总长368公里,主要河港有大冶湖主港、栖儒港、小箕铺港、南峰港、高河港。境内主要湖泊有大冶湖、保安湖和三山湖,流域面积分别是1106平方公里、285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有中、小水库114座,其中,有毛铺、杨桥、九桥3座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24座,小(二)型水库87座,总库容量1.5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4.76万亩。

矿产资源

  市境内已发现矿产65种,探明资源储量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储量7625万吨;金属矿产以铜铁金为主,其中,铜储量239万吨,铁36451万吨,金13.48万吨。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岩等。

主要物产

  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苕、玉米、大豆、豌豆、绿豆、油菜、花生、芝麻、苎麻、棉花等。动物有:野生动物19目32种100多科,常见的有野猪、野鸡、野兔、小麂、野鸭,珍稀动物有狼、穿山甲、猫头鹰等;家养动物有猪、牛、羊、狗、鸡、鸭、鹅、鸽等。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属,38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银杏、罗汉松、金钱松、白玉兰、云锦杜鹃、野生兰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特产

  南山云雾茶,由殷祖镇南山茶场生产,品种有龙井、银毫、毛尖云雾茶等系列产品。南山茶场位于我镇南山东尖海拔700米处,常年云雾缭绕。所产的产品无任何污染,翠绿如碧。品之,沁人心脾,芳香悠久,令人回味无穷。

  金柯辣椒,产于湖北省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辣椒个大肉厚,清脆爽口,再加入该地山泉精心泡制而成。成品色泽黄亮、解腻开胃、肉质厚实、清脆爽口。

  陈贵矿山蜜桔,陈贵镇柑桔场所产,目前已有30年的历史。该产品曾在湖北省水果评比中,在“口味”的6个具体指标其中四个指标获全省第一、两个指标获全省第二,被评为湖北省“优质水果”。该产品以其汁多、甜度大、酸度适中而享誉全国各地。

  黑背鲫鱼,鲫鱼的一种,古称鲋鱼,俗名喜头鱼。硬背鱼纲,体侧扁,腹面银灰,口端位无须。小的一、二两,大的半斤到一斤,杂食性、肉细嫩,属于野生鱼类。其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味道鲜美。

  灵溪豆豉,是大冶灵溪风味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唐代宫庭传统工艺,引用灵溪天然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反复调配,精心酿造而成。其产品口味多样,配料独特,内含成份丰富,产品真空包装,高压灭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开瓶、开袋即食。

  大冶糊面,大冶农村的一种民间食物。主要原料是面条,配料有瘦肉丁、豆腐丁、香菜等。煮面时,将面条弄短,长度在1-2厘米,就着冷水和瘦肉丁、豆腐丁等一起下锅煮,待到煮熟时再放入作料,糊面就做成了。它的特别之处就是面条短,面煮熟后,面中有糊,糊中有面,糊面相融。

  金牛千张皮,大冶市金牛镇特产。金牛千张皮历史悠久。相传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后不久,这里就开始制作千张皮。到了宋代,此地商业日盛,油盐柴米布匹生意兴起,城乡豆腐店增多,豆浆、豆花和豆果等品种花样翻新,千张皮也就大宗制作起来。

  大冶印子粑,大冶果城的印子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洗米出舂碓,用筛箩筛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两种,一种是高梁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印子粑也有绿色的,表示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禾苗葱壮。

  马叫荞麦粑,马叫是大冶城南的一个小集镇。荞麦粑用养麦粉做成,芝麻粉拌红糖作馅。

  劲牌桔片爽,精选优质蜜桔为原料,运用现代技术去皮、分瓣、精心调配而成。本品具有入口清爽、甜而不腻之特点。

  楚仙牌鱼面,是以黄金湖上等鲜鱼肉和优质红薯及各种配料,采用传统配方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绿色食品。该产品富含人体必需的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绿色食品。其食法多种多样,烹煮煨汤,营养丰富;凉拌香油,鲜美可口;油炸酥脆,满口生津;佐料火锅,爽滑不腻;炒菜配菜,风味独特。

  王母山牌系列特菜,由陈贵镇“王母山特菜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主要有水竹笋、黄花菜、蕨菜等系列产品。该产品采用纯天然野生蔬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细加工而成。口感好、风味独特,并且有保健功能。

  添寿牌瓜果蔬菜,由陈贵镇江添受村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按无公害的生产规程进行操作。2001年经湖北省环境监测站检测,被定为无公害产品。2002年6月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了商标。同年经中科院检测,西、甜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为“绿色食品”。

  毛铺老酒,采取独特的摘酒工艺,精选原酒,优中选优,经陶缸多年陈酿而成。虽具有68度的超高酒度,但高而不烈,浓而不腻,品之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感受。

  中国劲酒,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精选多味名贵药材为原料,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其有效活性成份精酿而成的保健酒。

文化、旅游

文化遗址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1973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自1974年起,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发掘。铜绿山古铜矿采掘始于商代晚期,经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汉代(约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1世纪),时间长达千余年,年代之久远,采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科学研究之完整是迄今为止所罕见的。在采矿方面,最大开采深度达60余米,采用了竖井、平巷、斜井联合开采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地下通风、排水、提升、照明和井巷支护等一系列复杂技术。在冶炼方面,创先使用鼓风竖炉炼铜,并掌握了配渣和高温技术,冶炼的粗铜纯度达94%,炉渣含铜量仅为0.7%,成为人类一处非常有价值的遗存。铜绿山古铜矿是建国以来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国务院批复了遗址原地保护方案,将83亩保护区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铜矿遗址永久保留。

特色工艺

  尹解元石雕,明洪武年间,大冶保安一个只有十几户的尹姓小湾子里出了一个秀才,秀才经过磨砺,在乡试中,中了解元,名扬一方,四乡八邻的人从此称这一小湾为尹解元。尹解元自唐朝开始,石雕艺术世代相传。创作的石雕艺术精品数不胜数,流传在民间的“二进京”、“二龙戏珠”、“姜太公钓鱼”、“狮子滚绣球”等作品,广泛留存于方圆几十里的桥梁栏杆、门牌、碑记、窗栏上。1987年,由尹解元民间石雕艺人雕塑的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寓言组雕《盲人摸象》、《猎人争雁》荣获全国城市组雕优秀作品最佳;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6月14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尹解元的石雕艺术已走向全国,饮誉海内外。

风景名胜

  境内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48处,其中,铜绿山古矿冶遗址、鄂王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山风景区、小雷山风景区,是国家AAA级风景区,黄坪山风景区是湖北省自然保护区,董家口风景区是黄石市植被保护最好的风景区之一,黄金湖休闲旅游风景区是国家重点生态渔业基地。红色旅游景点有南山头革命纪念馆、红三军团成立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

  雷山风景名胜区,湖北省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西15公里的陈贵镇境内,大金省道可直达风景区主入口。总面积54.8平方公里,辖三个景区,即小雷山景区、天台山景区与大泉沟景区。三个景区呈品字形分布。

  大泉沟景区,因大泉沟而得名,大泉沟沟长约10华里,一年四季溪流潺潺,曲曲折折,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泉流瀑布。大泉沟以泉美闻名于世,这里奇峰突兀,山峦叠翠。景区景点名胜很多,如碧水如镜的石灵屋水库,历史悠久的莲花庵,神秘传奇的柯陈山、乌龟墩、狐仙沿、岩鹰洞、大干洞、小干洞、龙洞等等。

  天台山,为大冶三台(天台、云台、宫台)之一,亦居大冶四大名山(天台山、东方山、龙角山、黄荆山)之冠,自古以来为佛家静修、弘扬佛法之胜地。景区自然景观秀丽独特,山上古木参天,环境静谧,林下石林、石牙突兀,造型奇特。山上竖井深邃,泉水淙淙。景区洞穴景观奇异,山下有地下河奔涌而出并积水成湖。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汇成了天台山景区“响洞生云,锡泉印月、经楼听雨、石镜照人,方朔书堂、白水灵台、源公古塔,莲峰积翠”等八大景和“天台鼓架,石径征途,丛竹参天,四围僧塔,白果迎宾”五小景。景区亦是大冶首屈一指的佛教胜地,其佛教始肇于唐初,振兴于南宋。

  • 三台八景
  • 宫台山 地处灵乡镇,面积0.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4.7米。山峰突起,望之如覆钟。东北侧地势较缓,果树成荫:西南侧地势险峻,绝壁悬岩。清代文学家袁宏道诗云:“好在宫台里,两岩陡绝起。”山间有南北两窝,北窝深邃幽静,南窝空旷狭长。巨石林立,滴水岩居高临下。上有两石夹道,长丈余,可通行人,名曰:“天门关”;中横一石,名曰:“天门限”。山颠有唐建古寺,世传唐高祖御赐香炉供此。
  • 云台山 地处刘仁八镇,与天台山相对峙,东西场1.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海拔337.7米。登临高处,俯首良田万顷,回头峭壁千寻。竹林茂密,郁郁葱葱。层峦叠翠,朵朵青云簇拥而上:幽山邃壑,淙淙泉水箭射而来。时或清风淡雾,时或霞蔚云蒸,仿佛置身霄汉。山下有岩山庙、戏子洞、土主坟、大泉等古迹。
  • 天台山 地处陈贵镇,东西长5.5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主峰莲花峰海拔580米。宋高宗绍兴年间,建天台寺,有“源公祖师”道场。山有响洞生云、锡泉印月、经楼听雨、石镜照人、方朔书堂、源公
  • 虬泾钟灵 景在金牛镇虬川。虬川蜿蜒曲折,夏盈冬涸。昔有虬川桥,饰以长廊,星早月夕,游人如堵。今有香炉山新石器遗址几西山观、灵溪观、金牛堆诸胜。
  • 沼山叠翠 景在距大冶市区西30公里保安镇的沼山。群峰环绕,主峰海拔418.5米,绝顶有覆盆山、狮子石;岩下有沼,清澈可鉴;山上层峦叠翠,林木茂密。北宋元间,僧人如高在山上建寺,故亦称大寺山。向日丹《登沼山寺尹茂才携酌》中云:“万岭参新树绕,一岩缥缈步古云藏。”
  • 雷岭石林 景在距大冶市区西20公里的雷山,横亘陈贵镇中部,西起九桥水库,与宫台山相望;东至华垄水库,西向王母山绵延,全长约25公里。山之东南称大雷山,海拔207米,山之西北称小雷山,海拔60米,有石笋、石城、石鼓、石屋、石浪、石棺、石狮、石马、石人诸胜。
  • 太和云雾 景在距大冶市区15公里殷祖镇的太和山。主峰太婆尖(亦称太和巅、太和殿)海拔840米,为大冶群山之冠。其旁有龙角、蛤蟆伏、望月诸山,风云变化,各极其奇。有诗云:“驾雾乘车上太和,翻腾绝顶笑牵萝,软风吹醉低天月,欲策飞龙跨大蟆。”太婆尖的云雾茶,质量优良。
  • 龙角朝暾 景在金湖、大箕铺乡和殷祖镇之间的龙角山,距大冶市区15公里,原名龙耳山。唐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敕改为龙角山。主峰海拔786.9米。古云:“日出光先见其颠,将雨则有云起”。自古以来,龙角山为采铜、冶铜之所。相传岳飞曾在此炼铜制器。山上有岳飞洞、仙人桥等胜迹。
  • 鹿头夕照 景在距大冶市区南3.5公里的鹿耳山,与龙角山相望,南交胡云山,西接宋家山,北连道人山,主峰海拔570米。山形似熊耳虎头,自县城望之如鹿。昔人赋云:“有山壁立,特地衙参,餐彼秀色,啖此夕岚……闪鸦背之斜照,依龙角而遥攀。”山下有大泉潭、小泉潭。
  • 铜海飞烟 景在距大冶市区西南3公里的铜绿山。铜绿山的铜矿藏量富,品位高。自殷小乙时期至今,采冶不衰,铜烟袅袅。铜绿山古矿冶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于大岩阴山之颠建大型博物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 金湖湛月 大冶市区东、西、南三面,环以金湖。俗传古代湖中有淘金井,每岁除夕,井底可见皎月,故称金湖湛月。金湖,亦称大冶湖、韦源湖。春夏为湖,弥漫浩渺,远接天际;秋冬为港,转旋曲折而莫见其所从出。每当夏日水涨之时,峰峦城郭倒映水中。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游此地时留下“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的诗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在县城东南青龙山逶迤入湖外,建文阁,书“小瀛洲”额。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于文起阁边建大士阁。两阁楼均砌石为岸,周以回廊,阁左造迎月台,阁旁造塔,署名“青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