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大笨钟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本钟,2013年。

大本钟英语:Big Ben),或译作大笨钟,是位于英国伦敦西敏宫北端钟楼的大报时钟的暱称,大本钟所在的塔楼的正式名称原为钟楼(Clock Tower),2012年更名为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钻禧纪念

这座塔是由奥古斯塔斯·普金以新哥特式风格设计,1859年完工时,钟楼是世界上最大、最准确的四面报时钟。钟楼高316 英尺(96公尺),从地面到钟楼为334阶,它的底座为正方形,每边长40 英尺(12公尺)。时钟的表盘直径为22.5英尺(6.9公尺),塔上的盾牌代表了联合王国的所有四大区域,玫瑰代表英格兰,蓟代表苏格兰,三叶草代表北爱尔兰,韭菜代表威尔士,2009年5月31日,举行了庆祝钟楼150周年的庆祝活动。

大笨钟是西敏宫塔楼五个钟中最大的一个,重13.5长吨(13.7吨;15.1短吨),是英国最大的钟。大本钟的命名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豪尔(Benjamin Hall, 1st Baron Llanover)爵士。塔楼在整点过后的15、30和 45 分钟以及整点钟声响起之前响起。时钟使用其原始的维多利亚式机制,但可以使用电动机作为备用。钟楼是世界公认的英国文化标志,也是英国和议会民主制最显著的象征之一,并且经常在伦敦取景的电影中出现。

自1970 年以来,钟楼一直是一级保护建筑的一部分,1987年,钟楼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2017年8月21日,塔楼开始了为期四年的翻新工程。修改包括增加电梯,重新上釉和重新粉刷时钟表盘,升级照明和修复屋顶瓦片等改进。除除夕夜和阵亡将士纪念日等少数例外情况外,在2022年工作完成之前,大笨钟将暂停使用。2022年11月13日,修复后的大本钟恢复运行。

历史

钟楼坐落在泰晤士河畔,是伦敦的标志之一。于1859年5月31日建成,高320英尺(约合97.5米),是世界第三高钟楼。外墙上有四面巨大的钟表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大本钟直径7公尺,重13.5公吨,为英国最大的钟。

2009年6月1日,欢庆启用150周年。2012年6月26日,英国政府宣布为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将大本钟所在的钟楼正式命名为伊丽莎白塔

塔台

伊丽莎白塔(以前称为钟楼或圣斯蒂芬塔),普遍称大本钟,查尔斯·巴里提出一个部分的新宫殿的设计,之后西敏古皇宫大部分在1834年10月16日夜晚的大火中摧毁,新议会建造成为新哥德式风格。尽管巴里是皇宫的总设计师,但他转向奥古斯塔斯·普金的钟楼,它类似于早期的普金的设计,包括一个用于设计斯卡尔斯布里克大厅(Scarisbrick Hall)。塔的设计为普金的著名哥特复兴式建筑,并且高度为315英尺(96.0米)。

塔台的结构的底部200英尺(61.0米)由沙色的砖砌Anston石灰石覆盖。塔的顶端高度的其余部分是一个铸铁的框架式尖顶。该塔是建立在一个50英尺(15.2米)方形筏,制成10英尺(3.0米)厚的混凝土,深度在地面以下13英尺(4.0米)。四个时钟表盘离地180英尺(54.9米)。塔的内部容积是164,200立方英尺(4,650立方米)。

尽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在塔的内部是不开放给海外游客,而英国的居民可通过他们的国会议员安排旅游(提前申请)。然而,塔没有电梯,所以那些护送必须攀爬334阶石灰石楼梯到顶端。

自从兴建地铁银禧线西敏站之后,大本钟的地基受到影响,最近测量显示大本钟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钟铃

主要的钟(Bells),正式名称为大钟(Great Bell)。

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西敏钟声。每年的夏季与冬季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

事故及事件

  • 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年里,对钟声进行了压制,避免吸引德国飞艇攻击,时钟盘面不会在晚上点亮。
  • 1939年9月1日:尽管钟声持续的敲响时,经历二战时并没有在夜间点亮时钟盘面,以避免期间引导轰炸机飞行员突击。
  • 1941年6月10日:德国轰炸机突袭,破坏了其中两个钟面。
  • 1965年1月30日:在政治家和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葬礼期间钟声调成静止。
  • 2017年:因为大本钟钟面长期有灰尘,只能换新。修复后的大本钟于2022年11月13日恢复运行。

文化

英国,大笨钟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在国殇纪念日,大笨钟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独立电视新闻的“十点钟新闻”以一连串的大笨钟钟声作新闻预告的配乐作开始已很多年。大笨钟的钟声今天仍会用于所有独立电视新闻频道新闻快报的新闻预告,及威斯敏斯特宫大笨钟的钟面图(因独立电视新闻公司认为以大笨钟为主题过于“大伦敦主义”,因此于2009年11月2日起的十点钟新闻取消由伦敦天际线飞往大笨钟的新闻开场电脑动画,亦减少大笨钟的图案出现,但仍保留大笨钟的钟声音效)。从1923年12月31日开始,大笨钟的钟响亦可在于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的一些新闻布告(6时正、午夜及星期天的晚上10时正)的一小时前及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部听到。钟声是经由长期设置在钟楼内而连接着广播大楼的扩音器传送的。

大笨钟的钟声以报时闻名,此外在是前英国殖民地香港不少学校都使用铃声作换课钟声。

钟楼的图像亦曾作为伦敦电影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