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连理工大学校徽
大连理工大学校旗
大连理工大学校门(南门)
大连理工大学 主楼
大连理工大学 山上礼堂
大连理工大学 综合教学楼
大连理工大学 体育馆

  大连理工大学汉语拼音:Dalian Ligong Daxue;英语: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创立于1949年4月15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和辽宁省盘锦市。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4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292.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6.3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3.3万平方米。同时,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

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该校区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3638人,其中专任教师205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1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1人、讲座教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2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5人,博士生导师577人,教授等正高职人员6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人员1081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764人(博士生3725人,硕士生9567人,本科生20685人,预科生72人,外国留学生数715人)。另有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4085人,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学生8580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115357人。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设有研究生院,7个学部(共下设29个院系),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盘锦校区设有基础教学部和6个学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现有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10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有7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有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单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之一,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之一。

  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4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公共技术创新平台,6个技术创新基地,2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3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07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4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292.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6.3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3.3万平方米。同时,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

  学校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建立两所孔子学院;聘请326位海外知名学者和人士作为学校的名誉、客座教授。近年来因公出国(境)学术交流每年近1600人次。

校区

  目前,大连理工大学拥有三个校区,包括主校区、开发区校区和盘锦校区。原市内校区面积10.6万平方米(159亩),位于大连市西岗区,是学校最早的办学基地,建于1949年,为日式建筑,是原化工学院和石油化工学院的所在地。2010年,化工学科群整体搬迁到主校区后,原市内校区将转变为以提供职业教育培训为主,不再作为校区而存在。

主校区

  主校区位于大连市高新区凌工路2号,占地面积211.4万平方米(3171亩)。学校提供了主校区的全3D虚拟校园。伯川图书馆和令希图书馆也位于主校区,分别以第一任校长屈伯川博士、第二任校长钱令希院士之名命名,面积合计7.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75.8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55302余种,80个平台、232个各类中外文数据库。此外,各院系还建有多个专业图书资料中心。此外,主校区还有多个大型体育运动场和一个以曾在该校长期执教的中国奥运体育先驱刘长春教授命名的大型体育馆,包括中心比赛馆和游泳馆等。

开发区校区

  开发区校区位于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8号路,离主校区约43公里。校区位于大黑山脚下,占地面积81.3万平方米(1220亩),建筑面积15万平米,目前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所在地。校区内拥有一个食堂、一家商店和数栋公寓,还包括图书馆(主要提供计算机相关书籍)、教学楼、实验中心、体育馆、足球场和办公楼等设施。副院长江贺指出学院缺乏高端人才。此外该校区不开设复变函数、物理实验等基础学科课程,物理理论部分也仅有64课时。软件学院可能会搬迁。

盘锦校区

  盘锦校区坐落在盘锦市辽东湾新区,为辽河入海口湿地生态区。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31公顷,其中已建成的一期校园占地56.3公顷、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拥有50栋单体建筑,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实验中心、行政办公、学生公寓、以及体育设施等。盘锦校区重点发展和建设与海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与生态科学、医学与药学等相关学科与专业,积极拓展石油化工、海洋工程与装备、生态农业与湿地保护等相关的学科及专业。不同于分校的概念,该校区和大连理工大学同为一个法人。2013年,该校区独立于其主校区招生。盘锦校区与其他校区在辽宁省2013年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77分和619分。

校史

创建

  1947年,随着中国东北地区率先解放,著名医学生理学专家、时任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兼新四军卫生部部长的沈其震教授向周恩来建议在大连建设一所正规大学。1948年4月,经周恩来提议并经中央决议批准,大连大学筹备组设立,筹备组成员包括来自延安的教育家李一氓、化学家屈伯川博士、历史学家吕振羽、以及生理医学家沈其震等。筹备期间,沈其震等根据中央电令在香港设立公司,往返上海、香港等地,聘请海内外学者,其中第一批10多位教师乘坐香港商人租用的意大利商船绕道朝鲜抵达大连。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1949年4月15日,大连大学正式建立(与今大连大学不同),下设工学院、医学院、科学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等,其中,著名教育家李一氓先生任校长,屈伯川博士担任工学院院长兼科学研究所所长,沈其震担任医学院院长。

1948年-1955年

  1948年至1952年期间,大连大学先后从海内外引进学者近百名,其中包括王淦昌(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王大珩(著名光学家、中国光学学科奠基人)、张大煜(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奠基人之一)、钱令希(教育家、中国计算力学奠基人)、吴式枢(理论物理学家)、毕德显(电子科学家,中国雷达术奠基人)、杨槱(船舶工程专家)、彭少逸(石油化学、催化科学家)、侯毓汾(染料化学家)、王希季(物理学家)、林纪方(化工专家)等著名学者,建立了八个系,包括数学系、物理系、电讯系、电机系、水利系、化工系、船舶系、机械系、冶金系等,以及科学研究所等机构。

  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医学院独立为大连医学院(今大连医科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屈伯川任拆分后的大连工学院第一任院长。1952年至1955年之间,因为国家高等院校调整政策和学校当时地处战略前沿等因素的影响,建校初期建设的八个系和十多个学科,大部分被调整到内地其他院校或独立为国家专门科研机构,学校损失巨大。数学系被撤销;物理系中由王淦昌领衔的核物理师资被调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物理师资并入吉林大学;领衔光学的王大珩被调往长春组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6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电机系被并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当时国内唯一的电讯雷达系全体师生200余人于朝鲜战争爆发后全部被派往朝鲜战场,战争结束后撤到张家口组建解放军军事通讯学院,后迁至西安设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船舶系被并入上海船舶工程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液体燃料组参与合并组建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煤化工师资迁入山西设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起重运输专业并入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所大部分划归中国科学院设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并入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工学院的化工师资并入大连工学院。至此,大连工学院仅留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力学等四个院系,成为学科较为单一的学院。

1955年-1978年

  1958年至1960年,屈伯川、钱令希带领中青年教师组建数理力学系,重建船舶系、内燃机系和电子系等,大连工学院重新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10月,设立仅11年的大连工学院被评选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后来,于1978年2月,大连工学院被重新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10月,大连工学院成立旅大分校(后改名为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1983年11月独立办学并更名为大连大学。

1980年-1988年

  1980年,由屈伯川院长的主动争取和领导,根据邓小平与美国卡特总统签署的《中美科技管理和科技情报合作议定书》,“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依托大连工学院成立,开启中国大陆工商管理教育之先河。美方高度重视该中心的合作,1980年9月即首批派出由40多位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包括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组成的首批师资队伍到大连任教。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主持首批培训班开学典礼,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则主持了首批培训班结业典礼。鉴于当时中国大陆没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早期毕业生200多人均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该中心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家,李长春、王兆国等也曾在此学习。

  198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尽快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屈伯川等联名向中央提出“关于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议”。不久,国家拨款于数所学校,但是大连工学院并未列入其中,尽管屈伯川是首提动议的数位老校长之一。1986年4月,大连工学院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大连工学院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1988年至今

  2003年1月,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加挂“国家经贸委大连经理学院”牌子,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管理。同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06年3月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改组为“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改隶中共中央组织部,是专门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从事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国家教育基地。2012年,由于主管部门职能调整,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改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为其直属副部级单位。2007年3月,英特尔与大连市政府、大连理工大学就创建半导体技术学院签署协议。半导体技术学院位于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西路191号。2009年6月21日,校方举行了建校60周年的盛大庆典。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与数所兄弟院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7月28日,大连理工大学与辽宁省盘锦市签署设立并共办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协议。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

校领导

  • 党委书记:张德祥
  • 校长:郭东明

师资队伍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成立于1949年4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是我党为迎接全国解放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而创立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工学院独立,首任院长屈伯川博士;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5年起由教育部与辽宁省、大连市共同建设;1997年起全面开始"211工程"建设。学校现有教职工3653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2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1人、讲座教授11人,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98人,高等学校青年教学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3人,高等学校百名教学名师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5人,正高级人员611人,副高级人员1076人。(2013年10月)

院士

  • 两院院士(11人):邱大洪 钟万勰 程耿东 王立鼎 林皋 赵国藩 王众托 欧进萍 申长雨 郭东明 蹇锡高
  • 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20人):齐康 王之江 曾毅 殷国茂 沈闻孙 高金吉 邹竞 胡永康 何德全 王浩 刘玠 陈清泉 岑可法 杨凤田 林宗虎 顾国彪 赵晓哲 高文 王景泉 王超

学部院系

主校区

  • 研究生院
  •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 化工学院
    • 化学学院
    • 环境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化工机械学院
    • 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
    •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半导体技术学院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建设工程学部
    • 水利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学院
  •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工程力学系
    • 船舶工程学院
    • 汽车工程学院
    • 航空航天学院
    •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
    • 机械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学院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商管理学院
    • 经济学院
    • MBA教育中心/EMBA中心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 人文学院
    •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MPA教育中心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建筑系
    • 城市规划系
    • 艺术系
    • 工业设计系
  • 外国语学院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数学科学学院
  • 体育教学部
  • 国际教育学院
  • 国防教育学院
  • 创新实验学院
  • 城市学院
  •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盘锦校区

  • 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
  • 食品与环境学院
  • 文法学院
  • 商学院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命与医药学院
  • 基础教学部

开发区校区

  • 研究生院
  •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嵌入式系统工程系
    • 服务科学与工程系
    • 数字媒体技术系
    • 软件工程系
    • 网络工程系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