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湖风光:夕照
太湖风光:帆影

  太湖汉语拼音:Tai Hu;英语:Taihu Lake),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大型平原吞吐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位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交界处、长江三角洲南缘,行政区划上完全属于江苏省,是江、浙两省的界湖,大部分水域位于苏州市,有“包孕吴越”之称。介于北纬30°56′~31°34′,东经119°54′~120°36′。湖面海拔约3.14米,湖最大长度68.5千米,平均宽34千米,岸线全长405千米,湖水面积2,42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10米,最大水深3.33米。蓄水量51.5亿立方米。

  太湖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半岛山峰,共有72峰。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为最著,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壮丽天然图画。沿湖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古吴名迹、宜兴洞天世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古代时太湖为东海海湾一部分,由于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逐渐形成封闭的内陆潟湖,在当地充足的雨量及江河不断的注入大量淡水下,太湖渐渐形成一淡水湖。太湖周边的水系最后注入长江,京杭大运河亦通过太湖。

地质地貌

  太湖低平原早在晚更新世末期以前已经成陆。大约到全新世中期,随着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山区河流汇聚于今太湖湖区洼地,形成太湖雏形。以后渐次扩大,至宋元以后始趋稳定。

  太湖平面形态略呈半圆形,西南部湖岸平滑而呈弧形;东北部湖岸曲折,多湖湾和岬角。太湖入湖水流主要来自西南岸,湖水由东北岸排出,形成自西南向东北的倾斜流。太湖水浅,易于形成风生流。在这两种湖流作用下,湖水形成一个反时针流向的常年主流带,对西岸和南岸进行侧蚀,最后从东北岸排出。

  湖中原有泥盆系砂岩和二叠系灰岩构成的岛屿72座,俗称太湖七十二峰。由于湖泥淤积和人工围垦,尚存大小岛屿40多座,其中西洞庭山最大,面积62.5平方千米。湖内尚有砂质和石质礁滩42处,分布于西太湖中,一般离水面1米左右。

水系

  太湖湖区西南为江苏省宜溧山地和浙江省天目山地。山区来水主要纳入荆溪和苕溪入湖,为太湖上游。荆溪又名南溪,收纳宜溧山地和茅山间诸水,到宜兴以东分为60多条港渎,经大浦、百渎等口入湖。荆溪连同其北侧的洮、滆湖水系,历年入湖水量约占入湖总水量58%,集水面积8,961平方千米。苕溪又名霅溪,由源于天目山东北坡的东苕溪和西苕溪会合而成,过湖州市分汊为70多条溇港,经大钱口、小梅口、夹浦口入湖。苕溪水系连同其东侧其他入湖河流,历年入湖水量,约占入湖总水量42%,集水面积5,917平方千米。湖区以东的下游,除在苏州、无锡2市附近有少数海拔200~300米的低山丘陵逼近湖岸外,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地面高程大多在2.5~3.5米;吴江市境内最低处仅1.7米。湖水东出沙墩口、胥口、瓜泾口、南厍口、大浦口诸港,分别经由望虞河、胥江、娄江(下游称济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等数十条河港泄入长江,洪水期黄浦江泄水量常占总泄水量80%以上。江南运河穿行于湖区东侧,与上列入江河道及太湖下游诸湖群息息相通,吞吐江湖,调节水量。太湖湖区,包括湖面和沿湖低山丘陵的面积共3,426平方千米。太湖全流域面积计3.6571万平方千米。

气候与水文

  太湖湖区年平均气温15.5~16.5℃,7月平均气温约28.5℃,1月平均气温约3℃。历年绝对最低气温东洞庭山东山镇为-8.9℃(1969年2月9日)。一般年份,湖湾和岛屿背风岸可见2厘米厚的薄冰;如遇大寒之年,可能出现全湖结冰现象,冰厚可达15厘米左右。近650多年来,全湖冰封共10次。湖区年降水量1,150毫米,75%~78%集中于4~10月。湖水夏涨冬枯,大抵每年五六月进入汛期,七八月水位最高,一二月水位最低。太湖水位变幅较小,历年为0.7~2.4米,绝对变幅3.04米,水量平衡。

经济

  岛屿和沿湖低山丘陵是亚热带经济林木和温带果树栽培基地。湖中共有鱼类百种左右,其中以梅鲚、银鱼、鲤、青、鲫、鲇、鲢、鳙等著名;菱、藕、茭白、莼菜、芡实、蒲草、芦苇等水生作物和水生植物产量亦丰,莼菜为太湖特产。

  太湖是江苏省主要内河航道之一,沿湖各市、县均有航道相通。太湖流域是中国著名发达地区,农业丰盛,素称“鱼米之乡”。太湖流域特产有洞庭红橘、白沙枇杷、西山杨梅、无锡水蜜桃、“碧螺春”茶等。重点风景名胜区有蠡园、鼋头渚、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太湖流域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治理。1988年完成了长山河排涝工程。“八五”期间又完成太浦河、望虞河、杭嘉湖南排工程等10项骨干工程。2005年,以防洪排涝为重点的太湖治理一期工程结束。随着太湖水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2008年开始整体实施太湖治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