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位吹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子位吹歌)
项目序号:90
项目编号:Ⅱ-59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定州市
保护单位:定州市文化馆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是冀中平原一带特有的一个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用笙等合奏,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笛等吹奏乐器外,冀中笙管乐使用的乐器还有云锣、鼓、铙、钹、铛铛等击奏乐器。笙管乐的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其中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整个演奏曲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冀中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这一地域内的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的祭祀、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世代传承。

吹歌是河北省民间的器乐形式之一,它是打和吹的结合,系从古代鼓吹乐和清代铙歌乐发展而来。保定市定州子位镇的吹歌会是这一器乐演奏形式的突出代表,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子位吹歌乐队中包括管子、唢呐、笙、横笛、海锥(俗称“喇嘛号”)、大胡、鼓、小钹、手锣、梆子等多种乐器,而以管子(小管)、小唢呐为主。整个乐队的编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子位吹歌的演奏形式包括坐摊和行进两种,坐摊即撂场演奏,乐队围桌或横排而坐,多用两笙、两管、两唢呐加上锣、镲、鼓进行演奏;行进即踩街演奏,乐队排列中云锣在前,笛、笙、唢呐、鼓、镲、铛、钹依次在后。演奏时速度较快,旋律多变,声音高亢洪亮,风格热烈火爆,极富艺术感染力。

子位吹歌曲目繁多,既有传统民歌曲牌,又有地方戏曲唱腔和民间器乐曲牌等,其中的代表曲目包括《放驴》、《打枣》、《朝天子》、《茉莉花》、《万年欢》、《一枝花》等。新中国成立初期,音乐学家杨荫浏、曹安和曾对子位吹歌的乐器和乐曲进行记录,整理出版了《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收录乐曲34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子位吹歌乐手善于学习吸收各种民间小调、地方戏曲曲调及其演奏技艺,他们的表演自由夸张,不拘一格,甚至边吹边唱、边吹边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间艺术风格。子位吹歌通过吹歌会代代传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器乐演奏人才。子位吹歌以吹奏传统民歌、现代歌曲为内容,具有红火热烈、轻快活泼的演奏风格,是冀中民间鼓吹乐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子位吹歌出现人才断档、实物资料流失等状况,传承陷入窘境,急需政府有关机构尽快展开系统全面的抢救、保护、整理、发掘工作。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