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孙子》汉语拼音:Sunzi;英语:Sun Zi's Art of War),中国古代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又称《孙子兵法》《吴孙子》等。成书时间尚存争议,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末期。作者孙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初),字长卿,乐安(今山东惠民,另有博兴、广饶等说)人,齐国田氏后裔,因政局变化移居吴国。经伍子胥推荐,以兵法13篇晋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军,辅助吴王经国治军,称霸诸侯。

篇目

  关于《孙子》篇数,史籍记载不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孙子》、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汉墓出土木简《孙子》佚文以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均有“十三篇”的记载。东汉末年曹操为之作注的即为13篇。但《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今本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13篇,约5,000余字。

内容

  《孙子》总结了商周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论述了军事领域若干重大问题,揭示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体系。在战争观上,《孙子》开篇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强调对待战争必须“慎之”、“警之”,提倡“安国全军之道”。为探求预知胜负的途径,将战争的客观因素概括为道、天、地、将、法“五事”。其中,“道”意指政治修明、民心团结和士气振奋,居于“五事”之首,触及到了政治与军事的主从关系。《孙子》强调军事力量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战争中主观能力的发挥,指出“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把静止的“形”变为运动的“势”,能动地创造和运用有利的态势。《孙子》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提出了不以直接交战的方式达成政治目的的“全胜”战略。提出战略谋划上“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力量对比上“胜兵若以镒称铢”;战争准备上“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作战指导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同时提出“兵贵胜,不贵久”,不能忽略防御,认为“不可胜者,守也”。在实施战略进攻时,应做到“形人而我无形”,“先其所爱,微与之期”,“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在治军思想上,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强调严明纪律,严格训练的重要性,主张“令素行以教其民”。《孙子》中重战、慎战、备战、善战的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和进攻速决的谋略思想,反映了知彼知己、趋利避害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校注和版本

  《孙子》词约义丰,博大精深,历来被尊为兵经。宋代官方颁行的《武经七书》,将其列为首位。历代注释批校《孙子》者不计其数,约有200多家,著作300余种。曹操《孙子略解》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注本,其后注家蜂起。校注成就较大者,为唐代《杜牧注孙子》,宋代《张预注孙子》,明代刘寅《武经直解·孙子直解》、赵本学《孙子书校解引类》、李贽《孙子参同》,清代孙星衍校《孙子十家注》等。《孙子》现存最早的版本为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惜为残简。存世最早的刻本为宋刊《武经七书》本和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时的《十一家注孙子》本。明清以来各种版本大都以此为底本,形成《孙子》两大传本系统。除汉文本外,尚有西夏文、蒙古文、满文等少数民族文本。

影响

  《孙子》在世界上流传甚广,早在唐代就已传入日本,18世纪又传到欧洲,至今已有日、英、法、德、俄、朝、意、捷克、罗马尼亚、希伯来、希腊、阿拉伯、荷兰、西班牙、越南、丹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不同语种的译本传世。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