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波.jpg

孟波((1916~2015),中国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孟绶曾。1916年2月14日生于江苏常州。1931年2月到上海当学徒。1935年起,先后加入“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队”、“词曲作者联谊会”和“歌曲研究会”,积极从事左翼音乐运动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其间,曾向冼星海、吕骥等学习作曲和指挥。1936~1937年,受上海各歌咏团体委托,同麦新合编救亡歌曲集《大众歌声》。1937年10月,与何士德等组成“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国内宣传团”,到浙江、江西宣传抗日。1938年2月~1940年2月,经新四军南昌办事处安排,在五路军部队战地服务队任音乐指挥。1940年3月起,历任新四军江北政治部抗敌剧团团长、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院务委员和鲁艺工作团团长。1943年9月起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1946~1949年,先后在延安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中央管弦乐团和华北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市电影局和上海市人大常委文教委员会的领导工作。

孟波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热潮中开始从事群众歌曲创作,作品有各种歌曲近200首。其中如:1936年为反击国民党政府压制抗日救亡斗争而作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1940年为歌颂人民子弟兵的革命英雄主义而作的《中华民族好儿女》、1963年向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写的《高举革命大旗》等,都是在各时期的革命斗争中传唱甚广的优秀作品。其他代表作还有歌曲《长工歌》、《壮丁队歌》、《祖国万岁》、《盘盘葵花向太阳》,以及《路东大合唱》和歌舞剧《难民花鼓》等。其创作风格受到聂耳、冼星海的深刻影响,音乐语言质朴,节奏明快,结构简练,富于战斗化、大众化的特点。此外,他还著有电影剧本《聂耳》(与于伶、郑君里合作)、传记《麦新传》(与乔书田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和数十篇有关音乐、文艺的论文。